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江西高考语文卷答案,江西高考语文答案解析
tamoadmin 2024-05-27 人已围观
简介1.江西新高考语文题型分布2.2010语文高考江西卷的古文部分答案(选择和句子翻译)3.08江西语文高考题《朦胧的敬慕》 为啥说结尾照应题目呢 看不大出来啊4.2818年高考文言文5.2018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立意,怎么写如何立意解析6.求今年高考江西语文答案7.语文解答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1.江西新高考语文题型分布
2.2010语文高考江西卷的古文部分答案(选择和句子翻译)
3.08江西语文高考题《朦胧的敬慕》 为啥说结尾照应题目呢 看不大出来啊
4.2818年高考文言文
5.2018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立意,怎么写如何立意解析
6.求今年高考江西语文答案
7.语文解答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江西新高考语文题型分布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2010语文高考江西卷的古文部分答案(选择和句子翻译)
阅读理解题型、写作题型。
1、阅读理解题型: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题目类型包括短文阅读、长篇阅读、文学阅读等。这些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写作题型:写作题型主要包括作文和写话题的命题作文。作文题目与社会热点、人生经验、文学作品等相关,要求考生进行自由发挥和深入思考。
08江西语文高考题《朦胧的敬慕》 为啥说结尾照应题目呢 看不大出来啊
A、D、B、D、B、C、D、C、C、B、A、B、D、C、B、D、B、A、B、D、B、C、B、D、B、A、B、B、B、C、D、B、A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当。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来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2818年高考文言文
“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
答案①“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②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讯先生;“我”瞻仰“民国编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结尾: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所以可以说结尾照应题目。
2018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立意,怎么写如何立意解析
1.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8高考语文四川延考区2008年8月24日
· 2008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宁夏海南卷全国卷3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I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 一九七七年高考文言文翻译197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五、将下面两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标清题号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分)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7分)
参考题
将下面这段文言文断句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在试题上断句加标点,译文写在卷子上):
高 祖 击 布 时 为 流 矢 所 中 行 道 病 病 甚 吕 后 问 陛 下 百岁 后 肖 相 国 即 死 令 谁 代 之 上 曰 曹 参 可 问 其 次 上 曰 王陵 可 然 陵 少 陈 平 可 以 助 之 陈 平 智 有 余 然 难 以 独 任 周勃 重 厚 少 文 然 安 刘 氏 者 必 勃 也 可 令 为 太 尉 吕 后 复 问其 次 上 曰 此 后 亦 非 而 所 知 也
答案
五、(14分)
1、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屯长。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2、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参考题
断句标点: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 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译文:
高祖讨伐黥布的时候,被飞箭射中,在回来路上生了病。病得很厉害,吕后为他请来了一位好医生。医生进宫拜见,高祖问医生病情如何。医生说:“可以治好。”于是高祖骂他说:“就凭我一个平民,手提三尺之剑,最终取得天下,这不是由于天命吗?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呢!”说完并不让他治病,赏给他五十斤黄金打发走了。不久,吕后问高祖:“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让谁来接替他做相国呢?”高祖说:“曹参可以。又问曹参以后的事,高祖说:“王陵可以。不过他略显迂愚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自担当重任。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太尉。”吕后再问以后的事,高祖说:“再以后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3. 求高考古文篇目一、初中课内必背古诗文汇集(50篇) 1、孔子语录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高考文言文原文与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5. 求最近几年语文高考的文言题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套汇编(解析译文)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汇编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汇编一、全国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
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
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
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
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
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 *** 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
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众共伺之,不能记也。——节选自《南史卷七十?列传第六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
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C.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远尽心绥理,复着名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 (2)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译文: 答案:8.C(这道题中的ABD选项都在课本中出现过,而C中的固定搭配“视……如……”很容易判断得出。
即使没看出来,也可根据前文“嫉……如……”判断出决不是爱抚之意)9.C(这道题重点在表明“耿介”与“清廉”,依次我们可以判断出A项第一个选项与耿介无关,是属于他办事原则方面的。B项第一个百姓称赞他也不属于“耿介”,D选项第一个选项是他平易近人,也不属于“耿介”,依次推断选择C)10.B(这道题难度不小,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文章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泉陵侯朗,强调是他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
而不是选项中所说任内没有抢掠侵犯的事)11.(1)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得分点在“自……为”是“从……担任……”。
(2)他先后出任数郡的太守,见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廉洁之心。他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家那样。
得分点在“居”、“可欲”还有“饥寒如下贫”。[译文]何远,字义方,东海郡郯县人。
梁武帝即位后,担任后军鄱阳王萧恢的录事参军。何远与萧恢向来友好,在王府竭尽其心力,明白了的事情没有不去办好的。
萧恢也推心置腹地依仗他,对他推恩托付,很是亲密。梁武帝升迁何远担任武昌太守。
何远本来是豪爽洒脱的人,崇尚轻财好义。到担任武昌太守时才一改往日的品行好好做官,杜绝结交朋友,别人馈赠物品一概不接受。
武昌百姓的习俗都是从长江里汲水饮用,大热天,何远嫌江水温度太高,常常掏钱向有井的人家买井水,如果对方不收钱,就将水还给对方,行迹虽似虚伪,但能委婉地表达其用心。车舆服饰。
6. 高考文言文试题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6(含译文)
(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问征人以前路
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竟然”;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
7. 高考文言文试题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6(含译文)
(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问征人以前路
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竟然”;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
求今年高考江西语文答案
2018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立意,怎么写如何立意解析
1、作文题注重文化底蕴,诗歌、名言、文化名人直接进入材料的有好几个,北京卷的莫言(暗),山东卷的莫言(明),安徽卷萧伯纳的名言,福建卷顾城的诗歌《忧天》(暗),浙江卷的三句名言。
2、注重对个人修养的反思。新课标1卷的勇气,上海卷“更重要的”,四川的“平衡”,江苏的“善”,湖南的“付出”,福建的“扎根”,广东的“感恩”,山东的“改错”,重庆的“改变”,湖北的.“善与用”,浙江的“童心”,广西的“善”。此外,课标2卷的“同学关系”,天津卷的“求知”也含有个人修养的成分。
3、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展望将来生活。比如北京的“手机”,江西的“周树人”,是学生身边的东西;重庆的“豆腐”,课标1的“经验与勇气”更为学生的未来磨剑。
4、注重思辨性。北京的“科技双刃剑”,课标1卷的“经验与勇气”,安徽卷的“现实和梦想”,四川卷的“平衡”,福建卷的“飞翔与扎根”,辽宁卷的“珍珠与沙子“,广东卷的“施与受”等,作文时都要注意两方面的思辨性。
5、文体限制明显。湖南、福建、江西卷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的是“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当然,今年的高考作文也有些瑕疵:
1、词语意思难理解。四川卷“平衡的生活”,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江西卷的“周树人”等,意思让学生在短时间里难以把握。
2、个别题目的要求限制太死。比如江西卷。“对上述学习的怕与不怕”,课标2卷的“同学关系”。有的材料不一定科学,比如江苏卷的“蝴蝶”真的会自觉飞向更深的山洞吗?有的材料审题难以明确,比如湖南卷的两则材料,从一则材料入手立意算不算偏题呢?下面是从学生的角度对18套高考作文题的审题进行的点评。
语文解答
1B2D3D4B5A6B7C8C9A10B11A12C
13题 翻译
(1)士兵如果 敢拿着诏令来干预军队制度,以后就无法再管理军队了
(2)因此,认为人们传言王德用不是人臣之相。他不适合在皇帝身边掌管机要部门
(3)他一生很少玩乐,不因为名望高位而看不起别人
14题 古诗鉴赏
(1)自古闻子规而愁情,诗中子规啼叫,暗示了诗人伤感离乱之情,渲染了浓浓的愁意。
(2)不矛盾。诗中的现实是故园处在兵乱之中,诗人联想即使兵乱结束,各地包括家乡的,都是人烟稀少,一片废墟,归家途中见凄凉必伤感。归家后,故园面目全非,必悲愁。所以诗人说“归有归时一段愁”。
默写 1长篇小说,3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4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5 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题 默写 1长篇小说,项链 2 与子同裳,修我甲兵 3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4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5 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题
(1)愤世嫉俗,不合流同污的高洁
(2)忧国忧民,以国家社会为己任
17题
初见汨罗江时,作者因混黄的江水而失望,到饮江水的苦涩和同行人不能理解的苦涩,后又想到“何劫中不曾泛滥和何处没有汨罗”而激动。至“屈原不见,渔翁犹在”的惆怅,最后,作者徘徊后感情终于归于“归去来兮”的平静。
18(1)渔翁寓意那些明哲保身,不问世事而只顾自己逍遥的遁世者(2)作用:从劝屈原随波逐流的渔翁写到眼前江上渔翁。从古到今,遁世者与屈原形成对比,突出屈原为国为民的高尚与伟大,升华文章主题,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赞美之情
19AE
20 研究中的激光使水蒸气冷凝为雨滴的激光造雨法更清洁
21题
画中慈祥的萨马兰奇老人头顶着奥运五环,目视着我们及这个世界。寓意着老人与奥运同在,以及老人对奥林匹克事业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世人对老人离世的惋惜与悼念之情。
俺是山东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你们的啊,楼主鉴定下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写的,我想这位作家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吧。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很小的时候既聋又哑还盲。也许大家都不会相信,正是这个残疾的女孩子竟创造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奇迹。她不仅学会了多种语言,还考进了剑桥大学。她就是用这种惊人的成绩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海伦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自己看不见多姿多彩的世界,却又是那么想看一眼这个她生活的地方。所以她非常羡慕那些有一双明亮眼睛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好好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了一个失明者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哪怕只有三天,短短三天,她也一定会加倍珍惜,她也能在这短短的三天做出许多事。那么,大家想一下,我们这些耳聪目明的人,不要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三百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大家又是怎样安排的呢?假如说什么时候我们只有三天光明了,过了三天的期限我们再也不能看到美好的世界,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家一定会说:“我们要抓紧时间,把各门功课做好,把要做的事情做好,把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一分一秒都不能轻易地浪费。”
对啊!同学们,为什么要到失去时才去醒悟,才去叹息,才会觉得光明实在太宝贵呢?连海伦?凯勒都可以在黑暗中探求光明,摸索寻找正确的人生之路,我们这些正常人又何尝不可?我希望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好地学习,好好地生活,合理安排时间,不轻言放弃,不轻易被击倒,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这样才不会辜负了上帝赐予我们的明亮眼睛,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才会无限留恋,才觉得光明的宝贵。
是的,珍惜现在,珍惜每时每刻,应该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