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唐朝时的经济_高考唐朝经济
tamoadmin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贞观之治的历史意义?2.古代高考,他的考场叫什么3.高考历史知识要点4.每日一题2020019~和隋唐有关的高考题19 唐朝币制改革5.政治历史答题技巧6.高考历史时间表必背7.?科举考试探究:作为古代的「高考」都考了些啥?唐朝:盛唐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十分繁荣,诗人风格开阔,很少有悲伤之语,就算有也非常大气,参考诗人:李白、张若虚。中唐+晚唐:这两个时期唐朝由盛转衰,刚刚经历过开
1.[高考]贞观之治的历史意义?
2.古代高考,他的考场叫什么
3.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4.每日一题2020019~和隋唐有关的高考题19 唐朝币制改革
5.政治历史答题技巧
6.高考历史时间表必背
7.?科举考试探究:作为古代的「高考」都考了些啥?
唐朝:
盛唐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十分繁荣,诗人风格开阔,很少有悲伤之语,就算有也非常大气,参考诗人:李白、张若虚。
中唐+晚唐:这两个时期唐朝由盛转衰,刚刚经历过开元盛世就看到民生凋敝,诗风压抑,或反映民生疾苦,或怀古伤今,参考诗人:韦庄、杜甫、白居易
宋:
北宋时期,经济较为发达,但外敌众多,辽、金、西夏等番邦不断进犯,因此诗风分为两种风格,一歌颂当时繁荣的市井生活,一表达保家卫国之情,参考诗人:苏轼、范仲淹。
南宋时期,统治者偏安一隅,诗风较为旖旎,但考试一般会选择另一种风格的诗:壮志难酬。因为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很多诗人收复失地的愿望不能实现,只能寄托在诗词里,参考诗人:陆游、辛弃疾。
元:
元朝文人地位低下,诗词散曲不是讽刺世事,就是消极避世,总之是不得志的。
明清:
这个要靠自己读了,从字里行间揣摩一下,因为明清时期诗词不发达,考的诗词比较少。
晚晴的诗人要么怀古伤今要么奋发自强。
一个字一个字辛苦总结的,满意就给个分吧0.0
[高考]贞观之治的历史意义?
唐朝时期的科考,遭到一众文人才子的冷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从科举本身上来看,唐朝时期想通过科举来及第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是非常难的;第二,因为当时的政治时局。科举考试如同高考一样,从古至今都是许多人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古代选拔官员要通过层层考核,虽然考试的机会非常多,但是要想在万千人马当中挤过独木桥,摘得桂冠考中状元还是非常的难。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为朝廷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新鲜的血液,所以科举历来被统治者深深地看重。
一、中举难如登天唐朝时期许多想通过科举改变自己命运的文人,几乎都会遭遇屡试不中的折磨。有的在古稀花甲之年才中举,而有的人却终身无法及第。著名的大诗人杜甫和孟浩然都是科举落榜考生。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们的才华能力。所以古代统治者通过科举选拔人才是非常严格甚至变态的。在唐朝读书人,他们最大的理想与愿望就是入朝为官,在仕途上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科举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打破了世袭制。即,无论你出身贵贱,只要有能力,有才华就有考试的机会,但能否考中就很难说了。
二、唐朝时期科举背后的政治整个唐朝时期,通过科举考试而金榜题名的考生寥寥无几,甚至少的可以用骇人听闻来形容。在录取进士最多的一年里也只有56人入选。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真的像是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一样,甚至比现在的高考还要严重。特别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代政局动荡也由兴盛而逐渐走向衰弱,科举考试的制度也逐渐无人问津。
科举制在其存在的一段特定时间内,确实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科举制便不再被当时社会所需要,便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古代高考,他的考场叫什么
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
(2014·宜昌)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贞观之治。
(2015·宜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难得的治世或盛世局面,贞观之治产生于唐朝初年。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维持社会等级。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古代高考的考场称为“科举”,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考试制度之一。详细介绍如下:
1、起源和发展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最早设立的是九品中正制,随后在唐朝时期逐渐演化成为有关官职任命和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直到元朝,科举制度完全建立起来,并且一直沿用至清朝晚期。整个科举制度历经了千年之久的时间,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科举考纲
科举考试内容非常广泛,分为殿试和会试两个阶段。殿试主要考查儒家经典和礼制知识,而会试则更注重考查文学和诗词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会涉及到国史、地理等知识。科举考试所设立的考纲非常严格,形式上也十分复杂,需要考生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多道考题,考查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3、影响和意义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之久,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得世界上最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考试制度,不仅能够选拔人才,也促进了知识的传承和学术的发展。
同时,科举制度也是古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重要渠道,为普通百姓创造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和途径。
4、科举考场
科举考试的考场被称为“禁中”,主要是指皇宫内的一个区域。在考试期间,考生被分配到不同的房间中进行答题,只有在考试当天才允许进入考场,然后再在监考官的看护下完成考试。除了考生和监考官之外,其他人都不得进入考试场所,以保证考试的公正和安全。
每日一题2020019~和隋唐有关的高考题19 唐朝币制改革
在文科综合里面,历史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想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目录▼▼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历代经济政策
●?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
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
●?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文化 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 历代经济政策
1.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4.清朝: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古代的对外贸易
1.西汉时,由于西域交通的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到西亚大秦。
2.唐代对外贸易兴盛。唐都长安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对外贸易经陆路和海路与亚洲、欧洲各国往来。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贸易的重点是亚洲,交往对象主要是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3.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古代对外贸易开始进入萧条时期。
古代交通
1.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
2.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
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西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3.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
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
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必考重点知识
★ 高考历史考纲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重要的知识点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汇总2020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
★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政治历史答题技巧
(2015·全国Ⅰ卷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贷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 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
? 本题重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唐代初年的币制改革,虽然没有直接的书本知识作为依托,但书本有关唐代农业、工商业发展的内容却可提供解题的参考,并能够补充书本知识结构的不足。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和根据已知信息进行综合与归纳的能力。
? 第(1 )问是 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答案是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 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答案的信息都隐含在材料中,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提取相关信息并联系材料中所涉及的币制发展的历史,全面作答,答案高度概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 第( 2)问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主要考查考生全面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将相关知识进行联系综合的能力。
通过材料中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出现年号钱的相关信息,可以概括出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这一认识;
从材料中所提的方便使用而得出方便了流通,从而更有利于商品经 济的发展的结论;
从年号钱形成常制从唐代开始这一信息可以推岀改革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的结论;
而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这一答案则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宋代出现了纸币交子”这一史实分析推理而得到。
高考历史时间表必背
解政治大题步骤:
1. 首先,平时就应该养成划分材料的习惯,从当中选取与所学政治知识相近的部分,并对其进行剖析,尽量联系课本。
2.其次,如果题目是辨析题,首先应给出您的观点,然后分要点进行解答(注:尽量地多答些,不一定要完全与课本一致,只要意识表达清楚;但是有些官方用语一定不能说错,一定要完全与课本一致。注意平时对理论知识要多记多读)。
3. 最后,回归材料,补充叙述的不足和理论的缺陷。
?科举考试探究:作为古代的「高考」都考了些啥?
高考历史时间表必背如下:
中国古代史
1、西周时期(前1046年---前771年):
政治:推行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经济:青铜铸造发达;
2、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政治:分封制瓦解、奴隶社会崩溃;
经济:铁犁牛耕出现、人工冶铁出现;
文化:孔子和儒家思想形成、百家争鸣出现、《诗经》;
3、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政治:商鞅变法、封建制度确立;
经济:自然经济形成、重农抑商政策产生;
文化:继续百家争鸣、孟子、荀子、楚辞、司南;?
4、秦朝时期(前221年---前206年):
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
文化:小篆、隶书;
5、两汉时期(前202年---公元220年):
政治:中朝制度、刺史制度;
经济:西汉工官制度形成、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与“丝国”、使用煤炭和水排冶铁、市的严格管理;
文化: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太学建立、造纸术、东汉蔡伦;
6、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政治:三省六部制;
经济:唐代青瓷和白瓷、六朝草市、长安;
文化:唐朝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欧体颜体柳体、唐诗;
7、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
政治:元朝行省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
经济:宋代棉纺织业兴起、元代青花瓷、宋代市时空界限的突破和草市发展、东京和临安;
文化:南宋朱熹理学、指南针外传、火药外传、北宋毕升和活字印刷术、元代木活字、书法宋四家赵体、文人画、宋词元曲;
8、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
政治: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
经济:清代粉彩瓷和珐琅瓷、明代商帮和会馆、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
?科举考试探究:作为古代的「高考」都考了些啥?
一千多年前,当西方还等级制度森严,贵族继承制盛行之时,中国已经实行了」鲤鱼跳龙门」的科举考试制度,使大批有学识和志向的寒门之士登上历史舞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当时的唐朝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中国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的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沉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科举制是中国的特产,但它却对东亚和西方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东亚国家的影响表现在历史上日本曾一度仿行过科举,韩国(朝鲜)、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对西方的影响则表现在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当然,由于中国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八股取士,科举考试越来越成为阻碍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作家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就是对这种穷途末路的科举考试制度的讽刺。终于到2 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在欧风美雨和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已风雨飘摇,实行了1 3 0 0年的科举制也走到了尽头。为了推广新学、兴办学堂,清 *** 不得不于1 90 5年废止了科举考试制度。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 ( ) 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考试主要内容: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帖经:有如现代诗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读书人真正走进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