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15全国卷政治_2015高考政治考纲

tamoadmin 2024-07-24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三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2.高考文综必考知识点3.高一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4.考试大纲是什么5.为什么高考政治考纲不考劳动法6.高二学考的政治怎么复习我是上海中学高三政治班的,我的答题框架是上海课本的,我的答题思路是依照我校陈绮老师的。因此如有疏漏,请包涵。下面开始答题。我国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一道共同发展,弘扬

1.高三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

2.高考文综必考知识点

3.高一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

4.考试大纲是什么

5.为什么高考政治考纲不考劳动法

6.高二学考的政治怎么复习

2015全国卷政治_2015高考政治考纲

我是上海中学高三政治班的,我的答题框架是上海课本的,我的答题思路是依照我校陈绮老师的。因此如有疏漏,请包涵。

下面开始答题。

我国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一道共同发展,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智慧与精神动力。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更加繁荣时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之一,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以德治国以其感召力与劝导力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以德治国。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及生产时间具有指导作用。弘扬民族精神,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调动凝聚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投身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护国家统一与各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只有不断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德治国,加强中国***对于全党全社会的思想领导。发展相关第三产业。

因为是上海的,因此这一部分不在课本内考纲内,我只能如此了,希望你高考成功,我也是今年高考,一起加油~

高三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

政治成绩分析如下:

试卷的总体评价:试卷结构相对稳定:仍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客观题),分值24分,占总分的30%,其中有4题时政题8分,占总分1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主观题),分值56分,占总分的70%。

试题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部分内容为主线,以发生重大经济、社会等为背景,通过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围绕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主观题仍以主题栏目方式呈现,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试题的主要特点: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导向性。一是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重大时政热点,突出时代性,试题以一年来的重大时政背景为依托,侧重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时政热点,又不照搬教材和时政观点,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四是试题更具开放性,立意能力化,注重联系考生生活实际,符合初中毕业生的认知特点。试卷具体分析:学生普遍只错个别题目,绝大部分学生错在第12题,关于新增三个法定节日能体现的意义,体现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许多学生错选了“有利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这反映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欠缺,初中学生应该全面认识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只能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而不能继承其糟粕部分。

政治成绩分析的技巧:

1、熟悉考纲和命题趋势:详细了解高考政治的考纲和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重点和难点。掌握考试要求和各个章节的重要概念、原理和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2、理解和分析政治文本:政治考试中经常出现政治文本和文章,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分析作者观点和立场。掌握一些常用的政治术语和理论,能够准确解读政治文本的含义和意图。

3、系统学习政治知识:政治是一个系统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对政治理论、制度和实践有整体的认识。建立起完整的政治知识体系,掌握政治的发展脉络和相关知识点。

高考文综必考知识点

#高三#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考 网高三频道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助你金榜题名!

篇一

一、国体

 1.国家(含义;属性)

 (1)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或者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属性: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体

 (1)含义: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3)判断标志:国家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这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民主

 (1)含义及其阶级性: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统治阶级内部),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在一定阶级范围”,即统治阶级内部)和政体(“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统一。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抽象的、完全的民主和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国家职能:

 (1)含义: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任务。

 (2)分类: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3)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5、我国的国体:

 (1)名称及含义: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

 (2)首要标志,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的阶级基础,(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特点及优点:广泛性和真实性。第一,民主具有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第二,民主具有真实性。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篇二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6、7、8点组合)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7.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高一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

提高文综成绩的方法是

1.政治

文综政治要熟悉课本,不用背,只要大概有印象就可以了,知道原理什么的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好。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1、自己先做一部分题,不要怕和答案相差大,没关系,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通过错题,好好领会一下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学会思考。2、通过错题再次熟悉政治课本,归纳课本知识,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3、再来做题,这次做题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个时候要把答案抄下来,背过,积累的多了,自然会不知不觉得提高了。

2.历史

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中,最好把每个时期总结成一棵树的样子,主干就是大标题,枝干就是小标题,叶子就是内用的关键词,这样每一节就是一棵树了。到最后的时候,把这些书当成枝叶再串成一棵大树,你一本书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3.地理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三部分,其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都是建立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所以学好自然地理是最重要的。在自然地理中重要的部分是地球运动和气候,它们是很难理解透彻的但是又关系到所有地理知识的。

历史必考知识点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2)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一公九卿到一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清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秦汉至明清统治者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分

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考试大纲是什么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

原因: 1.与资本主义不同:(1)社会生产目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人与人的关系:平等劳动关系,走向共同富裕(3)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生产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1.外沿: 国有自然,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2.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和国民经济领导力量

3.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1)对国民经济命脉占支配地位→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4.主导作用的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5.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但只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就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6.主导作用实现方式: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经济:1.地位: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优越性: (1)把分散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地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2)集体经济组织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3.作用: (1)共同富裕原则得以实现(2)吸收社会分散资金(3)缓解就业压力(4)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收入

4.农村集体经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 集体和农户两个经营层次

(2) 实行双层经营体制的理由:铜我国总体水平低相适应,避免过去大规模经营造成的弊端;适应农业生产特点

(3) 内容:a.一方面,在坚持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与集体签订合同,承包一定的土地或生产任务,并根据劳动成果取得劳动收入b.另一方面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

(4) 优越性: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又能适应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

(5) 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6) 家庭承包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双层经营体制是家庭承包的保障

混合所有制经济:1.含义: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2.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与它相适应得的社会制度和控股权在谁手里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1.原因: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有不同层次,生产水平多层次决定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2.作用: (1)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2)有力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1.表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又有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作用:保证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个体经济: (1)性质:小商品经济

(2)特点:a.本质特点: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b具体特点: (与私营经济比较)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3)作用: a利用分散的b发展小商品生产c保存和发展传统技艺d活跃市场e方便人民生活f增加劳动就业

2. 私营经济:(1)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特点: a本质特点:雇佣劳动,剥削他人,以利润为目的b具体特点:(与个体经济比较)规模大,设备先进,生产率高

(3)作用:a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b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c吸引劳动者就业d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e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

3. 外资经济: (1)资本主义性质(2)外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3)地位:一种重要的非公经济(4)作用:a节省我国资金b学习国外先进经验c有利于培养人才d加快现代化进程

4. 非公经济作用: (1)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2)加快生产力的发展(3)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4)增加就业(5)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 非公经济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6. 对非公经济政策:鼓励 保护 引导 监督 管理

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1. 根本原因: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

2. 具体原因: (1)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a是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b有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 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3. 有“三个有利于”决定∶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三个有利于”的内容: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促进我国经济建设(3)促进社会进步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

2.分配客体: 个人消费品(不是生产资料)

3.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 优越性(作用): (1)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2)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3)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 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1)所有制基础:个体私有制(2)分配主体:个体经营者(3)分配客体: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4)同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 资金 技术 土地 劳动力

3.性分配

基本分配制度的必然性:1.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的使用生产要素,提高其利用效率

→综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配置:1.目标:是有限的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必要性:解决人们对需求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3.两种方式:调节和市场调节,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配置主要通过市场调节作用实现

市场: 1.产生:市场是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2.含义:狭义:商品交换的场所,有形市场 广义: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作用(即价值规律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

市场经济:1.含义: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在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产生和发展

3.有效运行的条件:(1)企业多,自由进入市场,充分竞争(2)灵活的价格(价格是配置最集中的表现)

平等性:1.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2.决定因素: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也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

3.内容: (1)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2)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4.作用:使市场经济有利于实现合理配置

竞争性: 1.含义: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

2.原因: (1)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在竞争中形成,所以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3.作用: (1)积极作用:a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使其改进技术,提高产率,优胜劣汰 b保证价格变化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很快得到调整 ,促进优化配置→综上,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2)消极作用: a盲目竞争,社会的浪费b导致垄断,不利于优化配置

4.正确看待竞争:公平竞争,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法制性: 1.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2.必要性: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3.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要求:(1)学法 懂法 守法 用法 (2)及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开放型:1.含义: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连在一起

2.决定因素: (1)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市场需要而进行生产和经营,实实质是为消费者而生产和经营(2)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要求具有开放性

3.作用: (1)打破区域封锁(2)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4.地位: 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四个特征的关系:1.平等性与竞争性相互制约:没有平等性,竞争不能正常进行;没有竞争就无平等可言

2.法制既是平等和竞争的保证,又是平等性的体现

3.开放是平等和竞争充分展开的前提,也是法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4.四个特征既是实现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又是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四个特征的共同作用(市场经济作用): 1.有效调节社会的分配2.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3.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的不足:1.市场不是万能的

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1)自发性:表现: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b不正当经济行为

危害: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 盲目性:原因: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危害:a经济波动b浪费

(3) 滞后性:原因:a事后调节b时间差

危害:a经济波动b浪费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还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 (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2)外沿: 经济政策: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

经济:年度、五年、十年规划

(3)作用:经济政策: 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经济: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调控作用

2.法律手段:(1)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市场经济法制性

(3)作用:a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b调整社会经济关系c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d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3.行政手段:(1)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2)特点:直接、迅速(3)注意:a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社会主义舒畅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公有制意义:(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2)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3)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1)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2)国有经济导向作用(3)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一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一、 企业:

含义: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特点: 1.以盈利为目的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3.独立经营,独立核算4.是人和物相结合的经济组织

地位: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作用: 1.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参加者2.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着3.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重要性:企业素质的高低以及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企业法人: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特点:1.地位: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基本特点: (1)大规模用及其生产(2)较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3)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严密(4)适应能力强(5)外部联系广泛

二、公司:

含义: 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特点: 1.从事生产流通或其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2.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优点: 1.是大中型企业普遍取的企业组织形式2.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3.有利于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法人治理结构: 股 东 大 会

↓ ↓

( 所有权 ) 董事会 ← 监事会(监督权)

↑ ↑

总经理(日常经营权)

(“→”表示制约关系)

分类: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1.相同点:(1)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2)股东都附有有限责任(3)公司都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负责(4)组织机构大体相同(5)都有名称和章程

2.不同点:(1)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2)是否可以发行股票,公开募股机子(3)资本是否一定是货币(股份公司是)(4)股东人数有无限制(5)注册资本数额、设立程序、适用范围不同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

地位: 国民经济的支柱

支柱作用的表现:1.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再过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贡献最大,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3.拥有雄厚的资产、一流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主义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1.含义: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值

2.地位: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

提高经济效益:1.含义: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2.原因: (1)企业以盈利为目的(2)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3.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

(2)充分利用有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人民)(3)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国家)

4.方法和途径: (1)a依靠科技进步,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b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c由粗放向集约转变→a要求b;a导致c(2)a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率,按价值规律和国情办事b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实行市场需要的产品→a导致b

兼并、联合和破产:1.依据: (1)激烈的市场竞争(2)优胜劣汰原则

2.作用:(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优化产业结构(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3.兼并: (1)重要性: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2)意义:a减轻国家财政负担b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实现生产的集中和优化,提高总体效益(3)核心: 竞争

4.“强强联合”:(1)目的:大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作用:a实现优势互补,优化配置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产率d促进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e扩大市场占有额f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g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5.破产: (1)依据:a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b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2)作用: A积极作用: a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企业活力,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产率b有胜列塔,优化配置B消极作用: a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利益损失b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造成社会动荡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者

一、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厂长(经理)的地位:中心地位

1.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 ,受法律保护

2.中心地位的表现: (1)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两个文明建设负全面责任(2)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3)其他领导受其领导,对其负责

3.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使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厂长与职代会的关系: (1)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之上(2)内容:a厂长必须依靠职工群众履行企业各项义务b支持职代会、工会等的工作c执行职代会决定

职代会的地位:1.性质: 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使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构

2.权力和作用: (1)审议企业重大决策(2)监督行政领导(3)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 1.作用: 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

2.体现: (1)保证党的领导,贯彻方针政策,企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2)支持厂长行使职权,权责统一,有效组织经营(3)发动带领群众开展民主管理活动,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与厂长领导相统一,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4)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推动两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企业与国家、职工的关系:

1.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1)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2)从全局出发,维护整体利益,自觉地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贡献力量

2.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1)把自我积累放在首位,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使企业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2)关心群众生活,照顾职工现实利益→综上: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和管理者的生产积极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要求: 1.国有企业经营者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团结职工群众,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沿着正确方向发展(2)任何企业的经营者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3)良好的业务素质: 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意义: 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使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集中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1.正当竞争: (1)手段: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提高信誉(2)作用和结果::a社会作用: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提高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b法律结果:受法律鼓励和保护2.不正当竞争:(1)手段: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弄虚作,欺诈,损人利己(2)危害和后果:a社会危害: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不增加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浪费b法律后果:受法律制裁

第一节 三大产业

一、农业:

GD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GN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农业的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由我国农业现状决定: (1)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2)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3)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3.由建国以来我国历史经验证明:农业发展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快

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1. 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2. 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1. 含义:粗放向集约转变

2. 核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1)靠政策

(2)靠科技:靠科技:a教育,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b农业、科技、教育结合,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3)靠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共同投入

(4)靠产业化经营::a措施: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b目标:把农业生产改造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大生产c重要性: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5)靠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业:

分类: 1. 重工业: 生产资料 2. 轻工业: 消费资料

地位 :国民经济的主导 表现在: 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作用: 1. 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和装备(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3)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4)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5)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重要性: 1. 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这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2. 要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工业

三、第三产业:

层次: 1. 流通部门 2.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3.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4.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发展条件: 1. 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2. 社会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3. 一二产业产率高,就业人口比重下降,为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4.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变化,提供市场5.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作用: 1. 方便消费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 促进一二产业3. 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重要性: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1.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

2.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 1. 由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

2.由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决定: 原因:(1)一二产业产率低,劳动力束缚(2)认识上重视工业,轻视流通、服务行业

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1. 有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 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3. 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第三产业的途径、措施:1. 发展现代服务业2. 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3. 面向居民消费,促进服务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4. 明显增加服务业增加值明显增加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四、三大产业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1.第一产业为二三产业奠定基础

2.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

3.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产业进步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统一的意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义务构成,是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体现出来的

权利: 1. 内容: (1)劳动权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2)具体权利:a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b取得劳动报酬c休息,休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f享受社会保险和g提请劳动争议处理h其他权利

2. 意义:(1)保障和落实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2)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使他们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义务: 1. 完成劳动任务

2.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3. 提高职业技能: (1)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水平和产品质量好坏,一个国家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这个国家经济实力甚至是生产力水平(2)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劳动者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1)性质: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 (2)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3)作用:a促进人们形成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为什么高考政治考纲不考劳动法

问题一:考试大纲是什么意思? 一般教学机构都要依照教育局发布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来执行日常教学工作。有些学校则自己规定考试大纲,得看什么类型的考试。总之考试大纲对应教学大纲规定考试任务(题型、分重以及对考生要求的等级)。对考试大纲揣摸最多的自然就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和老师了。 所谓理解、识记、应用则是规定学生对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由低到高,分数比重由轻到重,题型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等等的三个等级。要求理解的知识点或考或不考,即便考也定多考小题甚至书本里原封不动的知识点;要求识记的就可能考的稍难些,可能涉及到计算、公式变形等(文科可能会考到陷井题);要求应用的知识点肯定就是该科目的重中之重了,一般都是考大题、难题,甚至几个同类知识点混在一题考!实考生没必要整天研究这三类要求要怎么考,老师一般在复习时都会告诉同学们,这些会不会考、考什么题型,不同城市不同学校考试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 你只要在复习时按照大纲里这些不同的要求等级来规划复习就ok!(比如大纲里要求应用的某知识点你还不太会,那你就得多找此类题目的大题来做做。)理科的复习尤为注重做题!祝你考试成功! (注:以上属个人知识经验积累,仅供参考!)

问题二:什么是大纲啊?考试大纲是什么意思? 就和书本目录差不多,是考点总结

问题三:考试大纲是什么意思? 考试大纲是考试的范围,考试的内容都来大纲。

问题四: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到底是什么,怎么用 一般来说,高考《考试说明》将在每年的三月份发放。对于《考试说明》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将其置之一旁,甚至高考结束之后都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内容。而事实上,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考试说明》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本。  1.《考试说明》究竟有多么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编这本册子的人都是谁?《考试说明》是由各学科命题组的老师编写的。也就是说,这是高考出题人编写的册子。所有的试题都需要依据这本册子来制定。那么,换句话说,倘若考生复习的内容不在这本册子的要求范围之内,那么即使考生的基本功再扎实,也不可能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而倘若考生把这本册子上的内容全部吃透,那么考生在高考时就会得心应手。因此,《考试说明》实际上起到了提前告知的作用,它将考试的内容和题型提前告诉给考生和教师,让所有的考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同时对题目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阅读《考试说明》需注意  在阅读《考试说明》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①仔细研读。这个时候,不仅需要考生彻底搞清楚高考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还需要考生拿出课本,把《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书上一一找到,查漏补缺、落实到位。  ②了解《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一般来说,考试说明下发之后,媒体都会请各学科的名师对《考试说明》较前一年的变化进行解读。考生了解了《考试说明》中存在的变化,也就洞悉了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在复习的时候也将更有侧重。  ③认真对待题型示例。这些题目大都标注了难易程度,可以使同学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其最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避免考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偏题、怪题和超出难度的题目上。

问题五:考试大纲是什么 考试大纲就是考试的主要内容的提早,纲举目张,考试大纲限制了考题的方向难度题型比例等,备考不可不看

问题六:考试大纲里的“理解,了解,掌握”是什么意思数学考试 了解、理解、掌握在《考试大纲》中明确是对知识的要求层次。拿数学学科来说,“了解”进一步解释为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在高考的客观题中是常考内容;“理解”进一步解释为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掌握”进一步解释为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理解”“掌握”这两个层级要求的知识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首选,尤其是后者,通常高考命题会进行深度挖掘,所以在高考复习时要重视和强化。有本书对考纲内容有详细的解读,可以参考一下,天星教育出版的《试题调研》专辑―高考考纲解读与命题猜想

问题七:注会考试大纲里面的能力等级是什么意思 代表着需要掌握相应知识点的牢固程度的高低。一般等级越高需要你掌握的知识点越牢固。也就是说1级的知识点要做到熟记理解。3级的就要理解并会熟练应用做大题。

有的地方等级要求会相反。还是可以自己看一下相应等级对的知识点,自己做出判断。

问题八:什么是考试大纲,有什么用? 10分 考试大纲是获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指导性文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所谓指导性,是指考试命题的范围不应超出考试大纲的范围。所谓依据,是指考生要紧扣大纲的要求进行备考

问题九:考纲和提纲分别是什么意思 大纲就像以前写作文的提纲样儿,告诉你考试的内容范围轻重,有时间最好还是看看的好,每年的大纲变化幅度不大,所以在新的大纲出来前可以参考前一年的大纲进行复习。再一个考研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一路走来你会觉得很充实,收货很多,每科都要尽量早准备,尤其是政治不要听别人说最后3个月再背,来不及了。最后祝你学业有成!

问题十:考试大纲是什么意思? 一般教学机构都要依照教育局发布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来执行日常教学工作。有些学校则自己规定考试大纲,得看什么类型的考试。总之考试大纲对应教学大纲规定考试任务(题型、分重以及对考生要求的等级)。对考试大纲揣摸最多的自然就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和老师了。 所谓理解、识记、应用则是规定学生对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由低到高,分数比重由轻到重,题型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等等的三个等级。要求理解的知识点或考或不考,即便考也定多考小题甚至书本里原封不动的知识点;要求识记的就可能考的稍难些,可能涉及到计算、公式变形等(文科可能会考到陷井题);要求应用的知识点肯定就是该科目的重中之重了,一般都是考大题、难题,甚至几个同类知识点混在一题考!实考生没必要整天研究这三类要求要怎么考,老师一般在复习时都会告诉同学们,这些会不会考、考什么题型,不同城市不同学校考试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 你只要在复习时按照大纲里这些不同的要求等级来规划复习就ok!(比如大纲里要求应用的某知识点你还不太会,那你就得多找此类题目的大题来做做。)理科的复习尤为注重做题!祝你考试成功! (注:以上属个人知识经验积累,仅供参考!)

高二学考的政治怎么复习

高考政治考纲不考劳动法是因为只有律师资格和人事行政考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在劳动关系中保护处于弱者的劳动者。高考政治科目考试的范围主要有生活政治,地理,政治,现代政治以及世界文明治理政治,中国现代政治知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政治科目的考试的必考内容。

在高考的时候必须注意高考政治科目考试范围的界定,认真在考试范围界定的内容里面复习好功课,以优秀成绩争取考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学院,广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等优秀的大学读书。

中国劳动法简介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的权利。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一、面临形势分析

1.我校高二班级层次不同,有文科实验班、普通班,理科实验班、普通班,艺术加强班、特长班、普通班。不同类型班级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进度也不相同,有些班级目前新课还没有结束。

2.时间短、任务重。学测只有两个半月时间,同时学测考纲今年新增了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的部分考点和哲学生活第四单元的部分考点,加之我校生源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艺术班入学基本都在普高线下。这些因素使得备考的任务尤其艰巨。

3.期望高。因为学业水平测试事关学生能否拿到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尤其艺术班如果一次性通不过补考的话,还会影响到高三的专业课集训,所以无论是学校、学生还是家长的期望值都很高。

二、应对策略分析

针对以上的形势,我们高二备课组的全体教师经过仔细的研讨确定以下备考策略: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学测既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又关系到高三艺术班的集训,也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评价。因而我们高二全体政治教师都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

2.加强对学生学测备考意识的动员。早在寒之前,我组就在为学测的备考进行课堂上的宣传动员,以便让学生早做准备,提前进入备考状态。同时在寒放前精选了一套学测单元复习卷,布置给学生作为寒作业。开学初,一方面我组教师对学生做的情况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统一组织的开学考即学测第一次模考,从寒作业的内容中抽取试题,对学生是否认真完成寒作业情况进行考试检查。根据学生的第一次政治模考成绩,结合学校组织的分析会,我组老师明确了所带班级学生的基础状况、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薄弱学生,为进一步复习教学明确了方向。

3.认真研读考纲,精心制定。考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复习的重要依据。为此我组在考纲出来之后,第一时间组织全体老师对考点进行解读和分析,当时由孔主任做了系统分析。新考纲较14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为:修改一个考点,即政治生活部分第一单元原考点“知道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修改为 “知道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删除四个考点,即经济生活部分第二单元删除“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第四单元删除“了解世贸组织的规则”;文化生活部分第三单元删除两个考点: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和说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增加六个考点,即政治生活部分第三单元增加两个考点:“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A),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C);文化生活部分第四单元增加三个考点:正确对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B),理解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B),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哲学生活部分第四单元增加“理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B)。我组依据考纲,同时结合我校不同层次班级实际,在4月中旬前全部结束新课的教学(部分班级已经结束),进入学测的备考复习。按照必修1、2、3、4的顺序(因为必修3刚上过,必修4上学期已经进行系统复习,放在后面)。

4.注重基础,突出重点。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我组商定不要让学生做偏题、怪题及过难的试题,关键是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内化。严格依照考纲要求,既要做到覆盖面广,又要敢于取舍,有效整合,抓住重点。当然我组成员也进行磋商,为了与高考对接,以学测促高考,也要注意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5. 优化备考资料,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自信。我们政治教研组在朱老师带领下一直重视资料的整理编写。我们结合新考纲修改编写了《201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纲要解读》,作为教师复习教学的依据。为了与此配套还编写了最新《2015安徽政治学业水平填空题训练》作为平时学生听写背诵使用。为了突出考点变动,还编写了《2015年学测考点变动修改补充》,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精选单元训练卷,供学生练习测试使用。

6.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根据顾校长的建议和大家的探讨,结合考点用讲讲、听听、背背、练练交叉结合的模式,使课堂活动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7.精心准备三次学测模考。根据学校的备考安排,安排三次模考。我组认真准备好三次模考的命题及试卷分析工作。在命题上,我们以考点为依据,以四册书为载体,每命一次试卷进行一次模考,命题人都要将考查知识点标出,下一次模考命题人在剩下的考点范围出题,这样力求通过三次模考将考点全覆盖。在试卷分析上。我们根据以往惯例,将学生的问题进行罗列整理,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

8.加强课后辅导和监督。

文科理科都进行适时辅导,为艺术生尤其是学困生顺利毕业提供更多的帮助。根据三次模考成绩和平时表现,我组商定主抓后进生,督促临界生。对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实行跟踪式辅导,上课时多关注提问,课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找他背书;对于记忆力差的学生,单独辅导,挑选关键词句,以点带面,便于其巩固基础知识。

三、问题和困惑

1.对于一些考点内容如何做到合理把握。如:政治生活中的“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C)”;文化生活中的“理解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B)”等等,如何对它的内容深度进行合理把握?从哪些方面进行把握?

2.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怎样的复习方式,才能既做到知识点复习的全覆盖,又不会出现为了讲考点而讲考点的枯燥无味?

文章标签: # 发展 # 经济 #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