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中物理微元法是什么_高考物理微元法

tamoadmin 2024-06-27 人已围观

简介1.微积分在高中物理中的运用2.求高考物理解题方法3.高中物理功的教学教案设计4.高考数学选择题怎么蒙,在会一点数学的基础上最好自己总结以下,其他地方的不全,我给你两个例子:(新课标卷)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语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

1.微积分在高中物理中的运用

2.求高考物理解题方法

3.高中物理功的教学教案设计

4.高考数学选择题怎么蒙,在会一点数学的基础上

高中物理微元法是什么_高考物理微元法

最好自己总结以下,其他地方的不全,我给你两个例子:

(新课标卷)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语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答案:AC

解析:选项B错误,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D错误,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福建卷)18、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 和 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 和 相距为2a,联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点相距为r(r<a)。是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的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当r=0时,A点位于圆心O处,可以把O1、O2两个带电圆环均等效成两个位于圆心处的点电荷,根据场强的叠加容易知道,此时总场强E=0,将r=0代入各选项,排除AB选项;当r=a时,A点位于圆心O2处,带电圆环O2由于对称性在A点的电场为0,根据微元法可以求得此时的总场强为 ,将r=a代入CD选项可以排除C。

命题特点本题考查物理学方法的使用。本题利用等效法、特殊值法和微元法综合分析比较方便。

启示这是近两年高考新出现的一类题目,要求考生注意去领会相关物理研究方法。

微积分在高中物理中的运用

一、比较排除法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二、假设推理法

所谓假设推理法,就是假设题目中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对比,进行合理性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假设条件的设置与合理性判断是解题的关键,因此要选择容易突破的点来设置假设条件,根据结论是否合理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三、特殊值代入法

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表达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的、繁琐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性问题来处理,达到迅速、准确选择的目的。

四、逆向思维法

如果问题涉及可逆物理过程,当按正常思路判断遇到困难时,则可考虑运用逆向思维法来分析、判断。有些可逆物理过程还具有对称性,则利用对称规律是逆向思维解题的另一条捷径。

五、特殊值代入法

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表达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的、繁琐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性问题来处理,达到迅速、准确选择的目的。

六、极限推理法

所谓极限推理法是把某些起决定性作用的物理量推向极端,通过简单计算、推理或合理性判断,并与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对比,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七、图像分析法

根据题目的内容画出图像或示意图,如物体的运动图像、UI图像、气体的状态变化图像等,再利用图像分析寻找答案。图像分析法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避免繁琐的计算,迅速简便地找出正确选项。

求高考物理解题方法

应用的方面:

首先,导数和积分的最直观的表现:位置,速度,加速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以时间为自变量,则速度是位置和时间关系函数的导函数,也就是表示任意一点位置和时间关系图像的切线斜率的函数,加速度是速度时间函数关系的导函数。同理,我们知道加速度时间图像中面积表示的是速度的变化量,也就是对加速度和时间的函数求积分可以得到速度时间关系;类似的速度时间图像中的面积表示位移,也就是对速度时间函数求积分得到位置时间关系。

其次,导数等于零时,则函数则有极值。这个在物理中应用明显。物理题目中经常出现有关于极值情况的描述,比如,“平衡”,“距离最大”或者“距离最小”,“能量最大”,“能量最小”,“速度最大”,“速度最小”等等情况。这些都表示可以用某个函数的导数为零的方法来求。

例如我们最常见到的平衡问题,其实都是能量和位置的函数关系中的导数为零。能量和位置关系的导数的相反数,就是这个能量对应的力的大小。

再次,用积分方法,可以求体积,面积,重心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高考中涉及较少,但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计算可以帮助同学们对于微积分,微元法,对于重心等物理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球体的表面积,球体体积等等。

除此之外,在高中所学知识中,可以用微积分帮助理解的内容还有很多。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微积分的领会。毕竟微积分当时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物理问题。

运用注意事项:

1. 明白应用在物理实际问题中的积分思想是有范围限定的,即从某一固定点无限累加到另一固定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定积分。换言之,我们必须注意累加的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

2.微元法千变万化,使用时要理智、灵活。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微元,线元、面元、时间元、过程元、元电荷、元电流、元功等各种无限分割的小量皆可视为微元。这就要求解题者对于不同的情景、不同的问题寻找合适的微元入手。

其次,注意应用物理规律达到微元之间的转变。例如电流乘以时间元等于元电量(i×

dt=dq);速度乘以时间元等于位移元(v×dt=ds);电动势乘以时间元等于元磁通量(E×dt=dФ)等等。

再次,微元法需要不少近似的解题技巧,应当将其了然于胸。例如在小角情况下sin dθ=tan dθ=dθ,小梯形可视为矩形等等。

高中物理功的教学教案设计

高考在即。十年磨一剑,剑要出鞘,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不论物理单科试卷还是理科综合物理部分,都要把题目做对才能有好成绩。要把题目做对、做好,就要研究高考命题趋势和解题策略。

高考物理试题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 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解题策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如果你能确定某一项肯定是正确的,其余的选择项可以不去管它。这样就节省了时间,须知,高考考场上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

(1)概念题型选择题。此类题虽然是选择题的形式,但考查的是物理概念。此类题不要匆匆忙忙去计算题,要从物理概念上去分析。

(2)计算题型选择题:此类题虽然是选择题的形式,但是计算题的内容。此类题只要把题干作为计算题去做,然后把答案与选择支比较,哪个与你的结果相同选哪个。

(3)识图题或作图题型选择题:此类题或者题目画出图象,要求考生识别、理解,或者是作图题的内容,此类题重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多项选择题,解题策略:疑项不选,每题必做。“疑项不选”的意思是:有把握正确的选项你要选,没有把握(有怀疑、疑虑、疑惑)的选项不要选,因为多选题的判分方法是: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满分(例如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例如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例如某题有两个选项B、C你认为可选,但对C,你有把握,对B,你没有把握,你就宁愿只选C,可得2分,如果选了B、C,结果正确答案是CD,你则只能得0分,就“连累”C也不能得分。“每题必做”的意思是:如果有一个题很难,你没有有把握正确的选项,那么,你就在没有把握的选项中写一个,也有得2分的可能,如果不写,则肯定为0分。

(1)每一个选项提出一个问题,逐一选项判断

(2) 分组判断:把4个选项分为2组,分别判断、分析、研究。

(3)配伍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内容,单项选择题的形式。

2.填空题(实验题),记住:细节决定成败。实验题解题策略:细、实、活。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实验(包含在各部分内容中): 15%左右,也就是说,实验题占18分左右。

实验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温度计(选修3-3)等。

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3.计算题(包括压轴大题)

因为压轴大题占分多,难度大,所以重点说说。什么是压轴题?查现代汉语词典,有[压轴戏]词条,解释是:压轴子的戏曲节目,比喻令人注目的、最后出现的事件。有[压轴子]词条,解释是:①把某一出戏排做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②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本文把一套高考试卷的最后一题和倒数第二题作为压轴大题研究。

根据笔者多年对高考的实践与研究认为,因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考查考生高中物理所学的很多知识和物理学科能力,压轴大题命题的角度常常从物理学科的综合着手。在知识方面,综合题常常是:或者力学综合题,或者电磁学综合题。

力学综合题的解法常用的有三个,一个是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另一个是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解,第三个是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由于新课程高考把动量的内容作为选修和选考内容,所以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的题目在新课程高考中将会回避而不会出现在压轴大题中。在前两种解法中,前者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后者不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非匀变速运动。

电磁学综合题高考的热点有两个,一个是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或电磁场中的运动,一个是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是高考的热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电场中加速(或减速),常用动能定理解,不论匀强电场还是非匀强电场都适用。二是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用运动的分解方法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题目,关键是要掌握物理上的洛仑兹力等于向心力求圆周运动的半径,以及运动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即时间与周期之比等于圆心角与360度之比。在解题过程中,作图和找出几何关系是难点。

关于“电磁感应”的题目,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常常为压轴题。因为要用少量的题目、很短的时间考你多年学的知识,题目就要有综合性,也就是一道题考到多个知识点和多种方法和能力。而电磁感应问题就在综合上有很大的空间,它既可以与电路联系实现电磁学内的综合,又可以与力与运动联系实现电磁学与力学的综合,也可以与能的问题综合而成为物理学内综合题。在方法与能力上,它除了要用到电磁感应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外,还可以用到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高考题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它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发展趋势是和发展过程有关的,正如毛泽东所说:要知道他的将来,就要看他的过去。

压轴大题的解题策略是:

1.综合题的解题理论:板块结构论。所谓物理综合题,或涉及的研究对象(物体)较多,或经历的物理过程复杂,或应用的物理规律较多。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采用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分解方法去分析处理。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不妨称之为“板块”结构。如果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的对象(物体)较多,我们逐一研究,每个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板块”;如果一个问题涉及到的物理过程较复杂,我们把一个过程称之为一个“板块”;如果涉及较多的物理规律,我们把每个规律亦称之为一个“板块”。

解题策略: 对于综合题,除了认真研究各个物体的各个过程中的各种物理规律外,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衔接条件。如多个物体系统,各个物体都不是孤立的,往往都是通过相互作用(或比较等其它关系)而取得联系。复杂过程的各个过程之间也有联系,往往第一个过程的终了状态也就是第二个过程的初始状态。找到了衔接条件,可以减少未知量,增加已知量,或者增加解题方程的个数从而便于求解。

2.物理情景解题法:对物理综合题,我总结一个叫所谓“物理情景解题法”的解题方法。解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题目,常用物理情景分析法。所谓物理情景,包括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 所谓物理状态,力学中是指位移、速度、加速度、动能、势能、动量等;所谓物理过程,是指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等。状态的变化即为过程,只有分析清楚这些状态和过程,才能正确地列出公式求解,否则乱代公式或乱套公式,必然事倍功半。

分析物理情景的方法是示意图法。用示意图表示物体的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可以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使复杂的题目化难为易。有时候可以用图象法,图象可以把物理量的变化规律表达得很清楚、直观,例如运动学中的图, 图,振动的 图象,波的 图象,电学中的 图象,交流电的 图象, 图象等。

3. 归纳法解题:题目中出现与次数、个数等有关的问题,常考虑用归纳法解,压轴大题有时会出现用归纳法解的题目。

解题策略:在解题的过程中,同学要自己独立地探究物理的规律,这就是归纳法解题。例如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根据物理规律写出方程式,求解出第1个物理过程的解,然后根据第2、3个物理过程的结果,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列出递推公式,最后根据递推公式求解未知量。

4. 微元法解题:题目中出现微小变量,常考虑用微元法解题,微元法解题,体现了微分和积分的思想,江苏连续三年出现用微元法解的压轴大题。

解题策略:微元法解题,体现了微分和积分的思想,考查学生学习的潜能和独创能力,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这是全卷最难的题目之一,是把优秀学生与最优秀学生区分的题目。这样的题目,老师是讲不到的。微元法,虽然老师讲了方法,讲了例题,也做了练习,但考试还要靠考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这样的题是好题。以“微元法”为解题的基本方法,可以用动量定理或动能定理解题。对于使用老教科书的地区,这两种解法用哪一种都行,但对于使用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地区就不同了,因为他们的教科书把动量的内容移到了选修3-5,如果不选修3-5,则不能用动量定理解,只能用动能定理解。

关于微元法。在时间 很短或位移 很小时,变速运动可以看作匀速运动,梯形可以看作矩形,所以有 , 。微元法体现了微分思想。

关于求和 。许多小的梯形加起来为大的梯形,即 ,(注意:前面的 为小写,后面的 为大写)。求和法,即积分思想。

另外,要学会适当的放弃,大的难题,13题可全做,14题可做第1/2步,15题可做第1步,第2/3步可以放弃,但也不一定,一切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试卷情况决定。

总结:

1.所谓压轴大题,一般指高考的最后两题,都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他们的选材,多是力学综合题或电磁学综合题,电磁学综合题又多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或电磁感应。

2.在高考的复习中,要特别关注综合题,对综合题:

第一,不畏难,要去做,独立地做,不要等老师讲过再做;

第二,要反思,要总结,做过以后,不要一对答案了之,要反思解题过程,要总结解题方法,如归纳法、微元法、图象法、临界法、物理情景解题法等;

第三,要学习解题规律,如综合题的板块结构,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等;

第四,要纠错,建议同学们设一个纠错本,对曾经做错的题目,记下来,隔一段时间再看看,避免重犯;

第五,要记住一些二级结论,以便高考时加快解题速度。所谓二级结论,是不如教科书给出的公式和结论“基本”的结论,如摩擦力对系统做的功可以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求出,再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周期公式等等。

高考数学选择题怎么蒙,在会一点数学的基础上

教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鉴于教案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高中物理功的教案,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是做功两个不可缺少折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cos?,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对做正功或负功。

 4.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二、能力目标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遵循探究式教学的规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德育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所列知识的探究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掌握探究物理学科知识的方法,并与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方法融会贯通,达到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根据人们的认识习惯循序渐进地安排对?功?知识点的讲解的,这也与物理学科的?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相一致。教材在复习初中所学的功的定义,功的两个要素,及在两种特殊情况下计算功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一般情况下力对物体所做功如何计算?的问题,顺其自然,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不仅复习了力的分解的相关知识,加深了对力与其分力为?等效替代?关系的理解,而且利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增强了学生学好新知识的信心。而本节要讨论的重点知识正功与负功问题也是在推导出功的计算公式之后,结合实际讨论力与位移的方向成不同角度时,余弦函数的不同取值及符号的变更得出来的。至于总功的计算方法的推导,则更加深了学生对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关系的理解。?

 教法建议

 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引导和探究,边讲边议,如果学生条件许可,可采取讨论式的教法。并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予以补充。

 教学重点

 功的计算方法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

 一、功的定义及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计算公式

 1.新课的引入(复习初中所学的功的定义及功的两个要素引入新课)

 (1)物体受到力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2.思考与讨论:功计算公式的推导

 (1) 复习两种特殊情况下功的计算(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S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时:W=0

 (2) 提问: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既不相同又不垂直时,力对物体做的

 功如何计算?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老师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时该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学生讨论可以把该力向平行于位移和垂直于位移两个方向分解,用两个方向的分力代替该力产生的效果,因此该项力做的功与它的两个分力做的功等效,从而得出结论。

 (3)归纳总结:功的计算方法 W=FScos?

 (设计说明:上述方法也是我们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以及等效替代法。)

 二.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1.思考与讨论力与位移所成的角度可以在什么时候范围内变化,当角度逐渐增大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老师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

 2,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在零度到九十度之间时力沿位移方向的分量与位移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增加;反之,物体的速度减小。因此 ,有如下结论

 动力对物体做正功、阻力对物体做负功

 (设计说明: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考是要求的重要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这种能力)

 三.合力所做的功的计算

 1.提出问题:在解决了单个力做功的计算问题后,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应如何计算?

 (1)各力做的功应如何计算?合力做的功与各力做的功有何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2)这些力既然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能否找到一个力能代替这些共同作用 的力的效果?(引导学生回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得出结论)

 (3)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先求出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

 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设计说明:这是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应通过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社会都是极为有利的)

 四、例题

 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单个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以及正、负功的含义。

 五、知识的拓展

 与学生一起讨论变力做功的问题,使学生初步形成微元法的观念。

 六、板书设计

 (一)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二)功的计算方法

 (三)正功和负功

 1.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在于零小于九十度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九十度小于一百八十度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四)两种计算总功的方法

 1.先求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七、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最重要是对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若仅仅是对这些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科学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则这堂课还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探究出来的结果比教师告诉得到的结果印象要深刻的多,也让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有了更好的效果。

高中物理功的知识点

 功

 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

 1.计算公式:w=Fs;

 2.推论:w=Fscos?, ?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力和位移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作正功,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是钝角时,力作负功;

 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时功率:p=Fv,当v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标量;

 功和能之间的关系

 功是能的转换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

 动能定理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1.数学表达式:w合=mvt2/2-mv02/2

 2.适用范围: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变力的功;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只考虑物体的初、末态,不管其中间的运动过程;

 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确定物体的初态和末态,表示出初、末态的动能;

 (3)应用动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

 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 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

 (1)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2)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3)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受力,判断是否遵受机械能守恒定律;

 (3)恰当选择参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一)、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前提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学习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不少学生在学习上都依赖老师:课前等老师来,课上等老师讲,课后等老师布置作业,这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受教育者能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作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应当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而亲身经历内容却能掌握80%。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学习上,我们永远不能等,我们要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动手动脑,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二)、准确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基础 学习物理重在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深刻?物?的基础。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或推导出新的物理概念、定理和结论的过程,只有把道理弄明白,学会追根朔源,才能真正的理解。不注意道?理?,只是死记硬背几个结论,是学不好物理的。不能以看大量的例题和做大量的习题来代替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

 把做题作为学习物理的核心内容,会使我们仅局限于所求解的习题范围去形成基本概念和理解基本概念的含义,使掌握的物理量非常片面,支离破碎,以至很难运用自己的头脑中的知识去解已做过的习题以外的物理问题。在我们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有充分理解、复习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有不少同学以为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差的原因是题目做的太少。于是就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题。解一道题,记住一种解法。这些学生脑子里虽有很多解难题和复杂问题的方法,但一旦遇到自己没见过的?生题?,脑子里记住的各种题型的解法与不熟悉的物理情景对不上号,仍毫无办法,于是更加以为自己做过的题型还不够多。

 其实,这些学生可能根本没有找到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差的症结所在。如果我们对一些基本问题和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都是自己经过仔细分析后独立完成的,并且对求解过程的依据,每一步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都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他就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在经过解一定量复杂问题的锻炼,一般就具有较强的独立处理问题的素质,再碰到?生题?时,能很快的抓住问题的切入点,?生题?也就不?生?了。

 (三)、学好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和科学的方法是关键 大数学家笛卡儿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学习物理也重在学习思路和方法,学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的提高解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一种解题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比会解若干个具体的物理问题更为重要。在物理中,各个板块都有其解题的一般思路。 如在讲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分析思路: 有了解题的一般思路,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就不至于陷入理不清头绪,束手无策。物理的解题同样也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常用的科学方法有:理想模型法、等效法、微元法、守恒法等。如在讲?功和能?的三种关系时:

 ①动能定理: (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②重力做功: (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和其它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③重力以外的力做功: (机械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都是运用了守恒法。可见,如果懂得会用这些科学的方法,那么解题的思维过程就能有一定的方向,就会纳入一定的轨道,从而能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猜你喜欢:

1. 高中物理串并联电路教案怎么设计

2. 高一物理必修一速度教案怎么设计

3. 高中物理教案有哪些

4. 高一物理下册教案怎么设计

5.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怎么设计

一、直选法——简单直观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变”或推理的简单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物理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题目。?

二、比较排除法——排除异己?

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一个地排除掉,最后只剩下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三、特殊值法、极值法——投机取巧?

对较难直接判断选项的正误量,可以让某些物理量巧取满足题设条件的特殊值或极值,带入到各选项中逐个进行检验,凡是用特殊值或极值检验证明是不正确的选项,就一定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这种方法往往可以省去严密的逻辑推理或繁杂的数学证明。

优点

若出题者接受过良好的训练,而题目的质量能够有所保证,那么作为测试项目,选择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而且,若教导学生选择题形式的原理,并扫除他们对选择题的误解,学生在选择题上的表现将更为优秀。不少评估则发现,选择题题目较多的测试,测试的可靠性较高;对题目小心筛选,并注意测试中出现的特例,可靠性将可再提高。

当调查所分发的材料数量非常大的时候,选择题的调查方式比需要书写的反馈调查更节省时间。还可以利用软件使用在线的调查方式,进一步地提高效率。

文章标签: # 物理 # 物体 #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