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虚词填空_高考虚词总结
tamoadmin 2024-06-2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常考的12个文言虚词有哪些,2.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附试题)(2)3.2020内蒙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指导-虚词的用法?4.高考的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哪些?5.如何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高考语文试卷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
1.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常考的12个文言虚词有哪些,
2.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附试题)(2)
3.2020内蒙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指导-虚词的用法?
4.高考的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哪些?
5.如何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高考语文试卷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曾参
十二、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十三、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悦诚服
十四、除
★“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安良除暴
十五、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十六、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十七、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殆无虚日
十八、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当机立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务之急 当之无愧 老当益壮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长歌当哭 对酒当歌 豺狼当道 快意当前 螳臂当车 一马当先旗鼓相当 万夫不当
十九、道
★“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道听途说 康庄大道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东道主 分道扬镳 安贫乐道 问道于盲 师道尊严 旁门左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指名道姓 筑室道谋 津津乐道 里经叛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文以载道 头头是道 坐而论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二十、得
★“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进尺得不偿失 得陇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应手 得天独厚 得鱼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 难得糊涂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满 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人人得而诛之 探骊得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一无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二一、度
★“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普度众生 金针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宽宏大度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暗度陈仓
二二、非
★“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大是大非 非亲非故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文过饰非 物是人非 为非作歹 习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三、复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无往不复万劫不复
二四、负
★“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 决一胜负 负弩前驱 不负众望
二五、盖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二六、故
★“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不经世故 非亲非故 平白无故
二七、顾
推导提示:“顾”基本义:“照顾”.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成语助记: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 顾盼生姿 顾全大局顾影自怜顾左右而言他
二八、固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二九、归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之子于归 归心似箭 反璞归真 殊途同归 物归原主 解甲归田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 铩羽而归 众望所归
三十、国
★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安邦定国 国破家亡 国泰民安 经国之才 倾国倾城共商国是
三一、过
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过江之鲫 文过饰非 白驹过隙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秋风过耳 闭门思过
三二、何
推导提示:“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足挂齿出何典记 相煎何急 于心何忍 相去几何
三三、恨
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助记:相见恨晚 吞声饮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四、胡
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成语助记:胡服骑射 伊于胡底
三五、患
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成语助记:患得患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内忧外患 患难之交防患未然 采薪之患 肘腋之患
三六、或
推导提示: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成语助记:多言或中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三七、疾
推导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成语助记:疾恶如仇 积劳成疾 大声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额眼疾手快讳疾忌医 奋笔疾书 愤世疾俗 衔枚疾走
三八、及
推导提示:“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成语助记:望尘莫及 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迫不及待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 过犹不及 噬脐何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风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 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九、即
推导提示: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成语助记:可望不可即 若即若离 即事穷理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四○、既
推导提示:“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成语助记:既来之,则安之 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常考的12个文言虚词有哪些,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
四、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
五、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
六、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
七、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
八、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
九、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
十、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
十一、且
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
十二、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十三、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
十四、何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
十五、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
十六、乎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
十七、焉
①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代词。相当于“之”。如: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③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疑问代词。什么。如: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⑤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
⑥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如:于我心有戚戚焉。
------------------------------------------------------------------
十八、与
① 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 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附试题)(2)
高考常考的虚词是18个。
第一课时
乃
⑴于是,就。⑵才,这才。⑶却。⑷是,就是,原来是。⑸竟然。⑹他的。⑺乃至,甚至。⑻可是。⑼而,又。⑽这样。[11]你,你的。
[巩固练习]
1. 良乃入,具告沛公。
2.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 今君乃亡赵走燕。
4. 诸葛亮真乃神人。
5.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7.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 作计乃尔立。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尔”,你,你的。
(8)[而已]罢了。
(9)「而后」才,方才。
(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巩固练习]
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5.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7.吾恂恂而起
8.而母立于兹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第二课时
何
⑴什么。⑵怎么样。⑶哪里。⑷多么。⑸为什么。⑹怎么。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注意一些复合词。
[巩固练习]
1. 却看妻子愁何在?
2.如太行、王屋何?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作计何不量!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 此为何若人?
7.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8.徐公何能及君也?
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求,尔何如?
11.这自然,何消吩附
12.何其衰也!
13. 何乃太区区!
与
⑴解释为:和、跟、同。⑵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⑶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 “结交、交好”。
[巩固练习]
1. 其可怪也与? 2. 吾与点也
3.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4. 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第三课时
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巩固练习]
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 既其出
4.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 其孰能讥之乎?
6.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7.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8.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9. 其真邪?其真不知马邪?
10.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1. 其若是,孰能御之?
12. 今存其本不忍废。
13.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且
⑴暂且,姑且。⑵将,将要。⑶而且,并且。⑷况且,再说。⑸尚且,还。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⑺同“夫”,句首助词。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⑼如果。
[巩固练习]
1. 且秦强而赵弱。
2. 今且九十。
3.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5. 存者且偷生。
6. 三军既惑且疑
7. 磐石方且厚。/四体康且直。
8.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9.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10.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1. 且如今年冬
第四课时
若
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们(的)。⑷此,如此,这样。⑸至于。
「若此」如此,这样。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巩固练习]
1.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若入前为寿。
4.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5.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6.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7. 指挥若定。
8. 以闲敝邑,若何?
所
⑴处所,地方。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所在」⑴到处。⑵所在之处,处所。
「巩固练习」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某所,而母立于兹。
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则
⑴却,可是。⑵那么,就。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⑸就是。⑹原来是。⑺只。⑻同“辄”,总是,常常。⑼原来已经。(则是)只当是。(则则)赞叹的声音。
[巩固练习]
1. 连呼则则。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5. 临视,则虫集冠上
6.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8. 《论语》六则
9. 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0.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第五课时
为
⑴成为,变成。⑵做。⑶作为,当作。⑷是。⑸以为,认为。⑹被。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⑻指心理活动。⑼有。(11)治理。(12)装作。(13)为了。(14)给,替。(15)对,向。(16)因为。(17)则“于”,在,当。
[巩固练习]
1.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 何辞为?
3.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 愿为小相焉。
5.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 窃为大王不取也!
7. 慎勿为妇死。
8. 为君翻作《琵琶行》。
9.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10.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1. 不足为外人道也。
12.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3.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14. 为除不洁者,引入。
15.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6.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以
1、为,由于。2、而。3、把,拿,用。4、以为,认为。5、凭,靠。6、按照,依照。
7、根据。8、通“已”,已经。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10、在。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12、任用。「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2、认为。3、把......制成。
[巩固练习]
1.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2.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3.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 斧斤以时入山林。
5.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6. 敛赀财以送其行。
7.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8.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9. 皆以美于徐公
10.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1.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2.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3. 日以尽矣
14. 铸以为金人十二。
1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第六课时
也
⑴同现代汉语“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也已矣)罢了。
[巩固练习]
1.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3. 是说也,人常疑之。
4.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5. 曹公,豺虎也。
6.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7.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8.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9.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0.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11. 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12. 岂独伶人也哉!
于
⑴对,对于。⑵在。⑶与,跟,同。⑷到。⑸从,自。⑹在......方面。⑺比。⑻被。⑼受。
⑽向。(11)给。
「于是」⑴在这时。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⑶在这件事上。⑷在这种情况下。
⑸对此。
「于是乎」于是。
[巩固练习]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3. 燕王欲结于君。
4.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5. 受制于人。
6. 不拘于时,学于余。
7.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8.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 乃设九宾礼于庭。
10.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11. 于是余有叹焉。
12.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13.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14.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第七课时
者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⑵与“若”连用,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 “......似的”。 ⑶放在主语后,表提顿或判断。⑷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后加\相应的量词和名词)。⑼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的”。⑽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调整音节。(11)在陈述句末,表结束。
[巩固练习]
1. 言之,貌若甚戚者。
2. 陈胜者,阳城人也。
3.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4.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 何者?上下之分也。
6.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 近者奉辞伐罪。
8.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9.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0.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1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之
⑴他,她,它(们)。⑵的。⑶往,到......去。⑷这,此。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⑽向。
[巩固练习]
1. 吾欲之南海,何如?
2.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 我见相如,必辱之。
4.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 何陋之有?
6.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7. 句读之不知。
8.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0 然后驱而之善。
11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因
⑴于是,就。⑵依照,根据。⑶依靠,凭借。⑷趁着,趁此。⑸通过,经由。⑹因为。⑺缘由,机缘。⑻沿袭⑼继续。
[巩固练习]
1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 .因击沛公于坐。
3 变法者因时而化。 4 因遗策。
5 因河为池。 6 因拔刀斫前奏案。
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8于今无会因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第八课时
乎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⑸同“于”。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巩固练习]
1. 儿寒乎?欲食乎?
2.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 生乎吾前……
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6.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 日食饮得无衰乎?
9. 以吾一日长乎尔
10.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焉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⑵哪里,怎么。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⑸相当于“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巩固练习]
1.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 犹且从师而问焉。
4. 盘盘焉,囷囷焉
5. 焉用亡郑以倍邻?
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20内蒙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指导-虚词的用法?
试题练习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来何操?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间旦暮闻何物?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0.今日之事何如?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2何以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句: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文言虚词练习(三)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儿寒乎?欲食乎?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
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
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参考答案
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二、1. C(①⑥转折连词; ②④修饰连词; ③⑦顺承连词; ⑤⑧递进连词。)
三、1. 连词,并列关系;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练习(二)
一、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2.副词:
(1)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二、3.A (A.怎么;B.什么,宾语;C.什么,定语;D.为什么;E.多么)
三、1. 疑问副词,可译为?怎么?;2.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 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 副词,可译为?多么?;6.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7. 可译为?凭什么?;8. 可译为?怎么样?。
练习(三)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助词,表反问,可译为?吗、呢?; 2.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吗、呢?;3-4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5.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6-7介词,相当于?于?;8-9形容词词尾,译的样子?,也可不译。
二、D(①比;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④词尾。)
三、1.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2. 相当于?于?;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5. 助词,词尾,不译;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高考的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哪些?
各个地方的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试卷中,总有一类题目让人 “欲说还休”,那就是选词填空。而选词填空有俩种类型,一种是常见的实词填空,一种是虚词填空,这类题目在在逻辑板块中占比还是比较大,而很多人做这种题平时靠感觉、战时还是靠感觉。平时也不在意,因为随便一做好像就能让正确率达到60%-70%左右,然而殊不知这种简单的题有时候却成为我们行测成绩的绊脚石,实际考试中由于考生不太重视,认为大家差距不大,殊不知很多时候差距就是这么被拉开的。今天主要来谈谈选词填空中常见的虚词使用和辨析;
虚词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对于这部分内容,高考主要考查关联词的搭配是否得当、位置是否正确、关系是否合乎语境等;副词使用是否准确,介词使用是否恰当,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
1.副词,一般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在句中常充当状语或补语。如:①这办法好得(很)。
②这办法好(极)了。“很”“极”这两个副词在句中作补语。
2.介词,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起,组成介宾词组,表示时间、地点或引入对象,表示工具、手段、方式等,在句中常充当状语、补语、定语等。如:①(在教室)看书。(表处所,作状语)②(从早上)做(到晚上)。(表时间,作状语,作补语)③他(对这个人)的评价是正确的。(表对象,作定语)
3.连词,用在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句群与句群之间,表示它们之间的各类关系。如:表并列的关联词,既……又,不是……而是;表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是……还是,与其……不如……,等。
虚词辨析常用法(一)
(1)看词性异同
明确虚词词性,有助于答题。
例如: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偶然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偶然”是形容词,在这里不能修饰“几片雪花飘落”,应改为副词“偶尔”。又如: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必须的脂肪酸,还有油酸。“必须”一词只作状语,不作定语,此处误用,语法功能越位,应改为“必需”。另外,有些虚词兼有两种词性,如“诚然”除可作连词外,还可作副词,如“诚然,你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而“固然”只能作转折连词,如“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还有“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例如:你和他这样固执,今后怎么跟与你们意见有分歧的人相处?(“和”是连词,“跟”是介词,“与”是介词)
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芙蓉街如潮的人流渐渐退去了,午夜的空寂也一样属于它,作为济南最具地域特色的一条老街,它繁华,又________于此。
②德国战后全民反思二战罪行,相比之下,日本政府却缺少德国人反省战争的勇气,不但不反省,________否定战争罪行,没有承担战争责任的起码道德。
③杨振宁说,科学研究________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撑,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收获成功。
A.不只 反而 纵然 B.不止 反而 固然
C.不止 而且 固然 D.不只 而且 纵然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近义虚词的能力。①“不止”一是指继续不停,一是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但,不仅。根据语境应选“不止”。②“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根据语境应选“反而”。③“固然”一是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一是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纵然”,即使,表假设关系。根据语境应选“固然”。
如何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高考语文试卷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三)通“如”:好像,如同。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何:通“呵”,喝问。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何乃译为“怎能”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译为“这样”。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让步关系,尚且,还。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2.暂且,姑且。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且如就像。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3.至,至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 所在 1.到处。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4.对,向。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2.哪里,怎么。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2.用,任用。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正确使用虚词精讲精练考点透视正确使用虚词,属于“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范畴。高考考查的频率大,除了与实词放到一起考查词语的选用之外,在第五条“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第六条“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也常常考到虚词。这三条的能力层级都是D级。因此,我们必须重点掌握。高考虚词考查核心是“灵活使用”。近几年高考考查内容有三类:1、辩析虚词使用正确与否;2、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3、辩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关联词语。历年高考语文卷,虚词考查占了相当分值.《考试说明》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虚词有三条涉及。第四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包括关联词的选用和虚词的正确名师导航,一练到位考题点拨例1(2004年天津高考题)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塘潮涌之际,与潮搏击,_______出人的活力和勇气。②五一黄金周期间,十多万游客来到杨柳青________这里的民俗艺术。③________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________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A.展示 观赏 即使/也B.展现 参观 即使/也C.展现 观赏 尽管/但D.展示 参观 尽管/但思路点拨此题是一道实词和虚词的综合考试题。这也是近两年来最常见的考查方式。做这类题,我们要从最有把握的入手,运用排除法解题。其中①②两句,我们运用辨析实词的方法不难做出明确的判断。我们从虚词的角度分析本题。给出的两组词语“即使……也……”是一组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而“尽管……但……”则是一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因此我们要着重分析题目给出的语境,句中“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是一个事实,而不是假设,因此应该选用后者。答案C(精典训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计划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规划不是/而是 C.亲临规划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计划不是/而是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才。B.警方还发现这个邪教组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上就有不少蛊惑人心、反科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