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平昌中学高考情况_平昌中学今天高考最高多少分
tamo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1.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2.语言表达连贯教案3.几个化学问题4.巴中高考考点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对全省中学定级评估检查有关师资队伍学历要求,巴中市平昌中学急需引进2013届毕业研究生。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需求专业及学历要求 专业需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政治、生物、历史、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研究生。 二、薪资及待遇 享受当地政府人才引进的各类补贴,
1.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
2.语言表达连贯教案
3.几个化学问题
4.巴中高考考点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对全省中学定级评估检查有关师资队伍学历要求,巴中市平昌中学急需引进2013届毕业研究生。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需求专业及学历要求
专业需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政治、生物、历史、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研究生。
二、薪资及待遇
享受当地政府人才引进的各类补贴,凡工作达三年并担任高三年级教学工作,年收入超过10万元。单身教师享有学校免费提供的住宿。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意愿到该校任职的毕业研究生可于2013年3月19日至4月5日前,将个人简历发至 pczxlcj@126.com 。
四、联系人及方式
校长罗传俊:0827-6229921 18981655667
五、平昌县及平昌中学情况
平昌县素有川北重镇“小山城”之称,又称为巴中的后花园。年GDP达97.3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80元,城市面貌呈现崭新形象,高楼耸立,城市繁华。巴达高速贯穿该县城,2014年正式通车,到时平昌到巴中仅需半小时,平昌到达州仅需50分钟;该县还是火车通过的城市,巴中的机场将选址平昌境内,可以说,立体交通初显雏形。
四川省平昌中学创建于1938年3月,2000年评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批准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学校座落在省级旅游风景区——平昌县佛头山森林公园下,占地151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校园四季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拥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远程教育教学系统、校园网站等先进的教学设施,运动场馆宽敞,实验仪器先进,图书藏量丰富。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16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15人,中级教师123人。教师具有硕士学位3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29人,本科学历206人。有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6人,学科专业委员会理事68人次,参加全国各学术团体80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80余人。现有教学班101个,学生8600余人。
学校内部管理严谨。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思想,坚持“以管理正校风、以校风促质量、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求效益,以效益谋发展”的工作思路,构建了可持续发展机制和适应终身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模式,铸就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善教”的教风和“勤学尚美”的学风,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按照“科研兴校、强校、优生、质量立校、特色树校”的办学方略,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教改科研空气浓厚.。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县教改科研课题36个,已结题24个。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600余篇,310多项教研成果在国际国内获奖,出版个人专著58部,合著103部。学生在参加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大赛和奥林匹克数、理、化、生等竞赛中共2000多人次荣获国家、省、市、县奖励。
学校办学成果显著。被授予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首批校风示范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精神文明单位,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省艺术教育实验先进学校,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部门绿化百佳单位,省高等师范教育实习优秀基地,巴中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教育质量十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学校,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先进单位,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绿色学校。
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38万余人。其中,遍及海内外的专家、教授、学者、名流1000余人 。
目前,学校正在向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迈进!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
.只有一个得啊 就是平昌县中学
平昌中学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四川省平昌中学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38年春题写“追求真理,服务人群”的办学宗旨,托友人黄开富先生来创办的。现系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重点中学。
学校占地151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5幢、综合实验大楼2幢;有300米、2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2个以及风雨球场;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语言室、网络教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网站和设施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藏书20万余册。有教学班101个,学生8180人。
学校现有在册教职工433人。261名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97人、中级教师10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 人、本科学历的171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的有25人;有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5人;有学科专委会理事、理事长68人次,参加全国各种学术团体80余人次。学校承担了国家级科研课题4个。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600余篇,280多项教研成果在国际国内获奖,出版个人专著15部,合著86部。
学校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成立了“平昌县桃李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统一管理印刷厂、飞虎墨水厂、佛泉纯净水厂。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3万余人。2000年以来,每年向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800人以上,100余人进入重点大学深造,高考上线人数十年蝉联全市同类学校之冠。2006年高考上本科线898人,居全市第一,全市理科状元罗琳同学考入清华大学1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04年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首批校风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先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绿色学校、卫生先进单位、部门绿化百佳单位、高等师范教育实习优秀基地和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学校、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巴中名校、最佳文明单位、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无毒示范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2002年被巴中市人民政府确认为一级办学水平单位。
[编辑本段]校级领导
罗传俊,男,汉族,生于1963年7月,平昌县兰草镇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西华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进修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主任编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共党员,曾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现任平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党政工作。
1983年7月至1997年2月,在驷马中学工作,任副校长;1997年3月至1997年5月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曾任副局级秘书、督查科科长、秘书科科长;1999年6月2002年4月,在县广电局工作,主任编辑,担任副局长、平昌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5月至2005年9月,在县委宣传部工作,担任副部长、文明办主任;2005年10月至今任平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张明俊,男,汉族,生于1953年8月,平昌县长垭乡人,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1972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高级讲师。1977年至2000年8月,在平昌师范学校任教,先后任教务处副主任、工会副主席、代主席,1997年至2000年8月任副校长;2000年8月至今任平昌中学副校长。分管体卫艺和初中年级,联系体卫艺处。
袁发扬,男,汉族,生于1963年3月,平昌县南风乡人,毕业于西华师大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2005年4月至今任平昌中学副校长。分管教学,教研,联系教务处和教科室。
赵志明,男,汉族,生于1961年12月,平昌县笔山镇人,毕业于西华师大数学系,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2005年10月至今任平昌中学副校长。分管政教和安全,联系政教处和保卫处。
冯仕敏,男,汉族,生于1947年12月,平昌县灵山乡人,毕业于达县教育学院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至今任平昌中学工会主席。负责工会工作。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
1.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有哪些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 特将此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同时也收入课本中出现的解释。
对于个别不常用的解释,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就不予收入。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61、举 62、绝 63、堪 、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 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1、爱 (1)名词。
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 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 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
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
(《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被 (1)名词。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i ,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2.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一)以形析义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初始所表示的词义有或近或远的关系。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其义符也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别是义符来探求、解说实词词义。如:“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贾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沧溟”都有表意形旁“氵”,其义应与水有关,联系后面“知海”二字,可判定“沧溟”为“大海”的意思;“辍”字,口旁,与吃、喝、叫有关,联系前面的“知味”,就能推断其含义是“吃”或“尝”。再如:“(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
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元”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儿”指人,上部“二”指明字义所指部位在人体顶部。
故“元”是表示“人头”的意思。又如“冠”,字形由“寸(手)”、“冖(帽)”、“元”组成,表示手拿帽子戴在人头上。
“寇”由“冖(房屋)”、“攴(手持棍棒)”“元”组成,表示手持武器入屋击人头部,因而“寇”指“盗贼”。“冠”、“寇”中的“元”都表示人头。
(二)以音猜义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声训(训诂学术语)原理,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
如:“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即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顿”通“钝”。
又如: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闲:空闲)(04年湖北卷试题)。句中“闲”与“娴”通假,“熟悉”的意思,“娴于辞令”即为明证,“不闲吏事”就是“昌期少年,不熟悉吏事”的意思,所以,试题把“闲”理解为“空闲”就是错误的。
(三)温故知新法。对于某些词义不明,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
如:“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句中“及”已知学过的义项有“赶上”“到达”等意思,“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渊明《陶花源记》)即是依据。
这里用法与“到达”相接近,但不确切。“到达”可引伸为“接触”,由此再引伸为“实践”。
该句中“及”即为“实践”的意思。“履”字,已知学过的有“鞋子”之义。
如“郑人买履”,接触过的成语有“如履平地”、“如履薄冰”,其中“履”均作“以足踏地”讲,这是“履”的本义。此句中的“履”应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伸为“走过”、“经过”或“实行”的意思。
再如:富人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05年重庆高考试题)“质”字,已学过的有“做人质”“做抵押品”的意思(“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即为明证),全句意为“有富人不占有田籍却以别人的田券作抵押霸占土地万亩”。又如,高考题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A、讽帝大征四方寄技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C、恐为身礼品,每遇人尽礼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考查的这几个实词确实是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的,或曾在课文中见过,或在常见成语中使用,我们完全可以比照相关的句子去理解:A项中的“讽”比照“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B句中的“哂”比照“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C项中的“遇”比照“遇臣甚厚”,(《陵信陵君窃符救赵》),D项中“务”比照“除恶务尽”等等。
它们各自与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或成语相同的词意思一样,然而,毕竟本题有一定难度。C项中的“遇”解释为“优待”似乎也正确,无论是“遇臣甚厚”还是“每遇人尽礼”,“遇”句都有“优待”之意,但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加以辨析解决:一是“遇”这个词本身不含“优”的意思,只是对待;二是联系原文段上下文来看,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
所以“遇”应为“对待”的意思,故C项解释是不正确的。 (四)以今推古法,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成语语素意义来推断该语素在古汉语中的含义。
如、前面例句中的“疏”字,在现代汉语中组成的合成词有“疏通”“疏导”“疏浚”等词,这些词中的语素“疏”,与“通、导、浚”都是同义并列,因此,“疏”解释为“通”,这样“疏八珍之谱”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可以喻大(喻:比喻)(2005年辽宁卷高考题选项)现代汉语有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其中“喻”均是“明白、了解”的意思,选项文句意为“(我陈述的事情虽然小),但道理可以和大事相通。”
故选项解释是错误的。 (五)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是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如“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由彼、此相对可以推知),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盈”是“。
3. 怎样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与技巧 四川省平昌中学 陈 ***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与技巧 1,形训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A,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B,若少屈,冀得一归觐(1998年高考) A句“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就可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 B句“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2,声训推断法:(通假推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 A,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A句“顿”与“钝”读音相近通假,“钝”的含义是“不锋利”,那么“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
”B句“要”与“邀”同音通假,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 3,词性推断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4.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一、以形推义,联系语境 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苦时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能否理解该句的关键是对“怠”字的掌握程度。据造字法我们可知,“怠”是个形声字,从心台声。其形旁“心”,本义为心脏。从“心”的字的含义大多与人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人的道德品质有关。知道了这些。再联系“手指不可屈伸”一语和“弗”等词语,可推断出这里“怠”的含义是由本义“怠慢、轻慢”引申出来“懈怠”的意思。二、联系上下文,作语法分析 即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三,联系上下句,作结构推断 (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四,联想教材 中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如果平时熟读课文,并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实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根据课文中类似的例句来解释有关实词的含义,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5. 语文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大全第1课时考点透析应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一)古今异义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 *** 彩变化。
如:变 化 情 况 示 例词义扩大 范围扩大 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义项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词义缩小 范围缩小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丈人(古:老人;今:岳父)义项减少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词 义转 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感 *** 彩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古今异义,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的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义,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以《逍遥游》为例:词语 古义 例句 今义志 记载 志怪者也。
志向、志气之 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常作代词、助词果然 吃饱的样子 腹犹果然。
不出所料虽然 即使如此 虽然,犹有未树也。 连词恶 何,疑问代词 彼且恶乎待哉。
恶劣、凶恶无名 忘记功名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不为人知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天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如“引”:意义 例句本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引申义 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拉长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宣州环波亭》) 引吭高歌(成语)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
(《中山狼传》)拿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
(《史记?田单列传》)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欧阳修传》)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 引经据典(成语)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掉转 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古字通假1. 通假的具体情况:解 说 举 例 注 意 点通假字 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倍”同“背”)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同“无”)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石钟山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师说》) 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教材中注为“莫”同“暮”。
异体字 音同义同,形不同。 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俛”同“俯”)(《过秦论》) 教材亦按通假字方式注释。2.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字义分析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
如果用A来解释,A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A”通“B”。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报任安书》)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①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
②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景”通“影”,作状语。
字音分析 A与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例中的“知”与“智”、“颁”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字形分析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①“被”与“披”。
几个化学问题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
四川省平昌中学:
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D”。它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自1989-----2002年,连续14年高考语文考查了这一考点。
“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三个方面。
一.保持一致性
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连贯。
1.陈述对象一致。主语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现象。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不肯出门,_______。
A.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他终于把他带走了
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
[点析]A。因为这一句保持了陈述对象的一致,也保持了语气的连贯。如果用B项就忽然换了主语;如果用C或D项就失去了“被动”性,在连贯性了都欠缺。
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有的议论语段开头提出问题或论点,接着举事例,摆材料,进行分析。有的在结尾归纳或总结出论点、观点。这里的“观点”、“问题”也可以说是话题,话题必须统领后面的事例、材料;反过来说,事例、材料、语言表达要符合前面的话题,与其相一致。反之亦然。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______。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
B.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
C.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
D.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
[点析]B.这是一个议论语段,议论的中心是对于文化消费的“各取所需”,由此出发,就要确定表示中心论点的B项。
3.保持句式和音节的统一。要选择与上下文相协调的句式,整齐的句式和统一的结构,可以增加语势,加强语言的连贯。音节和谐常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句式整齐匀称,音节协调;二是上下文押韵。
例: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___。要使读者看不到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_____。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间间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是死症 ⑥便太浅显
A.①③⑥ B. ①④⑤
C.②③⑤ D. ②④⑥
[点析]B。从前后连贯的角度看,③④句中,句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而④句能。从音节和谐的角度看,能和“却似天成”句中的“成”押韵的有首句的“营”,句①中的“成”,句④中“整”和句⑤中的“症”。因此选B。
二.表达要合乎事理、语境
1.要合乎事理。语言表达要符合事理,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出现“裂痕”,语言必然不通。前面说了两面,后面承接一面,反之,前面说了一面,后面承接两面;前面从好处说,突然从坏处说,反之,前面从坏处说,后面从好处说;没有因果的说成因果;没有递进的说成递进等等都会使句间失去连续性。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长处
C.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千秋
D.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点析]A。诗中强调的是“逊”和“输”,是从“不足”的方面说的,接以“缺憾”,在事理逻辑上没有问题。B项,则是两面对一面;C 项则是从“短处”突然转到说“长处”;D项则是转换了说话的角度——原诗是说事物本身的优劣长短,加“对”字后,变成了说“人”的情感态度了。
2.表达要合乎语境。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凄凉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或褒或贬。这一切,在同一段文字里都应该保持和谐一致。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漫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臂了。
[点析]A。原文由上而下写秦岭,南塬和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情调是阴沉凄凉的。从意境和描述层次两个方面考虑都选A。B 项的“满天彩云”,景和情都与原文明显不协调。C句的“渐渐隐没”与原文的“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相矛盾。D句所描绘的北风、枯草、树皮也与原文不协调。
3.表达要语脉贯通。思有路,语有脉,表达一个意思总得按照一定先后顺序,这样才会脉络分明,语气贯通,不跳脱,不紊乱。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的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等等。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来临的广播,
A. ②④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点析]C。这是一个叙述性语段,所述的中心是师生帮助抢收的情况,其动作有明显的起因和结果。在所列各组语句中, ①是对师生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 ②是得到消息所产生的心理, ③是在心理指导下开始行动, ④是动作的原因,即得到消息。正确的语脉顺序为:得到消息——心理活动——开始行动——具体抢收。
4.表达要服从篇章结构规律。根据人们的思维规律和篇章结构规律,议论文或说明文的文段往往开宗明义,在开头就提出观点或说明中心,以领起全文或全段;往往在篇末或篇尾用简明概括的文字总结文章,重申主旨。据此,对于首尾句的选择就应着眼于那个具有提挈或收束作用的句子。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类几亿吨甚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磷虾是南极生态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没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_________________
A.有人认为,把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十分恰当。
B.有人认为,硅藻、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都是南极生物的象征。
C.有人认为把企鹅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鲸类、海豹来说更为恰当。
D.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说更为恰当。
[点析]D。无论从片段还是摘引来看,都是具体说明磷虾在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的。AB磷虾与其它生物并举,C省去磷虾不提,都不能作结尾。只有D体现了“磷虾是南极生物中一个关键性的生物”这个意思。
三.语句要前后照应。照应常常和文章的内容主旨,条理脉络,层次结构有关,必须在建立前有交代,后有碍照应的概念。在阅读中留心各种照应的实际意义,在说写中注意句中成分彼此照应,句子与句子间相互照应,使语句不矛盾不脱节。
1.问答照应。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不连贯。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要使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国情可不可以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B.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就会犯政策上的错误。
C.我们的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否则就没有改革的出路。
D.我们的回答是只有深化改革,不能踌躇停滞,更不能知难而退。
[点析]B。原文就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和照搬西方模式一正一反提出两个设问,一是“要不要”,二是“可不可以”,应选项必须与两个设问相互对应,不能顾此失彼。A只回答了“不能完全照搬”这一问题;C完全肯定两个问题,忘记了后一问题必须否定;D句答非所问;只有B句,虽未作直接回答,但都与两个设问相照应,且衔接最好。
2.前排序与后排序相照应。一段话中,哪些句子先说,哪些句子后说,这些都得瞻前顾后,通盘考虑,以使语句前后顺序得当,前后照应。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_____。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点析]A。原文是总述,选择支是分述,按顺序应该是先二厂再三厂,可BC都是先说三厂再说二厂,造成语序颠倒。D项语序虽未错位,但又未明确体现“各有所长”这层意思。
3.关联词语的照应。关联词语是体现分句之间关系的外在标志,切实把握,是有助于句子还原问题的解答。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
A.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B.确实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C.不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D.或者说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点析]C。原文句意是递进关系,能体现这层关系并能与“而且”关联上的是C句。
4.指代的前后照应。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的迫切要求。_________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渐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点析]C。AD两项的“这些翻译作品”在原文中缺少交代,属于指代落空。B 句的“一方面”与句中“这些作品”语序颠倒。“提高了------的素养”有毛病,“素养”多指个人的平时修养,用“中国学术文化”这个事物来限制修饰显然不行,只有C句避免了上述毛病,语意连贯,用词准确。
5.句式前后照应。做到句式的前后一致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是讲究语言清晰连贯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刚一进游乐城的大门,就看一只巨大的蓝蜘蛛趴在那里,呈A字形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____________,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
A.血盆大口张开化作城门 B.城门就是张开着的血盆大口
C.张开的血盆大口化作了城门 D.城门就是血盆大口张开着
[点析]C。“呈A字形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都是主谓式结构,且都是偏正短语。为了保持句式一致,应选C项。A是连谓式,B是主谓式,但主语不是偏正式,D项本身就不合语法。
6.注意过渡照应。注意过渡、交代,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和比照式的词语可以使表达的层次更明确,使句子前后呼应,使句子与句子的联系更紧密。例如“也”、“于是”、“但是”、“所以”等等关联词语都能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句子的关系。“过去”与“现在”、“远处”与“近处”、“主观”与“客观”这样有比照式的词语可以使子前后呼应,进而使句意连贯。
例: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1993年上海高考题)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素。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④但因为有时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 ①②⑤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 ①⑤③②④
[点析 ]D。从他的经历入手,凭借着有关表示经历的词语“后来---现在---之后---所以”等,就可以找出其合理的组合。
总之,正确解答语句的连贯和衔接题,首先要弄清楚语段说的什么。叙事时,要搞清当事人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描写景物时,要抓住它的特点。论述一个观点的,要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还要分析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其次,要分析表达形式与方法,弄清怎么说。要舍得费精神去揣摩,比较上下文各句之间的关系和词语含义,特别是关键词语、句子所蕴涵的消息,注意语意条件,根据说话的目的、对象、场合、范围、情景等因素去选择接句,选出续句。
[过关检测]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作品中买弄才情,或卖弄学问,_________ ;如果再加上装腔作势,__________。才情学问,有多少是多少,真则真,假则假,虚则虚,实则实,瞒不过明眼人。贫儿卖富,_________;爆发户摆阔,___________,这叫卖弄。
A. 都是令人生厌的事 就更催人呕吐 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 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
B. 都是催人呕吐的事 就更令人生厌 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 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
C. 都是催人呕吐的事 就更令人生厌 把仅有的古鼎擦得金光闪亮 把满口袋里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
D. 都是令人生厌的事 就更催人呕吐 把仅有的古鼎擦得金光闪亮 把满口袋里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特别是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___________,在清清苍苍中,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其舞。傍晚,___________,转眼间,__________,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① 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 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③ 万山倾泻霞光,重峦映照夕阳
④ 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
⑤ 太阳落山,霞光消退
⑥ 霞光消退,太阳落山
A. ②④⑥ B. ①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 辽阔的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在金色的阳光下,像无数面银镜在闪闪发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在远方和蓝天相接。
⑵ 在有限的土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
① 海渐远,天渐低
② 天渐低,海渐远
③ 花园比房屋小,房屋比土地小
④ 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
A.①④ B. ①③
C.②③ D. ②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____________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 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 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 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 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⑤ 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⑥ 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A.①④⑤ B. ②④⑥
C.①③⑥ D. ②③⑤
巴中高考考点
1、其实是可以的,只是中学为了简化,这样处理的,其实HSO4-相当于中强酸的!
2、①两种可溶性水解显酸性(或都显碱性)盐反应不考虑水解:如硝酸银与氯化铝反应;
②两种盐通过复分解生成溶解度很小的盐就不考虑,如ZnCl2+K2S=2KCl+ZnS↓,而不是双水解,因为ZnS比氢氧化锌更难溶;③盐与酸、碱与盐反应不考虑水解,如硫酸铜与氢氧化钾;④一般除镁外的金属与盐反应不需考虑水解,如Fe与硫酸铜。
3、强酸强碱盐及HSO4-等
4、弱酸部分电离,电离程度小,一般不到10%,而强酸完全电离。如醋酸和盐酸,产生0.01mol /L醋酸H+ 0.00042mol/L ,氢离子浓度要达到0.01mol /L一定要求醋酸浓度远超过0.01mol /L。盐酸0.01mol /L,H+ 0.01mol /L。
5、0.1mol/l 盐酸,硫酸,醋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分别0.1mol/l 、0.2mol/l (准确来说0.1mol/l -0.21mol /L间)、远小于0.1mol/l ,所以同浓度二元强酸硫酸的氢离子浓度>一元强酸的氢离子浓度>一元弱酸的氢离子浓度。
6、硫酸快,因为同浓度二元强酸硫酸的氢离子浓度>一元强酸的氢离子浓度>一元弱酸的氢离子浓度。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巴中高考考点分布如下:
巴中市共设5个考区、13个考点、873个考场,设5个备用考点,30个备用考场。2023年巴中市高考报考人数为35691人。其中,高职单招已录取8903人,“3+2”五年制高职转录804人,现有25984人参加本次高考。
考点分布:
巴州区有巴中市第二中学、巴中中学龙湖校区、巴州区第四中学;平昌县有平昌县第二中学、平昌中学实验学校、平昌中学;通江县有通江县实验中学、通江县中学虎井校区、通江县第二中学。南江县有南江县实验中学、南江中学、南江县职业中学;恩阳区有恩阳中学。
安检措施:
巴中各考点按照普通高考中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工作总要求,严格落实“5G信号全屏蔽”“智能安检门检测手机”“考点集中管理手机”等工作措施。
看考场注意事项:
1、规划出行路线
出发前,要先计算住址到考点的距离,了解有哪几条路线可以抵达考点,各条路线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有哪些。请大家尽量选择时间相对稳定的交通方式。如果居住地离考点较远,则还需要熟悉一下考点周边环境,寻找可以购买文具或休息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2、算好赴考时间
熟悉考点时,不论是从家里出发,或是入住的酒店出发,都要预留充足的时间,以防其他意外情况造成的延误。考试当天,为了避免迟到,考生和送考人员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最好提前出行,尽量错开出行高峰期到达考点。
3、查看考场分布示意图
各考点候考区都有考场分布示意图,考生在看考点时,应认真核对准考证与考点是否一致。进入考点后,先找到自己考场所有位置和自己座位。考生准确找到座位后,可在座位上试坐适应,并仔细观察桌椅有无破损、桌面是否平整、座椅是否摇晃等。
4、认真了解考场规则
除了解座位信息,建议考生要仔细了解考场规则的相关内容,对照自己准备的证件、文具看看是否齐全。同时,要尤其注意禁止带入考点、考场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