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改革的问题和对策,高考改革的问题
tamoadmin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挑战2.2023年成人高考政策变化3.我国的高考制度存在那些问题?考生和家长们,大家是否还在为新高考改革后选科的问题而纠结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问题作为参考,希望会给考生和家长们提供一些帮助,避免入坑~大家都知道,高考选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无疑就是一场博弈,说起来轻松,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而且需要从全方位进行考量才可以做到最完美,并且高考选科也关系到考生未来的职业方向,
1.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挑战
2.2023年成人高考政策变化
3.我国的高考制度存在那些问题?
考生和家长们,大家是否还在为新高考改革后选科的问题而纠结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问题作为参考,希望会给考生和家长们提供一些帮助,避免入坑~
大家都知道,高考选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无疑就是一场博弈,说起来轻松,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而且需要从全方位进行考量才可以做到最完美,并且高考选科也关系到考生未来的职业方向,所以,在选科的时候必须谨慎,下面,就随一起往下看,新高考改革后选科陷阱有哪些:
1、不要只看哪科分高,因为有些科目难点出现在选科后,比如:地理,可能难度会越来越大。
2、在3+1+2的12种组合中,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史化生这样的组合,建议是,对于文理兼顾的组合,要慎重选择,不推荐这样思维方式相互矛盾的学科组合,‘3+1+2’的选择方式,实际上也是区分文理的。
3、选科时,不要根据其他同学或者自己对任课教师的评判进行选择,要看学科兴趣和客观情况,要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因素。
下面就来重点谈谈选科问题:选科就是进入新高考省份的考生,在高一下学期就要对高考的考试科目进行选择。也就是说,考生在高一下学期就要确定高考的考试科目了。
具体来说,选科有两种模式:
1、“3+3”模式
第一个“3”是传统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每科150分。
第二个“3”是可选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6选3,每科100分。
这是早期进入新高考的省份(浙江、上海、山东、北京、天津、海南)所采取的模式。
慢慢的就发现了,这种模式存在一定弊端,问题出在物理这门科目上了。物理这门科目选择的人数比例非常小。主要原因:一是物理这个科目真的不好学,难度相对较大;二是新高考“赋分制”惹的祸!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首选差生不选属于正常。但中等生看到差生不选,中等生也不敢选了;然后是优等生看到中等生不选,优等生也不选了。但这不是新高考改革的初衷,就有了下面的选科模式。
2、“3+1+2”模式
“3”是传统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1”是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二选一,每科100分。
“2”是再选科目: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选2,每科100分。
大家需在物理和历史科目中二选一,剩下的四科任选二,并且高校会按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进行招生计划,这就是所谓的“3+1+2”模式。
那到底如何选科才是最科学的呢?随我一起往下看:
首先你选科之前一定要了解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选科要求。
新高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录取的时候,各学校各专业会根据自己本专业的培养计划来制定选科要求,如果考生不符合选科要求,则无法报考该学校该专业。
大家还有要注意的是: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不同省份选科要求可能会不一样。同一个省份、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选科要求也可能会不一样。
其次,你在选科之前尽量明确自己将来到底想学哪些专业,从事什么行业。
除了了解所选科目要求之外,一定要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如果对一个专业都不了解,就去学这个专业,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只有了解了这个专业,不但对你的选科有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学习动力一定是发自内心的。
实际上,新高考改革对于考生来讲,真的意义很重大,也是个性化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
新高考改革是为了帮助学生去发现、发展自己的天赋和优势,将来可以去一个你喜欢的城市,可以读你喜欢的大学,可以研究你喜欢的专业,毕业后去过自己喜欢的人生,简单地说,就是个性化发展。
大家学着自己喜欢的或者擅长的科目,更有助于学习动力提升和成绩的提高。最后,我送大家一个发展竹蜻蜓,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
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挑战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
利:
1、高考改革,摒弃了不符合当前学生需要的知识内容,给学生灌入了新的血液;
2、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高考只有改革,才能焕发出时代的精神,适应时代的潮流;
3、高考的改革,总的来说,是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摆脱了以往的“独木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
弊:
1、一次次的改革,给教师带来许多压力,特别是老教师;
2、对于学生,知识的更新的同时,压力大是不可避免,但是,新知识却不一定合“口味”;
3、改革之后,势必会引起社会的舆论,给考试院和学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023年成人高考政策变化
新高考给予学生是更大的选择权。高考的改革主要是给予学生选择权。选择什么呢?第一是选择部分考试科目,第二是选择考试的时间,第三是选择考试分数,有两次考试,学生可以选一个好的分数,改变了"一考定终生"的局面。从选择时间的角度来说,改革把学业规划的权利,部分还给学生了,以前学生学什么,是国家规定的,学校统一开课,学生没有选择。现在高考改革就把部分的选择权给孩子了,比如英语,至少学生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要选定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学习。
高考改革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学业,比如有的学生英语比较强,可以选择高二考英语,考完后,如果学校的引导得当,学生是不会放弃英语的,学生可以去学更难要求更高的内容,由此学生的个性化就体现出来了。有的学生英语弱一点的,跟英语好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样,那么就可以学得慢一点,花更多时间学习必修和选修I课程的内容,再参加高考,人与人之间能力表现不一样,这很正常。不像原来的高考方案都是一刀切,程度好的学生要陪着同学慢慢走,英语弱的学生拼命赶,还赶不上同学的学习进度。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给了各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新高考改革方案学生面临的挑战是,有可能会增加学习压力,给予学生两次考试机会,增加了考试频率,高中科目多,考试本就频繁,再实行多考,这就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家长和学生观念。其次教育系统部门也应该有配套的措施,并提出希望社会机构积极广泛参与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学业规划。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应该做好规划。首先是学业规划。因为现在高考有选择性了,学生要学会规划考试科目,选择考试时间,计划学习进程,计划多长时间学什么东西。第二个是升学规划。以后考不考大学?考什么大学?考什么专业?这是与学业规划相关联的。第三个是职业规划。尽管是很遥远,但也应该提前有个想法,学什么,以后做什么,想清楚以后的职业跟学习的关系。第四是生涯规划,人生规划,我想做什么样的人,我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原来模式,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10年下来从来没想过自己想做什么。新高考改革要求孩子从以上四方面去思考,而且要做双向思考:从学业、升学、职业到生涯,思考是自己的人生;反过来,从生涯、职业、升学到学业,规划的是自己的学业,现在该学什么东西,真正明白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要逐渐想明白,再来决定该怎么做。整个规划过程,学生需要老师、学校的帮助。学校的功能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还有育人,帮学生成长,让孩子从高中开始慢慢去思考规划问题。原来模式,孩子从来不考虑自己要学什么,懵懵懂懂到大学,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自己读的专业。另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规划是人生中非常珍贵的经历,对今后的发展也是一份财富。
新高考改革下在学生的学习和考试中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家长要关注的是自己要负的家庭教育。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新高考改革方案有很多所谓的空子可以钻,大量压题,大量做题,让学生盲目几次考试等等。如果这样的话,从高二开始每个学期都有高考,那就要把学生逼疯掉了。考试固然是重要,分数也重要,但教育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即使孩子考了一个名牌大学,如果孩子身心不健康,那以后还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多元选择,学校师资短缺
有校长分析,自主选课、走班教学,必须走向小班化,所需老师必然多于现有的老师;其次,每门学科的学生选择数量不同,各学科的老师需求量呈现不均衡状况,当学生的选择过于集中于某一学科时,这门学科的老师会明显不够,而另外学科老师却出现过剩现象;此外,学生在选课时,除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外,很可能会同时注重名师效应,集中选择某位老师,这样势必造成部分老师工作量过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学校必然得全面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教学,而这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现有师资难以满足实际课程开发需求。尤其是新高考生、老高考生并存的这段过渡期,这一矛盾更为明显。
“新高考”给学校教育创新带来的挑战
一般而言,学校教育创新需遵循两个原则,即既要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价值选择,又要满足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具体到学校教育教学层面,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还要注重跨学科知识,注重启发与探究式教学方式的运用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等。并在关注学科教育教学这一途径的同时,还多借助其他方式和载体,如主题项目或知识探究、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技人文类活动,包括职业体验与考察、志愿者活动等。对老师而言主要是知识结构,除了自己的专业还要有其他的知识背景。上海的学校有这样的案例,有的课程有好几个老师同时参与,因为一个老师没办法解决所有同学的难题,老师适应不了现在学生的需求,这是对老师的挑战。仅依靠学校内部资源己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扩大考生选择权后,生涯规划如何跟上?
取消文理分科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有统计说,实行“3+3”模式后,学生无论选哪三个科目进行考试,选择专业覆盖面将扩大到66.6%以上。尤其是浙江将实行以专业平行投档录取,考生最高可报80个志愿,这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生如何做好生涯规划,合理填报高考志愿?以前没选择是一个问题,现在选择多了同样是问题。80个专业怎么填,这么多高校怎么选?首先,浙江的录取方式改革把专业选择权给了学生,这跟过去相比是很大的进步。但是,也有人认为,高中生没法确定未来要做什么,让他自己选科目不科学。比如:四川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中规定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实行选考科目“六选三”计入高考总成绩。这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提前三年就要开始为自己的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进行规划。因此有教育部领导提议,在中学建立导师制,最好能够对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课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生涯规划指导。但是这些仅依靠学校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是不现实的,这怎么办?
新高考改革给学校和老师原有的教育理念带来很大的冲击,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高考不管怎么改,本质东西是不改的,培养的人的本质是不变的。现在高考改革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多元化问题和个性化问题,传统教育都是一刀切。新高考改革让能力强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让能力弱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真正的尊重人性尊重个体,扶强顺弱,实现学生、高校、社会多赢的健康的良性循环
我国的高考制度存在那些问题?
2023年成人高考政策是有了变化,在报考条件、学制、专业和考试难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这也意味着考试更加严格了。
学历教育统一2025年起成人学历继续教育统一为“非脱产”,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
招生限制主办高校招生只能从学校已经开设的全日制专业中申办,因此很多本科院校目前没有全日制专科的招生就只能停招成人学历继续教育的专科专业,因此会导致专科可报院校减少。
报考条件变化成考大专报考年龄由16岁改为18岁,需要具有高中、中专、技校或同等学历以上才能报考大专。
教学模式创新
主办高校要根据成人高考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合理确定线上线下学时的比例。要求线下面授不低于总学时的20%。
趋势申请报考的人数逐年增加,所以想申请成人高考的学生应该尽快参加。
一、宏观社会经济原因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国高校招生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高校招生的改革和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形态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在法律的框架内自由、平等竞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公平、公正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点。在转型时期,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社会对高校招生公平、公正的呼声日渐高涨。但在人们强烈要求社会公平公正的同时,法制还不健全,社会不够诚信,并未提供一个适于公平公正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从理论上讲,高校招生必须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从高校招生考试的过程和结果看,高校录取新生实际上更多地是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很多时候甚至是唯一依据。多年来,为克服这种单一的录取方式所造成的弊端,曾在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综合考核评价考生等方面进行过多次探索,如录取保送生、免试生等,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各种问题相继而生,保送与免试入学等制度只能废止。人们普遍痛恨用弄虚作假来竞争,考试的办法至少在形式和程序上较为公平。以致今日,高校招生有继续强化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趋势,高考成绩在高校招生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智”似乎成了唯一,而“德”和“体”可以忽略不计。从根本上讲,这是高校招生在法律缺位、诚信缺失环境下无可奈何的沉重选择;同时,也是转型时期的特征在高校招生中的客观反映,是高校招生面临的一种“两难选择”。
二、自身制度的缺失和外部环境的局限原因
制度的缺失主要是法律缺位。高校招生工作的主要政策依据是教育部制定的年度文件和各省市招生委员会(教育厅)制定的规定及实施细则。这些规定和实施细则不可能从法律层面上明确高校、考生、招生考试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等在高校招生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一方面,由于是年度文件,每年都有变化,缺乏系统性和普适性;另一方面,因不是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虽然高校招生在《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制定了一些基本原则,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完备的法律进行规范,实际上我国高校招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这是我国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的最主要的制度性障碍。外部环境的局限主要是诚信缺失。高校招生缺乏一个遵纪守信的社会环境,高校招生各个主体诚信行为缺乏比较普遍。如考试违规舞弊,高校乱收费,中途改变招生规则和做法,对考生作出不真实鉴定及录取新生不报到等。正是因为诚信缺失现象比较普遍,建立良性的高校招生体制和机制基础薄弱,越发困难重重。
三、过多强调管理和共性,存在着“重物轻人”的倾向
在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中,往往过多强调的是统一、共性的特质,忽视或者说无法顾及个体和个性。这种“重物轻人”的现象,其实质是以管理为本,以共性为本。主要表现形式为三个“一”:一是“一考定终身”。考生在6月的“黑色三天”参加集中统一的高考,并根据这三天的高考成绩,决定能否接受高等教育或能上哪一层次的高校。二是“一次填报志愿定终身”。考生在信息掌握受到极大局限的前提下一次性填报志愿,在某些时候志愿的选择比分数更重要,填报志愿成为一种“博彩”,考生以前途和命运作赌注。三是“一次性集中录取定终身”。通常高校招生录取是在较短时间内(一般一个批次的录取时间为5天左右)以及在集中、封闭的状态下,一次性决定考生是否录取以及录取到什么高校。这种录取方式类似于工业生产流水线的操作方式,是将每一个考生“物化”后按照统一标准分类进行批量“物质生产”。这种录取制度和运作模式的局限性表现为:一方面.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和选拔人才的多样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只能以高考分数为主要甚至是唯一判断标准;另一方面,高校和考生的知情权得不到较好的满足与保障,高校无从了解考生在能力和品行方面的表现,考生也很难了解高校的情况。由于填报志愿和录取时间较短,多数考生对自己填报高校的有关情况了解并不全面,这是近年来录取新生不报到人数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最终结果是在统一分数标准之下,录取的是统一“模式”的考生,置高校的多样化需求和考生的个性于不顾。
四、高校招生负荷过重,与其内在要求不匹配
我国高校招生承担的作用,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为高校选材;二是为基础教育导向;三是为社会的公平负责。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导向,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学活动,是导致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比较普遍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肩负着为社会公平负责,导致高校招生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敏感性,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发生在高校招生考试中的任何一个细小事情,都会成为全国性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件。有专家指出,在高校招生考试问题上,老百姓和政府是双向脆弱,巨大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存。从本质上来讲,高校招生与其内在要求相匹配的主要职能应是承担为高校选拔和区分人才,对社会公平负责和为基础教育导向的作用应该逐步弱化。
五、高校招生报考人数太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太快
一是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急剧增长。伴随着高中生高峰期的到来,考生人数急剧增加,从1999年的288万,持续增加到2009年的1020万。但是,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全面紧张,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矛盾更加突出,难以满足高校招生继续快速增长的需求。所以,高考升学的竞争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由于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急剧增长,原有的工作系统和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这对高校招生和考试的性质、功能、组织和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考试评价和选拔录取方式也都必须改革。二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是在快速发展中完成的。在过去短短的几年中,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翻了两番,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规模达到世界第一,用较少的投入办了规模最大、质量较高的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些在短期内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集中暴露在招生工作领域,增加了规范招生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一些地方存在的办学经费不足、发展不均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已成为引发少数地方、高校乱收费和违规招生的重要原因。
六、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校招生由选拔性向选拔和区分并重转化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4年达20%,超过15%的标准,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行列。从现实情况看,随着高校招生门槛的降低,只要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绝大多数考生只要参加高考就能被高校录取,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就必然出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资源筹措的多元化、教育机会的开放化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化。与此同时,与精英教育时代相适应的高校招生制度,就必然面临新的变革,高考的功能已从精英教育阶段的“选拔”性考试逐步向“区分”性考试转变,高校招生所具有的功能不仅仅要为高校选拔精英,还要区分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教育的对象。由于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水平的差异,高校入学选拔制度不可能废除,部分重点高校招生还应严格选拔;但是,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以选拔为主要功能的高校招生制度,必将被日益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的考试和录取方式所取代。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招生改革提出的要求。
七、我国现行用人制度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传统用人观和正处于新旧交替转轨时期的现行用人制度对高考制度也还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在人才使用方面的“高消费”。高消费一般是指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以超过自己的消费能力或者以昂贵的奢侈品为购买对象的一种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而人才高消费则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一味追求高层次人才的做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毕业生求职时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大,同时就业市场开始转变为买方市场,使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有了更多的余地。这给人才“高消费”提供了可能。许多用人单位在对自身人才需求并不晰的情况下,片面追求高学历人才。结果,高职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却要招本专科生,本专科生的工作招研究生,依此类推。人才使用的“高消费”,使得人尽其才无法实现,扭曲了人力资源的正常投资行为,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不良的用人观念导致了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二是在人才评价方面的“重学历”。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评价的具体过程中还存在偏重知识因素、看重学历背景,忽视品德、能力和业绩的现象,做不到不拘一格选人才。比如,一些单位在评价人才时,单纯依据学历对人才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以此作为待遇区分的标准。诸如此类用人方式的存在,导致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片面追求名牌大学和所谓的“热门专业”等。三是在人才晋升方面的“官本位”。长期以来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社会上仍存在倾向于将那些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人看作是优秀人才的现象。人们将职务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将职称与行政级别相对应,这种“向官位看齐”的做法,也导致一些学者在科研和教育的过程中,追求行政官职。四是在人才管理方面的“身份制”。身份制是中国计划体制下的一种身份等级制度,它将社会成员按职业划分为农民与市民、干部与工人,按所有制形式划分为全民所有制工人和集体所有制工人,按行政级别划分为科、处、司、部等级,不同身份的人享有不同等级的待遇。
八、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有偏差
当前,一些媒体在谈到素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时,总会痛切地反思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应试”教育,但每到高考结束,又会津津乐道地大谈升学率。虽然有关部门早已发出不提倡宣传中招和高考“状元”的通知,然而上面是明令禁止,媒体却是我行我素。从百度网站的搜索显示,每年关于“状元”的新闻报道高达数千条。一些媒体把“状元”神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对高考“状元”的宣传,从对其本人的专访,到对其应考的辅导资料的宣传,到对其所在学校的宣传,再到对其家人的宣传甚至发展到对其经纪人的宣传。一些媒体还大肆宣传科举文化、状元节、状元跨马游街等活动。一些媒体甚至与企业结合,组织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聚会。不少媒体对于“状元”的报道,无论巨细,跟踪炒作,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对高考的部分批评报道,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带来较大压力。2004年高考招生之际,由一些媒体追问的“南京高考之痛”,引发了一场全国关注的教育大讨论。当时,江苏一家发行量较大的晚报推出了以“追问南京‘高考之痛’”为题的连续报道。该报记者在高考录取尚未结束时,仅以二本上线人数为准,即对当年南京高考平均分、本科线率等指标的排名情况进行了披露:“南京本科(实际为二本以上)达线考生比去年减少了600人……又一次落在兄弟城市后面”,记者在引导读者反思“高考之痛”的缘由时,提出了“推行素质教育就考不好”、“家教凸显管理漏洞”等问题。关于“南京高考之痛”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市民、家长纷纷诉诸媒体,指责学校不抓升学率,只抓素质教育没有用;有的学生抱怨学校组织社会实践占用了学习时间;一些教师、专家也纷纷在媒体上发表不同看法……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干扰下,许多学校乱了方寸,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唯一追求的目标。多年坚持的素质教育目标被丢弃一旁,加班加点复习、反复做模拟试卷、层层统考又卷土重来。据了解,尽管2004年高考招生结束时,南京市公布的本科录取率为40.12%,高于全省36.7%的平均水平;本专科合计的普通高校录取率为82.89%,高于全省76.5l%的平均水平。但业内和社会上对“南京高考之痛”的讨论并未平息,北京、广州、深圳、青岛等地媒体也相继刊登了相关报道。媒体公开指责“高考之痛”反映了社会仍然是以升学率作为教育的评价标准,强大的社会舆论迫使教育在开回头车,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北京一家教育刊物为此撰文“南京沦陷和素质教育的悲哀”,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媒体的各种高考广告起了负面导向作用。众多媒体刊登的一些重点中学、民办学校的广告中,以醒目的字眼渲染升学率。一些地区和学校在媒体上刊登大幅广告(专版)展示高考成绩。很多报纸前面讲如何搞素质教育,后面宣称“买我一套方案、指南,让神童走进千家万户”,“你的孩子可以变成神童,4岁能做××,6岁能做××。报纸的正面反映学生负担过重,后面则是加重学生负担的应考资料。每到高考分数公布后,一些高考升学率在当地居前列的中学就会在报上大作广告,称自己在当年高考中“又是赢家,全校高考均分超出全省平均线××分,600分以上高分者有××人”。一些报纸上还赫然登出:“热烈祝贺X
X中学今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全面超额完成县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指标,本科上线率超出县教育局指标××%,一批学子考入重点大学!”等醒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