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成县一中2020高考录取榜,成县一中2016高考成绩
tamoadmin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1.成县一中一共有多少个班?2.成县第一中学的教学成就唐红云1963年10月生,汉族,成县一中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甘肃省中小学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甘肃省学科带头人,陇南市名教师。在教学一线工作29年,担任班主任11年,发表论文五篇,出版专著两部,获甘肃省优秀科普图书奖一项。中文名:唐红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1963年10月职业:教师代表作品:《成长的智慧》
1.成县一中一共有多少个班?
2.成县第一中学的教学成就
唐红云
1963年10月生,汉族,成县一中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甘肃省中小学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甘肃省学科带头人,陇南市名教师。在教学一线工作29年,担任班主任11年,发表论文五篇,出版专著两部,获甘肃省优秀科普图书奖一项。
中文名:唐红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1963年10月
职业:教师
代表作品:《成长的智慧》
简介
唐红云,男,1963年10月生,甘肃成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唐红云老师1982年成县师范毕业后,在县城以下农村学校工作20年。先后在成县化垭小学,成县化垭农中,成县三中,成县二中工作。2003年调成县一中任高中语文教师。所教班级语文高中会考成绩名列全县前矛。2005年他所教应届班语文高考平均成绩107分,2006年所教补习班语文高考平均成绩104分,2009年所教应届班语文高考平均成绩为106分。
唐红云二十多年如一日,把一颗赤诚的爱心献给了山区贫瘠的土地和天真无邪的孩童;他先后获得了“甘肃省优秀德育工作者”,“甘肃省骨干教师”,“陇南地区优秀教师”,“陇南市名教师”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学科带头人”。2010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园丁奖”称号。
唐红云酷爱语文教育工作,从1996年至今一直任高中两个班的语文课,参加了首批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结业,参加了教育部首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并结业。
成果
唐红云勤奋工作努力学习,由一名中师毕业生而进修专科、本科,一步一个脚印。他同时笔耕不辍,分别在《中国教育报》、《甘肃教育》、《西北师大学报》、《西北成人教育学报》、《内蒙古师大学报》、《当代教育》、《语文教学园地》、《陇南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十数篇。辅导学生作文多次发表或获奖,曾获“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奖”,“特等辅导教师奖”。
2002年他3万字的论文《中学作文创新思维活动课探索》获甘肃省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他的专著《成长的智慧》一书获甘肃省首届优秀科普图书奖。同年他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语通杯”全国中语(高中组)“教改新星”称号。2010年编著《高考语文备考策略》一书。他还任“成县人民政府专家咨询组”成员。
敬业
1982年7月,唐红云从成县师范学校毕业,来到成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从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内心就抱定这样一个信念: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识甘露洒向那一棵棵需要滋润的幼苗!让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从那以后他就把一颗心交给了教育教学工作交给了他的学生。
一名合格的教师,光有对教育事业执著的爱还远不够,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要掌握这些,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于是从参加工作起他的第二轮学习又开始了。多少个夜晚,他以青灯为伴,以书为友,尽情遨游在书的世界里。农村学校经济落后,信息闭塞,资料匮乏。为了获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最新的教学信息。为了让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与考试信息,他节衣缩食,自费订阅了几十种教育教学报刊,几乎将工资的三分之一买了图书杂志。工作20多年,他的书放满了4个大书架,书与资料占据了一间屋子。他几次调动,所谓搬家也就是搬书。他说:“一本好书,如一股春风,给人以启迪;一篇佳作,像一杆路标,给人指向”。读书使他的思想逐渐成熟,读书使他的教学闪烁睿智,读书使他的管理驾轻就熟,读书使他的研究日趋精深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从未懈怠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他把教学看成自己的生命要素,把三尺讲台当做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教学研究的广阔天地里,以身作则,甘为人梯,主动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从制定教学计划,到编制教案;从听课观摩,到指导评议;从理论辅导,到课题实践;从论文命题,到批改审阅,无不倾注大量的心血。他所指导过的老师,有初涉教坛的新苗,有承担毕业班教学的骨干,也有课改实验的新兵。指导任务各异,但他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老师出谋划策,与老师相互切磋,和老师们共同提高。他自己讲的课,常有青年老师听,他从不拒绝。他说即使青年老师得不到成功启示,也会从他的教学中获得失败的教训,这也不失为一种示范。看到青年老师的成长,他由衷地感到欣慰。因为青年老师们成长和进步,同样是他不懈追求的一部分。
荣誉
唐红云任班主任的10多年里,成天与学生打交道,他用一颗爱心点燃了许多上进心。2004年考入清华大学的陇南高考状元李文韬,在初二学习还一般,是唐红云鼓励他努力学习,放弃上中等师范的打算,上高中,考名牌大学为农村人争光。他还利用北京学习的机会买书给李文韬同学,激励他上进。他曾经任成县化垭学区、成县三中、成县二中校长,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是他的治校理念,他非常注重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在全校,他坚持“把进步和表现的机会留给后进生”,改评“三好”为“学生标兵”,设立后进生“进步奖”。唐老师让后进生轮流当“学生校长”、“值周班长”、“卫生班长”,甚至把“升国旗手”的工作,“国旗下讲话”的机会让给后进生,让后进生自找闪光点、排节目上台演出,后近生在运动会、艺术节上展露风采。
在唐老师班上,曾有一名学生,成绩差就不说了,行为习惯也很糟,经常迟到旷课、玩网吧,有一次还打班上的学生。唐老师把他叫来做思想工作他却咬着牙,紧握着拳头一言不发。几次下来效果甚微。唐老师觉得,应该给学生一个台阶、一次机会让学生自省自悟。一天,这位学生早自习迟到了,看着他睡眼惺松的样子,唐老师估计他还空着肚子呢。是严厉批评,还是因势利导?唐老师收起严肃的面孔,将他叫到办公室给他买来了早餐。被老师训惯的学生,面对这样的体谅,内心世界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后来,通过耐心教育,这位学生的学习、品德、行为各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参加高考被师范学院录取。唐老师是上语文的,他班上有一名学生只做理科作业,对语文就是不感兴趣,他对唐老师说,语文无非是读读背背,没什么好学的。为了寻找突破口唐老师开始在细节上留意他。唐老师发现,这位学生的周记文笔虽差。但总有一些新奇独特的思想火花。于是他将这位学生周记中的一篇修改润色,让学生投给当地报纸,令这位学生惊喜的是,文章居然发表了。这位学生在周记里写到:今天的日子可真是玫瑰色的,一向严肃的父亲对我笑了一天,妈妈也拿着报纸左邻右舍地“炫耀”打这以后,这位学生开始喜欢上了语文,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唐老师把爱心、宽容、赏识倾注于教育细节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把师爱内化为向上的动力和自我教育的力量。
情操
陶行知先生说:“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唐红云对此深有体会,他在教育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
他原先在农村中学做校长,总是在学校推行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事,不是他说了算而是教代会,校务委员会说了算。老师们说在唐校长手下工作心情舒畅,有力愿意出,有劲愿意使,难怪他工作过的学校教师团结一致,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作为班主任,他新接一个班,总是要组织学生订立《班规》,在第一个班会上,唐红云问学生《班规》由谁起草,大多数同学都说:当然是老师啦。竟然没有一个人说应由学生自己起草。于是他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制定班规是每一个人的意愿,班规应由每一个人起草。唐老师希望学生从一开始就意识到:《班规》不是老师强加的,学生自己草拟班规,使他们一开始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角色。当学生每人都交一份《班规》草案后,他又布置班委会归纳、整理、加工、反复讨论,最后定稿的《班规》就具有了“法律”的性质,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精神。唐老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观念:任何人都有弱点,因此任何人都需要制约。一切把班主任神圣化的认识都是危险的。其实,唐老师非常赞同陶行知的一段话:“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中国既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想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必须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
作为语文老师,唐红云总是在一学期开课前、一册书、一单元学习前、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一方面是按需施教,更重要的是落实他的民主教育思想,课堂讨论,学生各抒已见,他从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有时候为了一个问题他同学生展开争论,往往是老师甘拜学生的下风。他认为在充满专制色彩的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思想是不容置疑的;相反,来自学生的任何不同声音,都会被认为是危险的异端而被老师好心地“纠正”。学生任何一点富有个性的见解,都遭到老师有意无意的扼杀。正是在这毫无宽容精神的教育中,学生作为“人”却一步一步被迫变成了教师得心应手操纵的机器。他说,语文教师应该举起手术刀痛苦地解剖自己,开展目中有“人”的教育,开展“充满爱心”的教育,在民主教育的实践中培养民主精神。
唐红云老师以殉道者的精神对待教育工作,在县城以下学校工作20年,先后任三所学校校长,曾三次被成县教育委员会评为“十佳校长”,一次被县委、政府评为“优秀校长”。2003年他辞去校长职务任语文教师至今,多次受到学校表彰,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陇南市名教师”,2009年被推荐为“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家库”成员,2010年获“甘肃省园丁奖”,自参加工作以来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累计21次。面对荣誉和成绩他说:荣誉和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学校尊严是社会给的,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我还要努力工作,以无愧于这个时代。
成县一中一共有多少个班?
教师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材料了吧,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拟事迹材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教师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篇1
蒋文骏2012年在一师供销参加工作,2018年12月,农资公司开始三项制度改革公开竞聘片区经理,作为公司优秀中坚力量的他,成功竞聘到和田片区农资公司担任销售经理。
一、 家庭和睦,孝老爱亲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出凝聚力、出亲和力。困苦时,家和出亲情;悲伤时,家和出慰藉;重压时,家和出力量;沮丧时,家和出坚强。家是甜蜜,是温馨和浪漫,更是人生旅途的驿站。蒋文骏的家是温馨幸福的六口之家:父母、蒋文骏和爱人余雪,还有两个孩子。一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在蒋文骏家庭,他们时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遇到困难互相开导,共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心贴的更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当他们的意见不一致时,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邻里和同事学习的榜样。
蒋文骏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做到心中有爱,有爱才可倾力营造家的和谐,家的温馨;有爱才能同享甘甜雨露,同抵狂风暴雨。每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能够相互扶持,共同面对,这都缘于爱的支撑。
蒋文骏夫妻俩孝敬长辈、关爱老人。自结婚起,他和妻子对双方老人就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备受尊重。蒋文骏夫妇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父母的他们不断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努力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使孩子懂得诚实守信、孝敬老人。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儿子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为大人着想。一家人相亲相爱,再大的困难和风雨都不算什么。
二、勤俭持家,崇尚环保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蒋文骏和妻子吃苦耐劳,勤奋工作,勤俭持家,他们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生活中,他们能依据每月的工资收入合理安排开支,他们的衣食着装及生活用品从不追求时尚和名牌,以整洁朴素大方和实用为宜,同时,他们也控制孩子的零花钱,教育孩子要合理消费,让他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们时常教导儿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滴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能够做好个人、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卫生工作。家庭环境清洁,礼貌待人,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维护居住小区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利益。孩子在很小时,他们经常教育使其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三、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家人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始终以一名***员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四、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是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种大爱。一个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对自己家人要关心、关爱,而且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和邻居们也要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只要力所能及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同志较多,蒋文骏在和田的这两年时间里,因业务发展他也结交了很多少数民族朋友,工作中他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生活中他们是很好的朋友,少数民族朋友在种植施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及时反馈给他,而他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时间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爱岗敬业,舍小家顾大家
蒋文骏刚到和田时,孩子才出生不到两个月,因每年春耕农忙时节没有时间回家,等销售工作告一段落回家时,孩子压根就不认识他,妻子虽有抱怨但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理解他的工作,他多次向妻子解释,公司师外网点的同事长年累月都是如此坚守工作岗位。为了这些家事,他也曾苦恼过,也一个人偷偷的流过眼泪,感觉对不起家人尤其是刚刚出生的孩子。但工作不能耽误,不能气馁。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把妻子孩子一起接到和田。为了节省费用,他们一家三口就打地铺住在办公室。得到家人支持,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同时也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蒋文骏妻子余雪,为了给他减少思想负担,一切家务及照顾孩子的事情都由她一个人承担,但她从未有怨言,尽心尽力做好家务事,从不给他添一丝烦恼,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和事业。为教育好儿子,余雪特别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及生活习惯,时常告诫孩子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余雪的理解和支持,使丈夫的工作得到顺利有序开展,同时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2019年度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牵手相伴几个春夏秋冬,蒋文骏家庭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勤劳、节俭、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一家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教师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篇2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金银川路街道绿园社区台州茗城小区,提起郑小川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全家5口,有一双儿女,还有外孙。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受到全小区人的一致好评。
一、热心公益、关心邻里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郑小川家带头拥护和遵守居规民约,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社区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在小区规范车辆、夜间巡查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夫妻俩通过日常走访,排查和了解小区家庭纠纷,及时进行调解报告,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对于小区乱堆乱放现象,两口子不厌其烦的宣传消防知识,直至居民自觉改变行为,还与大家约定相互监督、相互提醒,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每天晚上夫妻俩轮流巡查小区,指导居民文明停车,对可疑人员和流动人口盘问排查,小区的出租房屋管理一天比一天扎实,小区谁家发生矛盾纠纷,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到现场规劝调解,从不轻言放弃。
邻居家有困难,两口子主动去帮忙。他们常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有能力帮助别人了,自己付出一点也许就能改变另外一个家庭的面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2020年夏天,一位居民家里翻水,他比居民还着急,找物业协调解决,物业解决不了就找社区街道协调解决,直至事情解决了他才放心。每次居民反映楼道灯不亮,他总是第一时间给物业反馈修理。有居民被困电梯,他也第一时间赶去支援,不只是邻里之间和睦友爱,居民一致好评。
二、志同道合和谐维家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郑小川同志与爱人在年轻时就来到新疆,扎根新疆,两人的共同信念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靠自己双手创造生活,生活中的种种不易,使他们倍加珍惜彼此。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当自己的爱人突然病倒,是他天天在病床前守着,为了既不耽误连队工作,又照顾好子女和生病的妻子,他是医院、连队、家庭,三点一线,十来天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爱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疫情防控期间,郑小川作为志愿者,整天在社区和小区忙着不着家,妻子袁信琴不但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还经常给丈夫郑小川送水送饭,看到丈夫忙不过来就帮忙一起干活。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三、爱家敬业比翼齐飞
郑小川同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有了妻子的支持和家庭的后盾,使他更加用心在工作中一展身手。退休后,他志愿加入社区的队伍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一名文明监督员,他不分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在小区里巡查,发现不文明停车,不文明行为都会去制止,台州茗城小区从车辆占用消防通道、乱停乱放,到现在整齐划一的环境秩序都是他长期努力的结果。爱人袁信琴现在是塔里木超市的一名员工,工作上,她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生活中,她热心善良,与邻居和睦相处,热心扶贫帮困,乐于为邻里办实事做好事,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在家庭里,她不但积极支持丈夫的事业,还在工作之余和丈夫一起为小区的安全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郑小川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牵手相伴几十个春夏秋冬,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郑小川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教师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篇3孟彩霞同志是甘肃省成县一中的高级教师,县级名教师、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陇南市学科带头人。
孟彩霞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担任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教学业绩突出,2015年破格晋升为高级教师。多次获得县委政府的教学质量奖,2017年被成县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名教师,2018年评为为县级优秀教师。在学校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工作,爱岗敬业,被共青团成县委员会和教育局评为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在教研教改方面她也是颇有成就,已有多篇论文获得省市县教育部门的奖励并发表,多次获得省市县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说课竞赛大奖,主动承担教育培训示范课工作,多次送教下乡指导年轻教师。为人厚道善良,与同事们关系和谐。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能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言传身教影响教育孩子,现在26的儿子已经工作几年成长为一个阳光向上工作努力谦和待人的好青年,受到单位领导的重用和同事的喜爱赞扬。对待双方家庭年迈多病的父母,她和丈夫一起任劳任怨十几年如一日侍奉照顾。2007年她母亲突发脑溢血,住院抢救之后半身偏瘫,作为家里的长女她一边工作一边带着母亲四处奔波治疗,陪伴帮助母亲积极锻炼康复,经过几年的精心护理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生活也能基本自理。可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父亲又患上青光眼和脑梗塞,几近失明,行动不便,这几年求医问药照顾父亲的重担就落在她和妹妹身上。她的公公是一个国家六级因战伤残军人,今年83岁,2008年突发脑溢血,使老人原本伤残的身体雪上加霜,行动更加困难。十几年来多次住院治疗,常年卧病在床生活难以自理,她都和丈夫家人一起陪伴照顾侍奉老人,还经常推着轮椅带老人出游散心。她有一个侄女一岁时母亲病故,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七十多岁的奶奶和孩子在农村相依为命。她和妹妹不忍心孩子奔波十几里地上学,就把孩子接进城留在身边上学读书,视如己出辅导功课、照料生活,一直到考上大学。在他们这个大家庭里,作为女儿她尽心尽力侍奉父母,作为儿媳她任劳任怨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公婆,作为母亲她精心抚养以身作则影响教育孩子成人成才,作为姐姐她帮助弟弟妹妹辅导孩子学业,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邻居眼里,她性格开朗、为人勤快是一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好邻居。
教师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篇4我们夫妻都是普通的***员,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信仰者。郑国岱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教师,也是中文系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负责人。郑丹妮是广州市海珠区知信小学语文教师,也是语文科长。我们在2006年组建家庭,2009年女儿郑欣悦出生,同年我们开始携手国学教育公益实践。除了认真完成各自岗位的工作任务,我们还一起完成省、市、区各级课题,一起编写出版中小学国学教育实验读物。郑国岱在郑丹妮的大力支持、细心陪伴和积极参与下还创办并主持公益岭南国学夏(冬)令营、公益岭南乡村国学讲堂、岭南国学教育论坛等活动,工作量巨大,个中不乏艰辛,但得力于党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春风,得力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手挽手执着而坚定地走过来了,认真践行了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教师的光荣使命。
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们的国学教育项目先后获得团中央“全国优秀国学教育项目”、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奖”、省教育工委“优秀党支部活动案例”、团省委“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专项赛示范项目”等荣誉;郑国岱个人也被评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优秀党支部书记”、“花都区十大好人”、广州市“岗位学雷锋标兵”、“广州好人”、“广州最美志愿者”、“广东好人”;郑丹妮个人则被评为广州市海珠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南方卫视、广州电视台、潮州电视台、佛山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快报、信息时报、佛山日报、岭南少年报、广东教育杂志、南方网、金羊网、凤凰网、网易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都对我们团队的国学教育活动做过报道,社会反响良好。女儿郑欣悦在我们的悉心培育下也表现优秀。她小学六年一直担任班长,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在省、市、区、校举办的书法、国画、舞蹈、合唱、诗词大会等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郑国岱所在的中文系党总支曾经评价说,郑国岱的公益实践不仅有情怀、有组织、有系统,而且有学术,展现了一名党员知识分子应该有的实践谋略和创新高度。十年来,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自身党性修养特色发展方向。
郑国岱心中有一个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化的理想,因此我们总是在国学教育实践中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2016年开始,郑国岱在公益国学夏令营平台上创建“临时党支部”,不仅组织内部政治学习,还利用营地资源组织野外拉练、党建研学等活动。2017年,郑国岱率队与广东省扶贫办、贵州省黔南州团委、黔南州教育局合作举办“公益岭南·广黔一家亲”国学夏令营,创造性的把党建与国学教育、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2019年,郑国岱率领党支部与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党委、三华小学党支部、广州民俗博物馆党支部联合组建党建协同创新工作室,贯彻落实广东省委“万名党员下基层,城市乡村党旗红”的指示。在这一系列的国学教育公益实践中,不仅我们夫妻带上孩子跟一起做志愿者,而且在我们的影响下,涌现了不少“公益家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以课程建设创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国学教育体系。
我们充分利用夫妻双方一个在高校,一个在中小学的优势,协同创新,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机制。首先,我们组织动员一线骨干教师根据中小学的师情、学情研发了一套国学教育实验教材,还根据这套教材建立了一个教学参考资料免费电子资源库。其次,我们相互配合,提炼出“三元五场”国学经典课堂教学模式、“点融通”国学经典双语教学模式、互联网+国学经典三师课堂教学模式等中华经典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身心成长与中华经典之间的亲密链接,以简洁优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的常态化深入和迅速推广。第三,我们与协作学校联合申报各级国学教育专题教研课题。我们共同参与或主持省市区级多个国学教育课题,其中郑国岱与广州市海珠区东风小学联合申报的广州市名师专项课题还获得结项“特优”的评价。郑国岱同时还参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研制工作。
三、整合资源创建常态化的国学教育公益实践系统。
除了以中小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我们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了包括夏令营、冬令营两个规模大、课程多的“点”,和国学英才班、经典读书会、民俗工作坊三条规模小、课程精的“线”所构成的国学教育第二课堂课程活动体系,从而在广州市花都区构建起一个常态化开展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实践系统。这一系统在内容上把国学经典、中华才艺的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俗文化体验结合起来,解决了国学现代化、国学生活化的问题;在手段上把人才培养、志愿服务、特色党建、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实践平台。
迄今为止,参与我们举办的国学教育公益活动总人数超过6000人。已经举办夏令营7期、冬令营3期、经典读书会21期、民俗工作坊21期。同时形成3类学术成果:我们主编并正式出版的国学经典实验教材一套,国学经典课堂教学模式3种,同时带动一系列以国学教育为研究专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中小学国学教育专题教研项目。
2021年,郑国岱家庭获得了广东百户“最美家庭”的荣誉称号。
;成县第一中学的教学成就
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已有61年的办学历史,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成县一中的前身是1942年成立的“成县县立初级中学”,1949年12月并入成县中等师范学校,成为成县师范附设初中部。1956年由成县师范分出,迁到位于风景如画的紫金山下、东河之滨的成县城关镇北关街102号新校址,正式命名为“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 成县一中是陇南地区重点中学,1990年被甘肃省教育委员会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二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同年还被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命名为“全省高等学校统一招生优秀考点”;2000年被中共成县县委、成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先进学校”;2001年被甘肃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安全示范单位”;被中共陇南地委和陇南地区行署表彰为“先进学校”;2002年被成县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被陇南地区科学技术协会和陇南行署教育处命名为“陇南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2003年10月被命名为甘肃省首批“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2003年11月获陇南地区教育处评定的“陇南地区高中教学质量二等奖”。 学校现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2925人,平均班额58.6人。迄今,已毕业学生近23223人,其中高中毕业生8233人,初中毕业生14884人。全县有近10%的人曾在成县一中就读。 学校现任校长王千一,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杨继光,副校长兼副书记张长鸣,副校长左军;办公室主任李鹏、副主任达莉;教务处主任周国刚,副主任尹新社、周江怀;政教处主任肖振中;总务处主任马立新。现有教职工150人,专任教师110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48人,专科学历64人;教师队伍中,有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34人;省级骨干教师10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1人,地级骨干教师8人,县级骨干教师13人。教职工中,有中共党员35人,民盟盟员6人。 校园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599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16028平方米,运动区面积12486平方米,为适应发展需要,学校近几年自筹资金建成三号教学楼,逸夫教学楼,装备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实验设备,购置了图书仪器。2003年投资建成了体育艺术楼,彻底改建前院,征地修建灯光球场、体操房等设施,并增加绿化面积和广场面积。教学区、运动区、绿化区的布局日趋合理,美化、绿化、亮化基本到位,四季鲜花、绿树葱笼,是莘莘学子攻读的好地方。2003年又启动了征地80亩扩建新校区的工程。 学校按国家最新一类标准装备了设施一流的实验室。有配备LW—B型物理实验台28个,56座的物理实验室两个;配备LH—H型化学实验台28个,56座的化学综合实验室一个;配备功率5·5KW通风机的LH—H型化学实验台28个综合实验室一个;配备LS—H型的生物观察实验台28个,56座的生物实验室一个;配备LS—J型的生物解剖实验台28个,56座的生物实验室一个;还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室、准备室各一个。 学校拥有64台586微机网络教室,64台方正Aone系列赛扬1.2G计算机组成的多媒体教室、20台方正Aone系列赛扬1.2G计算机组成的教师电子备课室、80台方正Aone系列赛扬1.2G计算机组成的电子阅览室各一个,并配有方正圆明服务器宽带接入Internet与学校各办公室联网,使拥有247台计算机的成县一中校园网初具规模,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9.7台。同时,安装中国广播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能够接收全国重点中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另外建成多功能学术报告厅、阶梯教室、电化教室各一个,实验设备和信息技术设施基本达到“省内一流,陇南领先”的水平。体育、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共10个,面积达1700平方米。学生宿舍42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24668册,阅览室订阅报纸20种,期刊125份。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5400元,计算机、电教设备总值110万元。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和体操器械一应俱全。校办农场有土地20010平方米。固定资产1054.5万元。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考取大学的人数由1978年的4人增加到2003年的321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27年间,共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还向中专、技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1998年,两名学生同时扣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门,实现了几代师生的梦想,国内名牌大学、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都有一中学生的身影,有十几名成县一中毕业生在学业有成后到国外就职。不少高、初中毕业生成为有文化的劳动者、企业家、党政干部、解放军和武警军官。近几年,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在2002年创下新高的同时,2003年再铸辉煌:全省文科考生前50名中,我校进入2人。燕星宇高考成绩583分,居全省第39名,全区第二名;仇彦斌(借读)582分,居全省第42名,全区第三名;杨双为570分,居全省第97名,居全区第五名;全区理科考生前50名中,我校进入10人,居全区第2名;前30名中,我校进入8人,居第1名;全区文科考生前50名中,我校进入8人(含借读1名),居全区第2名;前5名中,我校进入3人,居第1名; 2003年全校494名(3人缺考)考生中,重点大学上线35人,居全区第二(其中应届生25人);本科以上院校上线93人,居全区第三(其中应届生59人);理科考生朱建学高考成绩为565分,居全区第三名,为九县一中理科第一名; 与2002年相比,高考各项指标均有大副度提高,其中本科以上上线93人,超纪录30人,增长率为47.6%。专科以上上线195人,上线率为39.5%;全区文理科前50名考生中,我校进入18名(含在我校补习,报考到外校的1名考生)。获2003年全区高考综合评比第二名;2003年的中考也是捷报频传,在全县综合评比七项指标中,获得六项第一,一项第二。 进入21世纪,学校迅速扩大高中办学规模,但针对生源质量较差,教师学科力量不平衡等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抓专科上线率,保特长学科,抓重点上线率,抓小科类,力争出精品,出尖子。树立“以发展科研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让学生“进得来,出得去”的新理念,根据学生入学成绩,将学生分为文理科、高职专和体音美三个层次,积极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基础、鼓励尖子、合理负担、讲究学法、内外相促、切合实际的办学体系。 学校重视人文教育,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办有五种内部刊物,一是《成县一中教育》,供教职工发表治校方略、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研论文;二是《雏凤》,供师生发表文学艺术作品;三是《成县一中年鉴》,记载学校的工作业绩和资料数据;四是《成县一中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五是《一周工作》,对学校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监督与总结评论。 近几年来,教师出书三本,撰写论文345篇,其中72篇在国家、省、地级以上刊物发表,156篇获全国、省、地、县奖励。有4名教师获国家级表彰,9名教师获省级表彰、59名教师获地、县级表彰。 目前,一个教育观念新、管理能力强,民主决策、坚持改革、着眼未来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师德高尚、特长突出、积极创新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学校正建设成为一所“办学思想先进、教学管理规范、师资队伍精良、科研气氛浓厚、校园环境优美、课程体系灵活”的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 不得不说,学校的确不错,但是学校再好,还是需要学生去学,你如果好学的话,哪里都是名校~让别人以你为荣
采纳哦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考取大学的人数由1978年的4人增加到2002年的318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至2007年的30年间,共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近3000人,向中专、技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1998年,两名学生同时扣开了北大和清华的校门,实现了几代师生的梦想,国内名牌大学、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都有成县一中学生的身影,有十几名我校毕业生在国外就职。2007年高考中,成县一中再创历史新高,按市招考办统一统计人数,成县一中文理科普通本科上线人数127人,居全市九所一中第四名;艺术类本科上线人数16人,全校普通本科上线人数143人。理科考生张佳伟,总分674分,位居全省49名,为陇南市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理科考生杨健,总分645分,为陇南市理科第五名,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文科考生乔路,总分609分,列全市文科第六名,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文科考生贾雪,总分608分,列全市文科第七名,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2008年高考又取得了突出成绩,全校高考报名1312人(含往届生),本科以上上线404人,其中重点大学上线93人,普通文理本科上线146人,师范类小科类上线34人,三本上线131人,本科上线率为30.8%。各类高校共录取623人,其中重点院校录取84人,提前批录取72人,普通本科154人,独立本科48人,专科148人,高职117人。本科以上录取358人,录取率27.3%,专科层次以上录取率为47.5%。学校根据生源状况制定的“ 低进高出 ”和“ 高进高出 ”的高考战略,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