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江苏2016高考物理考纲,江苏2016年高考物理
tamoadmin 2024-06-05 人已围观
简介1.2016年江苏高考总分是多少2.2016年各省市高考总分及各科分数 分值是多少3.高考物理的考纲4.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竞赛大纲5.江苏高考中,什么是选修,什么是必修考试科目,文理科都要考哪几门?其它地区考哪五门?你好,江苏小高考物理主要考必修部分,也就是必修1和必修2。选修部分试卷上明确标出来的只有两道填空题,10分,分选修1-1或者选修3-1两组,选做其中一组。至于学哪本书,由各学校自行选
1.2016年江苏高考总分是多少
2.2016年各省市高考总分及各科分数 分值是多少
3.高考物理的考纲
4.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竞赛大纲
5.江苏高考中,什么是选修,什么是必修考试科目,文理科都要考哪几门?其它地区考哪五门?
你好,江苏小高考物理主要考必修部分,也就是必修1和必修2。选修部分试卷上明确标出来的只有两道填空题,10分,分选修1-1或者选修3-1两组,选做其中一组。至于学哪本书,由各学校自行选择。我们学校选择的是选型1-1简单。
2016年江苏高考总分是多少
从图2可以看出,电场磁场刚好是交替出现,且存在的时间间隔都完全一致,通俗的说法就是有电场时就没磁场,有磁场就没有电场,磁场电场占用时间都是完全相同,有区别的是磁场方向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分析完图再来看粒子的运动情况,粒子要做往复运动可以按猜想如下运动情景。
在t=T/2时刻,粒子经过电场加速,在t=T时刻运动到x轴上的某一个点,设为A点,且有一定的速度。
在t=T时刻电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垂直向内的磁场,用左手定则可判定,洛伦兹力方向是向上,粒子向上偏转,做圆周运动,这个时期的时间段是T。
在t=2T时刻,粒子速度方向是x轴负方向,粒子在期间做了半个圆周运动,速度方向完全改变,设这个点为Q点,此时磁场消失,电场出现,粒子做减速运动。
在t=2.5T时刻,刚好达到y轴上设为B点。
在t=3T时刻,又回到Q点,电场消失,磁场出现,不过与上次不同的是磁场方向向外,
在t=4T时刻,粒子又沿着原来的轨迹回到A点。
如此粒子就可以在OAQB四点作往复运动。
粒子若能按这个设想往复运动,必须满足的条件就是“在t=2T时刻,粒子速度方向是x轴负方向,粒子在期间做了半个圆周运动”,除此之外,粒子都不可能作往复运动。运动轨迹见草图
所以时间段T恰好是圆周运动的半个周期,而周期公式T'=2πm/qB0
所以满足T=πm/qB0,B0=πm/qT
2016年各省市高考总分及各科分数 分值是多少
2016年江苏高考总分是480。
江苏高考总分为480分。语文、数学满分均为160分,外语满分均为120分,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1门为40分。
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文)、外语。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理)、外语。外语考试分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六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
高考注意事项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将各个科目进行分配,保证每个科目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准备时间,并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多做真题和模拟考试真题和模拟考试是检验自己实际水平和熟悉考试形式的好方法,通过反复做题和模拟考试,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复习方法。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高考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要确保对各科目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理解透彻,建立牢固的知识框架。遇到难题或者学习上的困惑时,积极寻求老师、同学或者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为自己解决困惑,提高学习效果。
高考物理的考纲
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实行“: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2017年起上海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3+X”方案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
此方案是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扩展资料
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3日相继发布了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8省市将采用“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人民网-2017年起上海高考总分为660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竞赛大纲
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及复习建议
第一部分: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简介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鉴于大纲版考试大纲四年未作任何变化,我们认为这一方面说明现行大纲对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要求基本合理,也体现了考试中心在课改过渡时期大纲版地区的高考以平稳过渡的为主的思想原则。尽管考试大纲未变,考试模式和出题的套路不变,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还是在不断渗透,试题求新求变的步伐没有停止。
二、个人预测:(仅供参考)
高考命题的“五不”原则:不泄密、不出错、不超纲、不创新、不出彩 。
(1)继续突出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特征,突出一个“稳”字;
题型、题量、试卷结构基本不变; 突出主干知识,兼顾非重点知识这一方向不变;
难度系数基本不变;
(2)加大创新力度(强调新课程理念)
① 情景设置: ②信息提供的方式 :
三、新课程高考特点:
新高考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不超越各学科课程标准,不超越考试大纲,力求符合中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既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四、高考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
考试大纲中只给出两个层次:“I级要求”与“Il级要求”。I级为基本要求,包含“了解”、“知道”,能将知识直接加以应用(注意:I级要求不等于没有计算);Il级为较高要求,包含“理解”、“掌握”,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
五、试题设计
试题设计将力求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解答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方面:突出主干, 稳中有新,稳中有变.
2. 能力方面:坚持能力立意,重视考查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体现考生思维广度、 深度及灵活度.
3. 实验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用仪器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4. 体现“过程与方法”为核心的组合型试题成为计算题的新题型
5.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的建模能力
6. 试题难度设计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
六、考题呈现和复习要求
考题分析:直线运动
(09年江苏物理)7.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5m/s2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复习建议:
1. 侧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4. 习题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具备一定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09年安徽卷)22.(14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复习建议:
1. 培养学生基本解题思路。
2.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规律、力学的核心知识。
曲线运动
09年广东卷)17.(1)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了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H处以速度v0水平匀速飞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及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17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①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②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复习建议:
1. 帮助学生建立起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概念。
2. 渗透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
3. 重点复习好两种运动。
七、高考物理大纲复习重点
1.注重双基和学科主干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仍是新课程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要求深人理解概念和规律之问的内在联系。学生往往是概念、定义都知道,但一用就出错。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就应认真抓好双基的复习,不留盲点。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高考物理试题,都注重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出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而学生的失分恰恰就集中在这一方面。复习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条件,在对题给物理对象、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物理情景(特别强调画图),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对此,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扎实复习基础知识,让学生模仿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即认真审题、明确对象、运动分析、受力分析、排除干扰、抓住重点、忽略次要因素,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
理想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明确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最后根据合适的规律建立数学关系式求解;三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生产、科技的联系,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物理知识理解和解释有关问题。因此,复习课仍要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仍需要携带必要的教具上课。
3.提取信息的能力
若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物理解题过程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信息的提取与鉴别”、“信息的分析与重组”、“信息的加工与处理”等阶段的组合,而在这些针对“信息”所实施的各种解题操作中,高考试卷及试题的命制格外注重的是“信息的提取”,因为这毕竟是物理解题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高考物理卷考生感到难是因为题目取材新颖,阅读速度慢,时间严重不足!这与平时的学习关系很大。也与平时的训练关系很大,由于传统的填压式教学,教学中把学生阅读这个环节压缩,无论是课本学习材料还是例题讲解,在阅读课本、和阅读题目上省时间,最终造成考生高考的如此被动。
4.加强计算推理、论证表述、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推理能力的考查是贯穿在高考各种题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通过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情景设置进行考查推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对论证表述则重在考查能否准确地、简明地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以鉴别表述能力的高低。复习中要克服学生思维推理过程不合乎逻辑,对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不予重视,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等现象。
八、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考试大纲的说明》强调:“尽管高考是以纸笔测验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物理高考中的实验试题非常注意尽可能区分哪些考生认真做过‘知识内容表’中的实验,哪些考生没有认真做过这些实验。能独立完成表中注明“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能制定解决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1. 2009年高考实验题特点
纵观2009年理科综合全国卷Ⅱ物理试题,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严谨而又新意十足,特别是实验题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设计经典而又不落俗套,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实验技能,是否具备开阔的专业视野,是否具有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前进的有力步伐 。
2. 试题特点
(1)实验的设计彻底突破了往年修修补补的传统
(2)实验知识的考查仍然立足教材,但立意跳出了限制
(3)实验命题来源于生活,立足实际
(4)加强了实验与数学能力相结合的考察
3.重视对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从2009年的实验题目看,实验所涉及的原理永远在课本要求的几个实验之中.不能盲目地猜题和押题,还是要重视基础.特别注重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在题设的条件和情境下,按照题设的要求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计方案等.不能再局限于几个实验的照搬照抄,也不要对经典实验进行简单、机械地“改装”,要开阔思路,在课堂上利用一些开放性实验提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多予关注创新型实验的设计.
4.实验教学应该重点体现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呈现结果
新课程的中心理念之一便是改变以往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从这两年的实验题目看,连续出现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或者设计解决方案,问题非常开放.如果学生只记住了实验的结论,面对这样的提问,往往会无从下手,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没有这样的“标准答案”.在实验教学中,要真正落实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发现的过程中去,才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才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学生是在思考和行动中掌握本领,领会知识的.
5.要关注实验的拓展练习
如果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记住几个实验,学生在高考时一碰到陌生的题目,很快便会乱了阵脚,不知道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拓展实验呢?譬如在练习打点计时器时,可以问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测量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充分讨论,找到各自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为高考中的实验变形做好充分的准备.
6.实验学习和物理理论学习应该融为一体
实验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层面上,而应该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物理情景、探索物理规律,实验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
九、高三复习建议:
1.抓好复习课的组织教学,树学生的学习信心,重视情感交流与心理辅导。复习课教学仍应以人为本。学生不是听课的机器,要注意与学生之问的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树立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2.要关注学生是复习的主体
(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3)及时检测复习的质量,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督促他们采取矫正措施。
3.对待试题难度因素的复习策略
根据不同学生能力特长的差异、不同学生高考期望值的差异、不同试题的难度因素的差异采取恰当策略。
(1) 抓有效训练,根据学情精选习题,控制好习题难度,避免简单重复。
(2)抓能力培养和应试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笔去做,切实克服以教代学的现象。
(3)抓试题研究,及时反馈学生的答卷情况,争取做到试卷讲评不隔天。
(4)抓边缘生。
(5)抓常规训练,发挥作业批改和矫正作用,减少高考因“笔误”而丢分。
第二部分: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后期复习建议
一、考生反映出的问题:
1. 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
例1(09北京)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α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例2图中EF、GH为平行的金属导轨,其电阻可不计,R为电阻器,C为电容器,AB为可在EF和GH上滑动的导体横杆。有均匀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若用Il和I2分别表示图中该处导线中的电流,则当横杆AB
A.匀速滑动时,Il=0,I2=0
B.匀速滑动时,Il≠0,I2≠0
C.加速滑动时,Il=0,I2≠0
D.加速滑动时,Il≠0,I2≠0
例3: 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的过程中, C
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
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
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
2、对典型的物理过程模型落实不到位;
例1: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例2: (06北京卷)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从磁场边界d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沿曲线dpa打到屏MN上的a点,通过pa段用时为t。若该微粒经过p点时,与一个静止的不带电微粒碰撞并结合为一个新微粒,最终打到屏MN上。两个微粒所受重力均忽略。新微粒运动的 (D)
A.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小于t B.轨迹为pc,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C.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等于t D.轨迹为pa,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例3: 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个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现给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轴在竖直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F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则F
A.一定是拉力 B.一定是推力
C.一定等于0 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0
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一个典型的物理过程,同时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又需要将牛顿运动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运用,因此是一个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物体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有不同的束缚方式,如绳、杆、轨道或管道等。对于不同的束缚方式,在最高点时有不同的最小速度,在“杆、外轨道、管道”束缚时,最小速度可以为零;在“绳、内轨道”束缚时,最小速度为
3、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不规范;
例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的读数为U。当R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例2: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s2)
从h1高处下落(①→②),
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v1= (向下);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2(④→⑤),
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v2= (向上)。
与网接触的过程(②→④)
运动员的加速度 a =
4、对物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细致审题便放弃;
例1: 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的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
例2: 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竖直高”h1=1.0 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竖直高度”h2=0.l0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5、考场上时间利用率低下。
(1)会的题慌乱中完成,不能保证会的题不失分
(2)不会的题盲目乱写,瞎耽误时间
(3)答题——检查没有章法,重复使用时间
(4)改错方法不得当
二、第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第二轮复习大体安排
时间:3月至5月中旬,大约两个月时间
任务:
(1)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
(2)知识重组:进行专题综合训练,形成知识网络。
(3)提升能力:一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二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
(1)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做重点知识要重点复习;
(2)不要盲目拔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训练;
(3)不要迷信市面上的各种复习资料,而要以第一轮复习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为切入点做好妥善安排。
建议一:突出重点,狠抓主干知识的复习不动摇;
1、中学物理主干知识:
力学:
(1)力与物体的平衡;
(2)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3)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电和磁:
(1)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2)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2、强化学科内主干知识的综合复习与训练,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总体来看,第二轮的复习要做好四个方面的综合:
一是力学内综合; 二是电学内综合; 三是力与电磁的综合; 四是实验的综合。
力学中可进行如下专题复习:
(1)力与物体的平衡;(2)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3)能量和动量; (4)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 (5)振动和波动等。
电磁部分可进行如下专题综合复习:
(1)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①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②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③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3) 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
①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②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③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每个专题中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知识结构分析: (2)主要命题点分析: (3)方法探索:
(4)典型例题分析: (5)配套训练:
例专题复习:
牛顿定律与匀变速运动
一、知识结构
1、基本概念:质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位移等
2、基本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规律及三个推论;
(2)牛顿三定律;
(3) 平抛运动的规律;
3、匀变速运动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运动,从运动轨迹来看可以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4、从动力学上看,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的作用。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决定。
5、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物体将向受力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同的恒力,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物体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所受到的恒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二、主要命题点分析:
(1)力学中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规律、三个推论、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处理等);
②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概念、特点、运动规律、两点讨论)。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类平抛运动等。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4)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
三、方法探索
1、常用方法:
(1)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分解;
③由牛顿运动定律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建立方程(可能既有动力学方程,也有运动学方程);
④求解方程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2)运用动能定理求解力学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略
2、特殊问题的特殊方法:
(1)坐标系下图象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①弄清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及物理量的单位;
②找出图象中的特殊点、线、面及其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意义;
③由特殊点的坐标建立相应的物理规律(方程);
④求解并讨论。
(2)特殊的运动:
①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静止:逆推法——当成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②初速为0的匀加速,某一时刻开始匀减速至静止:
③临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从04年与05年的两道高考题说起:
05年全一23题:(原地起跳问题,题略)
04年全一25题:(抽桌布问题,题略)
共同点:同一类运动模型的研究:初速度为零——匀加速——匀减速——未速度为零。要说有区别,那就是05年的情境设置要简单,所涉及和应用的物理规律要更少一些。这类运动问题非常重要,特点非常明显(中间特殊点)
一种典型的运动模型:
物体自A点由静止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至B点突然改为匀减速度直线运动,至C点停止运动。
设AB、BC段物体的加速度、位移、运动时间分别为a1、 s1 、 t1、 a2 、s2、t2;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可将物体的运动看成两段初速度都为0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于是有:
a1 t1= a2 t2=V ① a1s1=a2s2 =V2/2 ②
s1 /t1 =s2/t2=V/2 ③ VAB=VBC = VAC=V/2 ④
变形题型:
例1:一长途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少了一名乘客,司机于是刹车使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停下来等这名乘客。整个过程历时10秒,车发生位移15米,求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例2: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改为以加速度a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全过程中位移为S,求运动全过程所用的时间。
例3: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改为匀速直线运动,后改为以加速度a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全过程中位移为S,求运动全过程所用的时间的最小值。
江苏高考中,什么是选修,什么是必修考试科目,文理科都要考哪几门?其它地区考哪五门?
说明:
1、2016版和2013版相比较,新增了一些内容,比如☆科里奥利力,※质心参考系☆虚功原理,☆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熵、熵增。另一方面,也略有删减,比如※矢量的标积和矢积,※平行力的合成 重心,物体平衡的种类。有的说法更严谨,比如反冲运动及火箭改为反冲运动 ※变质量体系的运动,※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不引入转动惯量)改为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 ,并且删去了对不引入转动惯量的限制,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 乐音和噪声增加限制(前3项均不要求定量计算)。
2、知识点顺序有调整。比如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2013版在一、运动学的最后,2016版独立为一个新单元,---很早以前的版本也如此。
3、2013年开始实行的“内容提要”中,凡用※号标出的内容,仅限于复赛和决赛。2016年开始实行的进一步细化,其中标☆仅为决赛内容,※为复赛和决赛内容,如不说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2015年4月修订,2016年开始实行)
说明:按照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9次全体会议(1990年)的建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关于命题原则的规定,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作为今后物理竞赛预赛、复赛和决赛命题的依据。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其他方面等部分。1991年2月20日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1991年9月11日在南宁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0次全体会议通过,开始实施。
经200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9次全体会议原则同意,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考虑到适当控制预赛试题难度的精神,《内容提要》中新补充的内容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预赛试题仍沿用原规定的《内容提要》,不增加修改补充后的内容。
2005年,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进行了修订。依据修订后的章程,决定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编写《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作为复赛实验考试题目的命题范围。
2011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进行了修订,修订稿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30次全体会议通过,并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行。修订后的“内容提要”中,凡用※号标出的内容,仅限于复赛和决赛。
2015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进行了修订,其中标☆仅为决赛内容,※为复赛和决赛内容,如不说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力学
1. 运动学
参考系
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平面极坐标 ※自然坐标系
矢量和标量
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 速度 加速度
匀速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中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曲率半径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相对运动 伽里略速度变换
2.动力学
重力 弹性力 摩擦力
惯性参考系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 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
※非惯性参考系 ※平动加速参考系中的惯性力
※匀速转动参考系惯性离心力、视重
☆科里奥利力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力矩 刚体的平衡条件
☆虚功原理
4.动量
冲量 动量 质点与质点组的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质心参考系
反冲运动
※变质量体系的运动
5.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质心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引力势能
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
(不要求导出)
弹簧的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恢复系数
6.※角动量
冲量矩 角动量
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
7.有心运动
在万有引力和库仑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开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天体的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动
8.※刚体
刚体的平动 刚体的定轴转动
刚体绕轴的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正交轴定理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 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
9.流体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10.振动
简谐振动 振幅 频率和周期 相位
振动的图像
参考圆 简谐振动的速度
(线性)恢复力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
简谐振动的能量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11.波动
横波和纵波
波长 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图像
※平面简谐波的表示式
波的干涉 ※驻波 波的衍射(定性)
声波
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 乐音和噪声
(前3项均不要求定量计算)
※多普勒效应
热学
1. 分子动理论
原子和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和碰撞 布朗运动
※压强的统计解释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的定量计算;
※分子热运动自由度 ※能均分定理;
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分子力 分子间的势能
物体的内能
2.气体的性质
温标 热力学温标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
3.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的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等容、等压、等温、
绝热过程中的应用
※多方过程及应用
※定容热容量和定压热容量
※绝热过程方程
※等温、绝热过程中的功
※热机及其效率 ※卡诺定理
4.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宏观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熵、熵增
5.液体的性质
液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
※球形液面两边的压强差
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6.固体的性质
晶体和非晶体 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7.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熔点 熔化热
蒸发和凝结 饱和气压 沸腾和沸点
汽化热 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
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 露点
8.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 ※导热系数
对流
辐射 ※黑体辐射的概念 ※斯忒番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
9.热膨胀
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电磁学
1.静电场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点电荷的场强 场强叠加原理
匀强电场
均匀带电球壳内、外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
※高斯定理及其在对称带电体系中的应用
电势和电势差 等势面
点电荷电场的电势
电势叠加原理
均匀带电球壳内、外的电势公式
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屏蔽,
※静电镜像法
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球形、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连联接
※电荷体系的静电能,※电场的能量密度,
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
☆电偶极矩
☆电偶极子的电场和电势
电介质的概念
☆电介质的极化与极化电荷
☆电位移矢量
2.稳恒电流
欧姆定律 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
电阻的串、并联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电流表 电压表 欧姆表
惠斯通电桥
补偿电路
3.物质的导电性
金属中的电流 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
※液体中的电流 ※法拉第电解定律
※气体中的电流 ※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性)
真空中的电流 示波器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P-N结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其微观解释(定性)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掌握机理)
超导现象 ☆超导体的基本性质
4.磁场
电流的磁场 ※毕奥-萨伐尔定律
磁场叠加原理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匀强磁场
长直导线、圆线圈、螺线管中的电流的磁场分布(定性)
※安培环路定理及在对称电流体系中的应用
※圆线圈中的电流在轴线上和环面上的磁场
☆磁矩
安培力 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荷质比的测定
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 霍尔效应
5.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感应电场(涡旋电场)
自感和互感 自感系数
※通电线圈的自感磁能(不要求推导)
6.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原理 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交流电的矢量和复数表述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感抗和容抗
※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
整流 滤波和稳压
☆谐振电路 ☆交流电的功率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
☆感应电动机原理
理想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振荡 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 赫兹实验
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场能量密度、能流密度
电磁波的波速 电磁波谱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 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光学
1. 几何光学
※费马原理
光的传播 反射 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 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焦距与折射率、球面半径的关系
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其它常用光学仪器
2.波动光学
光程
※惠更斯原理(定性)
光的干涉现象 双缝干涉
光的衍射现象
※夫琅禾费衍射
※光栅 ※布拉格公式
※分辨本领(不要求导出)
光谱和光谱分析(定性)
※光的偏振 ※自然光与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 ※布儒斯特定律
近代物理
1.光的本性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散射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能量与动量
2.原子结构
卢瑟福实验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
用玻尔模型解释氢光谱
※用玻尔模型解释类氢光谱
原子的受激辐射 激光的产生(定性)和特性
3.原子核
原子核的尺度数量级
天然放射性现象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
质能关系式 裂变和聚变 质量亏损
4.粒子
“基本粒子” 轻子与夸克(简单知识)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德布罗意关系
※不确定关系
5.※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假设
洛伦兹变换
时间和长度的相对论效应 多普勒效应
☆速度变换
相对论动量 相对论能量 相对论动能
相对论动量和能量关系
6.※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识.
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与量纲分析
数学基础
1. 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2.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运算,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
3.※微积分初步及其应用:
含一元微积分的简单规则;
微分:包括多项式、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导数,函数乘积和商的导数,复合函数的导数。
积分:包括多项式、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简单积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实验
(2013年开始实行)
说明:.
本次拟修改的部分用楷黑体字表示,新补充的内容将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则表示原属预赛考查内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议改成复赛、决赛考查的内容。
一. 实验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委会组织编写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中的34个实验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考试内容的范围.这34个实验的名称是:
实验一实验误差;
实验二气轨上研究瞬时速度;
实验三杨氏模量;
实验四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实验五气轨上研究碰撞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变化;
实验六测量声速;
实验七弦线上的驻波实验;
实验八冰的熔化热;
实验九线膨胀率;
实验十液体比热容;
实验十一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十二制流和分压电路;
实验十三测定直流电源的参数并研究其输出特性;
实验十四磁电式直流电表的改装;
实验十五用量程为200mV的数字电压表组成多量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实验十六测量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实验十七平衡电桥测电阻;
实验十八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十九观测电容特性;
实验二十检测黑盒子中的电学元件(电阻,电容,电池,二极管);
实验二十一测量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实验二十二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实验二十三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
实验二十四测量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有、无光照时的伏安特性;光电特性);
实验二十五研究光电池的光电特性;
实验二十六测量发光二极管的光电特性(用eU阈=hc/λ估算发光波长);
实验二十七研究亥姆霍兹线圈轴线磁场的分布;
实验二十八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二十九测量薄透镜的焦距;
实验三十望远镜和显微镜;
实验三十一光的干涉现象;
实验三十二光的夫琅禾费衍射;
实验三十三分光计的使用与极限法测折射率;
实验三十四光谱的观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的34个实验中确定并公布不少于20个实验作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竞赛复赛实验考试的内容范围,复赛实验的试题从公布的实验中选定,具体做法见《关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以本《内容提要》中的“理论基础”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作为命题的基础.
三. 其 他 方 面
物理竞赛的内容有一部分有较大的开阔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对自然界、、科技、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2. 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 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指定参考书
1.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办公室.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参考资料.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1985~200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专辑.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2007.
2. 沈克琦.高中物理学1.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7;高中物理学2.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学3.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学4.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9.
3.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务委员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参 考 资 料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务委员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第1~20届试题解析: 力学分册.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第1~20届试题解析: 电学分册.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第1~20届试题解析: 热学、光学与近代物理分册.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江苏高考中选修考试科目是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必修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文科综合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理科综合分为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
江苏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其它地区必考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生加考政治、历史,理科生加考物理、化学。
扩展资料: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