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什么时候考的,高考什么时候的
tamoadmin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每年高考一般在6月的第一个周六和周日进行。一、什么是高考?高考是中国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是考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高考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高中学生,其试题覆盖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二、高考时间1.高考的时间安排:高考一般在每年的6月第一个周六和周日进行,考试时间为两天。其中,6月7日为语文考试,6月8日为数学考试,6月9日为英语考试,其它科目的考试日期一般紧跟其后。2.考试时间的
每年高考一般在6月的第一个周六和周日进行。
一、什么是高考?
高考是中国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是考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高考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高中学生,其试题覆盖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二、高考时间
1.高考的时间安排:高考一般在每年的6月第一个周六和周日进行,考试时间为两天。其中,6月7日为语文考试,6月8日为数学考试,6月9日为英语考试,其它科目的考试日期一般紧跟其后。
2.考试时间的变化:虽然高考一般在6月举行,但实际考试时间会有一些微调。比如,2021年的高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考试时间延迟到了7月7日和7月8日;2018年的高考则提前到了6月7日和6月8日。
三、高考的评分标准
1.分数计算方法
高考的总分为750分(部分省份为900分),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占600分,其它科目各占75分(部分省份各占100分)。考生的得分需要除以参加考试的人数,得出倒数,再乘以当年高考各科目的平均分进行转换,最终得到标准分数。
2.评卷标准
高考的评卷是由专业的考试机构和评卷教师共同完成的。评卷教师会根据题目难度、命题拟定等因素,制定评分标准,并对考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挨个评分。最终,考生成绩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排名、录取等操作。
四、高考的影响
1.教育公平:高考是中国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其设置为各地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消除了地区差异、补偿了家庭背景差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获得公正的机会。
2.社会评价:高考成绩也往往成为评价一个学生的主要指标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关切。在某种程度上,高考的成绩不仅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可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
拓展知识:
除了高考,还有一些与之类似的考试,比如:
1.中考:也是中国的一项全国性统一考试,针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主要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
2.高职招考:是指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起专和高职(专科)招生报名、考试、成绩查询等各环节的系统安排与实施。
3.小升初:主要针对小学六年级要升入初中的学生进行,该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我国的高考,最早起源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我国高考近代现代高考的发展由来如下:
公元1905年9月2日,随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画上了句号。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强劲东风,中国各地纷纷创立新式学堂。与此同时,西方大学自主招考的办法也被直接搬入中国的新式大学中,并沿用到解放初期。20世纪30年代“短命的统招”。1937年,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三所国立大学试行联合招生。1938年,教育部规定国立大学实行统一招考。1940年,统一招考的学校范围又扩大到公立院校。私立和公私立专科学校仍自主招生。此次统一招考是我国自1905年以来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战事严峻,统一招考办法实行仅三年便被迫中断。
1949年,除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高校实行非实质性的联合招生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仍沿旧制,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招生的计划、条件和办法都由各校自行决定。单独招考造成高校招生不足额和新生报到率低等问题,1950年5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了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要求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但由于单独招考操作上的惯性,该年度的招考方式仍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既有校际的联合,又有大区的统一,还有学校的单独招生。
195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招生继续沿用前一年度的办法,而且统一招生要在单独招生之前举行。1952年教育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至此,统一高考制度基本形成。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考制度遭到废除。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又明令废除高考,高校招生要严格坚持“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纪要》还提出“两个估计”——认为建国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十六字”招生办法和“两个估计”由此成为金科玉律。
邓小平在“文革”后复出,他坚决否定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彻底推翻了“两个估计”,毅然决策在当年恢复高考,结束了中国始于“文革”的十年废学局面。[评论]
1977年8月、10月,北京先后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实行新的招生制度。当年的12月11日—13日,全国570万青年开始争夺27万的大学生名额,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
1978年7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1978年春天和秋天,两级学生走进大学课堂,这恐怕是高考史上的特例。“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