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语文高考补写句子2017题,语文高考补写句子2017

tamoadmin 2024-07-15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寒作业答案2.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3.怎样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 ( )(3分)  A、这只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不敢飞的模(mó)样,真叫人觉得可怜。  B、 他们其中的一个人说

1.2017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寒作业答案

2.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3.怎样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

语文高考补写句子2017题,语文高考补写句子2017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 ( )(3分)

 A、这只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不敢飞的模(mó)样,真叫人觉得可怜。

 B、 他们其中的一个人说:“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其他的则哄(hōng)堂大笑。

 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niān)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D、覆盆子像小珊瑚攒(c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的远。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

 B、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C、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D、看着三轮车远去,也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庄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如诸葛亮的《诫子书》。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②但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连续全面的数据支撑③治霾的关键还在源头治理④有关部门应在摸清污染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精准减排、有效发力⑤近年来,为了治理雾霾各地各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A、①⑤④②③ B、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①④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或关联词,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法国罗浮宫里珍品无数,_____________①(补写句子):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蒙娜丽莎。前两个是雕塑,维纳斯美在韵致,胜利女神美在雄壮;油画中的蒙娜丽莎则美在神秘,这三位女神可谓举世闻名,成了美丽的代言人。_____②(补写关联词),她们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______③(补写关联词)她们身上都有着明显的缺陷:维纳斯没有了胳膊,胜利女神已不见昂扬的头颅,蒙娜丽莎因为弱视看不清,只好含糊地向你微笑。由此,我们应该明白,缺陷是事物本身的特性,是被隐藏的部分。缺陷有着让人惋惜的遗憾;然而,___________④(补写句子)。

 (选自《今晚报》2016年7月23日)

 6、综合运用(共6分)

 某班要成立“晨露”文学社,并创立《晨露》班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设计刊徽

 下面这幅是班级某同学为班刊设计的刊徽,请你用简练的语言介绍清楚刊徽的构成要素和寓意。

 刊徽由___________ _构成,寓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4分)

 活动二:名言推荐

 (2)班刊设置了“名家谈读书”栏目,请你为此栏目推荐一则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2分)。

 7、按原文填空。(4分)

 (1)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

 (3)山朗润起来了,_____________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阅读

 (一)

 甲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乙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丙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刘湛秋《雨的四季》)

 丁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老舍《济南的冬天》)

 8、分别概括甲乙丙丁四文中的雨(水)的特点。(每处2分,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丙两文都写雨,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6分)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源%库(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丙丁四文,哪篇短文引发了你对雨的遐思,请引用古代诗文中描绘雨的诗句来抒发你内心的感受。(不超过5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犟 龟

 米切尔恩德

 一个美丽的早晨,小乌龟坐在洞前吃着树叶。

 她的头顶上,一对鸽子正在谈话: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所有动物前去参加,因为狮子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必须马上动身。两只鸽子说完就飞走了。

 小乌龟听了这番谈话后陷人了深思:如果所有动物都被邀请了,当然也会包括我。为什么我不该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

 想了一天一夜,小乌龟拿定主意上路了。她一步一步向前爬去,虽然很慢,却一直没有停下。

 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了,慢得出奇的乌龟哪能赶得上?乌龟满怀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它说;“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

 蜘蛛充满同情地劝说道:“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可连我都觉得路途太远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

 小乌龟友好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小乌龟走啊走,越过了种种障碍。在池塘边它看到了一个迷迷糊糊的蜗牛,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了思路,它难过地告诉乌龟:“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

 “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小乌龟说完慢慢掉转方向。尽管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但小乌龟说,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

 小乌龟走啊走,遇到了正在打瞌睡的壁虎。作为狮王的高级官员,壁虎通知乌龟:“婚礼暂时取消了。由于事发突然,狮王二十八世不得不和老虎开战。你可以回去了。”

 “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以改变的。”乌龟说完继续向前爬去。

 当它穿过一片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它们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知道了乌龟的目的后,它们说它是可怜虫、无知者。乌鸦们都穿着丧服,因为几天前,狮王在与老虎的拼杀中身负重伤,已不幸去世了。

 乌龟非常难过。乌鸦们劝它赶紧回去或是留下来和自己一起哀悼狮王。谁知乌龟客气地回答:“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以改变的。”

 就这样,小乌龟又走了很多天,越过了种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后来,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很多动物,他们都兴高烈,充满了期待的喜悦。

 乌龟问一只小猴子去狮子洞怎么走。“你现在不就站在洞口前面吗?”小猴子叫到,“那边就是入口!”

 “请问,这里是在庆祝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吗?”小乌龟不解地问。

 “不,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的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这天,小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它坐在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它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

 (选自《米切尔恩德作品集》)

 12、小乌龟的“犟”体现在哪些地方?(2分)作者以“犟 龟”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以改变的”一句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乌龟“想了一天一夜”,设想一下,它可能想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2分)

 15、结尾部分,小乌龟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如果小猴子不以为然,反问小乌龟:“你可没准时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呀!”设想一下,小乌龟会怎样回答小猴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2分)

 16、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了思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给了你怎样的思想启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

 乙

 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不多时)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垫)背之物,讼(打官司)于官。时雍州刺史(州的长官)谓群下(手下人)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刺史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地认罪。

 (据《北史》改写)

 18、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6分)

 ①而出溉汲_____②有闻而传之者_______③国人道之________④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⑤人有负盐负薪者__________⑥群下咸无答者____________

 19、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拷此羊皮可知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B、乙文中负薪者见刺史令人拷打羊皮,害怕自己受刑,所以伏地认罪。

 C、甲文旨在说明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D、乙文中的刺史是一个思维敏捷,擅于查找证据的人。

 21、根据《西游记》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补全对联(2分)

 上联:松竹年年秀 下联:_____________

 (2)简述“猪八戒”的特长优点。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22、(60分)

 文题一:__________伴我前行

 文题二:一件让我________的事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其一(选择文题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做到文从字顺,感情真挚,思路清晰,前后照应,突出中心。另外书写要工整正确,力争美观,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7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寒作业答案

2017年全国卷1语文卷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命制,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考查核心素养,考点覆盖面和试卷结构合理,能力层级比例配置恰当,难度适中。

相较往年,题型变化较大,更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考查,更着力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社会变化,更希求引领学生拓宽视野,培养人文情怀、家国情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材料选自曹明德的《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把脉时代的症结。文本在800字左右,比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字数略少,阅读量有所减少。全文用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信息量不大,理解起来难度也不大,中间两段是阅读理解做题的关键。原文虽然涉及了一些考生较为陌生的术语,但行文简明精炼,条理清晰,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生阅读和理解。

从考点覆盖看,依然着重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今年特别值得注意的两点变化:一是侧重考查了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这个考点,二是三道客观题,第1题是选择正确的一项。

近几年全国卷命题越来越强化“整体阅读”意识,要求考生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做出选择。今年更是加强考查考生整体“读懂”的能力,尤其体现在第2题题干要求的设置、第1题D选项和第3题的所有选项的设置上。这也必将是未来命题的方向,考生需要注意考查方向。

文学类作品阅读

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成为必考题,是今年语文卷变化最大的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是当代作家赵长天的《天嚣》,文本长度与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本长度相当。选材关注我们比较陌生的科研人员的生活,但情节、人物都不复杂,主题也很鲜明。第1题用客观题型,改原来“五选二”的多选为“四选一”的单选。第2题第3题为主观题,题目设置体现了全国卷的灵活度和综合性,但仍然立足于基本要素的考查。

整体来看,这次文学类文本阅读难度降低,更切近高中学生的阅读经验、人文认知。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选择了非延续性的新闻材料,其中材料二为图表形式。这和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关于“国民阅读”的新闻材料题题型相同。第1题第2题都是客观题,分别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和正确的两项,要点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较强的筛选信息能力和整合概括能力。第3题为主观题,需要找到问题的区间,分析归纳后有条理的概括,这道题要求考生养成条分缕析的思考和答题习惯。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取材于《宋书·谢弘微传》,体现了全国卷一贯的选材特点:一是出自“正史”,二是传主为忠臣良将、清官廉吏。文本600字左右,与2016年全国卷的《曾公亮传》586字基本持平。

第1题,文言断句题,全国卷连续考了三年。今年在这题选项的设置上用了一样的做法,四项中其中两项只有一处不同,只要根据前后文准确理解划线的两句话,运用排除法,就能做出正确选择。

第2题是2015年出现的题型,即在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具有古代传统文化内涵的词语,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要求考生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与整个社会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背景有直接关系,今年更是在考纲中有了明确规定。四个选择项分别涉及“名、字”“姻亲”“母忧”“私禄”等内容,都是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内容,且可带入原文判断正误,考查的是真正的“常识”。

第3题命题形式未变,每个选项首先用一句话作概括,并用句号与后面的句子断开;接着紧扣这一句概括语陈述原文中的相关信息,体现概括语与相关信息的同一性,即概括语是从相关信息抽取出来的,相关信息用来说明概括语。历年考试中,这道题规律性极强:四个选择项是按照文本的自然顺序,选择传主的代表件或体现的思想品质逐层设题。从全国卷命题特点看,本题设错角度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品质分析不恰当、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等。

第4题文言翻译题仍然侧重考查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需要在翻译时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取材于宋朝著名诗人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这首诗的内容和考生在考场答卷的情形相映成趣。考生在答题的同时,也了解了古人考试时的情形,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体制的变革,有趣又意义深远。

第1题今年改为客观题,是今年考题的另外一大变化。“五选二”,需要考生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都有较为准确的理解。

第2题主观题为炼句题,是考生熟悉的题型,回答时需有条理。

默写题仍为理解性默写,就是将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巧妙结合。从原来的6分减至5分,高中3分,初中2分,难度不大,得分率会很高。

语言运用题

语言运用题最易出现新题型。今年成语题、病句题、补写题没变,表达得体题替代了虚词选择填空题,逻辑推断题替代了流程图题。这些变化在考试说明中都有体现。

作文

作文材料给出了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十二个“中国关键词”。题目要求选择其中的两三个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并且找到所选关键词的有机关联,据此写成一篇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文章。今年的作文题比去年的驱动型更明显,立意面更广也更开放。审题难度大大降低,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的考查却没有降低。更侧重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考生能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需要平时养成多看、多读、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的习惯。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2017五年级上册寒作业答案

第二页

五、快乐阅读

1、跨、踮、钻、挤。写店里顾客很多,也写出了“我”读书的如饥似渴。

2、突出了“我”对书、对知识的渴求心理。

3、在上书店看书时,体验过这种既快乐又惧怕的滋味。

六、心领神会

“读书好”:读书对自己有益;“好读书”:喜欢读书;“读好书”:读有益的书。

第三页

三、词语接龙

呕心沥血--血气方刚--刚柔相济--济困扶危

大显身手--手无寸铁--铁案如山--山清水秀

悲欢离合--合家幸福--福寿齐天--天下太平

天长日久--久别重逢--逢凶化吉--吉祥如意

四、句子乐园,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只有多读课外书,才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放寒后,我不仅要去北京,还要去青岛。

2、我差不多把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都借阅了。

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借阅了。

3、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4、吃饭是身体成长的需要,读书是精神成长的需要。一个人要成长,既要吃饭,也要读书。

第四页

五、活学活用

1、朋友;故地;书能带给我们温馨的感受。

2、(1)营养;书能充实我们的头脑。(2)阶梯;书能使我们进步。(3)船;书能拓宽我们的眼界。

3、一位良师,能让我们积累知识,了解人生。

六、口语交际

张华,这几天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想再看看那本书。你看完了吗?

张华,我有个同学向我借那本书,你看完了吗?

水浒英雄榜

及时雨--宋江;母夜叉--孙二娘;拼命三郎--石秀;

浪里白条--张顺;神行太保--戴宗。

第五页

三、仿照下面画线句的句式补写句子。

老师的课堂;鱼的海洋;翅膀的鸟。

第六页

四、阅读感悟

1、刻、果然。

2、枯燥、贫乏、着急、无论、还、就。

3、费:花费,耗费;光:只,单。

5、多读,多写,多写。

五、小小修补匠

芬芳;一位;粉红;舞台;阳;拂过;仔细;优美。

第七页

二、我能给下面的词语唱唱反调

偶然--必然保存--销毁凋零--绽放

稀罕--普通爱惜--浪费慈祥--威严

四、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1、闹;2、皱;3、主张、意见;4、意见、建议;5、建议。

第八页

五、快乐阅读

1、p、pian、羽、9;r、rou、木、5。

2、底、栽、飘。

3、弯下(身体)。

4、小桥的身体。

六、趣味字谜

第九页

三、补全诗句,并选你喜欢的一句加以赏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众鸟高飞近,孤云独去闲。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极写大漠、长河的平坦空阔,从而描绘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外大自然的景色。

四、呼朋引伴,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稀奇;2、惟有、珍惜;3、大概;4、特别;5、依恋;6、干枯。

五、改头换面,按要求改写句子。

1、风撩乱了老人的银发。

2、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第十页

六、写诗作画

(诗略)宋、王安石、一水间、隔着、欣欣向荣、思念。

七、明察秋毫。

“b、刚,才”改为“b、专一”。

1、一心一意(专一);2、一唱一和(数目一);3、一鸣惊人(一旦);

4、一视同仁(同一);5、一如既往(完全)。

书呆子丢了什么?

岂有此理

第十一页

一、开心辞典

1、擅长;2、享有;3、另外的,别的;4、叠用,跟“越……越”相同。

二、火眼金睛

正-郑;样-恙;蜡-腊;峦-恋;宝-保;力-立。

三、词语盘点

1、腐烂;2、陈旧;3、宽裕;4、放松。

四、小小法官

1、√;2、×;3、√;

五、妙语连珠

1、像甜甜的蜂蜜,让人闻了又想闻。

2、像身处蒸笼一样。

3、像断了线的珠子。

六、写写画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智救故乡

“陛下,我请求您下令毁掉莱普沙克斯。”

花语

二月--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月--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月--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九月--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第十三页

一、明察秋毫

1、躯-驱;2、篮-蓝,园-圆;3、洪-宏;4、尊-遵,遵-尊。

二、异曲同工

1、浓密;2、赶忙;3、取。

三、火眼金睛

1、种田;2、感情;3、愁眉苦脸;4、自私自利。

四、小小模仿秀

1、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崎岖,我都会勇往直前,绝对不退缩。

2、如果我能回到过去,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做了。

3、我一回到家,就看到新买的电视机。

第十四页

五、美文共享

1、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工作。

2、洁白的雪花,碧绿的湖水,金黄的麦浪。

3、对绿叶的喜爱之情。

六、口语交际

“你好!是婷婷吗?我是方方。”

“婷婷在吗?我有急事找她。”

“我想让婷婷帮我修电脑。”

“谢谢你!”

第十五页

三、“然”字开花

油;全;公;骤;赫;泰;安;屹;黯;潸。

四、妙手回春

1、“六一”儿童节是我们最愉快的一天。

2、我校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

3、听了三号学生的经验介绍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五、填一填

十六、两千、四万、十七、十几、四、十、七千、三十、五十。

列数字、举例子。

第十六页

六、小小设计师

《鲸》;鲸的习性,鲸的传说,鲸的现状。

七、大显身手

吸热玻璃,让你的冬天不再寒冷。

送对联

花店;银行;饭店;书店;服装店;医院。

地十七页

三、敌友分明

1、伤害:近义词(危险)反义词(保护)

2、亲近:近义词(亲热)反义词(冷淡)

3、细腻:近义词(光滑)反义词(粗糙)

4、信赖:近义词(信任)反义词(怀疑)

四、句子乐园

1、刺猬缩成一团。

2、顽皮的小明总爱到村西边的小河里钓鱼。

3、我们坚持植树造林,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4、心跳快得像有千万个鼓在敲打一样。

5、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被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了。

值班室的同志把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送来了。

6、女孩子浓密的长发一样,盖在了笼子上面。

7、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第十八页

五、趣味阅读

1、诚信的价值

2、做买卖,如果产品物美价廉,办事讲信誉,生意就会红火(兴隆)。

3、做事必须讲信誉。

4、诚信以人为本--鲁迅。

六、小小修补匠

①它大约四、五两重,浑身长满了绿毛。

②慢慢悠悠,摇头晃脑,非常可爱。

③摇着头。

第十九页

二、词语长廊

星罗棋布心灵手巧受用不尽源源不断

垂头丧气大喜过望与众不同喋喋不休

1、星罗棋布;大喜过望;喋喋不休;受用不尽。

2、这次考试我得了100分,真是大喜过望。

四、改头换面

1、那是一座房子。

2、春天百花盛开。迎春花开了,玉兰花开了,海棠花开了,牡丹花开了,蜜蜂兴奋地飞来飞去,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十页

五、开心阅读

1、贪欲。

2、人是依靠思想和智慧统治这个世界的生灵。

3、关爱生灵,保护鸟类。

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

第二十一页

二、锦上添花

飘香;庞大;仔细;高洁;机灵;认真;清秀;神奇;清楚。

三、词语荟萃

毫不犹豫;倾盆大雨;能书善画;小心翼翼;藕断丝连;

安然无恙;不容争辩;不言而喻;顶天立地。

倾盆大雨,毫不犹豫,小心翼翼,安然无恙。

第二十二页

五、美文共赏

3、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目的是突出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5、人不能只求外表的美丽,更要拥有实实在在的本领。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六、阅读感悟

最平凡、最简单的,往往就是最珍贵、最关键的。

习惯用语

领导;智多星;东道主;阶下囚;吝啬鬼;糊涂虫;老油条;门外汉;半吊子。

第二十三页

一、明察秋毫

1、需-须;按-安;即-既;练-炼。

2、-彩;尽-仅;意-毅;毅-意。

3、冲冲-匆匆;摧-催;竟-竞;亏-愧;懒-赖;炼-练;古-辜。

三、病句医院

1、夏夜,我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

3、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明。

4、昨天下了一夜的大雪。

四、趣味阅读

1、时间。

3、要想做一件事,必须坚持不懈。

五、趣猜成语

七零八落;丢三落四;接二连三;三五成群;不三不四;一五一十;得寸进尺。

字谜趣话

第二十五页

一、趣填成语

饮水思源;自作自受;一曝十寒;一丘之貉。

二、巧对对联

二字对:学海;微风;月圆;龙吟;地理;天涯。

三字对:花果山;豆腐心;九头龙;虎跑泉。

四字对:爱大如山;愚公移山;读万卷书;祸不单行。

五字对:清泉石上流;近听水无声;万径人踪灭;天寒白屋贫。

七字对:忠言逆耳利于行;学海无涯苦作舟;蜡炬成灰泪始干;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二十六页

三、阅读园地

1、凝聚,浮想联翩,铸就。

2、信息量大,整齐灵动,适宜表达情感。

3、作者喜爱汉字,我也爱汉字。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立体造句

1、小河旁边有个竹林,竹子后面露出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2、电视机里,有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在沉思。

歇后语

自身难保;没安好心;白费蜡;无法无天;里外不是人;净是输。

第二十七页

一、按要求写四字词语或造句

1、全力以赴、争先恐后、你追我赶。

2、生死之交、情深似海、情深意重。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明月出深山,苍茫云海间。

5、能解冻,和煦催耕种;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一身正气,国强民富,江山添秀色,女排夺冠扬美名。

二、百花齐放

瞧:瞅、望、窥、瞄、瞪。

观看:俯视、仰望、环顾、远眺、鸟瞰。

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察言观色、极目远眺、一目十行、瞻前顾后。

三、学能致用

1、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愿望无法实现,只能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2、《世说新语》。《水浒传》。

3、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4、不能去埃及看金字塔,上网看看,算是望梅止渴了。

第二十九页

二、成语不离“舌”

瞠目结舌;油嘴滑舌;巧舌如簧;枉口拔舌;笨嘴拙舌;鹦鹉学舌。

三、下面人名各取什么成语?

风卷残云;任重道远;沧海一粟;慧外秀中;甘之如饴。

第三十页

五、趣填数字俗语

不管三七二十一;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八九不离十;小九九;九九归一;十有八九;九牛二虎之力;十拿九稳;十万八千里。

第三十二页

五、快乐阅读

1、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明丽。

3、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宽容令“我”感动。

六、猜猜看

一个都没有,一个考上,只有一个考上,没有一个考上。

知识卡片

眼见为实;不进则退;朋友笃诚信;非宁静无以致远。

在绿色的绿地上,留下你温馨的记忆,带走你无心的脚印。

一帆风顺年年好,无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第三十三页

二、锦上添花

喋喋不休;来日方长;雪上加霜;毫无疑义;按图索骥;忐忑不安。

1、喋喋不休,忐忑不安。

2、毫无疑义,雪上加霜。

3、按图索骥。

三、句子乐园

1、我的转椅被周总理过来扶正了。

2、我把小转椅的上面部分带歪了。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第三十四页

五、阅读园地

1、李白梦中成诗;

读书跑万卷,下笔如有神;

肚中有墨水,文章才能成。

2、人的才华横溢,在梦中都能写诗;

博览群书,能很快地提高作文水平;

平日要积累素材、知识,到了写文章的时候就能把这些知识发挥出来,成为好文章。

3、诗句理解要正确,望文生义闹笑话。

六、下面是古代的一道数学题,你能正确地加上标点吗?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

诗中的节日

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除夕;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

第三十六页

四、阅读园地

2、全部;随意;珍宝。

5、叹息。

五、读读想想

第三十七页

三、对号入座

推广经验保护环境鼓舞斗志提高水平珍惜时间改正错误

四、锦上添花

1、早晨的雾可真大啊!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2、今年冬天真冷呀!泼出去的水不到一分钟就结成了冰。

五、妙语连珠

1、一面写作业,一面听音乐,不是学习的好习惯。

2、王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第三十八页

六、阅读园地

2、(1)国徽;(2)国徽、圆形、五颗金星、天安门城楼、齿轮、稻穗;(3)天安门城楼;(4)稻穗;(5)五颗星;(6)对祖国的喜爱。

3、c.

成语卡片

只言片语;千言万语;胡言乱语;豪情壮语;轻言细语;花言巧语;难言之语;自言自语。

第三十九页

一、拼音长廊

1、瑰宝、精华、举世闻名、侵入、销毁、灰烬。

2、满腔怒火、仇恨。

二、错别字医院

仑-伦;寓-喻;愤-奋;原-缘;褐-竭;废-费;

慢-漫;常-长;明-名;戳-截;成-程;话-画。

三、对号入座

1、密切;2、惋惜,可惜;3、不是,而是;

4、不仅、还,只要、就,即使、也,虽然、但。

四、病句小医院

1、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两年多前发生的事。

2、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第一个发言。

3、小张对棋类比赛很感兴趣。

4、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第四十页

五、快乐阅读

2、相继:接连不断的意思。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

3、五位壮士态度从容,脚步坚定,表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六、病句医院

拖动--牵动;“、三三两两”删去;奏--凑;像--向;引诱--吸引;

最后一个“。”改为“?”。

含“春”诗句

春蚕;春潮;春江;春风;春色;春城;;春风。

第四十一页

二、自然界里的风各具特色

春;秋;寒;狂;疾;和;暴;凉。

三、对号入座

1、居然;2、果然;3、爱慕;4、羡慕。

四、改头换面

1、焰火构成了图案。

2、山上的迎春花在春姑娘的抚摸下一朵朵地开放了。

3、我们吃的穿的,没有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4、这些道理,难道你不明白吗?

第四十二页

五、阅读园地

1、神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无虑:没有丝毫忧愁和顾虑,形容心情舒畅。

2、排比;拟人。

3、顽强的生命力;自我牺牲的精神。

4、要求于人的很少,给予人的很多。

第四十三页

三、好朋友,手拉手

雷鸣般的掌声,庄严的宣告,五颜六色的礼花,整齐的队伍,雄壮的国歌。

悦耳的歌声,刺骨的寒风,敏捷的动作,微微的点头,辛勤的工作。

四、妙语连珠

1、欢歌曼舞、雀跃、边跑边喊、人流、涌向

人们欢歌曼舞,雀跃而上,边跑边喊,形成了人流的海洋,涌向了台。

2、心花怒放、欢欣鼓舞、挥动、边走边唱、轻快

大家心花怒放,欢欣鼓舞,挥动着鲜花,边走边唱,轻快地前进在宽广的大道上。

第四十四页

六、快乐阅读

1、想让乡亲们碾米,又不想误首长的事。

2、是首长让我来请乡亲们碾米的。

3、关心群众生活。

七、看图猜字

怎样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 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中考阅读常见的就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较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希望对你在学习和考试时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

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 抓住关键语句, 在文中找答案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

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

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解: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 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

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 因为 何况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 l )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 2 )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 3 )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 4 )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第二步,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

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

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一、 概括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示例:

◆请以朱丹的言行为发展线索,概括叙述的主要情节。(不超过80个字)(5分)

◆请概括叙述“我的奇特经历”。 (不超过60个字)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为什么说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呢?③自然段写春草,④自然段写春花,⑤自然段写春风,⑥自然段写春雨,⑦自然段为写迎春。将其统而摄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各个侧面描写着春天,所以我们可以将③至⑦自然段内容概括为“绘春”。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请看魏巍《我的教师》第10段。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述总括,我们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连接起来,其内容要旨就概括出来了。它的内容要旨是:慈爱、伟大、公正的蔡老师在那时占据了“我”的心灵。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白杨礼赞》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荔枝蜜》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风筝》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用的是倒叙方法,先把结果写出,再弓!出对母亲的回忆,人题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问文章的层次。 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5问文章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

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A、 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 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 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4、品味词语:

A、 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5、 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 能否

B、 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 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

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三、理解、品味句段题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 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三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 , 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 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②人物描写:(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 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 ,排比:增强了气势。

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A比喻、拟人的相比两物的相似点;B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

⑤象征的作用 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示例:

◆以下是有关对主人公朱丹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暗示朱丹对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②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小心谨慎表现出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3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四、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4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五、 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 揭示了 批判了 赞美了 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03年《橡数之谜》)

六、问在文中某一具体情境下你的感受、体验、做法。

A指出这一具体情境下蕴含着的思想意义,道理;

B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谈你的感受、体验、做法,并说明理由。

C总结你的观点

七、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王怀章

内容摘要:随着文学的商业化,经典文学逐渐被人们忽视,商业化的文学在会功用和精神价值上,远远比不上经典文学。中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阅读更少,对经典作品的魅力感知不透,影响了经典文学的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语文教师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阅读经典 阅读兴趣 作品魅力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但读书却倒退了,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大多被束之高阁,相反一些低俗的作品却空前流行。这种风气不仅出现在成人阅读中,而且在中学生中同样流行,特别是近几年网络的出现,吸引了许多中学生,中学生离经典文学作品越来越远。但中学时期应该是读书的最好时期,人的性格和品行还有很大可塑性的时期,忽视了经典阅读,对孩子们来讲无疑是一大损失。怎样培养中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根据我自己十来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 紧扣教材,感知经典的魅力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是最好的经典,中学教科书,是文学大家、专家经过认真分析,深入研究,精心筛选编写而成,每一篇作品都堪称经典之最。在教学中,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感知到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这对他们阅读兴趣的提高有着直接作用。语文教科书文学作品的数量有限,但其涵盖面却极广,古今中外,都有所涉猎,这对学生的阅读引导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中国古代文化散文作品中,选入了从先秦诸子到晚清作家的作品,虽然不能尽选优秀作品,但所选作品代表性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高超的写作技法,以及作者高尚的品行,悲天悯人的情怀,无不给学生强烈的震撼,深深感染学生的同时,定会使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浓厚兴趣。现代文学中,鲁迅、老舍、巴金、曹禺、朱自清、郁达夫、沈从文等作家的作品,新旧教材都有所选,有些作家作品选入的不止一篇,读他们的作品,从中可了解中国解放前社会的黑暗,作品中极强的时代气息,和作为知识分子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让学生深为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外,更为自己幸福的生活感到满足,学会珍惜。外国文学作品数量相对较少,但从有限的几篇作品中,可让学生感受到中外文学的共性与差异,感知异域文学作品的独特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在每一类作品阅读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顺势补充一些中学生能读的懂更感兴趣的作品,趁热打铁,提高对这类作品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要让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在兴趣上做好引领。

二. 拓展阅读,延伸经典的魅力

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能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兴趣,也能从中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但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修加上每个学校所选选修教材中的作品,总共不超过一百二十篇,对于浩瀚烟海的经典文学作品而言,确实太少了。因此,要让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更感兴趣,能延伸经典的魅力,仅教材是不够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拓展阅读,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就义不容辞了。

拓展阅读的材料从哪里来呢?我觉得首先应该结合教材,以教材为参考,可以选取教材中同一时期不同作家作品,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拓展阅读,如读在阅读鲁迅的《祝福》时,可以推荐阅读《明天》,来感受旧中国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或者更进一步,阅读鲁迅的《呐喊》与《彷徨》两部集,全面了解旧中国生活中各个阶层人的生活状况,深刻的理解鲁迅的魅力。当然,也可以推荐鲁迅的一些杂文,其杂文中不乏突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深邃的思想。可以由一篇到多篇,甚至一个系列的阅读。其次应该根据教师的了解,选择一些学生可能感兴趣,对学生有启发意义,能激发学生情感的作品,让学生阅读鉴赏,感悟。可以参考新课标中学生阅读书目。比如,我觉得当代作家中,路遥的《人生》、高晓声的《陈奂省上城》系列作品,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等,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写作方法上,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莫言的作品更不用说了。

书读的越多,兴趣会越浓,得法教材,得益课外,拓展阅读,才能更好的感知经典文学的魅力。当然,拓展不能没有边际,适当为好,因为在中学紧张的学习中,过多的拓展无形中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影响厌烦情绪。书海无边,但尽量能让学生多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对其人生是有益无害的。

三. 读写结合,收获经典的魅力

在阅读的基础上,能适时的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能从阅读与写作中收获成功,这种成功的动机和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经典阅读之后,可要求学生写读后感,续写、补写或改写,或自己创作。

读后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作者的观点态度,人文情怀,或作品技法等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能体现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可以在教学之前进行,也可以在之后进行。续写、补写主要可以是经典,在读完莫泊桑的《项链》后,让学生补写主人公在知道真相后怎么做。改写在诗歌和散文或散文诗之间较好,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将散文改写成诗歌。通过续写、补写或改写同样可以达到更透更深的理解作品,同时更是一次次写作的练习。自己创作是比一般作文要求更高的写作,比如阅读后,学生可以进行的尝试写作,在学习诗歌后,学生可以自己试着写诗,在阅读学习后,各种文学作品形式都可以尝试写作。如果写的不错,作为教师要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这对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会有非常大的提高有了创作的动机与愿望,阅读的兴趣自然机会产生。文学经典的魅力就会不言自明。

阅读经典,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能使学生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的人,文学素养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阅读经典应该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标签: # 阅读 # 文章 #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