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语文名著导读,高考名著导读
tamo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1.湖北高考考哪些名著2.08语文高考涉及的名著《老人与海》的译者和出版社是哪个?3.求《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小题1: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小题2:《书》《礼》《易》《乐》《春秋》(《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御、书、数(术)小题3:法 19?浪漫雨果穷诗人巴黎圣母院小题4:情节要点:为寻找失散的阿斗,赵云多次杀入曹军,曹操下令只能活捉赵云。赵云抱护阿斗,四下厮杀,血满征袍,
1.湖北高考考哪些名著
2.08语文高考涉及的名著《老人与海》的译者和出版社是哪个?
3.求《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小题1: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小题2:《书》《礼》《易》《乐》《春秋》(《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御、书、数(术) 小题3:法 19?浪漫雨果穷诗人巴黎圣母院 小题4:情节要点:为寻找失散的阿斗,赵云多次杀入曹军,曹操下令只能活捉赵云。赵云抱护阿斗,四下厮杀,血满征袍,突出重围。 |
试题分析:小题1:~小题3: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多背多记就好。小题4:考查的对名著的了解程度,难度不大,只要读过即可答出。 点评:高考中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虽然逐渐淡化,但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诗歌、文学作品的作者还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些古典名著和外国名著,还是要求学生读一读的。 |
湖北高考考哪些名著
我也是江苏的文科生,但我是原著迷,所以不知道怎么按应考方法来看。这里是我前几天回答另一个高一学弟的答案,红楼梦高考常见的部分考点,是我当年做题目时遇到的比较多的,希望能帮到你。
金陵十二钗指正册各自的名字和对应的判词。第五回有
金陵十二钗副册以及又副册出现的几个人和对应判词第五回有,袭人最后的归宿嫁给蒋玉菡为妻
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各自是谁前者是宝钗和宝玉,后者是黛玉和宝玉
“原应叹息”分别指谁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探春的主要事迹探春理家,建海棠诗社,怒打王善保家的
“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迎春性格懦弱,爱读老庄,最后被丈夫虐待致死,探春精明强干,后远嫁海外,成为王妃,惜春擅长作画,面冷心冷最后出家;初春:元春元月元日出生,入宫为贵妃,最后病死。还有第三回对姐妹三人的外貌描写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的是迎春,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的是探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是惜春
黛玉葬花的前因后果黛玉夜访宝玉,适逢宝玉的丫鬟不明情况将黛玉拦在门外,碰到宝钗从宝玉院中出来,黛玉误会宝玉不肯见她,故而伤心,第二日黛玉葬花,念《葬花吟》,宝玉闻之,为之绝倒,后二人解释清楚,重归于好
第六十五回附近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每位人物抽到的签。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是谁的人生际遇香菱
凤姐的主要性格:美貌贪财,精明能干,八面玲珑,泼辣爽利,嫉妒心重,具有管事才能,但眼光有限。
巧姐的际遇:贾府的第四代,幼时由刘姥姥赐名,是凤姐唯一的孩子。贾府败落后差点被亲奶奶邢氏卖给藩王,后经刘姥姥搭救得以幸免,嫁给刘姥姥村里的乡绅。
黛玉的主要视作:葬花吟二十六七回的地方,题手帕诗三首三十三四回的地方,菊花诗三首林潇湘夺魁菊花诗那一回,柳絮词史湘云偶填柳絮词那里,桃花诗重建桃花社那一回
宝钗的主要诗作:菊花诗,螃蟹咏同林潇湘夺魁菊花诗那一回,柳絮词史湘云偶填柳絮词那里
几位主人公在大观园的住址和在诗社的别号。林黛玉潇湘妃子的潇湘馆,薛宝钗蘅芜君的蘅芜苑,贾宝玉怡红公子的怡红院,探春蕉下客的秋爽斋,迎春菱洲的紫菱洲,惜春藕榭的藕香榭,李纨稻香老农的稻香村,以及湘云的别号是枕霞旧友。
几个重要的丫鬟:宝玉的袭人,晴雯,麝月,碧痕,宝钗的莺儿,黛玉的紫鹃和雪雁,探春的待书也有做侍书和翠墨,惜春的入画,迎春的司棋,湘云的翠缕,凤姐的平儿。
暂时就这些吧,都是我当年各个考试里碰见的。希望能帮到你
08语文高考涉及的名著《老人与海》的译者和出版社是哪个?
一、列入2013年考试范围的名著目录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课外读物
1、《呐喊》 鲁迅
2、《雷雨》曹禺
(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5册“名著导读”
1、《论语》
2、《红楼梦》
3、《哈姆莱特》
二、列入2013年考试范围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7~9年级推荐的篇目
1、鱼我所欲也
孟子
2、出师表
诸葛亮
3、桃花源记
陶渊明
4、醉翁亭记
欧阳修
5、使至塞上
王维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求《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一、比较多的见的,是以下三种:
1、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初版,译者李锡胤
2、漓江出版社1987年初版,译者董衡巽
3、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初版,译者吴劳。
二、扩展知识:
1、原著简介:《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2、作品简介: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用自杀。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岛在湾流中》(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内容精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我很向往这种感觉,因此我拜读了这本《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意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教育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人成才的人生真谛。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此文是以严厉而著称,我以为他们父子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父子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
作者生平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艺术评论家,他写给家人的书信以其真挚的情感、深邃的哲理、独到的艺术见解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收录于《傅雷文集》。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利斯朵夫》。
傅雷从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各类作品30余部,他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他在57年斗争中被错划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阅读指导
滴血的父爱
一、掏心掏肺的爱。
在家书中傅雷夫妻总能尽可能亲切地称道:亲爱的聪儿!亲爱的孩子!似乎在抚慰又似乎在轻轻的呼唤在外的游子。在每份家书中的开头我们都能明显感觉到傅雷夫妻受到海外儿子信的那份激动,以及久久未得信时的那份焦急与渴盼。信中有这样一段“……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所以只好作罢。可是没有一天不想你的,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我看完就想起高考那段时间每天爸妈都陪我看书到十二点以后,我顺利地参加高考父母却差点患上失眠症。另外当得知儿子要回国演出时,傅雷夫妻又是欣喜又是焦虑,为了儿子能更好地在外学习最后他们毅然鼓励傅聪放弃回国演出。正是有着太深的爱,才有那么多的放不下和那么多的折磨。忽然想起我看到过的一段话,我改了一下,“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不做你们的孩子,因为你们为我活得太辛苦!”
二、平等的爱。
很多人认为《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我却认为更像充满友爱的朋友交心的作品。不论从傅雷说话的语气还是从他说话的内容,我都认为傅雷是以一位朋友一个知己的身份在和儿子亲切地交谈。在家书中傅雷总是尽量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与儿子交谈,他曾经提到,“……你的父亲还没有很落后,他也在进步,他也希望他的一些思想还不会跟不上……”。事实上傅雷确实是如此,他总是在学习,在寻找与儿子的共鸣点,他在家书里经常与儿子探讨艺术,讨论自己对艺术的看法,讨论自己的心得。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慢慢地我们都被吸引,懂了傅雷夫妇的爱子之情,也体会到了字里行间的温暖和真诚。《傅雷家书》里,饱含着为人父母者的责任,充满了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传递着对真理、对道德执着追求的精神。
这是一个严父,也是一个良师,更是一个益友。这是一对父子,也是一对知己,那种心灵和精神上的高度共鸣、相互映照,让人艳羡。如果说这是在教育,我则更希望把它称作交心,交流!傅雷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在和儿子对答,不是颐指气使,而是建立朋友的平等之上。
三、“苛刻”的爱。
傅雷在儿子小时对他们的教育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严格,真正叫不近人情。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孩子在他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进餐时,他注意孩子是否坐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是否发出有失礼貌的咀嚼声。……
他对待幼小孩子的严格正如他在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儿子各方面很优秀,特别是音乐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出国留学后便同儿子长期书信来往,悠悠岁月,茫茫大海,这些长时期,在遥遥数万里的两地之间,把父子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到了儿子功成名就之时,他仍不忘教儿子如何注意写字,如何与长者交谈……其严格也在某些层面上应证他对儿子的爱。
四、细心的爱。
信中有大量的父子俩的艺术对谈,彼此分享艺术境界的体验。信中他常将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音乐结合畅论.他为儿子千里迢迢地寄上画册、字帖、拓片,并祥加解说。积极地以中国的文化精华予以熏陶。
“上星期我替恩德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有妙处。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 不记得书里有多少内容是询问儿子需要什么,他可以为儿子做些什么。傅雷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喜欢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不是选择最适合孩子,或者孩子最需要的方式。爱要以对方最需要和最喜欢的方式付出。
书中最精彩的是傅雷写的音乐,文学和艺术评论。三言两语间精彩纷程,远比他的正经文章有韵味。他在《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夜》那篇里写白居的评论道出中国诗歌的音乐美:“上星期我替敏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不妙处。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司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音],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休止]。“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明确起音],声势雄壮。至于《长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皇的nobleness[雍容气派]。更是千古奇笔。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与韵的变化。” 能将每个细节分析的这么透测并这般煞费苦心也只有天下父母了!
五、永恒的父爱。
傅聪评价父亲:“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秒又率直。”在这些信里,流淌的不仅有温情,也有智慧,对生活、工作、理想朴素而又深刻的见解。这些家书里,包含着傅雷那颗炽热、剔透的心。于是,可以明白,为什么当年的大师们,足以让今天的同行们高山仰止,他们创造了一个今人多难以企及的高度——“德艺具备,人格卓越”。
等待儿子家书时的惶惶不安,收到信件时整天整天的兴奋,为儿子手抄6万字的“希腊雕塑”译稿,给儿子和儿媳用不同的语言写信,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傅雷家书》不仅在教人如何为人父母,也在警戒世人该怎样做人子女,更在指引着我们,对生活,对工作,该有怎样的态度和追求。
傅雷教导傅聪要有计划地工作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时光消磨,要有“安排的技术”。
他说:“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所以总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授以家庭经济计划的经验和心得。
他不时为儿子准备书,或是推荐好书,指导他们多看正经书,不能光把时间用于消遣读物。
他还总是细心地指出儿子的书信中的错误,他告诉傅聪该如何用丰富的词语表达感情。
当然,他们还一起探讨钢琴演奏的技巧,彼此分享对艺术的感受和看法。这样得博大,这样得无私,又岂是一般人所能给与的。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成功的导语是一堂成功的课的开始。导课方法多样,可由关于母爱的诗引入父爱,也可直接由关于父爱的故事导入,还可以从介绍傅雷导入。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学生们熟悉的李春波的《一封家书》这首歌曲导入。
二、以九上《傅雷家书两则》为例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让学生大致感知这两封家书写作的时代、内容虽不同,但都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做一个坚强的人,从而体会编者将这两封家书编在一起的用意。
三、抓住文眼,领悟主旨
让学生在读中,结合语句,结合自身的积累与生活,通过对“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饱含哲理的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并为学生思考“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打好基础。
四、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这一环节,仍离不开一个读,不过这次为了让学生能尽情地参与讨论,发表看法,可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读中体会朋友般的父子情,从读中获得启迪,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从文中走出来,让学生再次重新审视自己的亲人,特别是感受表现不太明显、常被忽略的父爱。利用口、手结合的方式,先口头表述,再用笔抒怀。若时间允许的话,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老师也可参与进去,师生同讲。
六、相关链接,扩大阅读
课堂上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在课内外衔接的语文教学中,光靠课堂是学不好语文的,它还需学生在课后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不断发掘、填充,自由地吸收更充分的养料来成长,故通过相关链接这一途径,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