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2017年高考全国卷政治_高考答案2017政治

tamoadmin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政治有上才有下,有好才有坏是矛盾的什么性高考政治考点是现在文科复习生们很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2017高考政治主要考什么,考试重点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上海高中政治考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高中政治考点  时政 热点 的考查以本为本 政治是一个亲时政热点的学科,因此在时政热点的复习上很多考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此笔者认为这种重时政热点的误区必须纠正。高考政治会考查时政热

1.高考政治有上才有下,有好才有坏是矛盾的什么性

2017年高考全国卷政治_高考答案2017政治

高考政治考点是现在文科复习生们很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2017高考政治主要考什么,考试重点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上海高中政治考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高中政治考点

 时政 热点 的考查以本为本

 政治是一个亲时政热点的学科,因此在时政热点的复习上很多考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此笔者认为这种重时政热点的误区必须纠正。高考政治会考查时政热点这毋庸置疑,但是考查的形式是用学到的知识点去分析相应的时政热点。因此,考试考的不是时政热点是什么,而是已我们的知识分析时政热点为什么,怎么样。对事实的合理的评论比事实本身更重要。

 根据本年度的时政热点,有以下问题希望考生高度重视:

 1.依法治国,?四个全面?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⑴政治生活角度

 考查政府的依法行政,党依法执政,人大的立法工作,结合人大公民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和要求。考查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

 ⑵哲学生活角度

 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中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考查认识论部分中国法治认识的发展。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2.互联网经济,经济发展新常态。

 ⑴经济生活角度

 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⑵政治生活角度

 考查政府职能的转变,简政放权

 ⑶哲学生活角度

 考查系统优化,质量变,发展原理

 3.雾霾问题,环境保护问题

 ⑴经济生活角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绿色消费

 ⑵政治生活角度

 政府职能,公民政治参与

 4.?一带一路?,亚投行

 ⑴经济生活角度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⑵政治生活角度

 世界主题,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⑶ 文化 生活角度

 文化传播、多样性,中华文化包容性

 出题方式的设计能力主导  高考政治的考近几年来的出题方式越来越灵活多变,考查也更多的侧重学生能力,越来越强调考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活学活用解决现实问题。针对出题方式和题型的练习一定要以本省的历年真题和一模二模题作为蓝本,在千锤百炼中培养出对于特定考题形式的定向的条件反射性思维。

 综合全国各个省份考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建议考生一定要强化注重:

 1.计算能力和数据逻辑的分析能力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跟数据联系紧密,因此涉及到相关问题的计算和相关变量关系的函数分析是必考题型。因此,函数图表的分析,数据的归纳分析,相关现实问题的计算建议考生务必练习掌握。

 2.语言阅读,信息归纳和概括 总结 的能力

 高考政治在文化和哲学生活部分经常涉及到很多中国 传统文化 和西方文化的内容。这些部分的考题常常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设置材料,这些材料对于考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就需要考生有比较强的阅读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如古诗文、文言文作为题干的哲学原理题,又如国外学者 名言 或某种其他学科的理论作为题干的原理理解题。除了文字材料的理解是重点难点外,漫画题也常常成为很多考生的拦路虎。这类题型的思路万变不离其宗,均是用特别抽象、隐晦难懂的材料考查考生对信息把握以及和相关知识点关联。能否读懂材料是破题关键。

 核心知识的考查重点恒重

 在高考政治众多知识点当中,重点核心知识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在命题形式上会结合时政热点筛选材料,也会以能力考查作为核心出一些形式新颖、灵活多变的题型。就高考政治的几个板块来说,重点知识如下:

 1.经济生活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财政的作用和政府的财政手段

 价格的变动及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对外经济开放水平

 2.政治生活

 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及意义

 政府的职能,政府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利,政府权力行使受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党的执政方式,执政理念

 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世界的主题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文化生活

 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

 中华文化与包容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中政治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 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 辩论 。

高中政治考点预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可以比较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加以理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理解推动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

 3、比较并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同表现及解决方式

 阶级社会:主要通过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通过改革解决。

 4、了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民群众

 5、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想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注重变化,敢于创新。

 3、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实现人生的价值

 1、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3、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

 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5、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

 6、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

高考政治有上才有下,有好才有坏是矛盾的什么性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是高考政治的考察内容之一,为了让同学们更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三试卷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三试卷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联邦政府可以干涉州政府事务 B.州政府可以干涉联邦政府事务

 C.联邦政府享有国内一切行政权力 D.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

 2.下列属于联邦制国家特征的是(  )

 A.联邦政府和各州(邦)政府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和一个主权实体

 C.各州(邦)政府的权力是来自于联邦政府

 D.州的权力并非由整体所授予,而是它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3.在联邦制下,下列关于联邦和州的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州的权力来自联邦  B.联邦和州的权力是完全相同的

 C.州享有最高权力 D.联邦和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4.在1964年联邦通过《民权法案》之前,明尼苏达州和科罗拉州就已经通过了保护少数民族民权的法案。这表明联邦制保证了(  )

 A.州在政治上的先进性    B.州在立法上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C.州在主权上具有独立性 D.州具有凌驾于联邦之上的权威

 2008年的美国大选像一场热闹的舞台剧。据此回答第5~8题。

 5.?驴象之争?正是这场大选的生动写照,它表明了美国两大政党(  )

 A.在根本利益上是不一致的B.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

 C.相互监督,轮流坐庄D.相互斗争,势不两立

 6.在美国,一些大财团通过利益集团向候选人提供选举经费。在这里,利益集团运用的手段是(   )

 A.直接游说 B.间接游说 C.影响选举 D.控制权力

 7.竞选中,两党总统候选人都会作出不同?承诺?,然而大家都清楚:任何一个候选人当选后,都不能完全兑现自己的?承诺?。这种变化从本质上看是(  )

 A.反映民意的客观要求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

 C.权力制衡的必然反映 D.社会各阶级妥协的结果

 8.在美国,一个政党上台执政的标志是(  )

 A.获得总统选举的胜利 B.获得议会选举的胜利

 C.同时获得总统和议会选举的胜利 D.获得对各州的实际控制权

 9.美国宪法规定:?国会可用三分之二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下列关于该条文的评述中,错误的是(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B.强化了国会至高无上的地位

 C.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民主性 D.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0.在美国,三大权力机关相互制约、平衡,但却不可能实现人民群众的多数人统治。这是因为(  )

 ①国家权力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专利?②分权与制衡只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③相互制约、平衡的结果使国家权力互相抵消了④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归根到底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权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2006年12月,美国司法部在没有预警、没有说明原因的情况下,以?工作业绩不佳?为由,解雇了全美93名联邦检察官中的8名。由于这些检察官的任期并没有到期,而司法部给出的解聘理由很含糊,因此,美国媒体和国会质疑这是布什政府在背后一手操纵的一场政治清算运动。据此回答第11~12题。

 1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在美国,三权分立并不能真正贯彻②美国的司法独立是个骗局③美国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④在当代,由于行政权的扩大,司法独立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2.?检察官门?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参议院于2007年3月20日以94票对2票的压倒性票数,停止美国司法部可以不经参议院同意直接任命检察官的权力。美国国会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保证司法公平和社会正义 B.维护权力平衡以保障资产阶级整体利益

 C.削弱总统和司法部的权力 D.遏制权力被滥用,以维护政治清廉

 13.美国总统选举所用资金,几乎每一届都在刷新记录,2004年第一次超过了10亿美元。2008年美国大选,用于总统竞选的资金达24亿美元,创下了历届选举的新高。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之所以不惜耗费巨资竞选总统,是因为 (  )

 A.美国是两党制国家,法律规定只有这两党的候选人有资格竞选总统

 B.在美国,总统掌握行政大权,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才能成为执政党

 C.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揽立法、行政、司法大权

 D.耗资大的候选人才有可能当选总统

 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取消之后,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要求政府在配额取消后对外国尤其是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采取新的限制措施,而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协会则提出相关法律诉讼,以阻止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实行新的进口限制政策。据此回答第14~15题。

 14.上述材料表明,在美国(  )

 A.利益集团往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影响政府

 B.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C.对外政策是各个利益集团协调的结果

 D.政府其实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15.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协会影响政府的做法属于(  )

 A.直接游说 B.间接游说 C.法院诉讼 D.影响选举

 二、选择题Ⅱ(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意。)

 当今世界,如果说有哪个国家最集中、最充分地体现着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并把它发挥到极致,那就是美国。据此回答第16~17题。

 16.下列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美国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 B.美国是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C.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 D.美国是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家

 17.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有(  )

 A.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B.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C.联邦地位高于州  D.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

 18.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下列关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B.各州的权力是联邦政府授予的

 C.联邦与州均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

 D.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

 美国的政治无论是总统大选还是国会中期选举,或者是日常的政治纷争,可以说就是民主党和共和党?驴象之争?的活报剧。据此回答第19~20题。

 19.下列关于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两者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因而竞争异常激烈

 B.两者都是资产阶级的政党,不管谁上台都代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C.两者代表了不同集团利益,在具体政策上有所区别

 D.两者没有区别,因而有人把它们称之为?民共党?

 20.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共同特征是(  )

 A.主要职能是组织选举     B.全国委员会领导基层委员会

 C.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     D.都是执政党

 21.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两党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由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上台组织政府

 B.两个主要政党是?在朝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C.两党互相监督,有利于避免一党专制

 D.两个政党联合起来共同执政

 22.下列关于利益集团的作用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

 A.它为政府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B.它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所有利益集团对美国决策都能产生决定性作用

 D.公民只能通过利益集团提出政治诉求,直接参与政治的权力被削弱了

 三、简答题

 23.美国政治制度中存在着双重的分权制衡,正如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指出的,在美国的制度中,?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个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1)材料中的?双重分权制衡?是指美国实行的哪两种制度?

 (2)?两个政府?是指哪两个政府?

 四、辨析题

 24.美国总统是?帝王般?的总统,权力不受制约。

 五、分析说明题

 25.以下是美国政治体制运行图。

 (1)根据上图(含注),将下列文字与图中的A、B、C一一对应。

 联邦法院(  )民主党、共和党(  ) 利益集团(  )

 (2)以上图示反映了美国的哪些政治制度?试述这些政治制度和政治机制在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3)简要分析B这一政治机制影响总统选举、国会和政府的活动方式。

 六、案例探究题

 26.材料一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以365∶173的选举人票数大幅领先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获得超过总统大选所需的最低票数270票,当选美国历史上的第44任总统。

 材料二 美国第111届国会于2009年1月6日就职。两党的席位对比:参议院中共和党41席,民主党56席,独立人士1席,还有2席尚未决出。众议院中共和党178席,民主党257席。由此可以看出,共和党阻挠法案的审议和通过会相当困难。

 (1)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什么现象?

 (2)有人说,美国政治民主党将一党独大,奥巴马真正成为?帝王般?的总统,能够为所欲为。你是怎样看待的?请阐述理由。

 下一页查看>>>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三试卷答案

2012高考政治 全面把握矛盾的“七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真正理解矛盾这一哲学范畴,就必须全面把握矛盾的“七性”,即同一性、斗争性、客观性、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即矛盾的统一属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同一是一种联系,但不是任何联系都可以称做矛盾的同一性,只有处在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之间的联系才具有辩证同一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有许多表述和表现形式,如统一性、一致性、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等。无论表现为何种具体形式,矛盾的同一性都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也有许多表述和表现形式,如相互排斥、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等。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所说的“斗争”混为一谈。因为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了一切差异和对立,是一切具体矛盾的共性的反映,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的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矛盾的客观性。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即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是否喜欢,它都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矛盾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正确把握矛盾的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

4.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必须注意三点:一是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二是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具体矛盾作出科学解释的事物,并不能说明矛盾就不存在;三是人们不容易察觉的矛盾(即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的矛盾或处于缓和状态时的矛盾),也不能证明矛盾就不存在。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5.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

文章标签: # 矛盾 # 政治 #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