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议论文指导,高考议论文答题技巧及套路

tamoadmin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议论文的写作要注意什么?2.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活用事例 增加文章文采3.谈谈高三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三作文备考?4.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思路如何展开5.怎样写好议论文作文6.高考议论文要怎么写的让老师眼前一亮?7.高考作文审题立意5个技巧全解8.高考作文八段万能段古今中外见广度,正反对比显深度——议论文写作漫谈之一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单薄。要求写不少于

1.高考议论文的写作要注意什么?

2.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活用事例 增加文章文采

3.谈谈高三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三作文备考?

4.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思路如何展开

5.怎样写好议论文作文

6.高考议论文要怎么写的让老师眼前一亮?

7.高考作文审题立意5个技巧全解

8.高考作文八段万能段

高考议论文指导,高考议论文答题技巧及套路

古今中外见广度,正反对比显深度

——议论文写作漫谈之一

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单薄。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结果写到三四百字,就再也写不下去了。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作者取材视野的狭窄,无论是事例的运用,还是名言的引用,都显得十分贫乏,也就是缺乏议论的广度。其次在于作者见识的肤浅,分析问题往往浅尝辄止,也就是缺乏议论的深度。如何才能写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议论文呢?

要写好议论文,首先必须注意所采用的材料的广泛性即它的“广度”。在这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材要兼顾古今中外的各个方面。比如有一篇题为《说勤》的议论文,为了证明“勤能出成果”这个观点,举出了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学问大成,挂上六国相印的事例,这是运用古代的事例。还举出了陈景润用了十几麻袋的草稿纸,终于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的事例,这是运用现代的事例。以上两个事例都是中国的。如果作者的举例到此为止,那么,它在广度方面还是不够的。人家看了以后可能会说,你认为古代的和现代的中国人勤奋出成果我没有异议,但是,就只有中国人是勤奋的,外国人就不勤奋了吗?为了防止人家这样来钻空子,作者又举了一个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留下深深的脚印,终于写出了震惊世界的《资本论》的事例。弥补了在取材广度方面的这一个缺陷。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在选用事例时,往往会犯顾此失彼的错误。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面对逆境》的议论文,所举的事例不能说不多。既有爱迪生小时候读书由于喜欢提一些怪问题而被赶出学校的事例,又有贝多芬在音乐创作的鼎盛时期双耳失聪的事例,还有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出了非常难看的小板凳而被同学嘲笑的事例。事例虽然有三个,但角度只有一个,即全是外国的事例。而把古代和现代中国人如何面对逆境的事例给疏忽了。在“广度”方面显然是不合格的。

事例的选用是如此,名言的引用也是如此。你不能在议论文中老是说某某中国古人怎么说,也不能在议论文中老是说现代某某中国人怎么说,也不能在文章里老是说某某外国人怎么说,而必须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符合议论文引用名言有“广度”的要求。由于这方面的道理跟上文提到的事例的选用是一样的,在此就不展开分析了。

要写好议论文,其次必须注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即“深度”。要使议论文的分析有深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采取正反对比的写法。对某一问题的分析,不仅要从正面讲清必须怎么样,而且要从反面阐述不这么样会有什么后果。正反对比写法的运用,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构成对比的双方都是实际存在的事例,即以“实”来对比“实”。如有一篇题为《学以致用》的议论文,为了论证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必须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首先从正面举出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引导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事例,然后又从反面举出了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在实际指挥作战时就打了大败仗的事例。在这里,反面事例的运用恰倒好处地形成了对正面事例的补充,更为有力地论证了“学以致用”的道理。无疑加强了议论的深度。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谈“惜时”》的议论文,为了论证惜时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的道理,举出了鲁迅先生把人家用于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以至著作等身的事例和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终于成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事例。这两个事例不能说不恰当,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正面的事例,在它们的后面又没有补充进反面的事例,所以就显得深度不够,说服力也不够强。

另一种是构成对比的双方一是实际存在的事例,一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虚”的事例,即以“虚”来对比“实”。如在一篇阐述自强的作用的议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议论:“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被誉为‘中国当代保尔’的女青年张海迪,身患高位瘫痪,又没上过一天学,却自学日、德、英、法等语言,并翻译了不少作品。又自学医学,为病人解除疾苦。还有从废稿堆上站起来的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人们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尼可洛·巴格尼尼,他们都历尽坎坷,最后一举成名。假如他们没有把‘自强’作为精神支柱,张海迪也只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自卑者,莫泊桑也不会成为著名的作家,巴格尼尼始终是一个坐过二十年牢的政治犯。”这段议论的前半部分列举了张海迪、莫泊桑、巴格尼尼历尽坎坷,仍自强不息,终于一举成名的事例,这些都是既有的事实,是“实”的。后半部分列举了张海迪、莫泊桑、巴格尼尼在坎坷经历面前失去“自强”,沦为平庸之辈的事例。但这是建立在“假如”(即“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是“虚”的。在这里,“实”的事例与“虚”的事例互为映衬,相反相成,使问题的分析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说“谦虚”》的文章,其中举出了孔子“不耻下问”,终于成为“圣人”的事例,说明了谦虚的好处。却没有假设孔子如果“耻于下问”,会有什么后果。因此,缺少了议论的深度。

巧用分论点,讲清大道理

——议论文写作漫谈之二

有些学生在写一些牵涉范围比较大的议论文比如《说志气》《谈谦虚》《论转折》等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把目光盯在中心词如“志气”“谦虚”“转折”等上面。结果是尽管在中心词的论述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肤浅之至的感觉。

要解决议论文写作中的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针对中心词或中心论点,确立与此相关的几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心词或中心论点进行阐述。

比如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吴晗写的议论文《谈骨气》,一开始就摆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在这之后,作者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摆出了以下三个分论点:1、中国人富贵不能*;2、中国人贫贱不能移;3、中国人威武不能屈,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且分别用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的引诱慷慨赴死、古代一个穷人不吃嗟来之食宁愿饿死和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暗杀毫不畏惧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样的议论文才是既有深度又有说服力的好文章。

所谓分论点,其实就是中心词或中心论点在阐述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比如在《谈骨气》一文中,你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人家肯定不明白这里所说的“骨气”到底指的是什么。于是作者从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和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对“骨气”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再比如要写《论转折》这篇文章,也必须对“转折”作出具体的解释。首先从范围来看,“转折”有事关国计民生的全局性的转折,也有事关某一团体的局部性的转折,还有事关某一个人的个体性的转折。其次从性质来看,“转折”有由坏向好的良性转折,也有由好向坏的恶性转折,还有先由好向坏后由坏向好或先由坏向好后由好向坏的良性和恶性交织的转折。再次从效果来看,“转折”可以将一个坏人变成好人,也可以将一个好人变成坏人;可以将一件坏事变成好事,也可以将一件好事变成坏事。最后从它与外部的联系来看,“转折”既需要来自外部的力量的作用,也需要来自内部的力量的作用,还需要来自外部的力量和来自内部的力量的共同作用。以上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引出至少三个分论点来。

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在设计分论点的时候,必须紧扣住中心词或中心论点,尽量避免与中心词或中心论点毫不沾边或勉强沾边的所谓“分论点”。有一位学生要写一篇以《说志气》为题的议论文,为此他确定了以下三个分论点:1、志气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2、自信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3、志气来源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第一个分论点能扣住中心词“志气”。第二个分论点谈的既然是“自信”,那么它与中心词“志气”就风马牛不相及了。第三个分论点虽然谈的也是跟“志气”有关的,但是它同分论点一的角度是不同的(分论点一是从“志气”的效果来分析的,分论点三则是从“志气”的来源来分析的),尽管它们都用到了“志气”这个词,也是勉强地把它们扯在一起的。

在设计分论点的时候,各分论点的角度必须统一。如以《谈谦虚》为题写议论文,你可以从谦虚的作用的角度来设计分论点:1、谦虚才能自强;2、谦虚才能合众;3、谦虚才能成事……你也可以从谦虚的理由的角度来设计分论点:1、要使自己学有所成必须谦虚;2、要使集体和睦相处必须谦虚;3、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必须谦虚……你还可以从谦虚的表现的角度来设计分论点:1、谦虚就要学而不厌;2、谦虚就要不耻下问;3、谦虚就要礼贤下士……但是你不能打破各个角度之间的界限。比如你设计了如下三个分论点:1、谦虚才能自强;2、要使集体和睦相处必须谦虚;3、谦虚就要礼贤下士。这就不行了。因为三个分论点的角度是各不相同的,它违反了分论点的角度必须统一的原则。

各分论点按照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如《谈骨气》的三个分论点“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构成的是并列的关系,因为这三个方面无所谓孰轻孰重,大家都是平等的。而上文为《谈谦虚》设计的三个分论点“要使自己学有所成必须谦虚”“要使集体和睦相处必须谦虚”“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必须谦虚”则是递进式的。第一个分论点是就“自己”而言的,第二个分论点是就“集体”而言的,第三个分论点是就“国家”而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论述的范围逐渐扩大即递进的关系。

有递进关系的分论点,在顺序的安排上一般是由范围比较小的逐渐过渡到范围比较大的。但是也有例外的,这就是把它们倒过来,即由范围比较大的逐渐过渡到范围比较小的。比如要以《骄傲自满要不得》为题写议论文,你可以先分析骄傲自满会使国家或民族止步不前,再分析骄傲自满会使集体或单位故步自封,然后分析骄傲自满会使个人不求上进,在范围上构成逐渐缩小的趋势。虽然看起来它在范围上是逐渐缩小了,但是就其议论的深刻性而言,却有着逐渐深入的关系。因为光是分析骄傲自满对国家民族或集体单位的危害,人们对此的体会还不深刻。只有把骄傲自满的危害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害结合起来,才会使他们产生切肤之痛,文章的说服力才强。所以从表达的效果方面来考虑,这样的分论点倒装是在许可范围之内的。

一材多用:高考作文应急方法之一

有许多考生,在写作高考作文时,常常为写作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这固然与考生们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排除考生们不会使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的原因。因此,要使自己的作文在高考时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之外,学一点“一材多用”的本领,不失为“临时抱佛脚”的应急手段之一。

有许多考生片面地认为:一则写作材料只能用在一篇作文当中。因此,要写多少篇作文,就得积累三倍以上多少篇作文的材料。其实,有许多写作材料,都具有“一材多用”的特点,你既可以把它运用在甲话题的作文中,也可以把它运用在乙话题的作文中,还可以把它运用在丙话题的作文中。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则写作材料,叫做《薛谭学讴》,薛谭拜秦青为师学习唱歌(即“学讴”),还没有将秦青的全部技艺学到手,就以为学得差不离了,要离开师傅去闯天下了。这时,秦青也不阻拦他。在送他上路时,秦青唱了一首歌,歌声响彻云霄,连天上行走着的云也停止不动,被秦青的歌声牢牢吸引住了。这时,薛谭才知道自己与师傅在唱歌方面的差距,于是又留下了,而且一直到死都不敢提离开师傅去闯天下的事了。有人认为:这个材料可以用来写作“身教胜于言教”的话题作文。秦青就是通过自己唱歌这一“身教”的手段而折服了他的弟子,取得了大讲为徒应虚心好学这一“言教”手段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这样来理解并没有错。然而,如果你因此认为,这则写作材料只能用于写教学方法方面的话题作文,那就有失偏颇。其实,你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技艺无止境的角度入手,去写学无止境方面的话题作文,也未尝不可。薛谭不正是认识到了师傅的唱歌技艺无止境,才“终身不敢言归”的吗?你还可以再变换一个角度,从薛谭在秦青唱歌前后不同的学习态度的角度入手,去写学习时态度要虚心方面的话题作文。你还可以从“教是为了不教”的角度入手,结合秦青“身教”的效果——使薛谭终身不敢言归,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否定,写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方面的话题作文来。这样,一个《薛谭学讴》的写作材料,就有了四个方面的用途,即“一材四用”了。

还有一则写作材料,说得是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他的书房零乱不堪。有一次他的老师来到他的书房,看到地上到处是垃圾,就指责陈蕃。陈蕃却振振有辞地说:“大丈夫当扫除天下,何必扫一屋?”他的老师也回了他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则材料首先可以用来写作大与小的关系的话题作文:陈蕃有“扫除天下”的大志向,这当然很好;但是,他忽略了大志向是需要从像“扫一屋”这样的小事情中体现出来的。其次可以用来写言与行的关系的话题作文:陈蕃的错误就在于他只是把“扫除天下”的志向挂在口头上即“言”上,却不能落实到“扫一屋”这样的具体行动即“行”中,他的“言”和“行”是相矛盾的。再次可以用来写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话题作文:陈蕃的错误就在于他只是将自己的远大理想束之高阁,却没有在现实的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这样,一个有关陈蕃的写作材料,就有了三个方面的用途,即“一材三用”了。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去发掘,绝大多数写作材料都可以“发掘”出多方面的作用来。从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材料中,你既可以发掘出中国人自信的意义,用来证明自信会创造奇迹的道理;也可以发掘出中国人不崇洋的意义,用来证明不依靠外国人,中国人照样能干成大事的道理;还可以发掘出中国人聪明的意义,用来证明中国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创造奇迹的道理。从欧阳修的《卖油翁》里,你既可以发掘出“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可以发掘出“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还可以发掘出“学习必须虚心”的道理。从鲁迅先生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创作这个材料中,你既可以发掘出“人生要靠奋斗”的道理,也可以发掘出“必须珍惜时间”的道理,还可以发掘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的道理。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写作材料的一材多用,并不是说同一材料在不同的作文中出现,它们都是同一个样子的。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话题要求而作出相应的变化。比如你要用《薛谭学讴》的材料写作“身教胜于言教”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要突出秦青“身教”的内容及意义;你要用它来写作“学无止境”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要突出秦青的技艺及其影响;你要用它来写作“学习要虚心”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要突出薛谭前后不同的学习态度及其影响;你要用它来写作“教是为了不教”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要突出秦青“身教”的后果及其不良影响。再比如你要用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材料来写作关于自信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詹天佑是如何“自信”的;你要用它来写作关于不崇洋方面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是如何在外国人的嘲笑声中修筑起来的;你要用它来写作聪明方面的话题作文,在对材料的叙述和分析时,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的创新设计。

因此,当你即将走向高考考场,而又担心自己的写作储备不足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再花时间去“积累”写作材料了,那是天长日久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奏效的。你应该静下心来,对自己已经占有的材料进行一番打理,尤其是发掘每一个材料的多方面的意义。这样,你在高考作文运用材料时,即使不能“以一当十”,也能“以一当四”或“以一当三”,最起码也能“以一当二”了。

高考议论文的写作要注意什么?

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即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只言片语,就可成为全篇的警策。所谓警策就是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又称警句。它既可以是一两句话,散见于文章之中,又可以集中起来组合成列,构成深刻透彻的议论文段;它既可用于叙事后,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又可以在议论文中,揭示观点,得出结论,使文章富有哲理,提高思想深度。总之,文章会因它的出现而锦上添花,出现“亮点”。试想,《伶官传序》也好,《石钟山记》也好,抑或《拿来主义》也好,古今有多少名篇,都是凭借其名句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成为精警语言的典范的呢。

 所以,中学生学写警句,同样可以使自己的语言闪光。

 以下三篇文章,都是有关失败与挫折的,不妨进行比较阅读。

 例1 直面失败

 人的一生,谁也逃避不了挫折和失败。因为失败,有的人或许会一蹶不振,成天长吁短叹愁眉苦脸茶饭无味,最终颓唐沉沦被失败击垮;有的人或许会怨天尤人.把失败归咎于命运或社会;也有人会冷静下来,扪心自问追根求源,找出自己失败的关键所在,然后坦然地接受了失败,并把失败化为前进的动力。

 有句格言,大意是:不怕摔跟头,就怕摔下去不能站起来。这格言,我们许多人都能够理解,但有多少人能够这样去做呢?失败其实是检验我们坚强与脆弱的一面镜子,是促使我们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它是我们生活中的阴云惨雾,也是磨炼我们坚强意志的砺石。

 直面失败,就是直面我们的思想,我们要在突然来临的失败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绝不能被失败击倒,丧失了斗志进而自暴自弃。

 直面失败,就是我们用笑容来覆盖我们心灵的伤痕。我们微笑,是因为我们斗志不灭;我们微笑,是因为我们的青春激荡着热情;我们微笑,是因为我们懂得人生的道路上除了有鲜花与掌声,也有沼泽和陷阱。

 直面失败,你才有悬崖勒马,改变你错误的抉择,重新选择目标,重新调整方位,用我们的坚强与毅力和未来再作一次拼搏。

 直面失败,赶走心灵上空弥漫的阴云惨雾,擦去我们写在脸上的忧伤,然后唱着郑智化的歌: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继续赶我们的路。

 让我们直面失败,直面坎坷,蔑视这生活中的绊脚石吧!

 例2 失败

 (一)楚汉相争,大小战役数百,刘邦屡战屡败,危急之时以致一骑独遁,然而最后.刘邦逼得项羽自刎乌江。尽管后人对这位帝王颇有微词,但我认为他能在一次次失败中,吸取教训,愈战愈勇,终成帝业,不失为一代人杰。——失败是一种成长。

 (二)“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曾败到何种地步?为夫差驾车,为一马夫!而他却能忍辱负重,回国后卧薪尝胆之外,还令人在宫门外,每日见到他都高唱:“勾践啊!你难道忘了耻辱吗?”

 正是这种卧薪尝胆的决心,使他打败了吴国,雄霸一方。——失败是一种决绝。

 (三)有一位老人,53岁,政府已嫌他老了,早早送来抚养金。他生意失败,穷困潦倒,妻子离异,苦不堪言。然而,他没有垂下双手,而是握紧拳,举起手,用强而有力的姿势说:“我不甘心!”然后用一笔退休金办起了快餐店,而他,就是今日闻名于世的肯德基连锁店的创始人。——失败是一份创业的宣言。

 (四)名落孙山,落寞乘船。想着数年寒窗艰辛,却落得孤寂归乡的下场。行至姑苏,来到寒山寺,领悟了人生,放下了心头阴影,却扬起了蓬勃的诗情——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我说的是张继和他的《枫挢夜泊》。——失败是一首千古绝唱。

 (五)我又想起了苏东坡,一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名人,才华横溢,身边除了赞誉还是赞誉。

 当他从“成功”的顶峰跌落而下,一直摔到了黄州赤壁,稍稍做了调整,就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向世人宣告了他的“文化突围”的成功!——失败是从表象成功到实质成功的必由之路。

 (六)高耸的珠穆朗玛峰是伟峻的,因为它埋葬了无数前来朝拜者的尸骨;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是意义巨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横渡太平洋的航道是威严的,因为它淹没了无数的渡海探险者。——失败是成功的衬托。

 (七)废墟也是一种美——一种残缺的美,它昭示着失败,激励着成功。

 因而圆明园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奋斗;耶路撒冷的“哭墙”激励着犹太民族的奋斗。——失败是一种鞭策。

 面对着这些失败,这些遗憾而伟大的失败,我们应当静·心思考了:我们的“失败”还能称之为“失败”吗?还应当为它注上“气馁”吗?

 例3 平静如金

 鸟儿的双翼划过了天空,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天空;

 鱼儿的尾巴摇进了水草,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水底;

 我的眼睛映入了三个故事,平静的踪迹便留在了我的心灵:

 (一)梵志持花献佛,佛云:“放下。”梵志放下左手之花。佛又道:“放下。”梵志又放下了右手之花。佛还是说:“放下。”梵志道:“我手中之花都已放下了,还有何可放?”佛曰:“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去,舍至无可舍处,是汝放生命处。”这是一则禅语。本意是说心灵愈是平静,愈是朴素自然,愈容易修得正果,大彻大悟。

 我常想象着如梵志般见佛,只不过右手持“成”,左手持“败”。想我放下成败,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之时,成功之花必已在心间绽放。

 古龙说:“越是怕死的人往往越容易死;越是不怕死的人却往往不会死。”越是害怕失败、渴望成功的人也许越容易与成功擦肩。

 (二)1914年冬季的一天,一场大火烧着了爱迪生的实验室,这无疑意味着,他操劳一生才得到的多项研究成果将在无情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当大火烧得最凶时,爱迪生的儿子发了疯似的在滚滚浓烟中寻找着父亲。他看到了什么呢?67岁的爱迪生正平静地看着大火,任满头的白发在冷风中飞扬。他极其平静地对儿子说:“快!快去叫你妈妈,她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这样的场面。”

 读着这则故事,我不觉怦然惊动:平静原来是一种勇气。

 只有平静的心灵,才有勇气面对挫折,把失望看作是“生活的调味剂”,才能经受住生活的打击,从而尽情地享受生命。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正因为他有平静的心灵。

 平静而生的勇气,如此壮丽。

 (三)诸葛孔明被司马仲达追得急了,便打开了城门,还坐在城头上弹琴。谋士劝仲达直捣黄龙,仲达日:“尔听孔明之琴声,悠悠然如高山流水,心定如山,必有依靠。退!”于是,大军如潮,来去匆匆,孔明逃过了一劫。

 “心定如山”,换句话说,就是“平静如水”。可见,平静也是一种智慧。

 出击时,心灵平静,才能看准时机,一击必中。“小李飞刀”便是理想化的形象。

 防守时,心灵平静,才能迷敌心目,捕捉战机。“孔明空城退仲达”是一理想化的例子。而在现实当中,许许多多成功的例子背后,也必有一颗平静的、无牵无挂的心灵以及由平静而生的智慧。

 三篇文章均属议论文,但写法又各不相同。例l在提出议论的话题后,开始全方位多角度阐述该如何面对挫折失败。或引用,或比喻,或运用因果句,或运用排比句,从正确的对待挫折失败的方法、作用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可谓段段精警,处处深透。

 例2采用了“脚注”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全文共由七个事例构成,而七个事例的每一个“脚注”都是一个警句,它们或从失败本身的作用,或从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上,通过不同角度揭示了“失败”的作用。而这一切又都是为结尾铺垫蓄势,最后由分到总,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论证。无论是从结构形式上,还是从警句作结的写法上,都值得我们学习模仿。

 例3虽也是议论文,但更多的则是形象化的叙述,这是一种以具体陈述替代理性观点、化抽象为形象的特殊写法。

 三个故事后则是由警句组成的点评,它们与前两篇文章又有所不同.它是结合引用,阐述了平静在胜与败中的作用二写得既形象深刻,又生动具体。

警句的几种表达方式:

 1.富于综合性的警句

 它是指能把很多的事实或很复杂的道理,用非常简洁、非常有力的句子概括出来的句子。因其有着很强的概括性与综合性,可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启迪。

 此类警句,常用于一段、一层或一篇文章的末尾,它既是对上文主旨的归纳概括,又可引发读者产生联想,加深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让人从中悟出更深刻的含义。《脚注失败》《平静如金》都是此类写法。

 2.含有哲学观点的警句

 要使警句写得深刻精辟,应有意识地运用哲学观点对所写之事进行归纳概括。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发展与静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对立统一与转化等哲学观点均能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属性,文章一旦以哲学观点为统帅,它便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充满思辨的色彩,使语言富有哲理的隽永。例如:

 失败固然可惜,却可以通向成功;成功固然可喜,却容易沦为失败。世上没有恒常的失败,也一定没有永远的成功。所以我们在失败中不要失去向上的信心,在成功中更不要失去警醒的心。

 此段文字便因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与转化的哲学观点,使得成功与失败的关系被阐释得极为精辟、辩证,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3.借用其他修辞手法的警句

 比喻、借代、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都可启发读者的想象,所以运用它们来撰写警句,可引发读者的思索,加深读者对事理的深入认识。例如比喻,因为本体与喻体间必须具有相似点,所以它可引发相似联想;又因其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表达,所以它又可使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既然是生动的说法,不是刻板的说理,所以它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因为它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所以它可以启发读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考,从而使读者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例如:

 当你的心是灯时,世界很大;当你的心是轮太阳时,世界就变小了。

 这里的“灯”与“太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但这两种不同心态带来的两种不同结果,却可引发种种思索,比如当我们被误解需要对人宽容时,当我们索取与奉献时,当我们知识面的宽窄影响了认知的视野时……不同的人生经历都可以从中引发出各自的思考。

 4.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的警句

 有些警句,从字面上看似乎自相矛盾,但仔细一想,不但不矛盾,反而还很有深意,这类警句,同学们最为熟知的应属臧克家的《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活着的人死了,死了的人却活着,这看似矛盾,但仔细想想,那些卖国求荣的人、那些鱼肉欺诈百姓的人、那些败坏堕落违背人民利益的人,他们虽然活着,可却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等于死了;那些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为事业而鞠躬尽瘁英勇献身的人,他们的功绩永存、事业永存,精神永存,他们虽死犹生,在人民的口中和心中,他们等于还活着。

 这类警句,因其字面上有些矛盾,读者非用心去想不可,所以可加深读者的思索。不妨再看几例:

 ①一个人的破产是绝望,的资产是希望。

 ②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

 ③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④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⑤雕栏玉砌应犹在,古老的文明之墙上,用摩登的油漆写着斗大的“拆”字。它有着鲜明的白色,我却看到了黑暗。

 ⑥好人常以坏的结果警诫他人,坏人常以好的口实欺骗他人。

 ⑦意识,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以上句子中的反义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深刻,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富有哲理。同学们不妨仿照这一语言形式去创写警句。但要注意,这类警句必须“实不矛盾”,否则便会产生歧义.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揭示具有对立统一辩证关系事物的哲理时,此类警句尤为实用。

 高考作文精彩语段:

 1.农误地一时,则自误一年。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2001·全国·优秀《与诚信同行》)

 2.弃信则无得,无诚则有失。(2001·全国·优秀《诚信的内涵》)

 3.诚信是人生的支点,亦是我为人的准则。所谓出色人生,即是诚实守信,热爱生活。(2001·全国·优秀《出色人生的定义》)

 4.选择是歌,真诚作曲,爱心吟唱!(2002·全国·优秀《选择》)

 5.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华,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与热,人主的永恒源于一次次选择。(2002·全国·优秀《选择永恒》)

 6.用感性赋予理性以灵性,用理性铸造感情的肌骨。(2003·全国·优秀《猛虎与蔷薇》)

 7.情与理相伴而生,互为两极。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2003·全国·优秀《情与理》)

 8.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2004·全国·满分《我心依旧》)

 9.忘记使我们懂得宽容,铭记让我们学会感恩,忘记与铭记之间我们拥有了快乐与真谛。经常翻晒自己的回忆吧,在阳光的洗礼中,你会发现,原来,历史是深刻的告白,生活是澄澈的诠释。(2005·全国·优秀《铭记与忘记》)

 10.父亲走了,带着对他儿子的深深挂念;父亲走了,遗留给他儿子永无偿还的心情。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这是稍纵即逝的眷恋,这是无法重现的幸福,这是成千古恨的往事。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2005·浙江·优秀《“一枝一叶一世界”的解读》)

 11.芸芸众生,平凡而不平庸;莘莘学子,平淡但不平常。(2006·安徽·满分《读董桥》)

 名人名言精彩选段:

 1.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2.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则是慢性自杀。(列宁)

 3.如果我们能支配我们的财富,我们就会富裕而自由;如果我们的财富支配了我们,我们就会真正地贫穷。(亚当·斯密)

 4.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莎士比亚)

 5.成功之花,人们惊慕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6.对待知识就要像对待粮食一样,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知识征如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一样。(罗斯金)

 7.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的人把它草草翻过,聪明的人把它细细阅读。(保罗)

 8.楚兰生森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子路)

 9.金钱是愚者的帷幕,可以将他的缺点遮蔽起来。(非尔登)

 10.今天你如果不生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彼得·伊利亚德)

 美文佳作精彩语段:

 1.生于平庸,死于平庸,是人类的悲剧。我们需要对平庸说一声“不”。成功的桂冠,从来就只钟情于那些不安于平庸,冲破桎梏的勇者。

 我终于明白古人创造夸父逐日道渴而死的神话的意义了。从未有人想过去摘取那天空中可望不可即、光热无限的太阳,而夸父正是不安于平庸的一个,虽然他倒在追日的途中,但谁又能说,他不是成功者呢?他临死抛出的手杖,化为邓林,为后来的追日者庇荫,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神话。如若为土,为什么不能是山冈?

 如若为水,为什么不能是海洋?如若为树林,为什么不能是白杨?如若为风景,为什么不能黯淡了所有风光?

 迁就平庸,可能会离艰险的急流远一点,但同时,惰性就多一点,冲劲就少一点,成功的希望就渺茫一点。

 世界是不完美的,正因为这样,才有无数为追求完美,逃离平庸的先人。

 每个人脚下都有一方土,但并非每个人都有一条路。

 不再迁就,走向成功,从拒绝平庸开始!(《迁就平庸就是毁灭成功》)

 2.思想家说:沉默是一种美德。

 教育家说:沉默是一种智慧。

 是的,沉默与思索孪生。它使人深沉,而深沉的人更趋成熟。

 是的,沉默即是力量。它使人充实,而充实的生命才会永远年轻。

 有人以为:麻木是沉默;蔑视是沉默;昏睡是沉默。

 不,这些都不是沉默。沉默是临产前的母腹中的胎动;沉默是春寒里芽苞中萌生的新绿;沉默是火山喷发前在地下运行的岩浆。

 朋友,我们这一代正需要沉默。因为:沉默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品格。如果没有沉默,就没有孕育,就没有震荡,就没有突破。

 太阳不语,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是一种广博。

 朋友,在这坎坷、曲折、布满荆棘、浪涛的人生道路上,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受挫折后的态度。此时,你要学会沉默,在沉默中镇定,在沉默中反省,在沉默中坚强,在沉默中撞击新的火花。

 朋友,当你成功时,不可骄傲。此时更应沉默,在沉默中冷静,在沉默中回首,在沉默中寻找新起点,确立新的目标。

 有人以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比沉默更具魅力,其实未必。你可曾听人说:语言是银,沉默是金。语言是一时的,沉默是永久的。其实就语言和沉默二者相比而言,沉默和语言是和谐一致、相辅相成的。如果语言是花,沉默就是它的种子;如果语言是树,沉默就是它的根须。

 正像刚健往往蕴含在无情的表情中,顽强常常深藏在无望的希望中一样,尊严时时常驻在深刻的沉默中。

 蛾在沉默了一冬之后,终于把飞的梦幻变成现实;大海在沉默了一度之后,终于把惊涛的壮观推出了地平线。年轻的朋友们,难道我们在沉默之后能不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吗?(彭玉森《沉默》)

 3.失败者箴言

 ①在人生这部雄浑的交响曲中,失败常常被谱作第一乐章。如果想躲开失败避开挑战,那只能离成功之门更远。

 ②胸怀大志的人视失败如财富,他们在接受失败的时候,也完成了灵魂的拓展与升华;意志脆弱者视失败为畏途,他们往往拒绝失败的时候,也拒绝了成功。

 ③失败,无论多大的失败,也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次经历而已。因此,成功时不要过分炫耀,失败时也不要过分悲观,人生之路长着哩!

 ④失败固然不是成功,但在失败之时能接受教训,信心百倍地重新开始再次投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成功。

 ⑤人人都有过失败,不同的是:强者的可贵在于失败后奋起,懦夫的可悲在于失败后颓废。

 ⑥失败,我曾尝过它苦涩的滋味,尝得多了竟也品味出甜在其中。它曾为心灵带来创伤,却也给信念播撒希望的火种。

 ⑦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从未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从未品尝过失败的苦恼,那么你的生命也许是在乎庸无为中度过的。

 ⑧失败不是筛子,但它能滤去你的幼稚和不切实际的臆想,使你少些单纯多些成熟,少些脆弱多些坚强。

 ⑨向往成功却不愿与失败交手,恰如要成为一名游泳能手却整天只会在岸上比划一样不切实际。

 ⑩祈望成功之路没有失败那是一厢情愿。在强者眼里,失败不是阻挡前进的障碍,而是助己攀登的阶梯。

 11成功像水,是对所耕耘土地盼滋润而不是永久的收获;失败如风,是对理想双翼的测验,而不是无底的深渊。

 12一次失败只能使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失去,但其中包含的敢于失败的勇气,可以创造一百次成功的可能。

 14失败的打击也许是难以忍受的。但谁能忍受得了,谁就有希望获得成功。那些只会憧憬美好的成功,却经不起失败考验的人,是绝不会有成就的。

 真正可悲的不是那些总是失败的人,而是那些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的人。

 15奋斗有可能失败,但不愿奋斗便是的失败。

 16不经艰辛努力而得到的成功,即使是一次。也要比一百次的失败还不幸。

 17当你因害怕失败而丧失追求的勇气时,你已经失败了一次。

 18成功的殿堂由无数次失败奠基。失败一次,努力一次,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自己又向成功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19成功是对执著者的一种馈赠;失败是对追求者的一种考验。

 20你如果能将一部分献给成功者的鲜花献给失败者,那么这世界上会有更多成功的曙光。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活用事例 增加文章文采

议论文的题目,既可能包含文章的论题和中心论点,也可能只表明文章的论题而不包含

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在写作前,必须认真仔细地对题目进行分析思考,以便较准确地把握题目的含意、重点所在及具体要求。只有透彻弄清题目,才可能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

试卷中议论文的写作,命题方式基本上是两种类型:一是“命题作文”,二是“给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又有两种形式,一是有提示性和限制性文字的命题作文,一是只有限制性文字而没有提示性文字的命题作文。至于给材料作文,命题一般也是两种形式,一是供材料并命题作文,一是只供材料,而题目由考生自拟。以上几种命题方式,实质都差不多,在审题时都应注意:

1. 准确理解题目文字的词意。命题作文的题目,其文字的词意,大多都是清楚明了的,但有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带地方色彩的方言文字。如1992年下半年的作文试题《不要搞花架子》,这个题目北方人容易理解,所谓“花架子”就是他们常说的“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而对南方人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明白。如果这条作文试题前面没有“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应强调实干,反对形式主义”这些提示性文字,很多人无法明白“花架子”在这里的真正词意。遇到这一类型的题目,千万不要想当然(有的考生就把“花架子”理解成摆花盆用的“木架”或“铁架”),要细心阅读一下提示性文字,做到真正明白作文题的真正内涵。

2. 注意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明确议论的对象、范围和重点。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是指要分析题目中词与词间的关系,如《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多行不义必自毖》、《我的价值观》这三道题,第一道题是属于并列关系,第二道题是属条件因果关系,第三道题是属偏正结构。是并列关系的,那么两者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在议论时,便要注意同时兼顾,不能只重前者而轻后者,或者缺漏了后者,也不能重后轻前。是条件因果关系的,在论证过程中就应把重点放在它们的因果关系上。是偏正结构的,则其议论的重点是在修饰语上,“价值观”这个词的含义很广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如果在论证时撇开“我”而去谈“价值观”,便会出现偏离题旨的现象,达不到文章的写作要求。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和了解清楚文字词语的相互关系,以把握住议论的重点、对象及范围。

3. 题目词义暗含比喻或象征意义的,要注意仔细去琢磨、推敲,必须透过字面深入一层去理解、领略其比喻或象征意义。

4. 如果是供材料作文,就一定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读通读懂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所谓读通读懂,就是能较好较准确地理解材料的内容、含义。如果是文言文,更要从字词、语句上一一读懂它。只有全面掌握和了解提供的材料内容,才可以把握文章的论题与论点,切忌连材料都没看懂,或没完全弄懂便匆匆忙忙下笔。

(二)掌握立论的角度

写议论文,首先要确立中心论点,有了论点,才能进行论证。对于命题作文,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包含在题目之中,如1995年上半年的作文题《说“过犹不及”》,“过犹不及”便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类考题无须考生重新确立论点。二是题目仅仅表明文章的论题,却未包含文章的中心论点。如《谈时间》中“时间”只能作为论题,它仅仅指出了文章要论述的范围和内容,却不能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写作时应该把论述中心具体化,提炼出具体而又明朗的中心论点,如“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如果是供材料作文而题目又要自拟的,在读懂材料所包含的内涵外,还要从材料所限范围内去确立具体的论点。最好是在不违背命题的基本要求及所提供材料基本精神的原则下,从自己最了解、最熟悉的感受最深、最有体会的角度出发,选择使自己有东西可写的论点。

(三)安排好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即谋篇布局,对议论文来说,就是论点与论据的安排。在考场上作文,虽然时间短,但仍应把文章写成一篇有机的完整体,将论点和论据安排好,使论据围绕论点,并能较充分地论证论点。为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可按三段式进行安排:首先是提出论点。提出论点,可以开门见山,一开始便摆出观点,可给人一个观点鲜明的印象;也可以用引用入题或解题溯源等方法。其次便是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论证过程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方法:(1)正反论证。考试的作文题,很多都属中性题,可以从正面进行论证,也可以从反面进行论证。(2)层递式论证。这种论证方式就是指在论证之前,对论证的问题先作深入分析,摸索清楚论题的方方面面,概括出它的几个基本特征,再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论证。(3)并列式论证。这种论证方式是对论证的问题,在总论点的统率下,分别从几个方面去展开论证,而这几个方面,它们彼此的关系是平列的。最后是小结全文,呼应论点。这样的结构,是议论文最基本的模式,这种按部就班的写作路子,在考场应试的情况下,是最为稳妥的。

(四)灵活变通地运用例证

写议论文,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这就需要联系实际,运用事例,用事实展开论证,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很多考生平时很少动笔,也缺乏材料的积累,所以临到考试,根本无法写作。有鉴于此,每位考生平时都需多注意读报看书,积累材料。到临场应试时,首先要尽可能采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把自己掌握到的、想到的材料变通挪用或进行必要的加工发挥,按照论点的需要,适当加工,使它成为贴切的、说服力强的材料。当然,这种加工也应做到适度得体,不要随意胡乱凑合,要注意删除与观点不吻合的材料。其次,在选用材料时要力求选择最有代表性、能说明论点的材料。事实材料或理论材料不在多,而在精。再次,选取材料时,要力求新颖,切忌来来去去总是选用那么几个常用的材料,话也总是那些话,让读者觉得非常乏味。

(五)充分具体的说理和议论

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选用有代表性、新颖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作论据外,还要注意进行充分具体的议论和说理。很多考生都习惯以观点带事例,一个观点提出后,接着罗列多个事例,文章从头到尾,看到的只是材料的堆砌,缺乏分析,没有议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思路不够开阔,不懂得联想,不懂得引申发挥,同时也不知在何处展开议论和发挥。

要开阔文章的思路,就应对论题多提几个为什么。如1995年下半年的作文题是阅读梁启超《论毅力》文中最后一段,一般考生都说到有志者事竞成,毅力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接着便列举出不少这方面的典型事例来加以证明。

谈谈高三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三作文备考?

活用事例,增加文章的文采与情感议论文是高中生写作运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因其思路清晰易于掌握。但是高中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即无论是文章整体还是段落内部都大多先提出观点,再举例分析论证,最后总结,呈现一种模式化。而且由于认识世界辩证分析能力的不足,这样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虽四平八稳然而不够鲜活灵动,缺乏个性,缺乏张力,缺乏动人的魅力。其实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就是事例的运用,我们完全可以活用这些事例,发挥高中生长于叙述抒情的特点,增加文章的文采与情感,使事例呈现别样的状态,让文章变得灵动起来。一、让事例成为源头活水 确定文章的中心后,搜索能证明文章观点的例子,然后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展开叙述由叙而生理,巧妙引出主题。这样的开头不突兀,不生硬,耐读,温婉中蕴涵力量,能快速抓住读者的心。如2003年高考广东优秀作文《海棠依旧?绿肥红瘦?》的开头: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却叹息道:应是绿肥红瘦啊!李清照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她才设想道雨疏风骤后的海棠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花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觉察。可见,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二、让事例散发真情实感 在行文中,以渗透个人真情实感的叙写代替严谨实在的说理,使人读了事例充分领会作者的褒贬爱憎,自然而然中打动读者,从而达到让人信服的目的。如2004年高考浙江优秀作文《那一缕馨香》,全文就是靠浸润情感的遣词造句打动读者,我们选择其中的一段:始皇尝在无数目光的凄清中,让诸子百家在火光中彻底消亡,让天下儒生长眠与漠漠黄土。天下士子不屈的灵魂随着思想的湮没垂垂老去,可叹的是,一个盛世的浮华,竟也在这一瞬间灰飞烟灭。勿以一叶障目,勿被所谓的智慧污浊了天地人世,勿因对人文思想的禁锢成为历史倒退的魁首!三、让事例呈现细腻形象 通过细细摹写事例的场景和人物的行为,用类似小说的笔法赋予事例形象,让人彷佛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的内心,循着作者设定的思维轨迹,做出与作者一样的判断。如一篇以“竞争”为话题的作文――《真情永驻》,文章第一段通过引用乔丹、苏格拉底的名言,告诉人们:竞争不应该抛弃温情。然后作者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两个场景:武则天给狄仁杰看娄师德举荐他的奏折,李斯特安排肖邦成功的演出。文末指出:应让真诚之心指引竞争,让人情在竞争中升华!这里引用其中一个场景:武则天微微一笑,顺手拣了本奏折给狄仁杰:“爱卿,看吧。”狄打开一看,面色大变――上面全是娄师德请求为自己加官进爵的话。多少年来,强烈的竞争意识使自己的心灵严重扭曲,对手送给自己的,竟是如此的一份真诚。也许激烈的竞争能蒙住人的双眼,然而心灵深处真诚的阳光必将冲破重重迷雾,照亮一片明朗的天地。人情之花,不应该被竞争的火焰熏地枯萎。四、让事例转向虚幻空灵 搜索符合观点的例子,发挥想象,创建事例的载体(如梦境、跨越时空等),把事例融入虚构的世界,使文章有一种虚幻空灵之美。如一篇以“人生之美”为话题的作文,文章虚构“我”在静夜仰望明月思考如何创造美丽的人生,这时雅典娜飘然降临以指引:她挥手在我眼前展现三幅画面,借此揭示人生蕴含的深刻哲理。现引其文一部分:我正思考着,忽而夜空中划过一道亮光,一个女神降临到我的窗前。“你好,我是雅典娜。”她笑着对我说,“你似乎满腹狐疑。”“是的,智慧女神,你能否告诉我,如何才能创造一个最美丽的人生?”雅典娜笑而不答,她轻轻挥了挥手,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画中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那熟悉的身影。他也和我一样长夜难眠,独自在灯下思索。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和靳尚等同流合污,向楚王奉承献谗;另一种是遭受贬谪,流放南下。他最终选择了流放,因为他不愿向那群污秽之人低头,他要保持自身清白,坚持自己的真理……画面消失了。“懂了吗?”雅典娜问我。“嗯,人生需要坚持己见,做出平凡而伟大的选择。”五、让事例组合,水到渠成 入文很快酒叙写事例或故事,组成几个片断,在片断中融入主旨,几个片断结束后,不经过议论,直接点出中心,恰如画龙点睛。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文,以三个小标题引领中国古代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三位文学家的事例,着重解读他们的性情、心理、生平,在三个事例结束后,收束全文,展示他们为后人所铭记的根本原因――“傲然而不清冷,寂寞而不沉沦”的尊严。在此引第一部分和结尾:那胡须飘然、目光高远的老者,是你吗?那高举酒杯、敢问青天“今夕是何年”的勇者,是你吗?那端坐船中,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闲适者,是你吗,苏东坡?我一直苦苦追寻你的脚步,却只看到青青的竹枝尚沾满了清晨的露水,你高远的眼神中荡开了泛着涟漪的清波。你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报效祖国,施展才华,而世俗的黑暗却让你堕入了万丈深渊。孤寂的夜里,你依旧难眠,陪伴你的唯有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明月。你有你的尊严,你不愿向昏庸的朝臣俯首,不愿向污浊的官场屈膝。因此,你的明月便注定了是孤寂。你把你的尊严印刻在傲然的眉宇间,长袖一拂,便酿成了不朽的诗作。(结尾)一片片落叶在萧瑟的西风中飘然而下,昭示着秋天的降临。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他们都只不过是历史之林中一片片小小的树叶,然而一叶落而天下知秋,透过他们,我们看到的便是整个历史的诗魂――尊严,傲然而不清冷,寂寞而不沉沦。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讲了事例在议论文中的活用,就是试图通过一种失和中学生的方法去加强议论文的情感与文采,也可能还有其他多种方式,在此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思路如何展开

一、明确应试作文的特殊性

1.应试作文必须符合“游戏规则”:绝对不能偏题,不要有明显套作痕迹,结构要规范,主题要明显,适当多点题,给人的第一感受甚为重要。偏题和套作得分会很低。

2.50分钟完成近900字,充分调动自己的储备,关注真材实料、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语言。

3.能正常发挥即可,求稳第一。首先做到扣题和布局合理,具体字词不必太计较。决定一篇作文档次的,是整体。

4.材料作文最好在作文显著位置用一两句话概括材料,不能复述或照搬原材料。

5.体现积极的人生观,切忌低俗或偏激;不要写危险题材,如校园恋情、社会黑暗、抨击高考制度等。

6.卷面要整洁美观。字可以不漂亮,但必须好认,不要太小也不要超过格子,规范使用标点,特别是不能随意涂抹。

7.文体要规范,在此基础上求亮点。

二、应考技巧

(一)审题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也不可有“心理障碍”(畏惧、过度犹豫)。

至少读三遍,稳妥第一。辨清三种题型: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审题:1.确定重点(题眼);2.增补信息,化大为小;3.探究寓意。

材料作文审题:1、抓主要对象;2、抓中心、寓意(为慎重起见,可考虑以材料的中心为文章的中心,如果材料里包含议论性语句,重点抓议论部分);3、抓关键词句,确定2-3个关键词;4、抓关系(材料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列、对比、因果);5、准确理解“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切忌断章取义。 。

如果作文题目太熟悉,要小心陷阱!太陌生时,不要慌张,只要合理转化,就能和平时储备找到联系。

(二)立意

1.打开思路(平时多练习),议论文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思考。

2.快速确定中心(记叙文的思想感情、小小说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确保不偏题,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好的角度(较新、便于发挥)来写。

3.关系型命题或话题,注意二者的辨证关系,最好以其中一个为侧重,兼顾另一个。

(三)文体与结构

1.尽量运用熟悉的文体和结构。作文速度是考场制胜的重要因素,而速度本身又与文章结构的形成密切相关,应事先熟悉和掌握几种有特点、有创意、易把握的作文结构模型。

2.记叙文:

1) 情感、细节、波澜、人物形象丰满。多写生动鲜活的记叙文。

2) 应该有一些故事情节,至少是片段,议论要少。不要写太多人物。

3) 不要乱编故事,尽量不写科幻题材,千万不要为了好玩或搞笑去故事新编。绝对不能出现“最近,我在《读者》上读到了这样的故事” 之类的语句。

3.议论文:

①在开头第一、二段就明确地抛出你的观点!可开门见山、引用名言或指出现实存在问题引出。

②论据丰富(古今中外正反典型事例+引用)、新鲜,一个例子不能超过七行。

③例子举完后,来点原因分析、假设分析,增加议论含量。避免堆砌事例。

④ 尽量过两段就点一下话题以及你的观点。

⑤分论点的设置:主要是并列式、层进式、正反对比式。设置分论点,要注意它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如果不善于设置分论点,可考虑如下展开模式:a.扩大范围式:例如(全国题“诚信”),个人(要诚信)——社会(要诚信)——人类(诚信是普遍价值)b.正反对照式:例如(四川卷“坚强”),(甲)我们要坚强,因为……(乙)如果不坚强,那么……

⑥尽量要联系现实。联系现实的策略,是批判式。针对社会上、人生中、人性里的某种负面的东西,展开简短的批判。如果你不知道现在的一些鲜活的例子,你可以泛泛而谈,如现代人的生存状况,道德状况等。避免繁琐的叙述。

4.散文:①有些同学把自己乱写的文章就叫做散文,这是明显侮辱散文。不要写跳荡不已、不停分段、空对空抒情的所谓“散文”。② 记叙性散文和传统记叙文差不多,只是在时空上更自由,可以全文就写几个片段,结尾可以来点议论抒情,但是也是以记叙为主体的。③ 议论性散文不是胡乱就可以写成的,它其实还是议论文,只是允许加入一些描写,允许使用一些文采飞扬的词句,但主体还是议论。记住,议论性散文举例往往在前面500字,后面必须进行一些汇总,进行一些提升,还可以联系一些现实。作文基础较好的同学可尝试,平时有把握方能运用于考场

(四)选材

快速提取材料(名言、诗句、典例、社会现象等),确定详略、顺序

需要平时储存材料中有意识整理

排除最熟悉的,或将其作为略例,实在没有新的,旧的也要写,尽可能写好写透。

论据一定要准确,绝不能张冠李戴,自编“历史”。

(五)拟题与首段

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需要自拟题目,题目一般由两三个词语组成,尽可能包含话题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尽量要小,在此基础上追求生动形象和新颖。(可以平时准备十来个好标题,模仿或变换)议论文最好运用论点式标题。标题一旦确定,自己的文章就必须围绕标题来写,且在文中适当点题。

美化标题的方法:引用诗句、名言、格言、警句、歌词等;比喻、拟人,使标题更形象、生动;设问、反问、双关等。如《都是可乐惹的祸》《笑傲考场》《月有阴晴圆缺》《感情是帆,认知是船》。

开头:1.务必亮出观点。2. 入题要快,第一段以3行左右为宜。3.仿句式开头要慎重。4.最好打草稿。4.熟练掌握三四种开头方式,根据需要选用。5.忌在第一节大量复述或引录“命题中的材料”,或出现错别字、病句,也忌讳开头像白开水,平淡无味。要多用排比、对偶等整齐的句式。

(六)行文

1. 主旨句最好放在显眼的位置。学会多种点题方法,避免点题过于生硬(有贴标签之嫌)。

2. 注意分段,至少5段,每段不超过5行,分论点可独句成段。

3. 典型事例的叙述与分析注意凸显关键词,紧扣论点,突出重点,叙议结合。段落之间最好有过渡。

4.注重文采,适当多引用,使用反问句、对称句和修辞手法。

5.结尾不能草率,时间够可以构思一下,平时准备三四种结尾模式。务必简短,争取有一定的文采,重申中心论点,扣住主题词。

(七)检查与修改

尽量通读一遍,改正错别字等明显错误(用单线划掉,写在旁边)。

(八)临场救急

1.拿不准:一是根据材料,设想多种立意,择取最佳立意。二是多写一两个关键词。

2.缺材料:a.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己在周围环境中的所见所闻);b.学过的课本中的内容;c.课外读物(书籍、报刊影视等)中留在记忆中的活跃着的材料;d.以时间为线索,古往今来;中国外国远近各个学科行业领域等。e.再想一想有没有反面材料。

实在想不出材料,也可尝试记叙文。

3.写了不少发现文不对题(偏离中心或要求):一是如时间允许,坚决重写。并合理安排写作部分剩余的空白,让阅卷人能看清楚或找到。二是时间不够用,如果题目和中心是由考生自己定的可保留已写出的部分,用与之相吻合的题目取代原标题,再续写完。如果题目和中心是不可变的,可检查成文部分,删去不对题目或偏移中心的句段,(尽量少删节多留)然后,充分利用剩余时间,回到题目和中心上去。三是通过议论,找到联系,“拉回来”。

4.交卷时间快到了作文还未写完怎么办?最重要的是写出结尾。

(九)注意

1.漏写标题、字数不足、错别字扣分冤枉。

2.如果是材料作文抛开试题所给的材料,直接划入四类卷。机械套用考前作文或范文,最高进入三类卷。

3.写作基础不牢,不要盲目创新。

4.千万不要擅自换题目或者话题中的关键词。如我们3月考试中潘石屹的材料不能写一般的“选择”“放弃”“拼搏”。保证写到最后仍和题目所给材料关系密切。

三、复习方法:

1. 单凭积累一些作文素材,看几篇介绍作文技巧的文章,背几篇考场满分作文,是不能有效应对高考作文的。考场作文非练不能出成绩!认真对待每一次作文,多做构思练习。天分是不能够选择的,但是可以转变的是写作状态。

2.树立信心,加强“规矩文”的写作训练,力求保证45分。

3.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多做一些拟题、提纲和片段练习。

4.坚持积累材料,不能仅是大致看看,要细心研究,并尝试写成片段,只有这样材料才是你自己的,才能在考场上运用恰当。

5.看同学和自己的优秀作文,并修改自己写过的作文,临考时注意扬长避短。

6.最重要的是写作态度:工整书写、文面整洁、标点使用规范、字数要足、限时完成!

怎样写好议论文作文

高考作文指导如下:从往届阅卷情况看,考生对加点词的解释、内容的理解,只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旨,一般不会失分。易失分的是句子解释和课外文言文阅读中那两个加点词的解释及句子解释,这两道题也是最能拉开差距的。要在这道题上胜过别人,就要平时多练习,去揣摩解释中哪些是要点,具体做到:

首先,带点词语的考试。它们的解释是有范围的,应该以书本中的注释为标准,如果解释没有按照书本,即使解释得相当精彩,在考试中也是容易失分的,因为考试答案是局限于教材的。

其次,句子解释的考试。虽说是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却宁可做成是翻译,因为今年语文的考试是全市统批,意味着将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与其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如做到字字落实。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③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最后,开放性试题鼓励创新。鼓励张扬个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随心所欲,而要冷静思考,分析题意,按要求思维发散开去,发散的角度越多越好,然后再对这些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五分钟审题

十分钟构思

四十分钟成文

一、五分钟审题

1.确立准确的内容

看到作文题目后,我们该写些什么?这是所有命题作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思维的发散:具体到考场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散自己的思维:

①把握话题作文,仔细审题,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来获得写作内容。

②围绕话题展开多层次联想,多角度拓展写作内容。

A.类似联想:由话题出发,联想到与话题同类或相似的事物,从而确定写作的内容。

B.内敛式联想:给一些宽泛型的话题添加一些限制成分,缩小话题的外延,明确写作的范围。

C.逆反式联想:从话题的反面着手,确定写作的范围和内容。

D.虚实转换联想:有些作文话题往往是从缤纷繁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概念,既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

思维的归纳:即表现内容的确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下面两点:

①要写自己熟悉的内容;

②要写自己驾驭得了的内容:由同学们的认知水平、思想深度乃至于语言表达能力所决定。

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思维的归纳,一篇文章的表现内容得以最终确立。

2.突出明确的中心

为了明确点明中心,我们可以在文章内容构思好以后,围绕中心编写几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①表现中心的确立存在一个是否符合题意的问题

有些同学在审题时能够注意准确把握话题的范围和内涵,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围绕中心铺展渲染的意识,结果是要么中心涣散,要么表现中心偏离题意。

②我们还要注意培养自己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

为了明确点明中心,我们可以在文章内容构思好以后,围绕中心编写几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表现中心的确立有品位高低之分

①要有深刻的思想:对科学的世界观有必要有所了解,掌握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使自己作文的立意做到深刻。

②要有小中见大的眼光:对平凡的生活现象进行

深刻的思考,有独到深刻的见解,才能够使文章中心的确立不同凡响。

④要有化实为虚的能力:在立意时展开联想和想像,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

⑤要有时代意识:恰当地联系时代内容,就能有效地提高文章中心的品位。需要提醒的是,话题的时代特色是融在文章之中的。

⑥要有新颖的角度:通过跳出思维定势,采用逆向思维,来求得与众不同的立意。

二、十分钟构思

⒈确立合适的文体

如果所写作内容比作人的躯干,写作中心比作人的灵魂,那么文章的体裁就应该是一件衣服。一件既合身又得体的衣服,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身体的美和穿着者审美眼光的高妙。

文体的选择

①根据话题的特点来确定文体。

②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链接: 提取码: 3yzt?

高考议论文要怎么写的让老师眼前一亮?

一、议论文段的写作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

(1)第一步,段的首句:开门见山,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

(2)第二步: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即理论论证.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3)第三步:列举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高考经验:

1、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2、“讲道理”(分析论据)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

结 论:我们写议论文,不能只是观点加材料,还应该加以分析.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5个技巧全解

本文介绍议论文常用写作格式,按下图方法,可以成功登录知网免费入口,在知网免费下载各种论文,各学科都有,期刊论文、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学术论文、职称论文、会议论文等,都能整篇下载,国内骨干网接入,速度很快,可以下载到很多论文参考资料。

议证类的比喻论证三层式。

套路特点:

通篇比喻三层分析

本式要求开篇使用日常生活现象来喻社会哲理,确立全文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正面实例来证明阐释比喻的喻体和本体各是什么意思。再针对社会现象分析,指出反面借鉴;进而联系实际,正面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的中心论点。

套路模式:

立——用常见现象,喻社会哲理,确立中心。

释——列举实例,正面证明中心,阐释出本体与喻体的含义。

析——反面举例,分析弊端。

联——联系现实,正面阐发见解。

结——深化中心论点,点明本文主旨。

套路口诀:

找准喻体才顺利,抓住“相似”好作比。一释二析三联系,深化做结见真谛。

阐释类的三元归一式。

套路特点:

三元归一假设说理

“三元归一”是指文题是由三个概念构成,它们之间在某一点上又必然能统一起来。如《立志·工作·成功》三个概念间凭着互相作用这一点统一起来,形成文章的中心论点。

套路模式:

总——分析概念,阐释关系,提出论点。

分——逐条证明前文阐释出的关系。

总——归结到一点上做结论。

解——解决问题,发出号召。

套路口诀:

开篇分析抓总提,分条证明抓统一。

归一作结要严密,号召一定扣主题。

评析类的开篇见旨条分缕析式。

套路特点:

开篇见义条分缕析

本式要求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然后一条一条地加以论述分析,即“条分缕析”。

套路模式:

述——简述评论对象,亮出观点。

评——恰当引用原句,逐条评析。

结——结尾引申,归纳出哲理。

批驳类的摆辩商榷式。

套路特点:

对友商榷互相切磋

本套路要求全文以“摆”、“辩”为主,语气要真切平和,虽自己所持观点鲜明,却带有商量探讨色彩。

套路模式:

摆——摆出对方观点,作为全篇商榷的内容。

辩——进行驳论剖析。这是文章主体,又可分如下几层:

引——引名言格言作理论根据。

归——通过归纳推理提出与对方相异的观点即全文中心观点。

演——运用演绎推理,由一般到个别,把自己的观点发散开去。

结——经过反复论证作出结论,使对方论点站不住脚,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启感式。

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读后感类可以边读边感,而启示类就不同,它要先引事,后发议。如给材料作文四步式,是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引用材料要简。文章的观点必须从这三则材料中来。而引材料提观点这一大步就得用三小步走完:第一步是用三句话点明三个材料的含义,即最直接的道理;第二步是概括出三个材料的共同之理——都是说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第三步是进一步引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在一定条件下外因起着重大作用,绝不可忽视外因。指导学生用三步引申法来提出论点,并限制文字,不得超过一百字,大约用一节课,大致可以攻下引用材料、提出论点这一关。

第二步是证明从材料中已提出的论点,这一步较容易,是议论文的共同课题。

第三步是联系实际。这一步主要突出文章的针对性,要阐明外因对青少年成才的特殊作用,指明社会对青少年成长担负着的纯洁环境的重要责任。这一步往往被习作者忽视或联系不准。指导时应审思慎导。

第四步是总结全文,作出结论,一方面全社会应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好环境,另一方面青少年应努力培养辨识环境的能力,这样才能不堕入唯外因论的险境。

杂文随笔类的五字借题发挥式。

套路特点:

借题发挥,借甲说乙。抨击时弊,嘲讽歪风。

套路模式:

述——简述由头,点破文题。

例——举例证明,言在A,意在B。

析——分析例证,指出奥妙。

嘲——进行嘲讽、批评。

结——照应开端,讽嘲议论。

三大三小式

所谓“三大三小式”是就议论文的篇章结构而言。其中的“三大”,是说全文总体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引论部分、本论部分、结论部分;其中的“三小”,是说本论部分一般又由三小层组成,即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这样,全文就形成了匀称的五段式布局。

要真正用好“三大三小式”还涉及到相关的三个问题,即段头观点句的使用、观点句怎样确立和段内四层式等三个问题。

(1)三小层要使用段头段尾观点句。议论文是向人讲道理的。怎样才能使论点最鲜明呢?在结构上最好的办法是段头段尾采用观点句。所谓观点句,就是能将这一段,这一层或这一篇文章要说的观点概括起来的一句话。它要具有提领性、凝炼性和明了性的特点叫人看了这一句就知道这一段的中心。

段头观点句主要是用在“三小段”的开头。段尾观点句则是段头句的升华。段尾观点句不仅要和段头观点句在观点上具有一致性,不仅对全段要具有总结性,而且不能是段头句的简单重复,至少要变换一下语言形式,或是换一个新的角度去总结前文的论说。这就如同一束长长的竹竿子,只有头上捆一下,尾上捆一下,才搬运方便。而段头段尾观点句就像这束竹子两头的捆结,将全段提领收束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所谓的结构紧密。就包括了这一层意思。

使用段头段尾观点句是名家常用之法,是论文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它不仅适用于平时应用性论文,更适用于各类考试论文。

(2)用分解法和分位法确立段头观点句。所谓分解,就是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既互相联系,是中心论点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相互排斥,各说一个侧面。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分解法是把中心论点拆开来看,它关联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就可以从哪些方面确定分论点。所谓分位,就是变换一个角度,变换一个位置来看同一个问题。不论分解还是分位,都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来确定分论点的方法。当然确立分论点的方法有多种。

(3)用段内四层式保证三小层的充实性。一篇习作有了全文的三大层和本论的三小层,这只是搭起了全文的架子,充实这个架子主要是在“三小层”上下功夫,即采用段内四层式。“三小层”的段头段尾已各有一个观点句了,这已是两层了。这两层是全段的“骨”,其余两层,才是这一段的“肉”。其余两层或举实例或打比方,或引用一句名言等等。

高考作文八段万能段

 作为高考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较之那种类似话题、内容宽泛、只要不超出范围主题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绝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的套题弊端。

 然而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 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细节切入法

 示例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 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高考议论文模板写法指导八段论    所有使用过该模板的同学,在历次60满分的作文考试中,最高得到58分,最低也没有低于40分。此模板可以应对关于所有话题的议论文考试,此方法被戏称为50分作文法。*声明:此模板仅适用于议论文写作,不可不顾体裁要求乱套一气。模板写作方法如下:  1、题目的写法。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拟题方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第二种,题目就是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醒目,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很好,读到下文会给阅卷人一种紧扣题目的大局感,比如《团结就是力量》、《重理轻文可以休矣》等等。  2、开头第一段,引出话题。(别超过90字)如果是给材料议论文,则该段必须将材料压缩到50%左右,以此提醒阅卷人考生具备概括材料的语文能力。如果是话题作文,则可随便谈论一些与下文论点有关的现象或者事实,不宜超过80字。此段结尾可以用一句设问(论点作为回答)引出下一段论点。  3、第二段为论点段。论点只需要一句(越短越好),且必须独占一段!这是本模板效果的核心!这是一个最简单但是最有效的方法,切记。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凡是试图让阅卷人费力寻找论点甚至不惜让阅卷人顶着酷暑归纳论点的作文,绝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及格的话就算比较走运了。论点宁可不新颖也绝对不要有争议,更不能出现立场上的错误,否则将变成零分作文。实在没有高水平的认识,可以选用大众化但绝对没有错误的论点——与报纸上的新闻论调一致是个可以遵循的简单原则。一败涂地的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为了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而写出了一些引起争议甚至极端到错误的论点,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4、第三至第五段为分论点论述。每段150到200字(有必要的话,可以多写一段,则每段字数相应缩减)这三段每段开头的句子均为一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比如一篇谈论尊老爱幼的文章,分论点可以是:1)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2)当今社会依然提倡尊老爱幼。3)世界各国都把尊老爱幼当作一种道德准则。这三个分论点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论述了论点,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另一种关系是递进关系,同样以尊老爱幼举例,递进的分论点可以是:1)尊老爱幼是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体现。2)尊老爱幼是社会风气好坏的体现。3)尊老爱幼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否的体现。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依照从个人到社会再到人类的层次递进,体现了逻辑的准确与思路的清晰,给人一种高水平认识的感觉。强烈推荐在高考中使用递进方式设置分论点,效果好,得分高。分论点的句式最好使用统一的句式,比如排比。  每段的分论点写完后,就进入使用论据进行论证的阶段。论证方法按照学校的教学所教,无非有例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几种。我们可以写一些事例作为事实论证,引用相关的名人名言作为引用论证。但是这不能算是高水平的论证,每段论证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论述,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你的论证将被认为是堆砌事例和名言而毫无说服力,事实证明,自己的论述越多的文章,分数往往也越高。但是以现在中学生众所周知的贫乏的课外知识和思考能力,自己的论述从哪里来?这里有个不诚实但有效的法,我们可以多多背诵一些名人名言——这一点显然不难到——然后去掉说话人,把名人的论述当成自己的论述,不但有话说而且效果很好。同时,一旦我们在某个论点上没有名言可以引用,我们也可以自己说上一句,然后冠上名人的头衔就成了名言,不过一定不要被别人看出破绽。事实论据也可如法炮制。但是此种方法不可多用,用于救急尚可,频繁使用定会漏洞百出。用时一定要使用生僻的名言与事例,切不可乱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资料。比如万不可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否则不但贻笑大方,分数也会大打折扣。高水平的同学可以尝试使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等等,生动形象,效果往往很好。注意,这三段的字数要保持大体一致,不可有的段过多有的段过少。有字数要求的作文主要靠这三段凑够字数,按800字的要求,这三段最少也要占到500字,也就是文学上常说的“猪肚”。  5、第六段要联系生活现实。(80字左右)本段可以指出论点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更可以联系时事,给人一种眼界开阔关心国家大事的感觉。比如还是谈自信,这一段就可以写自信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学习与交往中的意义,而且还可以联系神舟成功发射,正是由于我们中华民族充满自信,才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上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此段字数不宜过多,80字足够。  6、第七段是所谓辩证段。(50字左右)这一段主要是为了体现考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不必过多,几十字即可,防止将论点极端化以后出现漏洞。比如论点如果是“人必须学会自信”,那么有人也许会抬杠说自负也是自信,所以这一段必须指出,我们要自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将自信和自负混为一谈,这样一说,文章就显得严密,给阅卷人的印象很好。  7、第八段即最后一段一定要重申论点,且尽量简短,忌罗嗦,忌训人,忌口号。比如:尊老爱幼,从我做起。(简洁又明确)但下面这句就不行了:让我们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吧!(训人语气太明显,感觉太假)  至此,一篇规范上乘的经典议论文就算写好了。同学们平时需要做的有三点:一是多多记诵名人名言与伟人事迹,记得越多考场上应对能力越强;二是重视拟题(标题一定要明确),我竟然见过没有题目的作文,结果被白白扣掉五分,痛心之余,深感莫名其妙,但愿不再有人犯此类低级错误;三是提高思想境界这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实乃经年累月之力,这一点上的差距,也就是为什么按相同模板写出的作文,有人能得55分,而有人只能得到40分的原因。最后澄清一点,此模板只是工具,帮你发挥出正常水平而已,而真正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绝对无模板可套无捷径可走的(谁说有的话就是虚假广告),只有勤学苦练这华山一条路。注意,此模板仅适用于应试,爱好真正的文学和打算当作家的同学绝不可按照此模板写作,否则贻害甚重。  附上58分的标准范文,括号中为写法解释,希望能给广大中学生朋友一个直观的认识,但愿你们每个人都能在将来的高考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题目: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这一点很重要,要是不允许写议论文那就不能套用,由于不看要求而失败的教训也是不少的,望切忌盲目下笔。)作文题目:学会欣赏(这篇范文使用了题目与论点一致的命题方法,也可以按另一种方法命题为《谈谈欣赏》)(文章采用递进式分论点。分论点一从反面写不肯欣赏的危害。)范文如下:学会欣赏  为什么家长一再的训斥也改不掉孩子的坏习惯?为什么老师不断的指责也纠正不了学生的错误?为什么同学之间总是出口伤人,苦痛半天?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日渐昌明的时代却苦闷得如同跋涉于繁华的沙漠?(这一段用三个疑问句提出了一些很常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后一句设问引出下一段论点。)  请学会欣赏!(论点独占一段,与题目呼应。)  挑剔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绝大多数凡人都想通过指出别人的错误来使别人同意我们自己的观点,但是事实上,即使我们动用的武力,也难以使别人同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即使是那些总是落后的人也不例外。他们承认自己错了就必须面对自尊心受挫的巨大心理压力,在这一压力之下,即使他们心里服气,嘴上也难以承认。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并不懂得这一点——尽管他们自己也从不承认自己有错——他们不断的试图证明别人错了,然而得到的除了反抗和失败,什么都没有。这也许就是绝大多数家长老师与子女学生之间矛盾的根源。  (点评:这段论述没有一个事例,没有一句引用,但是非常在理,相对于堆砌论据来说,实在是高水平论述。但是也许你已经发现了,是不是这些观点你都似曾相识?事实上这都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观点,书店里有很多他的书,但是我记住了,并变成了自己的话,不但效果好,而且不费力。)  懂得欣赏能迅速化解矛盾。(点评:这是分论点二,开始转到正面论述,并且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要你找到了别人的优点,并且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重要人物,那么他的心理武装就一下子解除了。他也许会出乎意料很友善的和你谈问题,甚至承认他自己也会有做错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矛盾会迎刃而解,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近。如果每个家长和老师都懂得欣赏,也许很多问题都会烟消云散。(哈哈,这是卡耐基的观点,我不过是做了整合和修改而已。)  学会欣赏能不断走向成功。(第三个分论点相对于第二个又有了更为深入的递进,在解决矛盾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个人一天不吃饭就会饥饿难耐,可是对于比食物还重要的欣赏,我们怎么能几十年都不给别人一点呢?(此处是比喻类比论证。)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总是说一个人像猪,他就会真的打起呼噜来。”(此处是引用论证。)相反,你欣赏一个人,他就会像你希望的那样变得成功。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让大家不断向一个一直被认为很笨的女孩献殷勤,不断的称赞她的优点,不断的以欣赏的口吻赞美她。不久,奇迹竟然发生了,她一下子变得聪明了,而且出落得可爱动人。(此处使用了举例论证,一个例子,几十个字就够了,切忌长篇大段。)亲爱的家长与老师们,不要再以恨铁不成钢为自己的挑剔辩护了,每一个真正懂得爱与教育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如果您想让您的孩子成功,就不要吝惜您廉价却又弥足珍贵的欣赏吧!(这一段使用了例证与引用,但是恰到好处,毫无堆砌之感。至此主体论述段落结束,三段字数基本一致。)  在我们的社会日益文明开化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能够真诚欣赏别人的心,以一种不再挑剔与抱怨的喜悦态度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互相尊重,亲子之间才会互相理解,夫妻之间才会互相爱恋,朋友之间才会互相支持。(联系现实,目的是让论述更深入,让观点有社会价值,但别超过100字。)  当然,欣赏绝不是盲目的,它与恭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发自真心,毫无做作夸张之感,唯有真诚赞美之意。后者却出自牙缝,虚伪而又过分。(这一段为辩证论述,区分了欣赏与恭维,严密全面。)  学会欣赏,发现幸福!(重申论点,简洁明确。)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学会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学会欣赏我们幸福的生活吧!(俗)范文二:坚守生命的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生命因责任而沉稳,生命因责任而崇高,生命因责任而永恒。“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每一位有志之士,都应该带着责任上路。不管春和景明之季,还是浊浪排空之时,都要做神圣责任的坚守者。  坚守生命的责任,成就人生辉煌。  立身基层,兴村富民,这是沈浩的责任。有了这个责任,才有了他与小岗村六年的不离不弃,才有他在小岗村六年的默默奉献,才有了小岗村工业、商贸、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才让小岗村跻身于“中国十大名村”之列。坚守责任,让他成为感动中国、践行信念的村官;坚守责任,让他赢得了小岗村人颗颗鲜红的手印;坚守责任,让小岗人用感恩的热血为他书写不朽的碑文。  科技强军,爱国图强,这是宋文骢的责任。有了这个责任,才有了他一生的献身奋斗,一生的孜孜追求,一生的兢兢业业;有了这个责任,中国才有了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歼-10的英姿飒爽飞过天空。强军爱国的责任,仍然涌动在宋文骢的心胸,注入了钢铁雄鹰。人生之树,已挂满硕果,然而,宋文骢心怀责任,仍在路上……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  拥抱大海,为国争光,这是翟墨的责任。有了这个责任,才让他直挂云帆,奔向大海的怀抱。2007年月1月6日,翟墨从山东日照起航。他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的岛屿。他航行了二万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终于从东方归来,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坚守责任,他在两天半时间里,历经惊涛骇浪,战胜风雨险阻,终于获得了成功。坚守兴村富民的责任,让沈浩成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坚守科技强军的责任,让宋文骢成就了钢铁雄鹰;坚实为国争光的责任,让翟墨成就了航海的奇迹。让我们踏着时代的足迹,肩负起生活的责任,绘就壮丽的人生画卷。

文章标签: # 论点 # 材料 #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