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数学家做高考题,数学家做高考题的方法

tamoadmin 2024-07-06 人已围观

简介1.怎样做好高考数学压轴题2.今年高考数学难度如何?多地考生发表看法!3.1+2+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 高考题`4.数学家做现在的高考和考研的数学试题能得满分吗?5.中国数学家的故事,500字以上,急急急?一般来说,高考数学压轴题是为了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准备的,但是掌握方法,也能让你很好的答对高考的压轴题哦。下面是我分享的高考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方法

1.怎样做好高考数学压轴题

2.今年高考数学难度如何?多地考生发表看法!

3.1+2+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 高考题`

4.数学家做现在的高考和考研的数学试题能得满分吗?

5.中国数学家的故事,500字以上,急急急?

数学家做高考题,数学家做高考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高考数学压轴题是为了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准备的,但是掌握方法,也能让你很好的答对高考的压轴题哦。下面是我分享的高考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方法

正确认识压轴题

压轴题主要出在函式,解几,数列三部分内容,一般有三小题。记住:第一小题是容易题!争取做对!第二小题是中难题,争取拿分!第三小题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题目!也争取拿分!

其实对于所有认真复习迎考的同学来说,都有能力与实力在压轴题上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要获取这一半左右的分数,不需要大量针对性训练,也不需要复杂艰深的思考,只需要你有正确的心态!信心很重要,勇气不可少。同学们记住:心理素质高者胜!

化繁为简,能做多少算多少

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因为判卷是不只看结果的。

重视审题

你的心态就是珍惜题目中给你的条件。数学题目中的条件都是不多也不少的,一道给出的题目,不会有用不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你要相信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可以做到正确答案的。所以,解题时,一切都必须从题目条件出发,只有这样,一切才都有可能。

小窍门

一道大题中第一题的答案是下一题的条件。很多同学在做压轴题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第一小题的答案。一般第一小题很简单,第二题很难,有的同学忽略了第一题答案可以作为下一题条件这个重要因素,所以耗时很久也解答不出来。建议考生罗列题目给出的条件时,一定要把第一小题的答案也考虑进去。当然,不是每个压轴大题都是这样的,也有很多压轴题的不同小题给出不同条件,希望考生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退步解答

“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如果你一时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参变数退到常量,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

平常心,不要紧张

做题时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同学解答不出来时容易烦躁、紧张、出冷汗或者自暴自弃,这在高考中是最忌讳的。如果时间充足,建议同学们在压轴题上训练自己的心态,即使做不出来也要冷静、淡定,另外要注意好时间的控制。

做压轴题的最高境界是没有难易之分,只有根据题目条件推理出新条件,最终获取结论的做题流程。如果解答不出就果断放弃,能够解答到哪里就解答到哪里,老师会根据得分点来给分的。

高考数学解答题的解题技巧

珍惜题目中给你的条件。数学题目中的条件都是不多也不少的,一道给出的题目,不会有用不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你要相信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可以做到正确答案的。所以,解题时,一切都从题目条件出发,只有这样,一切才都有可能。

在数学家波利亚的四个解题步骤中,第一步审题格外重要,审题步骤中,又有这样一个技巧:当你对整道题目没有思路时:步骤1将题目条件推汇出“新条件”,步骤2将题目结论推导到“新结论”.

步骤1就是不要理会题目中你不理解的部分,只要你根据题目条件把能做的先做出来,能推导的先推汇出来,从而得到“新条件”。步骤2就是想要得到 题目的结论,我需要先得到什么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新结论”。然后在“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再寻找关系。一道难题,难就难在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关系难以 建立,而你自己推出的“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的关系往往比原题更容易建立,这也意味着解出题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最后要提醒的是,虽然我们认为最后一题有相当分值的易得分部分,但是毕竟已是整场考试的最后阶段,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疲劳不可避免,因此所有同学在做最后一题时,都要格外小心谨慎,避免易得分部分因为疲劳出错,导致失分的遗憾结果出现。

高考数学压轴题分析方法

1、综合性强,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近几年数学高考压轴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数学高考压轴题,已经由单纯的知识叠加型转化为知识、方法、能力综合型,尤其是创新能力型试题。压轴题是高考试题的精华部分,具有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多、能力要求高、突显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以及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特点。

2、高观点性,与高等数学知识接轨。

所谓高观点题,是指与高等数学相联络的一些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或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或体现高等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推理方法。由于高考的选拔功能,这类题往往倍受命题者青睐。近年来的考题中,出现了不少背景新、设问巧的高观点题,成为高考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3、交汇性,强调各个数学分支的交汇。

高考数学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在知识网路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能力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的特色。高考数学压轴题讲究各个数学分支的综合与交汇,有利于加强对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4、结论或条件比较新颖

在这类试题往往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表述脱俗,背景鲜活,设问独特,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怎样做好高考数学压轴题

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就没有思路,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学霸看到题目是怎么想的呢?为啥他们看到题目就有思路呢?其实最先想到的是:这道题我有没有见过。

然后是有没有见过类似的题目。然后将考题和见过的那道题目关联一下。

如果都是否定的,那么才会转到波利亚或者其他人所说的流程中的,什么转化条件啊之类的。

我原来也一直以为“数学思维”啊什么的,当然这个东西确实很有用,但后来才发现,做得快、用来解决80%的考试题目的,说到底就是因为见过。

数学不好的人,一个是见过,但没有记住,太多人都是这样的。

另一个,是没有“抽离出模型”。

所以,“穿着黑色西服的张三”和“穿着**马甲的张三”,在他们看来是两个人,但在数学好的人看来是一个人。

以上说的是高考之前的数学。

大学以后,尤其是读数学系的人,不清楚。

我又心血来潮了。

这个“见过”是瞬间完成的,对于绝大部分题目都可以一瞬间完成,所以一般不察觉,我原来也不察觉,直到后来有人问我:“我也按照你所说的,什么条件转化之类的,为啥我做不出来呢?(或者为啥我还是想不出来咋做呢?)”

然后我就分析思路的过程,发现:

(1)对于大部分题目,可能有个4、50%吧,比例是我大概估计一下的,其实因为做过太多类似的题目,所以直接就瞬间解掉了。

比如高考的第一道选择题,集合题,你要谈什么“数学思维”吗?

所以,做过、见过类似的题目,这个是根基。

解题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

所以,看到题目的第一瞬间,一定是“是否见过这道题”或“是否见过类似的题目”,只不过这个思路太快,所以被忽略了。

(2)有30%的题目,大概是“可以通过转化,很快归到已经做过的类似题目”上。

我想起一个笑话,说有个数学家失业了,去当消防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然后总管考他:“如果有个房子着火了,按照什么步骤去灭火?”这个数学家很流利的回答出来了。

总管很满意,就开了个玩笑,问数学家:“那么如果你看到一个没有着火的房子呢?”

数学家说:“那我就把它点着了,这样就转化成一个已知的问题了。”

虽然是笑话,但我觉得,其实解题的时候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这样。

这些题目,虽然表面有一些不同,但很容易用“模型”进行控制。

不过是绕了个弯而已。

而学得好的人,是这样的思维的:转化一步,“啪”就到了自己熟悉的题目上了。

学得差的人,是这样的:转化一步,不认识;再转化一步,还是不认识;再转化一步……

在实战中,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往往已经开始走错方向了,甚至开始往回走了。

(3)最后大概有20%的比例的题目,可能是真考察数学思维的。但我觉得高考试卷中,真正的比例要比20%小。

比如解析几何的题目,只要不出在压轴题,我觉得是考计算能力和熟练度的,和数学思维也没啥关系。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以及最后的压轴题,也只是有一定的概率会出到所谓的考察“数学思维”而已,50%?比例说不准。

比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2的16题,简单到1、2分钟就可以做出来了,毛数学思维,直接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把答案写对了就可以了。

那么,最后算下来,我估计,大概有10%的题目是真需要动脑子去想的,这个时候各种思维都有可能用上,什么转化、图形结合乱码七糟的。

最后就是这个问题了:如何定义数学学得好的人?

数学家?高考状元?数学满分者?数学天才(高斯)?

放在情境中,我认为自己还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当然,你要限定上面这几类人,我就不吭声了。

然后就是我本科学的不是数学专业,所以虽然我感觉应该差不多,但我不敢乱说,所以只能说至少高考前是这样的。

最后,我再看了一下波利亚的那个思维流程,其实他和我说的是一回事啊。

他把“审题”放在了前面,然后就是“看有没有见过(类似题目)”。

如果说到“数学好的人和数学一般的人在思维上的差异”,我觉得是“抽离模型”的差异。

数学好的人,直接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应该是比较强的。

今年高考数学难度如何?多地考生发表看法!

很多高三同学认为,数学高考试卷的最后一题压轴题很难拿分,往往在答题前,就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做不出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以至于很多考生在压轴题上得分都很低,这是非常可惜的。

首先同学们要正确认识压轴题。压轴题主要出在函数,解几,数列三部分内容,一般有三小题。记住:第一小题是容易题!争取做对!第二小题是中难题,争取拿分!第三小题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题目!也争取拿分!

其实对于所有认真复习迎考的同学来说,都有能力与实力在压轴题上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要获取这一半左右的分数,不需要大量针对性训练,也不需要复杂艰深的思考,只需要你有正确的心态!信心很重要,勇气不可少。同学们记住:心理素质高者胜!

以2009年的上海高考数学卷的压轴题为例,分析其中一半左右分值的易得分部分,谈一谈解题心态。同学可以再做一下2010年的高考卷最后一题,或者今年二模卷的最后一题,能否拿到比以往更多的分数。

2009年高考数学上海卷23题:

第二重要心态:千万不要分心。

其实高考的时候怎么可能分心呢?这里的分心,不是指你做题目的时候想着考好去哪里玩。高考时,你是不可能这么想的。你可以回顾高三以往考试,问一下自己:在做最后一道题目的时候,你有没有想最后一道题目难不难?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我要不要赶快看看最后一题,做不出就去检查前面题目前面不知道做的怎样,会不会粗心错这就是影响你解题的分心,这些就使你不专心。

第三重要心态:重视审题。你的心态就是珍惜题目中给你的条件。数学题目中的条件都是不多也不少的,一道给出的题目,不会有用不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你要相信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可以做到正确答案的。所以,解题时,一切都必须从题目条件出发,只有这样,一切才都有可能。

在数学家波利亚的四个解题步骤中,第一步审题格外重要,审题步骤中,又有这样一个技巧:当你对整道题目没有思路时,步骤(1)将题目条件推导出新条件,步骤(2)将题目结论推导到新结论,步骤(1)就是不要理会题目中你不理解的部分,只要你根据题目条件把能做的先做出来,能推导的先推导出来,从而得到新条件。步骤(2)就是想要得到题目的结论,我需要先得到什么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新结论。然后在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再寻找关系。一道难题,难就难在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关系难以建立,而你自己推出的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的关系往往比原题更容易建立,这也意味着解出题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最高境界就是任何一道题目,在你心中没有难易之分,心中只有根据题目条件推出新条件,一直推到最终的结论。解题心态也应当是宠辱不惊,不以题目易而喜,不以题目难而悲,平常心解题。

最后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虽然我们认为最后一题有相当分值的易得分部分,但是毕竟已是整场考试的最后阶段,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疲劳不可避免,因此所有同学在做最后一题时,都要格外小心谨慎,避免易得分部分因为疲劳出错,导致失分的遗憾结果出现冷雪飞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

1+2+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 高考题`

今年高考数学难度如何?多地考生发表看法!介绍如下:

据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考点的考生透露,虽然考试过程中有些题目难度高于预期,但大多数考生都觉得考试难度与去年或平时的模拟考试相当。一名考生表示,考试试题的处理思路有些不同,但送分题的比例很高,因此考140分还是相对容易的。

然而,对于一些考生来说,考满分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据一位数学老师透露,今年高考数学试题难度适中,但在历史上,03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被认为是最难的。即使对于顶级学霸来说,考满分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和技巧。

高考数学结束,考生微笑走出考场,试题难度如何?据考生透露,虽然有些题目难度高于预期,但考试难度相当,送分题比例高,考140分相对容易。但对于考满分的考生来说,仍然具有挑战性。

今年高考数学试题难度适中,但历史上,03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被认为是最难的。即使对于顶级学霸来说,考满分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和技巧。据一位数学老师透露,试题处理思路有些不同,但送分题比例高,是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

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一直备受关注,但难度适中的今年试题让考生们相对轻松。不过,是否考满分还需考生们发挥和运气的加持。

数学家做现在的高考和考研的数学试题能得满分吗?

高斯是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小时候他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聪明孩子.

还是上小学时,一次一位老师想治一治班上的淘气学生,他出了一道数学题,让学生从1+2+3……一直加到100为止.他想这道题足够这帮学生算半天的,他也可能得到半天悠闲.谁知,出乎他的意料,刚刚过了一会儿.小高斯就举起手来,说他算完了.老师一看答案,5050,完全正确.老师惊诧不已.问小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

高斯说,他不是从开始加到末尾,而是先把1和100相加,得到101,再把2和99相加,也得101,最后50和51相加,也得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结果当然就是5050了.聪明的高斯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中国数学家的故事,500字以上,急急急?

现在很多的同学数学的分数都不是很高,这拉低的整体的平均分,所以很多的学生都会是做很多的练习题来改善这种问题,那么初中数学练习题做的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吗?

数学习题

初中数学练习题做的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吗?

其实数学不是多做一些题就可以将自己的分数提升,而是要了解解题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整理出答案,这个科目是一种对脑部的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孩子的这种能力进行锻炼.

对于学生来说,这们科目真是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的家长都非常害怕看到孩子的数学分数,

并且有时候会让孩子多做一些初中数学练习题来改善这种问题,那么初中数学练习题做的多可以改善分数吗?让我们来看一下正确的答案.

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使用题海战术,其实这是错误的,家长们需要明白学习数学并非是要去做题,如果让孩子做大量的题很容易会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厌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而题海战术并非说的是多做题,而是掌握解题的方法,我们不能忽略掉理论知识,我们要对学习到的公式等等进行整理,在闲暇的时候看一看、背一背,这样我们对公式以及概念等等熟悉之后才可以进行解题.

所以如果一味的让孩子做大量的练习题对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太大的好处,这一点是所有家长们需要注意的,如果孩子的数学分数不好,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学习来改善,比如对教材进行预习、复习等等,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认为学过去就可以了,复习可以让我们更加熟悉之前所学的内容,这样分数才会有一定的提高,我们要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也要复习之前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

数学习题

在做初中数学练习题的时候,家长不可以让孩子做的过于多,需要给孩子一定的休息时间,以防止孩子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这样只会让分数出现下降并不会有上升的情况,所以只有详细的制定计划之后才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孩子的分数问题,还可以改善孩子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孩子的以后有非常大的影响.

杨乐中学时代的故事

刘锬 宋方

“速算冠军”

1955 年的某一天,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 4 )班教室里,四十多个同学正伏案专心解答着代数试题。钢笔点纸,得得得的答卷声,是那样密集、急促。这是一场检验同学答题技能和运算速度的考试。试题分量重、难度大,试卷发了两大张。

监考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体育老师。他在教室里前前后后绕了两圈,回到讲台前,时间才过了 20 分钟,这时就有一个瘦瘦的学生拿着试卷离开了座位。

“有什么问题?”监考老师问。

“我交卷了。”那个同学说。

“做好了?”监考老师十分惊讶。同学们也不由抬头望望这位第一个交卷的同学,投以钦佩的目光。此刻,班上几个运算熟练的同学才做好了第一道题。

监考老师看了看写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答卷,关心地问:“你复看过吗?时间还早哩。”

“我看过了。邮局还等我去帮忙计算个数据呢。”说完,他交了卷急匆匆出了教室。

监考老师不知道,这位学号为 5820 的学生,原是考试向来交头卷的杨乐同学。

其实,杨乐考数学第一个交卷的常规早在小学高年级就形成了。有一次,学校举行速算比赛,他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成了“速算冠军”,还得了一张奖状。

他这个“速算冠军”的称号一直保持到高中。在一次制图考试中,因为老师题目出难了些,全班只有三个同学得了及格分数,杨乐不但没有被难题难住,而且又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了全班最好的成绩。

惊人的速度,来源于惊人的毅力和艰巨的劳动。在整个中学阶段,杨乐就像一只不辞辛劳的蜜蜂,整天飞舞在数学的百花丛中,采集花粉,酿造蜂蜜。他钻进了数学的天地里,探索着数学的奥秘。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了,他那求知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了,于是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放学回家,花一二十分钟时间先把当天的家庭作业做完,然后就关起门坐在房间里,习惯地两手撑着下巴,一动不动地阅读着数学书籍,演算着数学习题。他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吃饭睡觉总要妈妈催几次。

他的桌上放满了《大代数讲义》、《代数学演习指导》、《新三角学讲义》、《几何证题法》等中外书籍。代数、几何、三角各科,他都分别阅读了五六种以上的参考书,而且每本书上的例题,都一题不漏地认真演算。仅在高中三年里,他演算的题目总计在一万道以上。

古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杨乐所以能成为“下笔如有神”的“速算冠军”,正是他博览群书、做题万道的结果。

“小先生”

在杨乐上高三第二学期的时候,深受杨乐敬爱的数学老师陆老师生了重病,竟至卧床不起。学校一时又找不到人来代课,同学们都很着急。陆老师身在病榻,心在教室。

有一天,陆老师把杨乐唤到身边,语调沉重地说:“我病了……同学们又快要毕业了……”

杨乐被老师这种强烈的责任心所感动,他安慰老师说:“老师,安心休养,我们能自学。”陆老师握住杨乐的手说:“我想,我的数学课请你去代上。”

杨乐听了,心情十分激动,这是老师对自己的培养啊!老师经常对他说:“一个好的数学工作者,不但要有灵活的数学头脑,还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记得还在高一的时候,陆老师给一些数学爱好者组织了业余数学小组,自己经常来作指导。有一次,陆老师抱病来到数学小组,给同学们讲解三角级数求和的方法之后,要杨乐给同学们讲解一道难题。杨乐讲完后,陆老师对同学们说:“杨乐讲得很清楚。今后你们可以请这位‘小先生’讲讲课。”

还有一次物理课上,有个同学向老师提了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年轻的物理老师演算了一半,算不下去,愣在讲台上了。老师看见杨乐想要发言。

“杨乐,你能算下去吗?”老师虚心地问。

“我试试看。”杨乐走向讲台,很快地把题目解完了。老师十分高兴,他对全班同学说:“杨乐真是一位‘小先生’啊。”

这次,杨乐听见陆老师又要叫自己当“小先生”,看着老师的病容,心里一阵不安。他忍住泪水,默默地望着瘦弱的老师轻轻地点了点头。

陆老师的病情日益恶化了。他在临终之前,又一次把最喜爱的学生杨乐唤到床前。杨乐看到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陆老师双眼凹陷、面色苍白,心里一阵悲痛。

“快毕业了……杨乐,你……准备考什么专业?”老师问他。“考数学系。”杨乐不假思索地回答。

老师会意地笑笑,安心地点点头,又语重心长地对杨乐说:“搞数学……很艰巨,很伤脑筋……不过我知道……你不怕艰苦,你不怕费脑筋……”

杨乐完全懂得老师的心意,这是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和鼓励。

陆老师去世后,杨乐把对老师的怀念化作行动的力量,学习更刻苦了。

“第一步”

杨乐在读高三时,有一天,突然从北京来了两个人,要找杨乐的班主任黄老师。来人从提包里掏出一份稿件交给黄老师,黄老师一看,这是杨乐的字迹。

原来,这两位同志是北京一家数学杂志的编辑。他们不久前接到一篇颇有见地的数学论文,作者竟是一个中学生,编辑不免感到惊异和怀疑,于是特地赶到南通中学来作调查了。

“杨乐完全能写出这篇稿子。”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说完他把杨乐找来,编辑同志当场对杨乐作了“口试”,杨乐对答如流、滔滔不绝。编辑同志又到数学老师那里了解情况。数学老师从书橱里捧出一尺多厚的数学笔记簿,对编辑同志说:“这全是杨乐平时演算的习题,还只是一部分。”

编辑细细翻阅着一本本笔记簿,不由心中充满着喜悦,其中一位同志说:“这是一颗即将升起的数学明星啊!”

杨乐勤奋学习的事迹,受到当地共青团南通市委的表扬,在 1956 年团市委的一份总结中,写进了杨乐的事迹,号召青年学生向他学习。

从此,杨乐像一头生气勃勃的小老虎插上了双翼,向着数学的神秘区域猛冲了。他常常这样想,那些不敢进击的人们,只不过是科学的奴隶;只有敢于进击,才能吸取前辈的经验,扩大前辈的成果,创造崭新的局面。

在学习中,杨乐从不墨守陈规,他敢于创新,敢于探索。有一次,他对于三角形三条边上的垂线交于一点(重心)的证明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传统的证明方法是德国的著名数学家高斯提出的。杨乐注意到三角形三条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外心)这个事实,又想,是否可以利用另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来证明垂心的定理呢?经过反复钻研,他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用内心证明了垂心的定理。

希望和成功永远是属于勤奋的人的。杨乐在高中毕业后,终于以高考数学 98.5 分的优异成绩录取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注:本来这篇文章是登在以前的一张报纸上,但如今在网上是找不到这篇文章的

文章标签: # 数学 # 题目 #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