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考试大纲2022,高考考试大纲公布

tamoadmin 2024-07-15 人已围观

简介1.广东高考音乐美术术科考试大纲2.今年2019年理科高考考纲是怎样的3.求2012贵州高考考试大纲4.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都有哪些?5.高考物理山东省的考试大纲6.跪求2019高考大纲考试说明7.福建成考高起点数学考试大纲是什么?高考英语考试大纲,每年发布一次,明确高考的范围和内容。例如: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主要测试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考查的知识点将涵盖语音、词汇、语法

1.广东高考音乐美术术科考试大纲

2.今年2019年理科高考考纲是怎样的

3.求2012贵州高考考试大纲

4.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都有哪些?

5.高考物理山东省的考试大纲

6.跪求2019高考大纲考试说明

7.福建成考高起点数学考试大纲是什么?

高考考试大纲2022,高考考试大纲公布

高考英语考试大纲,每年发布一次,明确高考的范围和内容。

例如: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主要测试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考查的知识点将涵盖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内容包括单项选择、情景对话,完型填空、阅读理解、英汉翻译、应用写作等。

广东高考音乐美术术科考试大纲

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一般都是在10-11月之间公布。

教育部就是在2016年10月份公布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部分省份自主命题的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已经陆续公布,预计全国卷考试大纲在本月下旬也可以公布。

今年2019年理科高考考纲是怎样的

2017广东高考音乐美术术科考试大纲

 为做好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考音乐、美术术科统一考试的有关工作,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制订了《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美术术科考试大纲》。下面请随我一同来了解下大纲吧。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术科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音乐术科统考)是面向报考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类专业的考生进行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是我省普通高考的组成部分。音乐术科统考主要考核或检测考生对音乐理论基础的掌握程度,音乐听觉能力、识谱能力、演唱或演奏能力及表现能力,嗓音条件或器乐演奏的生理条件。通过考试选拔出具有音乐专业学习潜能、毕业后能从事音乐工作的普通高校音乐类专业合格新生。

 二、考试科目

 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

 器乐考生的应试乐器限定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小号、萨克斯管、古典吉他、手风琴、双排键电子琴、二胡、高胡、古筝、琵琶、阮、竹笛、扬琴、打击乐等18种乐器。

 三、考试成绩计算办法

 各科目均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分。

 考生音乐术科考试的总成绩=(乐理得分?10%+视唱练耳得分?20% +声乐得分?35% +器乐得分?35%)?3,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分。

 音乐术科统考总分满分为300分。

 四、考试须知

 (一)笔试

 1. 考生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不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2. 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2B铅笔答题,不得使用其他颜色字迹的笔;字迹要工整、清楚;填涂要规范;不得使用涂改液(带)。

 (二)面试

 1. 考生必须在限定乐器范围内选择一种乐器参加考试。

 选择限定乐器以外的考生,不能报考?只认可广东省术科统考成绩的招生院校?,可报考?在广东省统考合格基础上校考的院校?。

 报考?在广东省统考合格基础上校考的院校?的限定乐器之外的考生必须参加音乐术科统考的其他科目(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乐)的考试。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同上,总分满分为195分,本科资格线另行划定。

 2. 所有考生均应在考试大纲规定的曲目范围内选取考试曲目,按现场电脑抽中的曲目演唱(奏),在器乐考试时还须按现场电脑抽中的指定演奏选段演奏,否则均视为放弃考试。

 乐理和视唱练耳的题型示例、声乐和器乐的考试规定曲目(含指定演奏片段及速度要求)和打击乐加试内容,可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eeagd.edu.cn)以及星海音乐学院招生网(://.xhzsb)下载。

 为方便考生备考,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星海音乐学院将声乐的考试规定曲目汇编成《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试规定曲目丛书》(声乐卷),该书已由花城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发行,考生可自行选购。

 3. 考试前考生须按照要求在星海音乐学院招生网(://.xhzsb)如实填写考试抽签曲目的代码,曲目不得重复。具体填报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

 4. 考试时考生须向考场提供声乐抽签曲目的钢琴伴奏五线谱和器乐抽签曲目(包括练习曲、乐曲或奏鸣曲)的曲谱。

 5. 考官组由多名考官组成,考官组根据评分标准评定考生成绩。

 6. 考官组可根据具体情况现场调整演唱(奏)时间、抽考作品片段或加试考生基本功。

 7. 所有面试项目将在考生与考官间设置布帘,考生与考官不得见面。

 (三)其他

 1. 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考场及有关注意事项。

 2. 考试时,考生须凭?广东省2017年音乐术科统一考试准考证?和有效件(二代、军人件)原件按时进入考场。迟到者视为弃考,禁止进场。误考、缺考者一律不予补考。

 3. 禁止携带一切通讯工具、录音录像设备进入考场,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资格。

 4. 考场内禁止透露姓名、考号、抽签曲目等个人信息,禁止做任何打招呼及有暗示性的言语行为。

 5. 考试前,考试的相关信息和通知将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eeagd.edu.cn)、星海音乐学院招生网(://.xhzsb)及考场公告栏公布。如有变化,以考场公告为准,请考生密切留意。

 五、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具体要求见各科目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一)乐理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1.考试目的

 通过测试考生所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音乐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定考生是否具备进入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习所必备的音乐理论基础。

 2.考试内容

 (1)音律与记谱法(约占30%)

 ① 音与音高:音列、音级及其分组等。

 ② 音律: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半音、全音、等音等。

 ③ 音符与谱表:各种音符与休止符(含简谱);谱表、谱号等。

 ④ 节奏节拍:各种节奏、节拍及其音值组合法。

 ⑤ 音乐术语和标记:常用的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速度及力度标记、装饰音和术语等。

 ⑥ 译谱:五线谱与简谱的互译。

 (2)音程与和弦(约占25%)

 ① 音程:原位及其转位的单音程、复音程;自然音程、变化音程;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等音程。

 ② 和弦:原位及其转位的三和弦、七和弦;等和弦。

 (3)调式与调性(约占45%)

 ① 调式:自然、和声、旋律三种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

 ② 调的关系:关系大小调、同宫系统各调、同主音调和等音调。

 ③ 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自然大、小调式;和声大、小调式。

 ④ 调式变音与半音阶:调式变音;调式半音阶。

 3.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各约占50%。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视唱练耳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1.考试目的

 通过对音乐听觉能力、视唱能力和音乐记忆力的测试,鉴定考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

 2.考试内容

 分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1)笔试部分(约占75%)

 1)选择题

 音高限定在调号为一个升、降号的调性范围内。

 ①音组:分解和弦及多音音组。和弦限定在原、转位的大三、小三、减三和弦及大小七、小小七和弦的范围内;多音音组含变化音级。

 ②音阶:自然、和声、旋律三种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

 ③和声音程:八度以内的自然音程。

 ④和弦:大三、小三、减三和弦原、转位以及大小七、小小七和弦原位。

 ⑤旋律:单声部。调式限定在自然、和声、旋律三种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可含调式变音)的范围内。节拍为拍子;节奏为常用节奏型。

 2)听写题

 调性范围:一个升、降号以内的自然、和声、旋律三种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

 ①单音:相邻音为单音程。

 ②和声音程连接:调内自然音程及其性质。

 ③单个和弦:大三、小三、减三和弦原、转位及性质;大小七、小小七和弦的原位及性质。

 ④节奏:节拍为拍子,长度为4至8小节;节奏为常用节奏型。

 ⑤旋律:单声部(可含调式变音)。节拍为拍子,长度为4至8小节;节奏为常用节奏型。

 (2)面试部分(约占25%)

 视唱题:单声部旋律一首(五线谱)。

 范围:调号为一个升降号以内的自然大、小调式,和声、旋律小调式及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含调式变音;节拍为拍子;节奏为常用节奏型。

 3.考试形式

 (1)笔试部分

 考生按试题各部分要求,用听记(听写)方式,完成播放音响给出的考试题。

 1)选择题:根据播放的试题内容,按照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连续播放三遍。

 2)听写题:在空白小节处填写没有被记录的播放内容,其中和声音程、和弦要求写出其名称。

 ①单音 连续播放两遍,每遍播放前给出标准音。

 ②和声音程连接 连续播放三遍,每遍播放前给出标准音。

 ③单个和弦 每个分别播放三遍,第一遍播放前给出标准音。

 ④节奏 每条播放一至三遍。

 ⑤旋律 每条播放一至五遍。

 (2)面试部分

 现场面试,考生视唱旋律一首,视谱即唱(无准备时间)。

 视唱题由考场给出。当主考老师在钢琴上弹出旋律的第一个音后,考生必须马上按照试题要求,唱名清晰地划拍或击拍视唱。

 4.试卷结构和评分标准

 (1)试卷结构

 视唱练耳考试满分100分。

 笔试部分满分75分,其中听音选择题约占30%,听音填写题约占70%。考试时间为30分钟。

 面试部分满分25分,只能视唱五线谱。

 (2)评分标准

 面试部分:不限定唱名法。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分:音准、节奏、流畅与完整、音乐表现。具体评分标准:

 ①音准、节奏、流畅与完整、音乐表现均为优良者,按满分的95%左右给分。

 ②音准、节奏正确、视唱完整流畅、音乐表现一般的,按满分的85%左右给分。

 ③音准、节奏正确、视唱不够完整流畅、无音乐表现的,按满分的75%左右给分。

 ④音准、节奏基本正确、视唱不够完整流畅、无音乐表现的,按满分的65%左右给分。

 ⑤音准、节奏不正确的,不能及格,根据实际情况按满分的`5%-59%给分。

 ⑥不识谱、不能视唱的不给分。

 (三)声乐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1. 考试目的

 通过考生的演唱,测定考生的嗓音条件、演唱方法、音乐表现等。

 2. 考试内容和形式

 考生现场背谱演唱歌曲1首。

 考生在规定的曲目范围内选取3首歌曲作为考试抽签曲目,由电脑现场抽签1首作为考试曲目。

 3. 考试要求

 (1)考生必须按照电脑抽签决定的考试曲目演唱,否则视为放弃考试。

 (2)考生未按要求背谱演唱,将予以扣分处理。

 (3)中国歌剧选段及外国歌剧咏叹调不可移调演唱,否则将予以扣分处理。

 (4)考试时一律用由考场提供的钢琴伴奏,考生须自备抽签曲目的钢琴伴奏五线谱。

 4.评分标准

 声乐考试满分为100分。评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

 (1)嗓音条件

 要求音色明亮、圆润、音质纯净,声音有较大的可塑性,发声器官无疾病,自然音域达到十二度左右。

 (2)演唱方法

 发声方法基本正确,无不良发声习惯,呼吸、声音通畅,吐字清晰。

 (3)音乐表现

 能较准确地运用普通话或原文演唱中外歌曲,能较好地表现歌曲情感、音高、节奏准确,演唱较完整。

 注:考生应符合招生专业目录规定的身高要求,并且五官端正。

 (四)器乐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1.考试目的

 通过考试测定考生的器乐演奏水平和综合表现能力。

 2. 考试内容和形式

 (1)考生须在限定乐器范围内选择一种乐器参加考试。应试乐器限定为18种,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小号、萨克斯管、古典吉他、手风琴、双排键电子琴、二胡、高胡、古筝、琵琶、阮、竹笛、扬琴、打击乐。

 (2)考生现场背谱演奏作品2首,其中钢琴考生为练习曲和奏鸣曲各1首,其他器乐考生为练习曲和乐曲各1首。

 钢琴考生在规定的曲目范围内选取2首练习曲作为考试抽签曲目,选取1首奏鸣曲作为考试曲目。考生选取的曲目如划分了考试演奏片段的,由电脑抽签决定考试选段。曲目范围和考试指定演奏片段详见附录3。

 钢琴以外的其他器乐考生在规定的曲目范围内选取练习曲和乐曲各2首作为考试抽签曲目。考生选取的曲目如划分了考试演奏片段的,由电脑抽签决定考试选段。曲目范围和考试指定演奏片段详见附录3。

 (3)打击乐考生必须选择下列组合之一参加考试并加试基本功。可选择的组合有:A.小军鼓与玛林巴;B.小军鼓与爵士鼓;C.小军鼓与排鼓。加试内容详见附录4。

 3.考试要求

 (1)考生演奏的速度不得低于每首曲子规定的最低速度要求(详见附录3),否则将予以扣分甚至终止考试。

 (2)作品中标记的反复记号不用重复演奏,附录3中?考试指定演奏片段?一栏中有特别注明的除外。

 (3)考生必须按照电脑抽签决定的考试曲目及选段演奏,否则视为放弃考试。

 (4)考生必须背谱演奏,否则将作扣分处理。

 (5)考生须自备考试抽签曲目(包括练习曲、乐曲或奏鸣曲)曲谱。

 (6)考生不可自带伴奏或伴奏CD。

 (7)考场提供钢琴、双排键电子琴(ELS-01C)、小军鼓、玛林巴、爵士鼓、排鼓、琴架。其他乐器(包括鼓槌等)考生自备。考生统一使用考场已提供的乐器和琴架。

 4.评分标准

 器乐考试满分为100分,评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正确的演奏方法、演奏姿势和演奏状态。

 (2)演奏规范、流畅和完整,基本功扎实,具有正确把握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及音色的能力。

 (3)能较好地体现乐曲的内容与风格,具有较强的乐感和艺术表现力。

 (4)作品的程度及考生所完成的质量。

 注:考生必须具有学习所选乐器的生理条件。

;

求2012贵州高考考试大纲

1月31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

2019年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数学(理科):

高考理科数学科要求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 2 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 4 的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等 2 个专题。

物理: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

化学:

高考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 1”“化学 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中任意选一个模块考试。

生物:

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英语:

考核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语言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 左右。语言运用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

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都有哪些?

贵州省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改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建立以高考成绩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考评价体系。

(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普通高中学生要在高中阶段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校要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均记入考生电子档案。考生电子档案包括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考生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高考成绩信息、考生家庭情况、诚信记录等。

(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1.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考同分考生位次排序的依据。

2.考生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后,招生高校可在进档考生范围内,按照公布的招生章程,参照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考生。

3.自主招生高校可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对考生进行考核。

(三)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含普通专科、以下称高职)招生改革力度,实施多渠道录取。

1.积极推进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工作,扩大单独招生规模。

2.扩大中职报考高职和高职初中五年制招生规模。

3.试行实施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的高职招生注册入学办法。

六、保障措施

各级人民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方案的宣传,使公众及时了解改革内容和相关政策规定及改革意义,为高考改革平稳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特别要做好中学外语听力教学的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建设工作,确保高考改革有序推进。

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按照高考改革的要求,加强报名、考试、评卷、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订、完善各项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阳光招生制度,加大招生信息公开、公示力度,取有效措施,保障各环节工作安全、高效的完成。

各高等院校要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各普通高中要认真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好教学工作;要切实做好高考改革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考生,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顺利实施。

本方案自2013年开始实施。

到考试吧里去查

高考物理山东省的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 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 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 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做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2. 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

抽象概括能力是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经过分析提炼,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 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

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4. 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

5. 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

数据处理能力主要是指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理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并构建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6. 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7. 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三、个性品质要求

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考查要求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

1.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2.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考生实际.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上;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法和推理的考查,考查以代数运算为主;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对应用意识的考查主要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试题设计要切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和考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实践经验,使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符合考生的水平.

5. 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也要有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以及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等类型的试题.

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部分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1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专题.

必考内容

(一) 集合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二)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 函数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5)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 指数函数

(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4)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3. 对数函数

(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3)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4. 幂函数

(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5. 函数与方程

(1)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6.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三) 立体几何初步

1. 空间几何体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做严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 直线与方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 圆与方程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3. 空间直角坐标系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五) 算法初步

1. 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 基本算法语句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六) 统计

1. 随机抽样

(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 用样本估计总体

(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

(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变量的相关性

(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七) 概率

1. 与概率

(1)了解随机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两个互斥的概率加法公式.

2. 古典概型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所含的基本数及发生的概率.

3. 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八)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1. 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 三角函数

(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九) 平面向量

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 向量的线性运算

(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5. 向量的应用

(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

(十) 三角恒等变换

1. 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十一)解三角形

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 应用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十二)数列

1.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十三)不等式

1. 不等关系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 一元二次不等式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十四)常用逻辑用语

1. 命题及其关系

(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则”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十五)圆锥曲线与方程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3)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

(4)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5)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十六)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 导数的运算

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2)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十七)统计案例

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独立性检验

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2. 回归分析

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十八)推理与证明

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十九)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 复数的概念

(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

(2)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2. 复数的四则运算

(1)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2)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二十)框图

1. 流程图

(1)了解程序框图.

(2)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

(3)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结构图

(1)了解结构图.

(2)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选考内容

(一)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 坐标系

(1)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2)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3)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4)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5)了解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表示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

2. 参数方程

(1)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2)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3)了解平摆线、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推导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4)了解其他摆线的生成过程,了解摆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摆线在表示行星运动轨道中的作用.

(二)不等式选讲

1. 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

4. 会用向量递归方法讨论排序不等式.

5.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范围,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

6. 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伯努利不等式:

了解当n为大于1的实数时伯努利不等式也成立.

7. 会用上述不等式证明一些简单问题.能够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求一些特定函数的极值.

8.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

祝考生们高考取得好成绩!

跪求2019高考大纲考试说明

三、物理

(一)能力要求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详细内容及具体说明列在本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一、质点的运动

内 容 要求 说明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2.位移和路程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t.s-t图.v-t图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v0+at,s=v0t+at2/2,v2-v02=2as.v-t图 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8.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的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9.平抛运动 10.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v2/R Ⅰ

不要求会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v2/R

二、力

内 容 要求 说明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1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15.滑动磨擦.滑动摩擦定律 Ⅱ

1.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

三、牛顿定律

内 容 要求 说明

1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18.牛顿第三定律 19.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20.牛顿定律的应用 21.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 22.宇宙速度 23.超重和失重 24.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Ⅱ

四、动量、机械能

内 容 要求 说明

25.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26.动量守恒定律27.功.功率 28.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29.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30.弹性势能 31.机械能守恒定律 32.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 33.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Ⅱ

Ⅱ Ⅰ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五、振动和波

内 容 要求 说明

34.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35.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做简谐振动.单摆周期公式 36.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37.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38.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9.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40.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 41.多普勒效应 Ⅱ

六.分子热运动、热和功、气体

内 容 要求 说明

4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43.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44.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45.热力学第一定律 46.热力学第二定律 47.永动机不可能 48.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49.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50.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热力学温度 51.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 5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53.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Ⅰ

七、电场

内 容 要求 说明

54.两种电荷.电荷守恒 55.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 56.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57.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势面 58.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 59.静电屏蔽 60.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6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 62.电容器的电容 6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常用的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的情况

八、恒定电流

内 容 要求 说明

64.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 65.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66.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67.电阻的串联、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68.电功和电功率.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69.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70.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 Ⅱ

九、磁场

内 容 要求 说明

71.电流的磁场 7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地磁场. 73.磁性材料.分子电流说 74.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75.磁电式电表原理 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77.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Ⅰ

1.安培力的计算限于直导线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2.洛伦兹力的计算限于v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十、电磁感应

内 容 要求 说明

78.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7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则 80.自感现象 81.日光灯 Ⅱ

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十一、交流电流

内 容 要求 说明

82.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83.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84.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 85.电能的输送 Ⅱ

只要求讨论单相理想变压器

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

内 容 要求 说明

86.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 87.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88.电视.雷达 Ⅰ

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内 容 要求

说明

89.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 90.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91.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 92.光导纤维 93.棱镜.光的色散 Ⅰ

十四、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内 容 要求 说明

94.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95.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96.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现象 98.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 、γ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99.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00.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101.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Ⅰ

十五、原子和原子核

内 容 要求 说明

102.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103.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104.氢原子的电子云 105.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衰变.半衰期 106.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107.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108.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109.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 110.轻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 111.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Ⅰ

十六、单位制

内 容 要求 说明

112.单位制.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小时、分、摄氏度(℃)、标准大气压、升、电子伏特(eV) Ⅰ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十七、实验

内 容 要求 说明

113.长度的测量 114.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11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17.验收动量守恒定律 11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1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20.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2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22.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2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124.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25.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126.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27.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28.练习使用示波器 129.传感器的简单应用130.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3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点器、弹簧测力计、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福建成考高起点数学考试大纲是什么?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现将具体事项公布如下,希望2019年高考的同学们认真阅读。

总 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考试大纲》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制定。

《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包括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 ,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体现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和阶段性成果。

《考试大纲》是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各分省命题省份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地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订适用的《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福建成考高起点数学考试大纲是什么?福建成人高考属于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福建省相关部门组织考试及录取事宜。成人高考考试大纲是成人高考命题组的命题依据,目前,成人高考考试大纲一直沿用2011年版《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预计2021年成考也不会有太大变动。《数学》科目考试大纲整理如下。

成人高考数学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考察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代数、三角、平面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四部分。

考试中不可以使用计算器。

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作如下说明:

1、知识要求

考试大纲对所列知识提出了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顺序排列,且高一级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层次要求.三个层次要求分别为:

了解:要求考生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认识,识记有关内容,并能进行直接运用.

理解、掌握、会:要求考生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较深的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灵活应用:要求考生对所列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并能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

2、能力要求

逻辑思维能力:会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演绎、归纳和类比进行推理;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运算能力:理解算理,会根据法则、公式、概念进行数、式、方程的正确 运算和变形;能分析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

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画出正确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变形。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

一、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代数

(一)函数

1.了解集合的意义及其表示方法.了解空集、全集、子集、又集、并集、 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理解函数概念,会求一些常见函数的定义域。

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及奇函数、 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4.理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理解它们的图象和性质,会求它们的解析式。

5.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它的图象和性质以及函数:y=ax2+bx+c(a≠0)与y=ax2的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最大值或最小值.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6.了解反函数的意义。

7.理解指数与对数的概念,会用有关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8.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它们的图象和性质,会他们解决有关问题。

9.会求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二)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1 .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不等式.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了解区间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集.

2.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会解形如|ax+b|≥c和|ax+b|≤c的绝对值不等式.

(三)数列

1.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

2.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会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等比中项的概念,会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四)导数

1.了解数列、函数极限的概念,了解数列、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简单数列的极限。

2.了解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第二部分 三角

(一)三角函数及其有关概念

1.了解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理解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了解弧度的概念,会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了解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三角函数式的变换

1.掌握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

2.了解两角和、两角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会用它们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

(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解决有关问题。

2.了解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会求函数y=Asin(ωx+φ)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

4.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了解符号arcsinx,arccosx,arctgx含义。

(四)解三角形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用它们解直角三角形。

2.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会用它们解斜三角会根据三角形两边及 其夹角求三角形的面积。

第三部分 平面解析几何

(一)平面向量

1.了解向量的概念,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了解向量的加、减运算,了解数乘向量的运算,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条件。

3.了解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了解直线的向量参数方程。

4.了解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了解其几何意义和在处理长度、角度及垂直问题的应用,了解向量垂直的条件。

5.了解向量的直角坐标及其运算。

6.掌握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的中点公式和了解平移公式。

(二)直线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会求直线的斜率。

2.会求直线方程。

3.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三)圆锥曲线

1.了解曲线和方程的关系,会求两条曲线的交点。

2.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

3.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4、理解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概念,了解它们性质,会求它们的标准方程。

第四部分 概率与统计初步

(一) 排列、组合

1.了解分类记数原理和分步记数原理。

2.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会用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3.会解排列、组合的简单应用题。

(二) 概率初步

1.了解随机及其概率意义。

2.了解等可能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记数方法和排列组合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件的概率。

3.了解互斥的意义,会用互斥的概率加法公式计算一些的概率。

4.了解相互独立的意义.会用相互独立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的概率。

5.会计算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屮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6.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期望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值。

(三)统计初步

1.了解总体和样本的概念,会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

2.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代数 约50%

三角 约20%

平面解析几何 约20%

概率与统计初步 约10%

(二)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50%

填空题 约10%

解答题 约40%

(三)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郑重声明:以上考试大纲均依据《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11年版)》整理,仅作为交流和学习使用,方便考生了解《数学》科目考试重点,并不具有权威性和确定性,一切2021年成人高考《数学》科目考试大纲均以2021年福建省教育考试院规定为准。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免费领取复习资料:s://.87dh/xl/

文章标签: # 考试 # 了解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