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恢复高考的原则_主张恢复高考
tamoadmin 2024-06-23 人已围观
简介1.祖国60年辉煌的历史?2.建国六十周年以来的变化3.简要评述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4.东北大学校史5.有关知识改变命运的小故事6.北大数学系的四大才子,去美留学却一去不返,现状如何?7.家有九凤罗燕:在不平等起跑线上冲到最前面1 罗燕,著名的制片人,1977年恢复高考,罗燕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她在4800名上海考生中成为了被录取的仅有的20名幸运儿当中之一,她所主演的《女大学生宿舍》
1.祖国60年辉煌的历史?
2.建国六十周年以来的变化
3.简要评述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4.东北大学校史
5.有关知识改变命运的小故事
6.北大数学系的四大才子,去美留学却一去不返,现状如何?
7.家有九凤
罗燕:在不平等起跑线上冲到最前面
1
罗燕,著名的制片人,1977年恢复高考,罗燕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她在4800名上海考生中成为了被录取的仅有的20名幸运儿当中之一,她所主演的《女大学生宿舍》、《红衣少女》,已经成为了中国青春片的奠基之作,她所塑造的女大学生形象,已经成为一代青年人的梦中情人。时隔多年,她以第一个进入好莱坞主流**的中国独立制片人的身份去完成了她的**之梦。
罗燕:
让我先说个几分钟,我也不是特别准备好,所以我想待会儿可能多一些提问我觉得比较合适一些,刚才那位女士已经把我介绍了,怎么说呢?我始终是很喜欢我自己做的这一行,然后也觉得对自己比较满意吧,我一直希望能够有一些做一些新的作品,过去也做过一些作品,只是觉得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做得更多一些,然后也很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做一部好莱坞比较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大片,这是我的一个,我觉得中国人也不差外国人太多,在智商上,所以我常常觉得应该是能力实现这个所谓的梦想的。这就是我想,还是听大家提问,这样可以让我有的放矢一些。
当然刚才我已经被告知说,现在很多人面临毕业,有就业问题,当然关于这方面就有诸多种种的选择职业,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选,应该怎么申请工作,如此等等。我想前头几位已经说了很多了,给了大家很多忠告,待会儿如果还提这个问题的话,我也可以给自己,把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一些想法告知大家。
我去美国的时候念的是戏剧,我拿的是戏剧奖学金,因为没有那个奖学金我就去不了了,我念的是波士顿大学戏剧系。我记得刚去的时候那是80年代末,大部分人都念计算机、自然科学,然后好象很惊讶,学文科就已经很惊讶了,然后又学戏剧好象完全找不到工作。那么当然我也常常被质疑。可是呢我总是好象不能想象我学别的,好象我也不会,然后我在中国因为已经念过了,我到美国去念好象就觉得没法想象,然后就觉得学别的一定也学不好,然后我就有一个逻辑分析说,我去学,我跟大家一样,如果我学戏剧我也许会与众不同一些,所以我就从来就没想过转行。事实上我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以后就一直没转过行,或者是戏剧或者是**,就在这个行业里一直在工作,中国也好、美国也好。
那么我是觉得,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会很困难,但是事实上它的困难对别人来讲也是困难的,所以容易的竞争也多,所以相对来说其实是一样的,中国古话就说行行出状元吧,很偏的行业,很偏的门类也很容易找工作,那其实就是没有人跟你竞争,这就是我的逻辑。所以要说就业的话,我想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个。
那下面是不是就提问,这样会让我容易一些。
提问:
我觉得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就是可能出台的政策,可能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不主张大学生创业,但是我自认为不主张大学生创业,但是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应该多折腾一下,请问罗女士你同意我的观点吗?可能我对你的了解不是太多,可能你也不要建议,我是第一次听说您的名义。我就提问一下您这个问题,我刚才说的这个问题请问您听明白了吗?我说的意思就是今天来的这么多人,可能大部分都是为了创业来的,但是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创业,我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东西,可能每个人经历的东西不同,我就直接提我的问题。
我刚才所说的就是,一般成功的人都是大学期间爱折腾的一些人,请问您同意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多折腾一下吗?
罗燕:
当然同意。
提问:
我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学生会的代表。我在北美也听过您的很多的故事,我有两个问题,我想问您一下,就是第一个我知道好莱坞就有很多的压力,也有很多的这种他们排斥华人的一些例子,然后比如说您对这个有表演才能的大学生,不过他们学的专业并不是表演系,您对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建议,您觉得他们在这个行业上会有前途吗?
罗燕:
我觉得每一个行业都有他自己的专业技术吧,如果没有学过还是应该要去进行,至少学习班要进行学习。不然的话完全凭先天就具备,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很不容易保证成功。
提问:
在好莱坞尤其是美国这样的一个有一定歧视的,因为中国人嘛,有一定歧视的领域你是怎么生存、怎么工作的。
我这个人我也是的确在工作的时候,就是说很早期都被问到这个问题说,你怎么看待种族歧视问题,首先我觉得美国种族歧视跟过去比要好很多,第二个呢我好象不太在乎这个事儿,也可能我成长的环境和我一路上的逆境比较多,所以我好象没看见这个,所以我每次别人问我这个,我都觉得很惊讶,然后我就觉得我说我研究生的'同学,波士顿的同学,当然都是老外了,我波士顿的同学拿现在的结果来讲,我大概算最成功的,所以那我是中国人,我从中国来,但是我记得我研究生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大概70%的课没听懂,因为她说的英文太快,又是文科类。我记得第一学期毕业的时候,我的有一个课,我特地挑了一个课很古怪,那个可是中国没有所以我特地去挑。当然也很古怪,他叫你做的很多表演和实践都特别离气,当然我知道老师的意思,我记得那堂课结束的时候,我想那肯定糟了,我肯定要C了,我当时就老在清算,我说我C的话就得回国了,因为我的奖学金是必须B以上的,那么我特别心里悬着特别着急。然后呢老师就上来就首先评语,你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怎么着怎么着,只是你的英文障碍了你,我准备给你B,我就完全惊讶了你知道吗?因为我准备的就是C,而且我觉得我的表现就是C,结果号嚎啕大哭,哭了10分钟都止,然后呢就把我一个学期的好象积压的委屈都哭出来。那么我后来在想的原因是,其实不是种族歧视,就是说因为你起点的确,就是客观地讲你的起点就是比人家后面,你的英文就是比人家差,那你就赶紧干,就不要再罗嗦。因为事实上美国人也有在其他方面差的。那他也得努力,但是常常因为他会说英文或者怎么着,他就不太努力。
我们呢就是常常功课都做得半年,而且那时候计算机都没有,就只好到计算机中心去,常常是12点结束了,因为等你去的时候,整个的计算机中心全坐满人,我们文科就得写文章,老师布置特烦,老师要有限制页数什么的,就是你抄也得抄到那页数,所以就想好了12点去,因为结束以后电脑一关,那就全体回家,就才空出座位我才能坐上去,那你就想吧,那你就开始写,写到早晨四五点是常有的事儿。
但是我想这些事儿就是必须很客观,不能报怨也不能去想什么什么,你就是说既使中国,那你说妇女同志们都不一定有平等的,你是男性你不会遇到这个情况,这位**是女性,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就是实际上是永远有的,但是你如果天天在乎这个事儿的话,那你就别干了,人生来实际上是不平等的,那你就要在你这个不平等的起点上,想办法回到至少起跑线,然后在起跑线再开始赶上去。那你不仅要赶上去,还要冲到最前头,不是不可以的。
提问:
我想问一下您,您觉得比如说像中国小伙子,如果他们去好莱坞,比如说特别努力,那您觉得他们会有前途吗?
罗燕:
当然有,就是在乎的是你怎么干,就是说不能只是吃苦,还得要,你要智慧,要想好你的优点在哪里等等。
最近美国就有一个中国大陆去的,英文口音特别严重,那他在在脱口秀上已经是第一名了,他是学理工科的,把我笑翻了,你怎么能说没机会呢?
提问:
我的问题是,因为我特别喜欢陈道明,他在南方周末上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说他是一个远离人群的人,就是对中国的影视界是有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但是其实在大学中也有这种现象,所以说我就是想问一些针对咱们学生的,就是说你怎样看待现在这个状况,还有就是说如何帮助我们学生解决这个疑惑使大家平和下来,谢谢您。
罗燕:
中国的社会呢是一个过程我觉得,在一个达到某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所以一定会不浮躁,一定会在文明上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没问题的,只是说我们生在这个年代,这个年代是一个过程的年代,改革开放才三十年,所以说这个大家得面对现实。在面对现实的过程中间,怎么能够把握机会,怎么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很重要,这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学过的知识作出一个自己的判断,然后选择自己的道路,我很难给,这太个人了,但是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更多地想长线吧,应该说对自己算长线投资。因为这可能更适合我。
那么而且我常常会觉得,做某一些努力好象似乎会很快就又大浪淘沙又洗掉了,所以我常常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做很多战略设定,花很多时间做很多的横向分析,然后找出一个切入点,然后工作,一般是这样的。所以你刚才问到的问题我也天天见到,也天天想,尤其是刚回来中国工作的时候,其实也常常面对,这个很难,就是因为社会太大了,人是太渺小了,所以你要把这个社会的现象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似乎不太可能,所以这个就得要花时间想的,可能我给你的建议不多。 ;
祖国60年辉煌的历史?
考大学为改变命运
郑炳旭出生于汕头市一个农民家庭。谈到在乡下的经历,郑炳旭说,因为家里穷,十七八岁长身体时才有一年吃一次炖鸡的机会。这还是那个年代潮汕人最补身体的一种方式。未上大学前,他除了上工出勤以外,也摆过摊,卖水果、香烟,还卖过鱼。鸡蛋是卖五分钱一个,赚的钱是以分来计算的。上高中时,每天一大早去渔民那里进鱼,再赶到集市上去卖。卖水果是他赚钱最多的时候,每天能赚两块,他就很开心了。
他说,那时潮汕地区的农村小孩出路就是上学、做生意。他觉得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所以恢复高考后,他参加了考试。1980年,郑炳旭终于如愿以偿步入河南焦作矿业学院,学地下采煤专业。
“农村出来的小孩想得都很简单,只要能上大学就行,管它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在校4年,我是拼了命地读书……”郑炳旭实话实说。成绩优异的他连年获得奖学金。
爆破行业嗅到商机
大学毕业后,郑炳旭被分配到广东省煤炭设计院工作。进单位不久,他就被派到中国科技大学参加由煤炭工业部组织的为期3个月的“现代爆破技术培训班”。这是郑炳旭人生的一大转折。
当时恰巧中科大要拆除一幢旧楼,运用的正好又是在那个年代还不多见的“爆破拆除法”,于是校方请来爆破专家结合实例讲学。神奇新鲜的爆破技术一下子激发了郑炳旭的兴趣,他天天乐此不疲地跟着老师“泡”在工地里。回到广州后,郑炳旭与另两名同事一起申请成立一个课题小组,专攻“城市控制爆破推广运用技术”。1985年,年仅26岁的他在此课题组基础上成立了宏大爆破工程公司。
谈到城市建筑“爆破”商机的挖掘,他说:“建国后国内城市里几乎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它的使用期限不过是几十年,期限到就要拆,拆建筑物用爆破的方法是最佳途径,这一市场的空间肯定非常大。”果然经过多年的发展,郑炳旭的宏大爆破工程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爆破公司。
广州老体育馆一爆扬名
郑炳旭笑言,真正让老百姓认识宏大爆破和郑炳旭的项目,是老广州体育馆的拆除。2001年5月18日12时09分,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满载着45年羊城体育辉煌的老广州体育馆,在3.5秒内灰飞烟灭,化为一堆仅有5米高的废墟。老体育馆附近是中国大酒店、火车站等,这对环保的要求以及安全非常高。为了保证工程的“万无一失”,整个体育馆爆破方案包括图解,全是由当时任总指挥的郑炳旭亲手画出来,该套设计方案后来在全国专家评审会中因“挑不出一个毛病”,而被与会工程院院士一致推荐为“中国最完善的爆破设计方案典范”。这漂亮的一爆,成为我国爆破史上规模最大、世界爆破史上技术最新的一次,也让广州人知道了爆破专家郑炳旭。
谈起2001年广州旧体育馆的成功爆破,郑炳旭说,这个项目是他们公司的亮点工程。当时有五六家公司竞标,而宏大靠的是概念取胜。郑炳旭主张环保清洁的爆破,对周围环境污染少,所以当时提出采用直升飞机洒水。事实上,郑炳旭坦言,在整个爆破行业,各级公司在技术细节上都是大同小异的,所谓差异化竞争,就是其他比如环保等方面的较量。帮业主单位想得更多更细致。
上天入地炸上市
在创造了“中国第一爆”后,2003年,郑炳旭又完成了爆———宁波镇海电厂摩天烟囱定向爆破。因此,他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揭开“烟囱支座破坏之谜”的人。
2004年,郑炳旭再次接手了一个号称“世界之最”的爆破项目———在距离秦山核电站150米处,爆破80万方石块,以便建第二个核电站。其技术要求是“500个孔同时炸后的震动冲击要小于1个孔的冲击”,否则秦山核电站就会自动停机关闭。而这一停机,整个华东地区也将停电……在郑炳旭之前,世界上还没人能攻克这一道技术难题。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上,郑炳旭的“干扰减震技术”得到了完美的验证,宏大提前半年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爆破。
2003年,宏大爆破进行了改制。郑炳旭认为,宏大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是2003年公司改制后。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展,目前宏大的业务由建筑物的拆除延伸到矿山的爆破、采矿、选矿等领域。郑炳旭说,以后宏大还要买矿山自己开矿,不再为别人打工。而随着国内经济和水上物流业的发展,宏大还将业务触角伸向了不下水炸礁、航道疏浚等方面。用郑炳旭开玩笑的话就是,从地面到天上,再到地下,再到水里,可谓包揽了水陆空。
目前,宏大正在筹划上市。郑炳旭说,全国共有2000多家爆破公司,光国家建设部支持的一级企业就有20多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长远发展,宏大一定要上市。郑炳旭说,作为一家爆破公司,做的是冒险生意,而公司上市也是一种风险投资。这是迄今为止,他做过的最大风险的投资。
荣膺“2007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
建国六十周年以来的变化
·2008年: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残疾火炬手捍卫圣火
·2008年:中国人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
·2003年:抗击“非典”
·2001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人口逼近13亿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中国成功主办APEC峰会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6年:董建华当选香港首任行政长官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开幕
·1995年: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
·1992年:长征二号火箭发射澳星成功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
·1988年:中国大陆首例在北京诞生
·1987年:重启中苏边界谈判
·1986年:中国海军舰队第一次出国访问胜利结束
·1985: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裁军
·1985年:我国奶牛冷冻胚胎移植获得成功
·1985年:我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建成
·年:我国南极长城站奠基典礼举行
·年:中英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年: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83年:我国加入《南极条约》
·1982年:中国男子羽毛球队参加汤姆斯杯并夺冠
·1982年:中共中央将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1982年:李宁在世界杯上勇夺6枚金牌
·1982年: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获世界冠军
·1981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981年:逝世
·1981年:中国民航首航美国纽约成功
·1980年:经济特区成立
·1980年: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80年:中国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
·1979年:邓小平访美
·1979年:中美建交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字
·1978年:改革开放
·1977年:恢复高考
·1977年: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诞生
·197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逝世
·1976年:“7·28”唐山大地震
·1976年: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6年:周恩来逝世
·1975年:成功预报海城地震
·1975年: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
·1975年:科学家测定珠峰高度为8848.13米
·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
·1974年:西沙群岛保卫战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
·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969年:抗菌素 “庆大霉素”研制成功
·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1967年:中国与印尼断交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6年: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二炮)成立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1966年:邢台发生6.8级地震
·1966年:第一枚地对地中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1964年: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1964年:我国第一枚生物火箭发射成功
·1964年:周恩来提出援外八项原则
·1964年:中法建交
·1963年:周总理访问亚非14国
·1963年:中苏论战进入白热化
·1963年: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
·1963年:中国开创断肢再植临床手术成功先例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成功举行
·1961年: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
·1961年:国产312-1V型明线12路载波机投产使用
·1960年:中苏两党关系公开破裂
·1960年:三门峡水库基本建成
·1960年: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
·1960年:中国第一枚试验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1959年:第一台快速通用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
·1959年:容国团获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1958年: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轮“跃进号”下水
·1958年:红旗轿车诞生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
·1957年:毛泽东率团访苏
·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1956年:“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1956年:陈镜开打破世界纪录
·1956年: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1956年:普通话开始在全国推广
·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955年:中国与南斯拉夫建交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
·1954年:周恩来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4年:北京—莫斯科直达客车首次通车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1952年:周恩来率团访问苏联
·195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
·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学制颁布
·1951年:治理淮河一期工程完工
·1951年:朝鲜停战谈判首次会议在开城举行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
·1950年:中苏正式结盟
·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
·1949年:新中国与苏联建交
简要评述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这位***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东北大学校史
隋唐的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如下:
1、科举考试“开放、平等、竞争、择优”的精神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宣扬公平竞争的原则,强调所有考生在竞争中的公开、公平和平等。科举制倡导的平等理念在当今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继承,这给了草根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的机会。要改变人的地位,就必须接受教育,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2、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还没有走出科举时代的错误
隋唐科举制度形成并不断完善后,学校教育逐渐“误入歧途”,不再教授实用知识。相反,为了教授所谓的“圣贤著作”和治理国家的伟大原则,学校教育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然而,在当今社会,学校教育似乎没有摆脱科举时代的错误。一切都是为了考试,一切都是为了深造,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社会用的人才。
3、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是间接派生于科举制度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许多高等院校。国家模仿古代科举制,实行高考计划,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招收大学生。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采取了推荐大学的形式,这导致了很多弊端,不得不在1977年恢复高考。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没有比高考更好的招生方式。在这方面,科举制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扩展资料:
隋唐科举制度对当时教育的影响:
隋唐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对家族政治和文化教育的垄断,降低了文化重心,对当时的文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是唐代文化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读书、考试、当官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五尺男孩耻于写字”,激发了文人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为了通过入学考试,学者不仅要精通儒家政治哲学,还要熟悉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法律甚至自然。历史上,科举出来的著名学者大都学识渊博。
比如唐朝的大作家韩愈就是这样一个“通才”。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无阶级的教育”,即所有人,不论贫富,地位高低,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科举制度继承了这种平等的思想,使孔子得以推广他的“不上课”的教育思想。
有关知识改变命运的小故事
东北大学校史 1.云涛日破 (1923-1931)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孕育着富庶,也引得列强垂涎。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局下,诞生了东北大学。 1921年初,东北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几位知识分子的内心却充溢炙热的激情。他们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他们就是当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对于他们的建议,奉天省议会于当年10月25日进行讨论,通过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 建校之初东大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经一年多建设,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理工科先行迁入,与仍在原址的文法科大学遥相呼应,形成南北两校区。1926年的东大一览曾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一带地势高阜,土质坚厚,中建正楼一座,形如蛱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开河环抱楼前洋洋西去,瞻眺环境爽垲葱茏诚胜地也。这方圣地孕育了东北大学蒸蒸日上的未来。学校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设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各学科之学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孙国封院长为促进科学进步,发起科学教育协进会。这一时期校内各种学术讲座开展的红红火火, “知行合一”是东北大学当时的校训。为力戒纸上谈兵,东大建成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留学德国归来的杨毓桢任厂长。1926年11月,文法理工各科组织学生参观华北机械厂及纺织厂,以增长工业方面知识;同年12月,俄文系学生抵达哈尔滨,实地考察;1927年,理工科学生参观奉海路、抚顺煤矿。实地参观考察、创建学会、开办讲座,刚刚诞生的东北大学已经开始运用现代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术文化。这些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东大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27年11月,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王永江因病逝世后,大学委员会公推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身负国仇家恨的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一直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少帅对东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明确提出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在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为改善办学条件,张学良校长先后共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各一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型学生宿舍一座、教授住宅38栋、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等。时任建筑委员会技术部主任的孙国封院长曾言:本校此次建筑实为东三省伟大工程。对于东大的建筑,一位老校友这样深情回忆:东北大学学堂的教室,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而我们得在这个教室里受课,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快乐!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张学良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往英美德各国留学深造。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东北大学羽翼渐丰。 东北大学宏伟校园不仅留下了学子求学的脚步,也留下了众多名师辛勤耕耘的身影。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恂、刘先州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可谓英才荟萃,俊彦云集。 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破除男女之隔阂,并给予妇女界以研究高深学术之机会,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东北大学男女同校之新纪元。 张学良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健儿大显神威,破数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 到1930年秋,东大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极一时之盛。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 2:风雨载途 (1931-1949)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陷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校,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1931年9月26日东北大学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学生也成立了“东大临时学生会”,协助教授们工作。10月18日,学校借北平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勉强复课。因条件所限,部分系科停办,同时添加边疆政治系、家政系等实用学科。 1932年,为了粉碎日本帝国主义霸占我国东北合法化的阴谋,艰难办学的张学良校长出资8000现洋资助我校学生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此举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还击。1932年7月30日,刘长春手执中国国旗阔步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这是中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国华北的一系列事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却一再退让,并准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12月9日,在中国***的领导下,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发动了“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在其他学校师生受军警围困,未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东大师生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孤军出动,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郊民巷,他们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尽管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学生们仍然顽强斗争,紧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示威游行。斯诺曾这样评述“一二九”运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知识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勇气,情景振奋人心,无论对参加者还是旁观者来说都是如此”。 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音乐教师阎绍璩也亲身经历了这次斗争。1936年,阎绍璩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诗作《五月的鲜花》为词,谱曲一首,将他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真实感受,化作悠远的旋律——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争不惜……这首从东大校园唱出的歌一问世,就在抗日民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并被迅速传唱,而这首歌也连同那次振奋人心的爱国运动一起载入史册。而今,每到12月9日,东大校园就又会传出那熟悉的旋律,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也伴着歌声走进年轻东大人的心里。 “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各大学于是纷纷准备外迁。1936年初,张学良校长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东大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2月24日,西安分校正式上课。在这抗日的大后方,两度迁校的东大师生,渴望安宁的环境,渴望潜心治学。 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将军,为给东大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筹资15万元,修建校舍。在修建大礼堂时,张将军有感于“九·一八”后国破校散的处境,在礼堂基石上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 辗转之中东大师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的洪流之中。1936年,“一二.九”运动一周年那天,西安一万多青年学生,举行了以“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为中心内容的请愿游行。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高呼:“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打回老家去!”等口号,在向陕西省主席邵力子请愿未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冲出军警戒严的中山门,高唱救亡歌曲,向临潼进发,向正在那里的蒋介石请愿。得知学生们要来临潼的消息,蒋介石下令堵截学生,武装镇压,格杀勿论。张学良校长深恐学生遭到伤害,驱车追上学生请愿队伍。劝阻学生返回校园。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但以后,张学良校长却从此失去自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1937年1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委臧启芳为代校长,根据国民党政府南迁东北大学的指令,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同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臧启芳来西安接收西安分校,6月,开封学生迁来西安,集中办学。 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大不得不再度迁校,由陕入川。 东北大学暂借四川三台县旧试院和草堂寺及县属联立高中之一部分为校舍,工学院迁出,重点建设文、理、法、商学科。 在东北大学当年的校址上,而今一所国家级示范中学——三台中学,已在川内声名赫赫。 当时一批名师齐集东大,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先后来校任教。 1940年,著名学者金毓黻先生到东大筹备“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尽管经费困难,物资缺乏,但在先生的苦心安排下,极短的时间内研究所便初具规模。一批研究生追随先生不仅钻研历史,亦关注现实,成果颇丰。 194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令: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东大的研究生教育,由此发端。 这一时期东大编印的学术刊物《东北集刊》、《志林》收录了师生数百万字的论文,研究课题从“大学精神”到“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从“三台物价”到“东北人口发展的特点”,涉猎之广泛,调查之缜密,论证之严谨,令人叹服。 学术研究欣欣向荣,学生活动蓬勃开展。学校通道两旁一直延伸到大门口的壁报都是学生的创作,以宣传抗日,抨击腐朽政治,揭露社会黑暗为主要内容。 “学声”、“黑土地”等社团聚集了一批热血青年,成为进步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剧团不仅在校内演出,还走出校门,举行义演,所得款物,捐赠前线,支援抗战。 在三台这座川北小城,东大度过了8年时光,在物力财力两感窘迫的岁月里,师生们直面困苦,笑对艰难,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那段日子因此而熠熠生辉,三台小城,因而平添万千气象。 老校友刘黑枷在文章《歌声琴韵》中曾这样回忆当年的情景:“我们那时在学校里最爱唱的歌,是东北流亡三部曲、在松花江上等,每次唱歌都心潮激荡,怀念故乡,遥想前线,对真正领导抗战的先进政党激起无限景仰”。半个世纪过去了,东北大学80年校庆前夕,学校的记者赶往三台采访的时候,我们的老校友,把记者们领到了当时东大组织修建的防空洞里,在那里,老人们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当年的歌。 1945年8月14日,东大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在这场战争中,有60位东大人奋勇向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授予烈士称号。 当胜利来临,人们百感交集,陆侃如教授欣然提笔撰写对联:万里流亡,尝胆卧薪,缅怀黑水白山,此时真个还乡去;八年抗战,收京降敌,珍重禹时舜壤,来日无忘守土难。 1946年东大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1948年6月,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东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3. 力耕躬学 (1949-1993) 东北全境解放后,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校址设在原沈阳奉天工业大学和市第二工科学校。次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决定筹建东北工业大学,包括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8月,东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将上述三校合组为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长沼湖,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南湖,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院长。1950年9月,东北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次开学典礼,当时学生2936人,教师417人。教师中既有原东北大学的教授,也有从全国各地招聘的专家、学者。广纳贤才,吸取各方专家之所长。受聘的教师来自天南海北,有的是高等学府的名师,有的是生产单位的技术专家。建国之初,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一举措,为东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刚刚成立的东北工学院,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从招聘教师,到招收学生;从专业的设置到基层教学组织的创建,为了让学校尽快走上正轨,大家只争朝夕。 1951年10月8日,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了东北工学院南湖基建工程开工申请,南湖校区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经过一年多的施工,1953年4月17日,原铁西校址交给工农速成中学,东北工学院迁往南湖校址。 当时的院长靳树梁曾在一首词中这样描绘南湖旧时的景象:“风自吹襟,人争掩鼻,汩汩沟流半粪污,湖安在?指几行衰柳,一片黄泸。”然而,经过东工人几百个昼夜的建设,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寻不到旧时的模样。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从这里汲取知识的甘露,获得智慧的启迪,这里也便成为年轻的梦开始的地方。光阴荏苒,而今用梦和希望滋润的校园,越发显出勃勃生机,新建筑鳞次栉比,新景观悦目赏心。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大连工学院的电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冶金系;山东大学采矿系均并入东工。东工的化工系各组,土木系的水利、路工两组,机械系的汽车组调到大连工学院。地质系各组、数学系、物理系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分别调整到长春地质学院、东北人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东大。 院系调整后,东北工学院进一步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认真改进和充实教研组。建校以来,这种在实践中的改进就从未停止过。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完善教学法;编写、翻译教材,以《现代炼铁学》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材正是那一时期教师们的心血结晶。 教师们高昂的工作热情也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中勤奋好学蔚然成风。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采矿系五四届采煤甲乙两班。1954年4月,东工发布了《关于介绍五四煤甲、乙两班学习经验的通令》,决定授予两班“学习模范班”称号,“五四煤”的经验开始在学生中推广。 而今,“五四煤”的成员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他们踏实、严谨的学风成为一笔宝贵财富,感召着后来的学子。 东北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就以“知行合一”为校训,注重实践。来自生产第一线的靳树梁院长更是对此身体力行。他带领几位青年教师为本溪钢铁公司成功地解决了高炉结瘤问题;在四川威远钢铁厂高炉改造失败,四处求助甚至借鉴了苏联经验,仍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切中要害,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高炉的正常生产做出贡献。 他主张工科院校要实行厂校合作,教学要面向生产,理论要联系实际。在他的倡导下,东工与多家厂矿、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合同,共同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得到强化。 在此基础上,按照培养工程师的目标,东工首先对矿区开采专业五三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这是全国工科院校中最早进行毕业设计的专业。教育部肯定了毕业设计的经验,并向全国高等工科院校进行推广。面向实践夯实理论基础,东工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就已经在孕育之中。 1953年,学校召开了科学研究座谈会,确立了“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并与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此后,学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学生中的科研工作也逐步展开。 1953年末东工出版了第一本《科学研究资料》; 1955年初,举行了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召开学生科学报告会,选举产生了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7年教师谢绪恺,在第一届全国力学学术会议上,宣读了《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论文,提出了多项式稳定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该组条件后来被编入《一般力学》教材中,被命名为“谢绪恺判据”。 1958年国庆前夕,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在东北工学院研制成功。与今天的PC机相比,这台计算机占地30平方米,堪称庞然大物,然而就是这个庞然大物,为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写下光辉的一笔,这一笔凝聚了东工人的智慧、东工人的坚忍不拔的努力和奋斗。 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工学院获得长足发展,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这为东北工学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学生,共计1667名。东北工学院再次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著名学府;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炼铁教研室被评为先进集体,教师张嗣瀛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2项科研成果获优秀成果奖; 1978年,东北工学院首批被恢复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 1978年,在广泛调查和讨论基础上,学校制定了《东北工学院1978至1985年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尽快把我院整顿、建设和发展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既出科研成果,又出专门人才的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上来。 以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新工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代表,东工人用他们特有的勤奋和智慧,培育出一大批科研成果,科学研究之风大兴,科研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东北工学院本着“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两个中心,推行一系列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1986年11月6日,李鹏副总理视察东工,并题词勉励:“坚持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1978年后,东北工学院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1986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试办研究生院,这是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的里程碑,也是东北工学院步入第一层次大学的重要标志。 1987年继辽宁分院之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秦皇岛分院,1988年4月,成立了冶金部东北工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同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些变化使东工在人才培养上,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以培养工科全日制本科生为目标的办学结构,逐步转变成以研究生与本科生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并存,以工科为主体,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办学结构。技产业?结论是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 1988年,在时任东北工学院院长陆钟武的倡导下,沈阳开始建立南湖科技开发区,确定建立“东北工学院科学园”和“三好街科技一条街”;东工乘势而上,提出“项目起步,政策导向,滚动发展,分步实施”的建园方针;确定“软件开发”、“医用全身CT”等4个起步项目,把毗邻“三好街”的院墙推倒,划出相邻的80亩校园作“科学园”。这标志着东北工学院开始融入社会,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并被世界大学科学园协会接受为会员的科学园。国内知名的东大软件集团就是从这个科技园中成长起来的。1988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李华天教授的弟子,年仅33岁的东北工学院教授刘积任带领3个年轻人,以三台电脑、三万元科研经费开始了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艰难创业,这便是东软传奇的开篇。 4. 知馨行远 (1993-2003) 1993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4月22日复名仪式隆重举行。在东北大学的发展史上,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复名以后的东北大学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 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1999年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 2001年实现部、省、市共建。 东北大学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确立了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大学的奋斗目标。在现代大学奋斗目标的内涵中,多科性是基础;研究型是核心;国际化是重要途径之一。 200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自动控制学科名列第一,计算机应用学科名列第九。这两个学科还建成了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学科水平国内一流。 材料学科在保持金属材料优势领域的同时,正在向陶瓷材料和材料应用技术方面拓宽。在材料织构与晶界设计、合金相图与合金设计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基础性成果,基础研究逐渐与国际前沿接轨并同步发展。以这些学科为代表,东大的整体学科水平大幅度提高,95年以来,国家重点学科由2个增加到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由8个增加到18个。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完善,学科门类由5个增加到8个、覆盖的一级学科由19个增加到27个、博士后流动站由5个增加到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23个增加到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40个增加到76个,本科生专业由34个增加到49个。还获得了MBA、MPA和工程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权。 近十年来,获国家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626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77项,由东大独立完成或牵头的项目占绝大多数,解决重大科技课题的项目不断增加。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合计281项;职务发明专利授权合计176项。 学校承担国家和企业科技制高点项目总计7454项,经费174233万元,科研经费总量在普通高校中始终处于前列。科技经费自1995年突破亿元以来,连年攀升。1999年东北大学的全口径科研经费为2.04亿元,居全国高校第六位;2000年达2.7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9.22万元,是“九五”初期的2倍;2002年全口径科研经费为3.28亿元,人均22.69万元。 学校注重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中取得丰硕成果,柴天佑教授当选《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学校在《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和《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共获得5项课题级、13项专题级的研究项目。 学校发表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计1915篇,核心期刊5507篇。《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成为世界著名检索系统之一的EICompendex的核心期刊,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从2000年起,被EI收录论文数连续三年名列全国高校学报前五位,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主办的《控制与决策》杂志,在国内信息与系统科学领域的同类杂志中位居第2位。 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东大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结构趋于合理,层次明显提高。到“九五”末期,生师比达到15:1;两院院士由2人增加到6人;4人被聘为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东大的舞台是宽广的,不仅仅是学习,她还给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创造发展的机会。开放的环境、自由的氛围,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这里经过锻炼,得到提升,东大成为莘莘学子成长的加油站。95年以来,学生累计6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100余人次在国际级大赛中取得名次,为国争光。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同美、日、英、德、法、意、以及台湾、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81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邀请了20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和合作科研。共聘请50余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16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回国后成为骨干,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已经超出了字数,所以不全。您如果想得到具体的信息,可以登陆东北大学网站或者到东北大学校史馆了解。
东北大学校史馆在东北大学的汉卿会堂。
北大数学系的四大才子,去美留学却一去不返,现状如何?
1.“知识改变命运”的小故事
古今中外有关知识改变命运短小事例的很多啊,比如中国的陈景润,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以至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还有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而是自暴自弃,相信只是一个让人可怜的残疾人,但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
华人首富李嘉诚名言:“知识改变命运”
财富额:119亿美元
名言:“知识改变命运”
一个穷困的少年,凭借自身的勤奋与智慧,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财富创造神话。其在世道低迷之时屡屡出手并赚得衣钵满归,资本市场叱吒风云收获丰厚的经典案例也被列入世界管理大师的商业教程。超人,在以12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港澳台百富榜首富的同时,也以浓缩了无数人财富缔造梦想的亲身经历成就了自己在华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2.列举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
陈景润,他家境贫寒,学习刻苦,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 1953年,他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
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
学习这些个国家语言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了,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数学之谜,这一世界数学“悬案”终于被陈景润所破译,皇后王冠上的明珠终于被陈景润所摘取。
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
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
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
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
靠着坚苦卓绝的学习,,让世界为之震惊,如果他自暴自弃,甘于当一名学徒工,就不会有今天巨大的成就。
3.“知识改变命运”的小故事
古今中外有关知识改变命运短小事例的很多啊,比如中国的陈景润,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以至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还有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而是自暴自弃,相信只是一个让人可怜的残疾人,但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 华人首富李嘉诚名言:“知识改变命运” 财富额:119亿美元 名言:“知识改变命运” 一个穷困的少年,凭借自身的勤奋与智慧,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财富创造神话。
其在世道低迷之时屡屡出手并赚得衣钵满归,资本市场叱吒风云收获丰厚的经典案例也被列入世界管理大师的商业教程。超人,在以12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港澳台百富榜首富的同时,也以浓缩了无数人财富缔造梦想的亲身经历成就了自己在华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4.请你写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小故事/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而是自暴自弃,相信只是一个让人可怜的残疾人,但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
如果我的答案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采纳答案”按钮,送咱一朵小红花鼓励下吧!祝您生活愉快!谢谢!
5.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有哪些
古今中外有关知识改变命运短小事例的很多啊,比如中国的陈景润,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以至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还有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而是自暴自弃,相信只是一个让人可怜的残疾人,但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华人首富李嘉诚名言:“知识改变命运”财富额:119亿美元。
6.有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名人故事
陈章良,1961年出生。他于1987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国际上首批成功地将大豆储藏蛋白的基因转入茄科植物中的科学家之一,并因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陈章良教授29岁时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后历任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生命科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副校长。
陈章良生命的小船起始于福建省福清县一个紧傍着大海的小渔村。他说:“我小时候常常和弟弟去海里捞点鱼儿卖掉补贴家用。到了9岁的时候,村里人都说我,太大了,还不读书,太不像话。这才开始读一年级。”“我是那所中学里边第一个考上大学的。1978年7月,我们100多人坐着大卡车,到很远的地方去参加高考。” 陈章良现在还记得当时被卡车摇摇晃晃地拉到县城参加高考的情景,他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这次考试上。 考试成绩公布后,陈章良在全乡100多个考生中成了惟一的中榜者——他终于考上了海南岛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栽培系。事实上那个时候的窘况实在不可思议:陈章良一边读书一边还得劳动;寒暑假得下海摸鱼捉虾卖几个钱作学费和买灯油;晚上便在煤油灯下苦读。
陈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恢复高考,第一是改变了我们这些人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但重要的是,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太好的机遇;第二是我们能够踏进大学校园,梦里面都没有想过,小时候真的一点都没想过,终于明白了,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自己明白自己今后有前途,而且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学校好像争了一份光荣,所以非常珍惜,记得就是“三点式”的:图书馆、教室、宿舍,每天就是这三点,一直在读书。”
达芬奇,一个美术家兼知识分子以其艺术与科技成就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的人,以其博识赢得同时代人包括教皇在内的敬慕。
伊拉斯谟,同样因博识深思,半个世界的人都得关注他的言论。
牛顿,第一个因学术成就被英王加封为爵士的英国普通人。
马克思,不用介绍了。
诺贝尔、爱迪生等,因为发明专利而获得财富与声誉。
这些都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
[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阅读。]
但编者认为,在改变命运的诸因素中,知识的作用不一定是主要的,如性格因素就非常重要,知识如果能上升成为理论及思想,那么它首先改变的是自我,即精神世界的扩展与境界的提升。
泰勒斯的故事
一天,衣衫褴褛的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泰勒斯从大街上风尘仆仆地走过,以为商人挖苦道:“泰勒斯,都说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可是知识不能给你带来金子和面包,只能给你带来贫穷和寒酸。”泰勒斯听了反击道:“我不能容忍你利用我的贫困来贬低和攻击知识的作用,我会用事实来教训你的!”泰勒斯运用丰富的天文、数学和农业知识,经过周密的预测和计算,断定明年橄榄会大丰收。于是他提前低价租了附近多有的榨橄榄油的器具。第二年,橄榄果然大丰收,对榨油器的需求骤然剧增,泰勒斯乘机抬高租金。许多想租用榨油器的人都拥挤在泰勒斯的门前,那位曾经挖苦过泰勒斯的商人也满头大汗地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泰勒斯便走上前去用嘲弄的口吻对他说:“高贵的商人,看到了吧?这些榨油器都是我用知识弄到手的。我想发财,只压迫略施小计,但是我追求的并不是这些,我需要的是知识这一无价之宝,这是金钱买不到的伟大力量。”
7.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
①陈景润,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以至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
②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 ③萤囊映雪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其囊萤夜读 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 ④凿壁偷光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
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
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⑤童第周,字慰孙,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一个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1930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扩展资料:
1948年2月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身福州英华高一上春季班。 1950年夏高三上提前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
1949年至1953年,他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后,由 *** 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
1953-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 1954年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5年2月经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推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56年,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
1957年9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60-1962年,转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
1962年任助理研究员。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
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六国的许多数论书中。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任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院士)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8年被定为一级研究员。
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
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主要成就: 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
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 1963年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他发起创建了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中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
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表达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家有九凤
在亲眼目睹了鸦片战争中清朝的落后与衰败后,魏源用了11年的时间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讲得是要派人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军事技术,将自己武装强大后由此来对抗西方列强。虽然后来谭嗣同等人以这一主张为指导思想的戊戌变法被强权干涉失败了,但谭嗣同在赴义前仍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慷慨爱国言论。时间往后推移,那个时候无数的有志青年们,纷纷为了寻找国家的出路,漂洋过海,接受先进学习后仍然回到了满目疮痍的母国,凭借的就是那一腔爱国热血。然而到了现代,国内很多的人才都流失到了国外去,北大数学系的四大才子,去美留学却一去不返,现状如何?
自从1977我国恢复高考后,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一年比一年更多,对于高精尖人才的培养花费了许多的功夫。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一向是我国学生心目中最拔尖的两所大学,我国对这两所大学的教学资源投入也非常的多,而这两所大学也非常的争气,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北大的数学系是个很顶尖的存在,系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超强的实力,2000年后,在北大数学系出现了四个顶级的佼佼者,他们四个也被称作北大数学系的四大才子。这四大才子他们分别是徐晨阳、朱歆文、张伟和恽之玮,这四位都非常的优异,在数学领域斩获了无数的奖项。
这样的四位人才若是能留在国内发展,国家一定会给予他们最高的助力,然而他们都志不在此,这四位的共同愿望都是能去往美国发展。确实当时我国各个方面与美国相比逊色很多,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无可厚非的,在四大才子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便去往了美国留学,并且一去不返,他们四位现状如何?
赴美深造的四人更加系统地精进了数学理论知识,并且都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结束学业后的四人也继续留在了国外工作,但四人之中,曾有一人回国呆了几年,那个人是许晨阳。徐晨阳回到北京大学成为了一名教师,在北大教书六年后又毅然辞职再次前往美国,然后去了麻省理工大学任教。北大数学系的四大才子又一次齐聚,直到现在也无一人回国。
这种人才的流失对国内来讲无疑是巨大的损失,然而事情也在慢慢变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实力的崛起,也有越发多的优异学子选择在出国留学后,仍旧回国发展,为国家服务,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非常好的现象。
上篇(1——9集)
平遥古城,听雨楼,春节。初老太太带着八个女儿正在吃团圆饭,下乡离家八年在北大荒插队的七凤突然归来。谁也未曾想到,七凤是怀着身孕回来的。这引起了听雨楼的一场轩然大波。初老太太和姊妹们要七凤说出孩子的由来,七凤不肯说出,在初老太太的审逼压力下,七凤离家出走,回到北大荒。而此时她的知青恋人卫平已从北大荒返回到老家讷河林场。七凤又奔到讷河林场,却找不到卫平的踪影,原来卫平已经和她擦肩而过,来到古城寻找她,由于五凤的插手,一对儿恋人造成了误会,七凤万般无奈,在风雪中又回到古城。
三凤八凤在街上偷着做生意。倒粮票,被街道人保组长五凤抓住。从此,这三姐妹结下了恩怨。八凤打了联防队员,偷着跑到在广东的二凤家里。
七凤在患难之中结识了屠宰场杀猪的杨为健。杨为健不计七凤带着孩子,组成了家庭。过着普通而艰辛的生活。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七凤拼命苦读。终于考上大学,而杨为健非常失落。俩人不断产生矛盾,而卫平的不断来信又使矛盾升级。
听雨楼里,初家的几个女儿为了奔好日子,也不断发生着故事和矛盾。初老太太,真是按下葫芦瓢起来…….
中篇(10——17集)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为了奔富日子,引发出一幕幕悲喜剧……
自由市场开放了,五凤失去了昔日的威风。七凤在市政府经济调研室工作。由于文化的差别,她和杨为健的婚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杨为健想努力地修复这场失败的婚姻。八凤从广东也回来了,还带着一个俄罗斯的男朋友谢里,成立了环球实业发展公司。杨为健上夜大,刻苦学习,但是无论如何他也追不上时代飞速前进的脚步了,而七凤面对着这场婚姻选择的是逃避……
八凤的公司热闹了一阵,上演了一出出悲喜剧,最终被假洋鬼子谢里所骗,又远走它乡……姐妹们为此矛盾加剧……
燥热很快过去了,人们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下篇(18——26集)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古城。七凤忙于市里的招商引资,越加远离了已经从屠宰场下岗的杨为健,杨为健也自暴自弃。三凤开了美容院,和开“金足按摩院”的五凤门对门鼓对鼓地唱起了对台戏,引发出一系列的悲喜故事。大凤始终暗窥着母亲的帐本、财产和权力,加快了取代老太太的脚步,而老太太此时时清时浊,在她的大智若愚中,听雨楼又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
卫平在讷河突然患了绝症,由于父母早亡,他孤立无助,七凤到讷河把卫平接到了听雨楼,此举在听雨楼、在她和杨为健之间又搅起了轩然大波……七凤默默地忍受着,在两个男人之间艰难地生存着。
卫平终于悄悄地离开了听雨楼,七凤把满腔怒火倾泻到杨为健的头上,直到后来,她才发现她误解了杨为健,杨为健虽然是个小人物,他的内心虽然狭隘,却充满了真诚和善良……
杨为健和七凤在艰辛的生活面前相濡以沫,彼此真正地认识了对方那颗真城的心,听到卫平的不幸去世,与卫平积有多年恩怨的杨为健主动在家里设了卫平的灵位,说了声:“你是个爷们儿;”七凤把卫平的照片烧了,毕竟,这长达三十年的故事也应该结束了……
三凤和五凤的对台戏还在唱着…… 在奔富日子的过程中,她俩终于以认识到,人间的真情的可贵。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初老太太终于迎回了失去多年音讯的八凤。万没想到八凤已经残疾了。初老太太演出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母女深情…….
历史惊人地相似,正在省城念美术学院的九凤又怀着身孕回到了听雨楼,她弃学回家,要认认真真地做一回母亲,这在听雨楼又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又是一个春节。初老太终于大病不起。临终,她把九个女儿的手紧紧揽在怀里,说了声:“齐了……”面带微笑而去……
听雨楼终于拆了,都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家九凤在奔小康的路上铆足了劲朝前赶着……
第 1 集
不信邪置闹鬼传闻于不顾的初老太太住进听雨楼,生下九个女儿。大年三十,大凤带领众凤准备年夜饭,初老太太感慨八凤齐聚。初一,老太太给众凤发红包,并吃到包有铜钱的饺子。头一回穿倒了鞋的老太太深信有人来了。
第 2 集
下乡插队八年未归的七凤终于回来了,母女姐妹抱头痛哭。七凤给众凤讲述自己的插队生活,五凤觉得七凤有心事,九凤人小精灵,发现七凤怀孕了。七凤打电话到插队处找她的知青恋人,却得知他要回纳河林场,因而十分沮丧。
第 3 集
五凤把七凤怀孕的事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让五凤做七凤的工作。七凤不理五凤的话,高声喊出自己怀孕的事情,老太太昏倒。初家召开大会,讨论七凤的问题,老五则坚决主张拿掉七凤的孩子,初老太太深表赞同。
第 4 集
在初老太太的追问下,七凤说出了与卫平的感情历程,并声明要等卫平,把孩子生下来。老太太虽心疼七凤在北大荒受的苦,却不能接受听雨楼里有一个不清不楚的孩子,坚决要七凤做掉孩子,否则就不认她这个女儿。
第 5 集
在北大荒找不到卫平,七凤在风雪中又回到古城却不进家门。初老太太在候车室见到了七凤。老太太决定七凤生下孩子就送给人,但当她得知七凤生的是男孩后却要养在听雨楼。七凤带着孩子悄悄离开了医院被青年工人杨为健好心收留。
第 6 集
杨为健心地善良,懂得照顾人,让七凤动摇了去见六凤介绍的人的念头,六凤坚持要她去。到了约会的地点,彼此才发现对方是几天来朝夕相处的人,不禁放声大笑。七凤和杨为健准备结婚,六凤告知大凤,老太太要七凤离开家。
第 7 集
四凤告诉七凤,老太太请帖已发出去了,大凤为七凤不回去也急出病。七凤则说杨为健个性犟,说出的话收不回。为了让杨改口,四凤扮仙姑给杨为健算命,说他喜宴有祸并教他化解之法。杨为健信以为真跟七凤说要按老太太意思办。
第 8 集
七凤从听雨楼“顺利出嫁”,转眼一年过去,老太太带着七凤儿子黑虎在古城转悠。杨为健还为结婚时的事生气,把孩子抱走了,还警告以后不准再去抱孩子。七凤干起了扫街工作,得知中央恢复高考,激动万分,开始熬夜复习功课。
第 9 集
为了复习功课七凤疏忽了杨为健和孩子,杨为健心里已经很不高兴。九凤又把卫平的信送到了他们家,杨为健看过之后醋意大生。送七凤上考场时,杨说了很多宽慰人心的话。七凤选择了古城师大,一家三口也搬到听雨楼。
第 10 集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七凤在市政府经济调研室工作。由于文化的差距,她和杨为健的婚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杨为健想努力地修复这场失败的婚姻。八凤从广东回来了,老太太不喜欢八凤带来的俄罗斯男朋友谢里。
第 11 集
老太太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八凤与谢里的事,众凤都找借口往厕所跑,气煞老太太。八凤在听雨楼的仓库开起了公司,三凤、大凤、六凤都入伙,小叶开始看不惯五凤,借五凤之嘴提出分居。杨为健与七凤之间隔阂加大。
第 12 集
八凤的公司开始运作,三凤鼓动其老同学参与买卖什么黑河退役的航舰钢材,五凤发现小叶单位的女大学生来家找小叶。七凤在长春巧遇插队连友李德玉,他说卫平到现在还没结婚。忍不住思念的七凤跳上去纳河的火车。
第 13 集
八凤公司做成第一笔生意,三凤与六凤各得一个红包,六凤怀疑自己得的比三凤少,被八凤开除。五凤表示要揭开谢里真面目,并让六凤继续回公司。杨为健上夜校补课却总是听不进去。
第 14 集
六凤为了重回公司竟将五凤对公司的疑虑说了出来,引起三凤、八凤仇视五凤,谢里怪八凤公司做事效率慢还要她尽快集资,要卖黑海舰队,八凤将信将疑。五凤开始调查谢里,大凤说出自己的疑虑。
第 15 集
谢里带了大帮俄罗斯人,说他们是黑海舰队的官员,促使八凤开始集资。卫平又来信了,杨为健不能忍受,两人矛盾日渐升级。来听雨楼公司集资的人越来越多,老太太把房契也押上了,幸亏五凤及时劝阻。
第 16 集
九凤决定考美术学院,五凤将在谢里所住宾馆所窍录音带给九凤,让她请老师听听什么内容,结果内为秽语。三凤、八凤对五凤更是深恶痛绝。而另一方面,谢里也找不到人了,集资款全都投进去了。
第 17 集
谢里被五凤所带的公安人员抓获,原来他只是俄中混血儿,以外商名义招摇撞骗。大凤安排八凤出逃,但叮嘱她要把挣的钱寄回来还给集资者以图良心能安。又是一年春节,初家人正照全家福,杨为健却被公安人员带走……
第 18 集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古城,古城越来越繁华。五凤开起了“金足御洗店”,三凤在她对门的店铺开了个“迷你美容院”。七凤开始睡吊铺,杨则没日没夜地打麻将。八凤有消息了,在俄罗斯,还寄钱给集资者,初老太太感到欣慰。
第 19 集
五凤“金足御洗店”用大音箱由小叶口头广告,三凤则用尽各种诅咒或词汇打击五凤。卫平突然从纳河来找七凤,说想看孩子一眼。七凤带他到学校指给他认,却碰上杨为健来接黑虎,卫平留下五万块钱给黑虎。
第 20 集
七凤从同学赵金花处得知卫平得了骨癌,七凤震惊万分,七凤决定把卫平接回家住,杨为健坚决不同意。老太太与杨为健对饮,设身处地从各个方面评述七凤、杨、卫三人,令杨感动,答应让七凤接卫平来家。
第 21 集
七凤把卫平接到家里,安顿在小仓库。杨为健提出卫平不能跟孩子说他的身世。七凤开始温柔地对待杨为健,卫平羡慕杨为健和孩子的亲近,要七凤细心对待三人关系。医生告诉七凤卫平最多能活一年,卫平坚决不住院。
第 22 集
老爷们(黑虎)让卫平教他算术,使卫平有了亲近孩子的机会,这一切都被杨为健看在眼里。七凤要读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陪他,杨为健在门口听到,大吵起来。卫平不想看七凤为自己和杨吵,离家出走。
第 23 集
老太太找到三凤女儿冬子,要她在自己百年之后给举幡引灵。冬子对三凤和五凤的怨仇有自己正确的认识这让老太太很是欣慰。七凤跟踪杨为健,才发现他在为屠宰生猪挣钱,看到满身泥浆与猪搏斗的杨为健,七凤眼圈红了。
第 24 集
为帮卫平治病,七凤逼卫平喝蟾蜍血。卫平还是离开了七凤家,他要她和杨为健好好生活。八凤终于回来了,却已经残疾。众姐妹筹款给八凤治病,最受八凤“歧视”的四凤出二十万,三凤也卖了美容院的设备为老八治病。
第 25 集
杨为健和七凤在共同的忙碌奔波中相濡以沫,七凤觉得自己很幸福。得知卫平的死讯,杨为健给他设立灵位,他的举动让七凤彻底震撼了,七凤烧了卫平的遗像,这份感情也该有个了结。
第 26 集
九凤从省城回来了,和当年的七凤一样,怀着身孕。大凤又主持会议讨论九凤之事如何处置,众凤手机一个接一个地响,气得大凤乱叫。二凤从广东赶回初家九凤又聚齐了,过了个团圆年。老太太把众姐妹给八凤治病的钱交给了七凤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