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模拟试题历史_高考历史模拟2021

tamoadmin 2024-08-01 人已围观

简介1.历史,地理,政治该怎么学?有什么学习方法吗?前者是模拟题,我做练习用,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给我们做测试用,里面有全国最好的地区的模拟题~~后面是高考的真题,每次我觉得有进步了就做几套试手,嘻嘻,我自己觉得天利的五年真题三年模拟挺好,真题模拟解析都挺全历史,地理,政治该怎么学?有什么学习方法吗?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高三抽样测试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

1.历史,地理,政治该怎么学?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高考模拟试题历史_高考历史模拟2021

前者是模拟题,我做练习用,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给我们做测试用,里面有全国最好的地区的模拟题~~后面是高考的真题,每次我觉得有进步了就做几套试手,嘻嘻,我自己觉得天利的五年真题三年模拟挺好,真题模拟解析都挺全

历史,地理,政治该怎么学?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高三抽样测试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7003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7002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6947

北京市丰台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6946

北京市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6945

(附答案)-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高三抽样测试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6891

(附答案)-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6890

(附答案)-北京市丰台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6889

(附答案)-北京市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6888

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选登(12 篇)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4472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4244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4203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4186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4188

北京四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试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0686

2008届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选登(12 篇)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0653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七)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0402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五)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0401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四)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0400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三)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0399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一)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0398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六)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703

北京市西城区2007年4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9985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9984

北京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9982

北京市西城区2007年5月高三抽样测试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91

2007-2008年北京四中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9922

17年北京市高考范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又名《不称职的父亲》)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9103

北京四中2006年三月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7148

北京四中2006年三月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7147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6205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北京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6027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5887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5875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北京、安徽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8&ID=165867

北京师大二附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6&ID=168894

2008年北京北清学子教科所高考英语学子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6&ID=168834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2007年高考模拟试题英语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6&ID=168671

北京东城区07年5月高三最后一卷--英语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6&ID=168647

2007-2008年北京四中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详细答案及解析)-英语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6&ID=168646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三数学理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516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第二次抽样测试高三数学文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510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三数学理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509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第二次抽样测试高三数学文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508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第二次抽样测试高三数学理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507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高三数学试卷(理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67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文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65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统一测试数学(理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66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64

北京市海淀区2008届高三摸底测试数学参考答案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63

北京市丰台区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三数学文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62

北京市丰台区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三数学理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61

北京市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综合练习(文)(二)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60

北京市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综合练习(理)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59

北京市朝阳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数学试卷(理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47

北京市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综合练习(理)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46

北京市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综合练习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33

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二)数学文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32

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二)数学理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31

北京市朝阳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数学试卷(文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30

北京市朝阳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数学试卷(理科)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429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北京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383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北京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365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北京)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73348

北京四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数学开学检测(理)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8002

北京师大附中2008年第一学期高三开学检测高三数学(文)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8001

北京人大附中2007年5月高三最后适应测试 数学(文)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8000

北京大峪中学2008年高三总复习---第4课时 充要条件.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7599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北京卷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6283

2005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6243

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6231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数学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5253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数学(理工农医类)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5252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安徽)数学(理工农医类)

://bbs.topsage/dispbbs.asp?boardID=137&ID=165244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一

☆关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闭关政策”是后人对清在战争以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的概括。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建立公行制度,限制对外贸易。清朝前期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一是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二是清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闭关锁国政策曾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使自己停滞倒退,与世界隔绝,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取长补短。

传统的观点认为,闭关政策起到了民族自卫的作用,同时又表现出封建统治的落后性。另一种观点则对其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只是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与引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闭关政策既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也有须予以批判的一面。总的看来,闭关政策的消极性已为史学界普遍认可,所争者乃是这种消极性的轻重程度。

☆中国在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要从中英双方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①英国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较早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有了长足发展。工业革命完成以后其实力进一步增强,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强国,为适应殖民扩张的需要建立了强大的近代化的海军,其对中国的侵略蓄媒已久,作了充分的准备。②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再加上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无法与英国抗衡。在19世纪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落后就要挨打,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关于近代中国革命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影响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而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侵略、 反封建。无论是反侵略,还是反封建都是争取自由、平等、民主和,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一目标的实现一般地是由资产阶级来完成的,因此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又称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于中国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产生的滞后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因此在20世纪前期,无产阶级介入了民主革命,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发生了重要变化,有了新、旧之分。其分界于1919年五四运动。

☆俄与英、法、美侵略目的的区别

俄国在侵华的过程中既单独行动又勾结英法美,但其侵略目的与英法美有所区别。英法美 为的是打开中国大门、拓展市场,俄国则谋的是侵吞中国领土。第二次战争前后俄国共掠 得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不 同,英、法、美的侵略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俄国工业发展水平低下,对市场的需求并不强烈,其侵略兴趣仍停留在领土的扩张上。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在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在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在社会关系上主张平等,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产生根源:第一,社会根源: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第二,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明代农民起义“均田免粮”的口号开始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第三,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3)评价认识(特点):第一,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纪(纲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第二,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太平天国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定都天京后,起义军上层便从理论上的禁欲主义走向了现实中的纵欲主义;再次,社会关系上的平等随着太平天国逐步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第三,落后性: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第四,从革命纲领上可以得出结论: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的牢固基础,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更不能阻止的封建化,革命的高潮隐含着危机。

☆怎样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农动。它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建立了控制了半壁江山。然而所谓“最高峰”决非单纯从时空意义上理解的,仅仅从农民战争时间的长短、范围的大小作比较是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战争后的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即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矛盾的时代。这个新时代必然赋予太平大国运动新的内容和意义,从而使它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

(1)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看它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原本十分尖锐的中国社会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所引起的;

(2)从太平天国运动的任务和性质来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最终撕下了“中立”的伪装,于第二次战争后正式公开地与清勾结起来,太平天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从而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从太平天国的斗争艺术和发展水平来看它有着历代农动所无法比拟的拜上帝会这样一个比较健全的反封建斗争的组织形式,有着《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这样明确的指导思想,有着《天朝田亩制度》这样一个反对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内容的革命纲领,从而使这场斗争达到历代农民战争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4)再从太平天国领袖的创新精神来看,《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先进的施政纲领,虽局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未能付诸实施,但它具有浓厚的新时代气息,集中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总之,由于时代特征所决定,经过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一代先进中国人的创造太平天国运动,终于发展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形成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二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是否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的问题,史学界尚无定论。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多数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的移植过来。”因此,它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来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就在缓慢地朝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传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它破坏了封建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这些条件使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得以发生,同时又被原已存在的资本主义萌芽利用而滋长,中国的资本主义就是这样表现为双重的发生过程。”因此,不能说它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处理这一问题,要把下面两个问题区分开来: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否是欧风美丽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否成长为参天大树。“欧风美丽”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一是破坏作用,毁掉了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二是促进作用,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扩大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和资金,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新的社会条件又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形成的,这隐含着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落后地区后果的理论认识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必将导致民族资本主义形成。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欧风美丽”关系甚密,对其有资金、技术、机器等方面的依赖。

☆关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

两次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尚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其经济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即着眼于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方式逐步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目的转为争夺并独占投资场所。表现在谋求侵略权益上,早期主要是强开通商口岸,设租界。而后期转变为谋取资本输出特权。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其中《中法新约》较早显现出这种变化,即法国要求获得在中国广西和云南的筑路权。到《马关条约》表现:更为明显直接要求在中国通商口岸办工厂和大片割地,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以至迅速刺激和引发了瓜分狂潮。另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又不能截然分开,在四五十年代商品输出阶段,已有早期的资本输出,只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商品输出服务,如沿海的外资工厂,把收来的棉花、茶叶、蚕茧等加工之后运回本国,既减少消耗,又增加效益。而19世纪末以资本输出为主阶段,商品输出也仍然存在。

☆关于租界、租借地

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作为外侨居住和贸易的一定区域,作为其进一步侵略该国的据点,上海英租界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租界。“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将其划定经济手段控制某国的一定区域,不许别国插足的特殊区域,是向殖民地发展的过渡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两种侵华方式的比较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是从战争开始的,并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方式和帝国主义阶段的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方式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本质相同,都为掠夺中国的财富;二者的不同点主要有:商品输出主要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特权,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在通商口岸办工厂,剥削中国人民;《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列强除继续商品输出外,还通过奴役性,开办工矿和修铁路进行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掠夺性更强。我们知道,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和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必然引起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高涨。

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是由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变化决定的。

资本输出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是一战前资本主义进一步扩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加剧了这些国家经济的贫困和落后,严重阻碍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加速了这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①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③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

区别:①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具体改革的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②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这个口号是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这一日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步形成的朴素认识,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在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停留在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阶段。“灭洋”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国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清廷”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也没有表示反对封建制度。“扶清灭洋”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的政策。但这一口号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对清朝统治阶级放松了警惕,不能识破清的诡计,以致后来上当受骗。

☆怎样认识清对义和团运动策略的变化

义和团运动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高潮(抵抗八国联军侵略)和失败的过程,清对义和团的策略也有一个剿灭、招抚再剿杀的变化。帝国主义侵略日益深入,反映在中国政治上就是清朝统治日益半殖民地化,日益不敢得罪洋人,对反对外国侵略的人民斗争取日益严厉的镇压手段,这就迫使人民群众在反侵略的同时不得不武装反抗清朝统治者的镇压,从而动摇和打击了清朝统治,如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对义和团取剿灭的政策。随着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义和团大批迫近和进入京津地区,直接危及清朝统治,如果继续和义和团对抗,清朝统治包括慈禧太后也要立即被义和团运动的浪潮吞没,用清给各省督抚的电文说:“剿之,则即刻祸起时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因此,清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承认义和团合法,企图加以控制利用。清公开改变“招抚”策略,转而“剿杀”义和团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逼近北京之际。这时由于八国联军的血腥镇压,义和团力量遭到严重摧残,已不再构成对清的威胁,而八国联军的强大侵略势力直接危及清朝统治,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取得侵略者的“宽容”和“谅解”,清可耻地出卖了义和团,完全投入帝国主义的怀抱,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综上所述,清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始终围绕一个目标: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统治秩序。

################

怎样、如何"一类政治题的解答怎样、如何"一类政治题的解答

从1996年高考首次推出“怎样、如何”一类试题以来,这之后每年高考都有这类试题,而且这类试题在主观性试题中数量多,分值高。(特别是近三年来,平均在25分左右)。该类试题所选材料突出了热点问题,所设问题突出了能力考查。从每年高考抽样统计各题得分情况看,学生对这类试题把握较差,得分率普遍偏低。因此,在指导学生复习迎考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重视掌握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政治学科高考所设“怎样、如何”一类试题以来,总结起来,该类试题在解题技巧上可分为两种具体情况予以把握。一种情况要求回答的“怎样、如何”就在给定的材料中作概括提炼,以2002年高考38题为例: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这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1)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在上述变化中,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

这一试题的(1)问,要求在熟读材料的基础上使用恰当术语,在材料中找出发生变化的内容(要点:湖区人民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即从过去单一经营到现在的多种经营;加大投资,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2)问,要求回答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仍然在材料中作概括(要点:统筹规划,进行政策调整;直接投资,实施经济调节;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还有2003年高考的41题也属这类题。这类题材文字较多,但都是有效的,必须根据要求用好材料,回答这种题:第一,必须根据提问要求明确要回答的“怎样、如何”的对象是什么?这是答题要解决的首要环节;第二,必须带着给定的要求认真研读材料,明确材料意思,理清答题思路;第三,必须在材料之中作提炼概括,既不是照抄照搬材料回答问题,也不是离开材料要求的内容。再以2003年高考38题为例:

2002年12月,中央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牢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回答:(1)根据所学政治常识,分析目前应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2)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应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这种题要求回答的“怎样、如何”就没有在材料之中,而应取发散思维,围绕给定的知识范围,按题的要求在材料之外去寻找。比如(1)问,要求学生围绕党的作风建设在政治常识中去归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措施(要点: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艰苦奋斗,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等)。(2)问,是辨析性质的题,遵循是什么,为什么的答题思路,围绕“有些人的认为”答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要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前,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应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倡艰苦奋斗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还有2001年高考的34、35、38题,也属这类题,回答这种试题,第一,必须要明确提问的要求,审准要说明回答的对象;第二,研读所给定的材料,弄清材料或图表反映的问题背景是什么;第三,根据材料和提问要求在头脑中搜索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尽可能全面;第四,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 二、要对应模仿训练

要求学生掌握“怎样、如何”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搞好对应模仿训练是关键。怎样进行模仿训练呢?

第一,给学生提供模仿例题,再好不过的模仿例题是历年的高考试题,因此,可将近几年高考所设置的“怎样、如何”这方面的试题按两种情况把原题和答案要点印发给学生,叫学生认真分析这些试题所选材料和答案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明确答题技巧,掌握答题要领。第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怎样、如何”一类试题作为课堂提问。教材中众多的小文字材料,稍加思考,可以设置成“怎样、如何”的第一题型,即在材料中作要回答的问题的概括提炼。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归类总结,适宜于设置“怎样、如何”的另一种题型,即回答的知识点围绕问题在材料之外作概括。

第三,专题训练,集中突破。在复习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热点材料,有针对性地设置帖近高考的“怎样、如何”这类要求的试题进行定时训练,目的在于强化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第四,高考前的每一次模拟训练,所设置的模拟试题,不能漏了“怎样、如何”一类要求的试题。

通过以上环节,应该说学生在解答“怎样、如何”一类试题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

政治备考小窍门一、时政万金油-------经济学理论:

常用意义类:

1.一个宏观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个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

坚持一个方针:不断扩大内需,经济增长。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坚持两个统一:质量、速度、效益要统一;改革、发展、稳定统一。

2.(微观)市场主体应当追求的两方面目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常用措施类:

3贯穿一条主线:经济结构调整----三农、企业、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在结构调整中进行。

4.重视一个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五个统筹的目标:城乡统筹、经济和社会统筹、区域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发展、国内和对外开放统筹。

5.强调两个手段: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手段;

6.把握一个关键:强调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科技人才发展是关键。

7.坚持改革方向。股份制---产权制度的建立完善。

8、遵循两个规律: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规律------价值规律,要理解价值规律即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9、完善三个制度: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保障制度。

10、宏观调控的四个目标、四个手段。

政治学部分

1. 强调一个根本出发点: 坚持人民利益是根本出发点。

2.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三个原则、四个对内职能、

3.党的性质 (两个先锋队、 三个代表);地位;三个作用;三种领导方式; 三个方面建设:①执政能力建设;②思想、作风、组织建设;③民主集中制。

4、 国际关系常用:一个根本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国际竞争的实质; 主权国家的四项权利、我国对外政策五个基本点;

5、记请民族问题一个政策---民族区域自治、三个原则;宗教政策四句话。

二、教材主干知识思维点拨:

经济学:

1、 对“经济”含义的把握----①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③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④生产(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影响)与 生活 的提高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常用的分析经济问题的思路。

(如;2002-38题 上述材料说明洞庭湖经济发生什么变化?

①洞庭湖区人民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即从过去的单一经营到现在的多种经营;②加大投资,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③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

2、商品两因素—质量问题---市场秩序---产权、道德、法治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常用: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调整产品结构;依*科技,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价值规律=市场调节---竞争----价格机制---优化配置

(可以渗透应用到几乎所有经济问题)

4、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紧缩---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币值稳定---汇率稳定---出口退税率----经济发展

5、公有制主体地位---实现形式---股份制---产权制度

6、非公有制地位---按生产要素分配---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效率优先---市场调节—宏观调控

7、市场是配置的有效形式?---缺陷---职能(两手不能缺)

8、市场主体---企业—竞争力---科技、管理---股份制与法人治理结构---经营者素质---企业信誉形象---正当竞争

9、GDP---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10、三农---地位、意义—-“两高一优”、生态、安全的发展道路---政策、科技、投入、结构调整---产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11、工业的地位、作用---主导?---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12、三产---就业---城镇化、现代化

13、农民工---权利、义务----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平等性

14、社会保障---市场经济的支柱---竞争与失业---职能---财政作用

15、财政与金融---调控经济的手段---目标、作用

16、财政与税收---分配关系---宏观调控---作用

(注意理解该部分一系列概念及其关系: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税收;积累的用途方向---财政支出的方向等)

17、中央银行—国家职能----宏观调控---作用、目标

18、商业银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增强竞争力

19、过多储蓄 --- 内需不足---如何解决---经济发展、收入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拓宽消费领域、社会保障、 消费与投资观念……

20、市场交易原则作用---市场主体、宏观秩序---诚信缺失---怎么办?--、企业、消费者

21、对外开放---必然性①②③----形式“走出去”---意义、外贸作用---内外统筹---开放与独立自主----应对入世后反倾销---国家利益、经济安全

哲学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火星探测与基因重组、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都说明这点)

2、意识的反作用(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党和国家的决策、三农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等)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正确认识、解决一切问题的要求

4、联系、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

5、矛盾分析法是正确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

6、区分:

文章标签: # bbs # topsage # disp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