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新东方网高考答案_新东方英语高考答案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新东方教的英语阅读画括号法是什么啊?怎么用?2.谁知道08年北京高考英语完形怎么翻译啊?3.100句新东方3500高考怎么样4.一个英语句子的结构分析------------高手帮忙5.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接下来吉林新东方学校的高考名师小黑老师就将针对试卷上的各专项给广大考生一些复习建议。 阅读是所有专项里面技巧性最强的单项,也是做好最节省时间,做不好最浪费时间的单项,阅读重点考察的是学
1.新东方教的英语阅读画括号法是什么啊?怎么用?
2.谁知道08年北京高考英语完形怎么翻译啊?
3.100句新东方3500高考怎么样
4.一个英语句子的结构分析------------高手帮忙
5.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接下来吉林新东方学校的高考名师小黑老师就将针对试卷上的各专项给广大考生一些复习建议。 阅读是所有专项里面技巧性最强的单项,也是做好最节省时间,做不好最浪费时间的单项,阅读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我提倡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先读题后再看文章,第一步,先读题干和选项,一篇文章对应的3或4道题共12或16个选项,读完之后即可以做到在没有对全文进行阅读的情况下,仍然对文章大意有个完整的了解。因为出题的顺序就是行文的顺序,而且每一部分的重点都会在试题当中得以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不读原文也可以知道大概在讲些什么事情的道理。过程中要注意的点:有标题的一定先看标题,排除含有绝对化词汇或意义表达消极的选项,正确答案往往是热点,综合,积极向上,不下定论,说法合理,问答对应严密,逻辑上没有漏洞的选项,也就是不符合这些特征的选项基本是被排除的,当然,以上这些点到底如何体会得更好,这需要练习的磨合。 第一步完成后,会出现两种结局,第一种,直接出答案,占到40%左右的比例。第二种,排除了四个当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一个都排除不了,对于这样的情况,不要着急回原文,先进行内部的对比,如果能够对比出来,谁更综合更合理等等,也相当于直接出答案,如果剩下的两个或三个选项是针对不同的方面进行描述也就是没有可比性,那么带着关键词回原文确定答案。关键词不要超过四个,太多了就不叫关键了,一般情况下,关键词是来自题干,但对于像“下列说法哪个正确或哪个不正确?”、“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和“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等题目,关键词落到具体的选项中,带关键词回原文时要做到快速浏览相关部分(因为出题顺序就是段落顺序,尤其是一些表格题或分段叙述题),但凡遇到关键词出现或关键词的同义或近义词出现的地方,马上停下来,因为这里就是答案的出处。 在做选择的过程中不要看到个别选项中出现了原文的个别词就选择它,选不选它取决于是不是该选项与原文描述进行了同义或近义替换。而且往往原文出现的的内容到了选项中没有换词则基本可以确定那不是答案。问“全文主要意思”、“最好的标题”和“本文主要谈论什么内容”等这样的题目,重点就看首尾段或该段的首尾句。注重细节对比的同时别忘了文章的整体性特点。比如开头说,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怎么怎么样,极有可能是一篇新闻报道报告,看到了日期的安排,极有可能就是旅行社相关内容。这些做好了,阅读的效率和正确率大大提高。 关于七选五的做题思路和方法:1 先读文章,后看选项, 有标题先看标题; 2 找到一个突破点(不一定是71), 需要标题的先选标题;剩下逐一搞定(保留C项);3 按照事情发展(注意逻辑)顺序,只看前后各一句(段首尾句作为参考),先挑对的,而不是错的(螺丝与孔的原理);4相近相反的两个选项必选其一,必去另一;5 过程中注意标题与内容的对应与衔接性;6 多注意一下关键词或关键词的同、近义词;7如果某个选项有可能,不一定是对的;如果它是对的,一定会让你感觉很可能。 每天一篇阅读,利用一个月熟悉上述做题思路和技巧,再用一个月去磨合这种思路的运用,最后一个月熟练运用及提高效率。平时做阅读题,一方面是素材和知识面的积累,另一方面还可以复习活用词汇及积累好的句型应用于写作。
新东方教的英语阅读画括号法是什么啊?怎么用?
新东方在线高考英语秘招“括号法”
新东方在线 李辉
众所周知,“大量阅读”是快速提升英语成绩的重要手段。在进行高考英语阅读训练时,“长难句”可谓让人头疼的大麻烦。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方法能让我们迅速破解长难句呢?当然有!只要你真心渴望提升高考英语成绩,愿意拿出2~3个小时研读本文,就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创造奇迹。新东方在线高考英语辅导李辉老师结合过去八年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分析英语句子中的重要特点——“三长两短一并列”——创造了一套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组件分析三步法”(江湖人称“括号法”),帮助学员快速看清英语句子结构,轻松读懂长难句。
为帮助量学员了解“括号法”的神奇魅力,辉辉老师决定将这个方法撰文公开。帮助大家早学会,早。
什么是“三长两短一并列”
我们先来看两句话:① 我是李辉。(I am Li Hui.) ② 我爱你。(I love you. ) 这两句话中只有“主干成分”而没有“修饰成分”。像这样的句子,中文和英文的“语序”(单词排列顺序)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主—系—表”或者“主—谓—宾”,理解起来非常容易。然而,在加上修饰成分后,中文与英文句子之间的语序就会发生变化。来看两个例子:① 我是新东方的李辉。(I am Li Hui from New Oriental School.) ② 我全心全意地爱你。(I love you with all my heart.) 从例子中可以看出,修饰成分在中英文中出现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而当一个句子中有很多个修饰成分时,该句子就会变得很长,不易理解。
例如:After chatting with Laura on this matter for two hours from 2:00 to 4:00 in the afternoon, I returned to my office. 这个句子中含有大量的“介词短语”这种修饰成分。我们给这个句子中的全部介词短语加上括号,该句就会变成:(After chatting) (with Laura) (on this matter) (for two hours) (from 2:00) (to 4:00) (in the afternoon), I returned (to my office). 此时大家便可发现,这个句子虽然很长,但是真正的主干其实只有I returned两个单词而已。可见,介词短语正是让英语句子变得又长又难的原因之一!
当然,以上几个句子还比较简单(少量介词短语对句意理解的影响不大),但是,当句子中出现更多类似介词短语的修饰成分时,可想而知,由于中英文语序的不同,英文句子会变得“面目全非”,令人难以理解。由此看来,英语中灵活多变的修饰成分正是造成英语句子又长又难的头号罪犯,只要搞定这些修饰部分,就能搞定英语长难句。
幸运的是,尽管这些修饰成分数量很多、位置也不好把握,但是,它们的种类却是非常固定的。笔者将这些修饰成分总结为“三长两短”。所谓“三长”,就是构成长难句的三种较长修饰成分(即介词短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短语);所谓“两短”,指的是镶嵌于句子之中的、会稍稍提高句子复杂度的两种较短修饰成分(即形容词、副词)。而除了“三长两短”之外,另外一个使句子变得复杂的结构就是“平行并列结构”。“平行并列结构”是由一些并列关系的连词(and、or、as well as等)将句子变长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再长的句子都是由非常简单的主干成分(主干成分的基本语序和中文语序一致,此外还有若干与中文语序不一致的“特殊句型”,如there be句型、It is adj. for sb. to do句型、倒装句型、强调句型等等)再加上这“三长两短一并列”而组成的。由于水平所限,本文字讲解略显繁琐。如果自己看不懂,搜索新东方在线网络课程《高考英语15天基础速成班》,聆听辉辉老师为你清晰讲解这一方法,早学会、早。
“三长两短一并列”的含义、结构及标记方法
如果把句子的主干比作树干,那么修饰成分就可以比作繁茂的枝叶。若能把这些枝叶都标记出来,主干自然就清晰了。标记时,只需按照句子顺序,一个挨一个做出标记即可。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每一种成分该从何处标起,又从何处结束。下面笔者分别对 “三长两短一并列”进行具体介绍,并给出的每一种成分的标记方法。
1. “三长”
(1) 介词短语
定义从介词开始到名词结束、表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含义的结构。
起止标识标记介词短语时,要从介词开始到介词之后的第一个名词终止。如:at home、in the school、in the beautiful park、during my happy childhood、over the last few years、for three weeks
例句 (After chatting) (with Laura) (on this matter) (for two hours) (from 2:00 to 4:00) (in the afternoon), I returned (to my office).
(2) 从句
定义从句是复合句中不能独立成句,但具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由that、who、whom、when、why、where、how、which、if、although等关系词引导的非主句部分。
起止标识标记从句时,一定从关系词开始,到以下四种终止。
① 到句尾终止,如:Li Hui is a teacher (who teaches English).
② 到句中的逗号终止,如:(When I was young), I listened to the radio.
③ 到下一个修饰成分终止,如:I will invite Yao Ming (who was a top basketball player) to Beijing. (to Beijing是介词短语,属于另一个修饰成分,故从句的标记在此处终止)
④ 到下一个谓语动词终止,如Yao Ming (who was a top basketball player) is studying in Shanghai.
(3) 非谓语动词短语
定义非谓语动词是指动词在句子中“不是谓语”时的几种变化形式,主要包括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三类。非谓语动词不能独立作谓语,而是充当句子的其他成分。由非谓语动词开头的、表示一个独立、完整的含义的结构叫做非谓语动词短语。
起止标识标记非谓语动词短语时,一定是从动词不定式(to do)、动名词(doing)或分词(现在分词doing或过去分词done)开头,到以下四种情况终止。
① 到句尾终止,如: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
② 到句中的逗号终止,如:(To improve my English), I often listen to the English radio.
③ 到下一个修饰成分终止,如:Jack walked into the hall, (waving) to the audience. (to the audience是介词短语,属于另一修饰成分。)
④ 到下一个谓语动词终止,如:We, (singing a happy song), rode to school.
2. “两短”
(1) 形容词
定义形容词是指用来修饰名词的单词,往往带有-ous、-y、-ful、-able等后缀。
常见位置
① 一般置于名词之前,如a beautiful park。
② 修饰不定代词(something、anything、nothing、somebody、anybody、nobody)时置于不定代词之后,如“一些有趣的事”应译为something interesting。
(2) 副词
定义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动词等词,往往带有-ly等后缀。
常见位置英语中,副词的用法比形容词灵活得多。
① 可置于整句之前,如:Unfortunately, he failed to make it.
② 可置于整句之后,如:The teacher greets his students individually.
③ 可置于“助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如:
The princess looks extremely beautiful today. (系动词之后)
He immediately saw the black cat. (实义动词之前)
He has undoubtedly fallen in love with the princess. (助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
He can hardly speak anything. (情态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
④ 可置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前,如:There is an extremely beautiful garden in our campus.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英文中形容词和副词的在句中的位置和中文略有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它们较短且易于辨识,对句意理解影响不大,因此在给修饰成分做标记时,形容词和副词可不标记。
3. 平行并列结构
定义并行并列结构是指由并列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含义相似、结构相同的并列项连接起来构成的结构。
标记方法给平行并列结构做标记的要求是:给并列词加方框,给并列项加下划线。标记时要先找到并列词,然后再找并列项。在标注形如A and B的平行并列结构时,应先找B (即右并列项)后找A (即左并列项)。由于英语中的修饰成分往往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A和B两个并列项后面可能各自带有很长的尾巴,形成“A … and B …”的形式,导致A离and相对较远,不易辨认,而B通常离and很近,容易识别。找到B之后,利用A和B结构相同、含义相似的原则,很容易将A确定出来。
常见并列关系
英语中可以并列的成分有很多,读句子时要注意识别到底是谁跟谁并列。
① 名词并列:I like the box placed on the desk and the flowers in your hand.
② 形容词并列:Mr. Smith is a kind, patient and knowledgeable English teacher.
③ 副词并列:You are supposed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④ 谓语动词并列:With the Internet, people can not only play computer games but also do online shopping.
⑤ 介词短语并列:And tha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⑥ 从句并列: I’ve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which is written by Mo Yan) and (which you lent me last month).
⑦ 非谓语动词并列:Singing and laughing, we headed to the park.
⑧ 整句并列:The children can go with us or they can stay at home.
三步搞定长难句
根据以上分析,英语句子是由“主干部分+三长两短一并列”组成的。我们可把这个“三长两短一并列”称为构成英语句子的“组件”。想要快速读懂一个句子,就要快速识别并准确译出每一个组件,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将一个个组件连接起来。这就是“组件分析三步法”(“括号法”)。
Step 1: 做标记
做标记时应按照上文中的方法,给“三长”加括号,给并列词加方框,给并列项划下划线。
例句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这个句子做完标记后为: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可以看出,做完标记后的句子层次变得清晰了很多,很容易就能看出该句子是由一个主系表结构的主干加上四个修饰成分组成的。原句直译起来稍显复杂,但是加上括号之后,每一小节都能轻松看懂。不过在标记时要注意:一旦出现下一修饰成分,就应果断将上一修饰成分结束掉,而不要管上一修饰成分本身结束了没有,即允许括号连括号,尽量避免括号套括号。由于英语中的修饰成分实际上存在很多“嵌套”现象,如果把每个修饰成分的嵌套关系都用括号理清楚,会显得非常麻烦,无法使句子显得简单。如上文中的例句,如果我们关注其中修饰成分的嵌套关系,则需要将其处理为: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这样处理会导致句中出现很多“括号套括号”的现象,显得非常乱。而用括号连括号的标记法则使句子结构更为清晰。
Step 2: 做直译
经过Step 1的标记之后,句中的修饰成分都被我们用括号标注了出来,而不带括号的主干成分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整个句子变成了“一小节一小节”的形式,而每一小节都很容易直接翻译出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可利用每个括号里的第一个单词,以“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将一个个的括号连接起来。如上面的例句: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翻译时可先处理为:李辉是个老师。教什么的?教英语。在哪儿教?在北京。哪个北京?是那个首都。谁的首都?中国的首都。这样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Step 3: 调语序
我们将Step 2中得到的“译文”再按照中文表达习惯进行一些调整,最终得到了一句地道的中文译文:“李辉是个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英语的老师。”或者“李辉是个老师,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英语。”事实上,由于大部分省市的高考都不考“英译中”,所以我们一般不必进行Step 3的操作,因为前两个步骤已经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英语句子了。
真题演练
由于所举例子比较简单,所以上文中的Step 2看起来或许有些多此一举。其实不然。现在,我们来用一些高考题中出现过的长难句来试验上述方法,你会发现理解长难句竟变得如此轻而易举!
真题1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as programs aimed at developing more farmers and at increasing interest in locally grown food. (19词,来自2012年江苏卷阅读理解B篇)
Step1: 做标记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as programs (aimed) (at developing more farmers) and (at increasing interest) (in locally grown food).
实际操作过程如下:
括号1:看到of,说明是介词短语,该介词短语到名词Agriculture结束。
括号2:由于has是谓语动词形式,所以可判定句中第二个出现的动词aimed应为非谓语动词;由于该词后面紧接着出现了介词at,按照“一旦出现下一修饰成分,就果断将上一修饰成分结束掉”的原则,我们将aimed用括号单独括起来。
括号3:看到at,说明是介词短语,该介词短语到名词farmers结束。
方框1:and是并列词,该并列词的后面紧接着是由at引导的介词短语,为右并列项,因此左并列项应该同为at引导的介词短语at developing more framers。
括号4:看到in,说明是介词短语,该介词短语到名词food结束。
标记结束后,主干已经非常清晰了,即The Department has programs。
Step2: 做直译
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光知道主干还不够,其他部分代表了关键的细节信息,需要对句子大致进行翻译。根据“组件分析三步法”中所讲解的,要按照句子语序,对被标记后句子的每一小节挨个进行翻译,翻译时利用每小节的头一个单词进行提问和回答。The Department:这个部门;of Agriculture:什么的部门?农业的部门;has programs:有什么?有计划;aimed:针对什么的计划?针对……;at developing more farmers:针对发展更多的农民;and:以及什么?at increasing interest:针对提高利润;in locally grown food:哪方面的利润?本土出产的食物的利润。根据提问和回答后,我们大概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农业部有针对发展更多农民和提高本土出产食物的利润的计划。
Step3: 调语序
将句子语序调整后,得到更地道的译文:农业部已经制定了相关计划,以培养更多农民和提高本土出产的食物的利润。
真题2
If you started to dry clothes in the morning and forgot to take them out, you can go to your phone and restart your dryer for the time when come home, so your clothes are refreshed and ready to go. (41词,来自2012年山东卷阅读理解D篇)
Step1: 做标记
(If you started) (to dry clothes) (in the morning) and forgot (to take them out), you can go (to your phone) and restart your dryer (for the time) (when come home), (so your clothes are refreshed and ready) (to go).
具体标记过程如下:
括号1:If引导了条件状语从句,从if开始做标记。
括号2:to dry clothes是非谓语中的不定式,故在to之前结束上一修饰成分。
括号3:in引导介词短语,故结束上一修饰成分。该介词短语标记到名词morning结束。
方框1:and为并列连词,紧跟其后的forgot是其右并列项,向前寻找结构相似的左并列项,发现是started。
括号4:看见to,发现to your phone为非谓语中的不定式,标记到名词phone结束。
方框2:and为并列连词。紧跟其后的restart是其右并列项,向前寻找结构相似的左并列项,发现是go。此处为谓语动词并列。
括号5:for the time为介词短语,标记到名词time结束。
括号6:when come home为定语从句,标记到逗号结束。
括号7:so引导结果状语从句。
括号8:to go为不定式。
Step2: 做直译
参照被标记后的句子,按照句子语序一小节一小节进行提问和回答。If you started:如果什么?如果你开始;to dry clothes:去做什么?烘干衣服;in the morning:在什么时候?在早上;and:而且什么?forgot:而且忘了;to take them out:忘了做什么?把它们拿出来;you can go:你可以去;to your phone:去做什么?去(使用)你的电话;and;并做什么?restart your dryer:并重启你的烘干机;for the time:为了什么?为了这个时间; when come home:当什么时候?当回家的时候;so your clothes are refreshed and ready 这样就怎么了?这样你的衣服就被重新烘干并且准备好了;to go:准备好去做什么?去走(即已经准备好“出炉”了)。
Step3: 调语序
将译文调整之后为:如果你早上开始烘干衣服并忘了把它们拿出来,那么你可以用手机重新启动烘干机,这样在你回到家的时候,衣服已经重新烘干并可以取出来了。
以上讲解为大家演示了“括号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三长两短一并列”揭示了英语句子的组成规律,而“括号法”给出了快速破解长难句的重要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辉辉老师发现,中等水平的同学经过5~10篇高考阅读理解文章的训练,可以在2分钟内快速读懂一篇文章(Step 1 + Step 2)。遗憾的是,由于书面文字所限,无法像上课那样更为直观、生动地向大家展现这一操作过程,所以想快速掌握此方法的学员可以关注新东方在线的完整版网络课程。期待大家迅速掌握这一方法,勇于实践,熟能生巧,突破英语学习瓶颈。
最后,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高考辅导团队预祝大家备考顺利!
谁知道08年北京高考英语完形怎么翻译啊?
括号法啊~是李辉老师独创的大招~是有专利号的哦~
辉哥现在已经在新东方了哦~ 现在辉哥在有道精品课~
关于括号法~我这里搬一点点内容~(具体还是去听李辉老师讲比较好,老师微博里高考英语李辉老师也有括号法的视频~)
简单来说就是:
句子分为主干结构和修饰结构
主干结构英汉翻译基本一致:
主谓(I come.)
主谓宾(I love you.)
主谓宾宾(I give you my heart.)
主谓宾补(You make me happy.)
主系表(You are my )
这些结构的翻译是和中文翻译顺序一样的。
那么重要的就是:
修饰结构
“四长两短”(以前的“三长两短”,辉哥课程也在教学中不断精细化,这个方法也许今年你会在各类资料书中见过哦~基本都是照搬辉哥的例子)
“两短”是指形容词和副词
“四长”?“四朵金花”包含:
介词短语:(介词开始名词结束)
从句:(引导词到陈述句)
非谓语动词:(to do / doing/ done)
时间状语:(表时间、无介词)
要点就是:主干部分直接翻、遇到金花划括号、提着问题往下顺、调字调序写中文(这一步训练听说读写的话则可省略)
这里都是我照辉哥方法搬的,其中有省略概括的地方,大家还是以辉哥讲的为准,我搬滴仅供参考哈~我搬的大家干看起来也许不会太懂,但如果真正掌握到这个方法,做起题来真的很有用。
100句新东方3500高考怎么样
I believed I could __36__ tough subjects and really learn something. 36 A. take B. discuss C. cover D. get 此题考察上课讲过一百多遍的连续动作。后面一个动作是learn,学到东西之前得干什么?当然是上课了……于是B、D两个选项讨论和获得直接浮云。也许有人会在C选项上流连忘返,但是咱上课强调过二选一的时候挑最熟悉的吧。take和cover哪个熟?一目了然。 I was extremely interested in the ideas he __37__ in class. 37 A. sought B. presented C. exchanged D. obtained 看见A选项我那叫一个激动啊……2006年全国I卷第一句话第十个单词就是sought,当时特别强调了是seek的过去式或过去分词,还记得不?C选项是咱们在2005年北京卷讲“我们互相接吻”那句话的时候提到的,提醒大家注意英语写作用物体作主语,还记得不?此题考查成分相关,老师怎么着想法?当然是提出了,B选项在讲2001年全国卷的prehistoric的时候曾经当作记忆pre-前缀的例子特别提过,名词礼物动词提出,还记得不? When I took the first exam, I was __38__ to find a 77, C-plus, on my test paper, __39__ English was my best subject. 38 A. shocked B. worried C. scared D. anxious 39 A. but B. so C. for D. or 另外一个强调了一百多遍的感彩终于出现啦。由C+的成绩判断作者这里一定是负态度,而四个选项全是负态度……于是成分相关,我看到成绩不好的时候的心理感受是什么?A选项在2005年北京卷和2004年全国II卷中全部出现过且课上全部讲过,甚至在2000年全国卷最后父亲脸色的变化那道题中讲pale为什么不对的时候也讲过,再不认识说不过去啦!B选项和D选项提过的次数更多,多到我自己都嫌烦,一个体现身份差异一个与wait相关,这里哪个都没有,直接废掉。至于C选项惊恐万状,一笑了之。注意,咱们强调过无数次的考点paper又出现了,今次是试卷的意思…… 39题是文章中唯一一道连词题,而这几个连词也太没技术含量了吧……根据上下文逻辑B和D选项直接排除。A选项也许会糊弄一拨学生,但是只要把“虽然……但是……”都加上,一目了然。but后面是重要信息讲听力的时候强调了n遍,这句话作者是想强调我英语学的好么?当然不是,作者想强调的是自己看到答案的心理落差。至于逗号加for表“因为”替换because的写作手法和“因为、所以”两个连词在选项中一起出现时要注意等玩意儿咱们课上提过多少次,我自己都懒的想了,自己回忆一下吧,1998年全国卷37题。 I went to Professor Jayne, who listened to my arguments but remained __40__. 40 A. unchanged B. unpleasant C. unfriendly D. unmoved remain这个动词在讲1996年全国卷第31题时特别强调过,果然考了……至于这几个选项,咱们来分析一下吧:B和C两个选项一个不愉快一个不友好,是不是一回事应不应该同义必同错你们自己说。剩下A和D两个选项,高亮老师和陶大白老师强调过一万回“change是不能选的”,你们只要听了,答案D选项“不为所动”就出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下面不是有change的明确提示吗?好,老师保持不改变,但问题是老师本来就不会变。那是什么不改变?当然是成绩,所以应该是my score remained unchanged。 I decided to try harder, although I didn't know what that __41__ because school had always been easy for me. 41 A. reflected B. meant C. improved D. affected 凭良心说话,这道题算是难题,meant这个词虽然曾经在讲1999年全国卷35题时提过,但是没有特别强调其“意味着”的用法,因为……太基本了。其实继续把握不熟悉的不选这一原则把A和D选项排除,剩下B和C两个选项应该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不过错就错了,反正我们又不追求全对…… Again, I __42__ with Professor Jayne. 42 A. quarreled B. reasoned C. bargained D. chatted C和D是完全不靠谱选项,看了就应该排除。这次我又没考好,我可能去和老师讨价还价或闲聊么?A选项非常具有迷惑性,出题者居心险恶,但是陶大白老师在课上特别讲过argue、quarrel、fight、struggle和conflict的区别。看没看见40题前面的arguments?记不记得我在讲2006年全国I卷第一段倒数第二个单词quarrelsome时说过quarrel是负态度?学生能对老师做不好的事么?答案B选项通过排除法选出。 Again, he listened patiently but wouldn't change his __43__. 43 A. attitude B. mind C. plan D. view 这选项中的词除了mind以外还真没怎么讲过,可是这都是赤裸裸的初中词汇吧……也许有人选A选项,但是“避免受到中文思维的影响”这句话陶大白老师在五一冲刺班上说过四遍。“老师不改变他的态度”听起来挺舒服。但是联想一下后面我终于得了好成绩,照这么说老师的态度变好了,难道老师原来的态度是坏的么?发现中英文思维的差异了没?改变的是想法mind,而不是态度,老师对我严格要求的态度是自始至终没变的。此外,mind这个词我们在讲1998年全国卷第27题时曾经特别作为扩展知识提到过。最后,attitude和view这俩词能不能算作同义必同错,陶大白老师还在琢磨。 One more test before the final exam. One more __44__ to improve my grade. 44 A. choice B. step C. chance D. measure A、C、D三个选项在讲1996年全国卷的时候全部分析过,这96年完形果然是神一般的存在啊,不枉陶大白老师一篇文章讲仨小时。只要是机会chance或opportunity必然和某个动作有直接关系,这话还记得不?measure是衡量测量计算的意思,96年完形第二个单词,还记得不?而根据两句话的句式结构,我们要选择一个能和test对应的词,名词找重复还记得不?于是排除A和B选项。高亮老师曾经指出,选择choose和choice永远不对,这话陶大白老师没敢和你们说,看来还是高亮老师最高。一起喊:高亮老师万岁! So I redoubled my efforts and, for the first time, __45__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horough". 45 A. memorized B. considered C. accepted D. learned 用成分相关来解决,非常简单的一道题。作者是真的记住了thorough这个词的含义么?作者是在仔细考虑这个词的含义么?作者是接受了这个词的含义么?答案当然是D选项,一个在完形填空里见过百八十回的词。 But my __46__ did no good and everything __47__ as before. 46 A. ambition B. confidence C. effort D. method 47 A. stayed B. went C. worked D. changed 46题C选项effort前一句话里面刚刚出现过,原词重复啥都别说了……A选项和D选项分别在2006年北京卷的42题和53题中讲过,至于B选项,2005年北京卷40题confident和sure同义必同错时讲的,自己回忆一下。 47题……也算个难题吧。D选项请喊一声新东方万岁,即可排除,changed和unchanged到此为止全军覆没,命题组的人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至于A、B、C三个选项,按照陶大白老师的选择最熟悉的选项的方法,胡蒙乱猜也该选B选项,直接命中。另外请回顾2002年全国卷的这句话:“When anything went wrong with my car...” No matter what __48__ I got, it wouldn't cancel three C-pluses. 48 A. grade B. answer C. lesson D. comment 这题看的我快笑出声来了……^O^首先是A、B、C三个选项都是96年完形曾经精讲过的:A选项与mark同义都表示成绩,B选项讲question、problem、difficulty和trouble的时候提过有问才有答,C选项教训或课程则从来就没怎么对过,都没忘吧……至于D选项,还记不记得讲2005年北京卷时分辨过以下这堆玩意儿:comment、commend、command、content、consent和common? I might as well kiss the __49__ goodbye. 49 A. scholarship B. course C.degree D. subject A选项原词重复在开头和结尾各一次,不枉陶大白老师在讲解高三上学期西城区期末考试那个过圣诞节、德国口音的老太太带着她孙子的文章时曾经特别嘱咐“即使最后很长一段没有空也不要轻易放过”。B选项和D选项同义必同错,C选项则和文章的时间概念不相符。第一年怎么会出现学位问题呢?而且学位没有了能kiss goodbye么?记叙文六要素中“时间”排在第一个,你们看的时候想了没有? The night before the final, I even __50__ myself to a movie. 50 A. helped B.favored C. treated D. relaxed 是不是想到了讲1997年全国卷的时候咱们提到的“help oneself to sth”?光看搭配不想意思就贸然选择,一定会错。陶大白老师又没说过help永远对……那是自助的意思,看**能和吃自助餐一样么?B选项在1997年第40题里讲过,D选项则是在2006年北京卷的51题中提过。至于C选项,请客的意思听力课上就搞定了。 The next day I decided for once I'd have __51__ with a test. 51 A. fun B. luck C. problems D. tricks 根据我们反复强调过的作者写作态度的判断,C和D两个选项可以排除,因为前面的movie是正态度。至于B选项,还记不记得陶大白老师说过“高考不是考运气考人品的”?而且在1998年全国卷第44题和2004年全国II卷第46题中,lucky和luck全都是错的啊…… I hurried into Professor Jayne's office. He __52__ to be expecting me. 52 A. happened B. proved C. pretended D. seemed A和B两个选项分别在1997年全国卷41题和2002年全国卷53题中排除过。判断连续动作,我赶紧去找老师,老师碰巧正在等我,这是人话吗?老师证明正在等我,这是人话吗?C选项老师假装在等我,这是老师该干的事吗?答案D选项,要靠胡蒙乱猜找最熟悉的词的方法,一样搞定。 "If I gave you the As you __53__, you wouldn't continue to work as hard." 53 A. valued B. imagined C. expected D. welcomed D选项没讲过,太弱。A选项给大家区分过value、valuable和valueless还记得不?至于B和C两个选项,imagine后面要加虚假内容,作者想要的A的成绩是不是虚假的?expect这个词咱们见得可不少了,随便举几个:2000年“I put my head in, expecting the worst...”、2006年全国I卷37题、2005年北京卷49题…… I stared at him __54__ that his analysis and strategy were correct. 54 A. remembering B. guessing C. supposing D. realizing 还是96年完形,让陶大白老师说什么好呢……咱们区分过know、know of、recognize、remember、realize、notice和understand,这里直接出现了俩。guess永远不对,高亮老师真伟大。至于suppose,2002年全国卷“suppose my auto repairman”和2005年北京卷52题都讲过,特别是2005年北京卷第52题,和这道题有三个选项是一模一样的,连答案都同样是realize,命题组脑子又进水了…… I had worked my head __55__, as I had never done before. 55 A. out B. over C. on D. off 唯一的一道介词题,也是唯一的一道真正的难题。对于off的把握不强就一定会错。可是错就错了呗,前面的题把握好一样是高分。而且特别强调过的2006年全国I卷41题那个最难的介词,也是off……
一个英语句子的结构分析------------高手帮忙
好。
1、《100个句子记完3500个高考单词》这本书运用句子学习的方法,让考生在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的同时,也能记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汇,提高了记忆效率和效果。
2、《100个句子记完3500个高考单词》选取了高考真题中的典型句子,让考生熟悉高考英语的题型和难点,增强了应试能力和信心。
3、《100个句子记完3500个高考单词》按照主题进行了词汇归纳,让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高考英语常见的199个主题和相关的3500个单词,拓展了词汇量和知识面。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解释:一个很好的协议是很少有人可以放弃的。
57.A
解析:此题为推断题,出处在第四段最后一句,“a good deal is something few of us can afford to pass up”,意为我们没办法错过good deal,故选A。D选项为干扰选项,作者并不是对便宜的产品感兴趣,而是要每一分钱花得都有价值,何况cheap这个形容词指的是廉价的,含贬义。
2013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卷阅读理解题的点评,包括参考答案及解析,供广大考生参考。同时,也希望广大2014考生根据今年的考试情况提前准备,做好全面复习。
A
参考译文:
有些人尽一切可能去省钱,而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以我家去年的假期为例,那是我六岁的儿子的寒假,在享受了一周的旅程之后,我们正准备从Fort Lauderdale回家。我们乘坐的航班已经超额预定了,所以Delta航空公司许诺我们每人400美元的积分,只要我们放弃我们的座位改为第二天回去。我在纽约还有会要开,所以我必须回去,但是这不意味着我老公和我儿子不能留下来。我戴着我九个月大的孩子坐着飞机回家了。
第二天,我老公和儿子被许诺了更多的积分,只要他们乘更晚的航班。是的,我鼓励-好吧,是命令-他们待在机场来“挣”更多的Delta航空的积分。最终我们获得了价值1600美元的积分。还不错,是吧?
现在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是一个坏母亲,也不是一个好妻子。但是作为一个大减价猎人,我知道每一美元的价值。现如今,我们没人能拒绝一个物美价廉的买卖。
我曾经以寻找最超值的商品且揭露最无耻的把戏为生。我曾担任NBC的Today栏目的顾客记者超过十年时间。我写过一些书,其中一本名为《贸易的把戏:一本顾客生存指南》。我正是坚定地按照我的信念去做的。
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没必要因为让自己的钱花得更值而羞愧。在给孩子买鞋子衣服的时候,在昂贵的餐厅的时候我也会很吝啬。但是我会毫不犹豫花大价钱去做一个好看的头发,因为发型会保持得更持久,而且发型是人们注意到的你的第一个要素。我同样也会花很多钱买很经典的家具,质量没的说。
题目解析:
56.A
解析:此题为细节题,出处在第一段“to give up our seats and leave the next day”,意为“放弃预定的座位,晚一天离开”,故选A。
57.A
解析:此题为推断题,出处在第四段最后一句,“a good deal is something few of us can afford to pass up”,意为我们没办法错过good deal,故选A。D选项为干扰选项,作者并不是对便宜的产品感兴趣,而是要每一分钱花得都有价值,何况cheap这个形容词指的是廉价的,含贬义。
58.C
解析:此题为细节题,出处在第五段,“I have been the consumer reporter of NBC's Today show for over a decade”,她做了十多年的顾客记者,故为媒体人。注意这里有一个中文释义,往往是出题老师容易设问的地方。
59.C
解析:此题为主旨题,主旨题要找文章的中心词,即文中反复出现的词或概念,本文围绕钱展开,与金钱有关的选项只有C,如何明智地花钱,这正是作者反复强调的。
B
参考译文:
一个刚出生一天还没出院的小婴儿,很安静却又很警觉。研究人员在她脸上二十公分处放了一张带有两个黑点的白卡片。小婴儿仔细地凝视着卡片。一个研究人员拿走了这张卡片并换上了另外一张,这次是在不同位置画着黑点的卡片。随着这张卡片换过,她的目光逐渐失去了焦点-直到给她看到第三张,一张带三个黑点的卡片。她再次凝视起来,时间比上一张凝视的时间要长两倍。她能区分得出两个点和三个点的卡片的区别吗,就在来到这个世界还不到24小时的时候?
或者说新生儿知识简单地更喜欢多的东西而不是少的?再一次进行同样的实验,只是这次先给她看三个点的,再给看两个点的。实验显示当圆点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婴儿显示出了同样的兴趣。或许这只是因为新鲜感?当给大一点的孩子展示带有物体的卡片(梳子,钥匙,橘子等等)时,改变物体的数量与改变物体的种类有着不同的影响。会是因为两个圆点构成的图案,正如与三个圆点相比较吗?同样也不是这样。婴儿们对一些随机在屏幕上移动的正方形的数量由两个变成三个,或是三个变成两个时会展示出更多的注意力。这影响甚至在场景之间都有交叉。被反复展示两个点的小婴儿在听到三下敲鼓声的时候会变得更兴奋,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研究人员先给他们敲鼓再给展示圆点的时候。
题目解析:
60.B
解析:此题为细节题,出处在第一段“She stares at it carefully”,研究人员给婴儿看了一张卡片,而婴儿仔细地盯着它,故选B,视觉。
61.D
解析:此题表明看起来是一道细节题,从第一段可以知道当数目发生变化(两个变三个,三个变两个)的时候,婴儿更加注意。但是如果考后细想的话其实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现象的分析并提出各种假设进行一一验证,严格来说只有把第二段读完才能确定此题选D,所以说新课标卷阅读理解的趋势也是愈发倾向理解型阅读而非信息罗列式阅读。
62.C
解析:如果说上一题是一个可以当做细节题来做的题的话,此题就是一道纯粹考察理解的题目。题目在文章中的出处在第二段最后一句,但原文中并未给出答案,而是需要考生把握本文的行文思路,即“现象-假设-验证-新的假设-再验证”的过程,研究人员不断变换实验方法就是为了从在研究清楚之前现象的基础上得出更多的结论,此题不算难,但与上一道题一样反应了未来新课标卷出题的方向。
63.D
解析:此题是一道传统的考察出处题。上过新东方高考英语课程的学生都能看出来这是一篇说明文,故选D,科技报道。
C
参考译文:
这是件最近发生的事儿。我正跟一些人谈起我特别喜欢的书,Dreams From My Father,以及它改变了我对总统的看法。一个朋友对我的话表示赞同,用他的话就是“一本精彩的书”。然而,接下来他继续谈论,种种迹象显示这位朋友对的背景一无所知。我觉得我正在和一个阅读骗子谈话。
而我这位朋友看起来并不孤单。大约三分之二的人曾谎称他们读了某书。在世界读书日的“愧疚小秘密”报告中,Dreams From My Father位列第九。这个报告列举了十本不同作者的被人们谎称读过的书。而我作为一个不太说谎的人(我讨厌被抓到),我要承认这十本书我没有全读过。但是我可以很开心的说,我有读过榜上第一的George Orwell的1984,而不像42%的人们那样没读过还假装读过。我觉得这本书真心不错。
这个世界读书日的报告还包含了一些别的有趣的信息。据称很多人都谎称读过Jane Austen,Charles Dickens, Fyodor Dostoevsky(我没有读过他的书,但是也没有假装自己读过)以及Herman Melville。
当被问及为何说谎,最普遍的原因是给他们正在对话的某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谈话继续深入下去的话这可就难办啦!
然而当被问到哪一个作者是他们真心喜欢的,人们会提到J. K. Rowling,John Grisham,Sophie Kinsella(啊哈,畅销作家,换句话说)。42%的被采访者承认他们没读完故事之前就直接翻到结尾去了(我要声明:我自己也这么做,而且很惊异居然有58%的人声称自己从未这样做过)。
题目解析:
64.A
解析:此题是一道细节题,出处在文章第一段“However, he then went on to talk about Mr. Obama in a way which suggested he had no idea of his background at all.”转折(however,but等)之后往往是考点,在这里,作者的朋友谈论起的方式显示出他对的背景一无所知,也就意味着他没有读过那本书。而A选项中的manner的英文解释为“the way that you do it”,与原文中的way是同义替换,而speaking与原文的talk同义替换。D选项为干扰项,根据原文,作者的朋友其实并没有讨论这本书,一个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是很难去讨论的。
65.B
解析:此题为细节题,出处在文章第二段“But I am pleased to say that, unlike 42 percent of people, I have read the book at number one, George Orwell’s 1984.”同样考点出现在转折(but)之后,同时我们在新东方的阅读课堂上强调过原文中的数字要特别关注,故答案选B。
66.B
解析:此题为细节题,出处在文章第四段第一句,“the most common reason was to “impress” someone they were speaking to”,他们说谎的目的就是留下深刻印象,这与控制谈话(A选项)无关,对于交更多的朋友(D选项)来说,他们谈话的对象可能已经是他们的朋友,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例子,所以D不合适。
67.C
解析:此题为态度题,这种题要认识每一个选项的意思。这几个选项都曾在以往的课上强调过,意思分别为赞许的,不关心的,怀疑的,友好的。而文章最后一句话作者自己坦言自己是有过直接跳到结尾处这种举动的,并且很震惊(astonished),居然有58%的人称自己从未有过,所以是一种怀疑的态度。astonished,surprised,shocked,amazed这几个表示惊讶的词在完形中经常考辨析,没有听过新东方完形课的同学可以考虑来听一下。
D
参考译文:
国家美术馆
描述:
国家美术馆是坐落于伦敦Trafalgar广场北边的不列颠国家艺术博物馆。这里储藏了超过2300件的各种各样的欧洲艺术品,范围覆及13世纪的宗教绘画到更现代的Renoir和Van Gogh的作品。从正门一进去就是该美术馆最古老的藏品,而从Trafalgar广场的一个地下入口进去则会见到收藏于东翼的现代作品。
布局:
该建筑西边的Sainsbury区收藏了13到15世纪的作品,其作者包括Duccio,Uccello,Van Eyck, Lippi,Mantegna,Botticelli以及Memling。
西翼的主部收藏了16世纪的作品,其作者包括Leonardo da Vinci,Cranach,Michelangelo,Raphael,Bruegel,Bronzino,Titan 以及 Veronest。
北翼收藏了17世纪的作品,其作者包括Caravaggio,Rubens,Poussin,Van Dyck,Velazquez,Claude 以及Vermeer。
东翼收藏了18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作品,其作者包括Canaletto,Goya,Turner,Constable,Renoir 以及Van Gogh。
开馆时间:
美术馆每天从早上十点开到下午六点(周五从早上十点到晚上九点),并且免费,但是某些特殊展览会单独收费。
乘车路线:
最近的地铁站:Charing Cross(步行2分钟), Leicester Square(步行3分钟),Embankment(步行7分钟), Piccadilly Circus(步行8分钟)。
题目解析:
68.A
解析:这篇文章是一篇应用文,新东方的阅读方法论中对于应用文的破解之道为“先题后文”,根据题干,要找religious paintings,那么运用起我们讲过的“找”的方法,先根据题文同序,再注意数字年代,很快就在第一部分找到了答案,13世纪的宗教作品,接着根据第二部分的描述可知答案选A。
69.B
解析:这道题与上题一致,同样运用我们的方法,找到题干关键词Leonardo da Vinci在Layout的第二部分找到了答案。
70.D
解析:这道题虽然处于四选一阅读的最后一题,但实际上是一道送分题,在春季班的课堂的最后一节课我曾对学生嘱咐过,虽然C篇文章一般会很难,但是D篇文章未必会难,果然出题老师很“阴险”地在D篇放置了一篇最简单的应用文,连着三道送分题,今后的考生更要注意考试策略和方法,以免造成该拿的分没有拿到的悲剧。此题出处在文章最后一段,,找时间最短的,选D。
七选五参考答案:
71. D
72. C
73. G
74. E
75. A
高考英语阅读大智慧:找到正确流程\x0d\:\x0d\ 在课堂内外常有学生问到一个问题:在高考阅读的解题中,到底应该先看题目还是先看文章。可以说,这是高考阅读教学中的经典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我的回答是“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解题顺序,首先你要养成一个正确的阅读习惯,在好的习惯的指引下,任何题型的文章你都可以融会贯通,点面俱到。\x0d\\x0d\ 通过长时间的高考阅读的研究和整理,我大体将目前学生的阅读流程分为三类:\x0d\\x0d\ 第一类:读文章——做题目——回头再读文章\x0d\\x0d\ 此为传统方法,命中率高,但速度稍慢。优点是能够迅速理解全文的主题脉络,连贯地进行信息的排查,缺点是由于人的记忆力有限,很多细节在做题时已经忘却,有不确定的地方仍需回到原文细细查找,寻找依据,耗时费力。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较好的英文基础外加优秀的强记能力,一般使用于高分段的学生。\x0d\\x0d\ 不过,这种阅读流程的效果不单纯作用于考试,还可以切实提高英文阅读水平,对同学们大学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所以这种阅读顺序,我推荐给高一高二的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解题中大可以培养这种习惯,一方面确保准确率,第二稳步提升自己的英文阅读实力,但对于高三的同学,这种方法有些欠妥。由于复习时间的紧张,我们最好摒弃掉此类阅读习惯。\x0d\\x0d\ 第二类:读题目(题干+选项)—— 读文章 —— 做题目\x0d\\x0d\ 其实此类方法分两种,一种是只看题不看选项,即大致看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看文章;另一种是将题干和所有选择项看完,再看文章。第一种的优点是节约时间,缺点是由于不看选项,对于细节缺乏必要的把握,同样要返回文章找寻关键点,而且定位的时候没有精确的坐标;第二个就相对而言科学很多,优点是明了要重点注意的目标信息,有很好阅读的针对性,缺点是相对读文章的时间少了,难免断章取义缺少宏观的把握,容易陷入干扰选项设置的陷阱之中。\x0d\\x0d\ 对于高三的同学们,我还是建议多使用这种方法,方法虽有利弊,但对于时间紧张的你们,往往事半功倍。\x0d\\x0d\ 第三类:读主题——读题目—— 读全文——做题目\x0d\\x0d\ 个人认为这种方法较以上两种更为全面和严谨,而我在新东方的课堂的上也是建议给每位同学们练习这种方法,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x0d\\x0d\ 这种方法即先看懂各段首尾句或短文的第一段,大致明了文章的主题。此后细细地阅读题干推敲选项的大致设置,思考作者的行文规律和命题者的出题陷阱,然后带着已经在首尾句获得的信息和在题目中假设的思路回头进行有目的性的查找工作,准确率高且耗时相对较少。而我们现在的高考阅读文章均取自国内外的英文刊物,少有命题组自行行文的类型,此类文章逻辑严谨,结构清晰,所以气定神闲地先读完各段的首句再耐心的推敲考题选项的设置,往往会直接将四个选支排除掉一个或两个,这无疑对我们的解题帮助极大,减少了我们判断的压力轻松地将文章读完。\x0d\\x0d\ 高考阅读虽错综复杂,但是只要你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加上一些必要的解题技巧是一定能征服它的。新东方流传一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征服阅读,战胜高考。\x0d\\x0d\ 在课堂内外常有学生问到一个问题:在高考阅读的解题中,到底应该先看题目还是先看文章。可以说,这是高考阅读教学中的经典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我的回答是“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解题顺序,首先你要养成一个正确的阅读习惯,在好的习惯的指引下,任何题型的文章你都可以融会贯通,点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