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4辽宁高考文言文_辽宁高考文言文真题

tamoadmin 2024-05-17 人已围观

简介1. 求《吕氏春秋·察传》原文及翻译 一、译文: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

2014辽宁高考文言文_辽宁高考文言文真题

1. 求《吕氏春秋·察传》原文及翻译

一、译文: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

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二、原文:春秋时期 吕不伟编订《吕氏春秋·察传》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扩展资料

《吕氏春秋·察传》介绍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 主张,后面也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和“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

2. 察传的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3. 求《吕氏春秋·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4. 察传的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5. 察在古文中的意思例子最好是课本上的

察 詧 chá %26lt;动%26gt; (形声。

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examine;look into;scrutinize;observe] 察,复审也。

——《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

——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明察,知晓 [observe;see clearly]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

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调查;考察 [investigate]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分辨 [distinguish] 观物弗之察矣。

——《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

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

——《新语·道基》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remend]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

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

——晋·李密《陈情表》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察 chá %26lt;形%26gt; 明显;精明 [apparent;evident;obvious]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clean;spotless]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察为明 cháchá-wéimíng [astute on petty things;be keen in trivial matters;take fault-finding for *** artness] 以苛察小事来显示精明 察访 cháfǎng [inquire;investigate;look into;go about to find out] 调查访问 察觉 chájué [detect;perceive;bee aware of] 发觉,看出来 我已觉察出小陈神色不对 察看 chákàn [observe;watch;look carefully]∶细看以求了解情况 察看地形 [place on probation within]∶犯错误而给予的处分。将犯错误者继续留职,以观其是否改正错误 开除公职,留厂察看 察纳 chánà [examine and accept] 审查采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 察言观色 cháyán-guānsè [check what one says against what he does;observe the words and gestures of *** .;watch a person's every mood]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其心意 察 chá ㄔㄚˊ 仔细看,调查研究:~看。~核。

观~。考~(a.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b.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和思考”)。

~觉。~访。

~勘。~探。

明~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郑码:WDRB,U:5BDF,GBK:B2EC笔画数:14,部首:宀,笔顺编号:44535445411234。

6. 翻译段文言文 《南史 姚察传》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吴国(汉朝时的诸侯国)太常卿(官职名)姚信的第九代玄孙。

他的父姚僧垣,是梁朝的太医正(医官名)。姚察很小就有灵性,六岁就能背诵经书一万多字。

不爱好游戏和豢养宠物,勤奋学习,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了。姚僧垣精通医术,在梁代很出名,内外两宫所获得的赏赐,都回来分给姚察和他的兄弟们,作为他们出外求学的资本。

姚察用这些财务积累图书,因此他的知识日益广博。姚察十三岁时,梁简文帝(萧纲)当时还是太子(东宫,太子代称),注重文学修养,就把姚察带到宣猷堂(宣猷堂,宣讲经典的殿堂)聆听(学官)讲经并参与辨论,被儒家学者们所称赞。

等到简文继承皇位的时候,更加优待他。起初做南海王(诸侯国)刘国的左常侍(官职名),兼任司文侍郎(官职名)。

后来又兼任尚书驾部郎(官职名)。遭遇梁朝亡国战乱,跟随父母亲回到乡下老家。

在战乱期间,勤奋读书学业依然没有荒废。梁元帝(萧绎)在荆州登基,封姚察为原乡县(今浙江湖州境内)县令。

后来辅助史官写作,撰写史书。太建(梁元帝年号)初期,提拔为宣明殿学士。

不久升为通直散骑常侍(官职名),政聘他作为使者出使北周(朝代,宇文觉所建)。祖籍江东德高望重的老人原先住在关内的,都非常仰慕他。

沛国人刘臻偷偷到姚察的使馆求解汉书不懂的地方十多处,姚察为他分析,都有经典史据可靠。刘臻对他的亲近们说:“(姚察)的弟子一定没有徒有虚名的。”

姚察自己在高官的位置,从来不结交外人。曾经有一个他的学生不敢给他送厚礼,送给他一段南方的布,一匹花色的布。

姚察对他说:“我身上穿的,最多是麻或蒲草做成的布,(你送的)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没有用。既然想表示尊重我,只要我不讨厌你就够了。”

那个学生又谦逊的请他(收下),姚察发怒把他赶出来,从此以后没有敢向他送礼的。陈代灭亡以后进入隋代,封姚察为秘书丞(官职名),另外主持编写梁、陈两个朝代的史书。

又任命他在朱华阁做长参(官职名)。隋文帝(杨坚)知道姚察日常缺乏蔬菜,特地单独把他召入内宫,赏赐给他水果蔬菜,指这他对大臣们说:“我听说姚察的学问品行当今没有人比得上的,我推翻陈朝只得到这么一个(有用的)人。”

仁寿(隋文帝年号)二年,朝廷下诏封姚察为员外散骑常侍(官职名)、晋王的伴读学士。隋炀帝即位以后,封他为太子内舍人(职位名)。

在改革衣着服饰,删减上朝礼节等问题上,参与商议并回答皇帝的询问。大业(隋炀帝年号)二年,在东都(洛阳)去世。

姚察非常孝顺,崇尚人道伦理,虚心谦逊,不因为自己的长处蔑视别人。专心致志的写书,头发白了也不感到厌倦。

他所编撰的《梁史》、《陈史》,虽然没有写完,隋朝开皇(隋炀帝年号)年间,隋文帝派中书舍人(官职名)虞世基索要没有完成的原本,继续完成。姚察临死的时候,告戒儿子姚思廉继续编写。

姚思廉在陈朝为衡阳王府法曹参军(官职名)、会稽王主簿(官职名)。

7. 关于“察传”的作文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这是《吕氏春秋》中《察传》篇中的一句话,之所以提起这句话是因为昨天是高考的第一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之间,网络对高考作文的传播,充分验证了这话的含义.6月7日的高考是全国瞩目的日子,而每年的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却又是瞩目之焦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自然更加关注作文的题目是什么?所以从上去十点,我就坐在电脑前搜索关于2012年高考作文的信息,搜索过程中就发现了,有借机用“2012高考作文题”来赚点击率的网站,这些人利用别人的关心高考的人群来达到赚取点击率的目的,其行为颇为令人不齿.过了一会,眼见各地的作文一一被贴出了,虽然简单,但大致不差.同事在手机上看微博,说辽宁的高考题是“怎样抢救海参”,第一反应肯定是有人接机炒作,绝不可信.因为这种题目根本不符合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认知程度,所以不再考虑之内,这是容易辨别的.接着等天津的作文,等到十一点左右,凤凰网站的教育频道上,抢先贴出了一个天津2012的高考题.天津——给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这个题目虽然简单,但远比“海参”靠谱一些,跟着各大网上都贴出来这一则,有的注明转自某某网站,有的干脆连来源都不注明.吃过饭后,发现,搜狐教育上的天津的作文题目变了 2012高考天津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一下子等来了两个天津作文的题目,哪一个对?来不及核对事实,把两个题目都抄下来,下午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抄在黑板上,都分析了一下,虽然是两个题目,但其中还是有共通之处的.所以,也不是很费力气.但有学生马上就说手机上有说某某报纸声称,自家早已破解了高考题目的基本主旨,我告诉学生,那也是一种炒作,即便是压中同样的材料,命题者的考察方向不同,那也是不同的题目,不能一概而论.下午,等到回家,通过中央台的新闻,终于确定了是后者.但时至我在电脑前打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依然有很多网站和同行在误传天津的2012年高考题.虽然我并不是求福之人,但当我想我们初闻某事之时,还是,等一等的好,毕竟察传最好的武器是时间.。

8. 求吕氏春秋 察传译文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1. 张永传 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译文: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濮州推举进士,众议首先推荐张咏。当地有个叫张覃的老儒生还没考中进士,张咏就与寇准写信给本州守将,推荐张覃做首选,众人都赞许张咏能够谦让。正逢李沆、宋浞、寇准接连推荐他的才干,(朝廷)授任他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张咏)上奏建议罢除归、峡二州的水递役夫。就地转为太常博士。宋太宗听说他的精明强干,召他回朝。张永德任并、代都部署,有个小校官犯了法,被他鞭打致死。皇帝下诏审理他的罪行。张咏将诏书封缄退还,并且说:“陛下正委以张永德边关重任,若因为一个小校官的缘故,使主帅受辱,臣恐怕将会有下级轻视上级之心。”太宗没有听从。不久,果然有士兵联合控告军校的事发生,张咏引用前次的事情来议论,太宗为此动容并抚慰他。

出任益州知州,当时李顺作乱,继恩、上官正统兵攻讨,却停留不前进。张咏用话激励上官正,勉励他亲自出击,并盛情地陈设帷帐为他饯行。上官正因此决意出兵深入,终于大获全胜。当叛军攻城略地之际,民众有很多人被胁迫跟随叛军的,张咏下达公文向他们晓喻朝廷的恩德和信义,使他们各自回到乡里。

当初,蜀地士人知道读书向学,但不喜欢做官。张咏考察州里的张及、李畋、张逵等人都有学问品行,受到乡里的称赞;于是敦促勉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三个人果然考取了进士。士子们从此懂得了努力上进。

(宋真宗)咸平二年夏天,张咏以工部侍郎出任杭州知州。正值当年歉收,百姓有很多人私自贩卖盐来自给。(官府)捕获了几百个犯法的人,张咏全都减轻刑罚然后遣散他们。部下属官请求说:“不严加制裁,恐怕无法禁止此事。”张咏说:“钱塘一带十万家民众,饥饿的人有八九万,(这些人)如果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焦起来成为强盗(或:一旦蜂拥而起做强盗),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害。等秋天收获了,当会依旧按旧法办事。”(咸平)五年,宋真宗因为张咏以前在蜀地政绩优异,又任命他担任益州知州。适逢朝廷派遣谢涛巡视西蜀,皇上因此令他转告张咏说:“有爱卿在蜀地,我没有西顾之忧了。”

张咏与青州人傅霖小时候是同学。傅霖隐居不做官。张咏显贵之后,三十年也没找到(他)。到这时他来谒见,守门人来报告说傅霖求见,张咏责骂他说:“傅先生是天下(很有名)的贤士,我尚且没机会跟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竟敢直呼其名!”

2. 张平宽厚文言文全文断句

张平,青州/临朐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鞫之,无状,秦王/益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日:“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于/近侍之常态欤!

3. 张永德文言文翻译

张咏,字复之,是濮州鄄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濮州郡举荐进士,(大家)商议首推张咏。(当时)有一个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张覃未中,张咏与寇准写信给郡守,推荐张覃为第一名,大家都赞许他能够谦让。李沆、宋浞、寇准一同推荐他,被任命为荆湖北路转运使。上奏朝廷免去归、峡两个州的水递役夫。后来转任从事太常博士一职。宋太宗听说他能力强作事干练,下诏让他还京。当时张永德为并州、代州的部署(官职),有一个小兵犯了法,被鞭打至死,皇上下诏追查他的罪过。张咏封还了诏书,并且说:“皇上刚刚委任张永德边疆大任,如果因为一个部校被打死的缘故,责罚主帅,我担心部下会产生看不起主帅的想法。”宋太宗不听从他的意见。不多久,果然有驻军逼迫恐吓士兵的,张咏引用前面发生的事建言,宋太宗才改变主意允许慰问他。(张咏)出任益州知州时,正值李顺造反,王继恩、上官正两总兵进攻计伐李顺,停下部队不进攻。张咏用言语激励上官正,鼓励他亲自上阵,还隆重的为他举行宴会送行。上官正因此决定进军,大胜。当叛军抢掠时,很多百姓被胁从。张咏发布公文告诉百姓,朝廷施恩,让大家各归田里(不追究责任)。开始时,蜀地士人乐于研究学问,但不乐于做官。张咏考察蜀郡的张及、李畋、张逵等人士都有学问、很能干,被当地人称赞,于是劝勉他们参加科举考试,三个人都考上了。成平二年夏天,张咏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出任杭州。当年歉收,百姓多贩私盐来求生。抓获了几百罪犯,张咏都减轻了惩罚,释放了他们。下属官员请求说:“(如果)不严厉的惩罚,恐怕没有办法禁止(贩私盐)。”张咏说:“钱塘十万人家,忍饥挨饿的十之八九,如果不让他们贩私盐自求活路,一旦聚集为盗贼,那就酿成大灾祸了。等到秋季庄稼收获后,应当按照原来的法律执行。”成平五年,宋真宗根据张咏以前治蜀效果良好,再次任命他为益州知州。到(皇上)派遣谢涛巡视蜀地,皇上让他给张咏传话:“有你在蜀地,朕就不担心西边了。”

张咏与青州傅霖年少时是同学。傅霖隐居不出来做官。张咏身分显达,寻找傅霖几十年,没有找到。到傅霖来拜访,门吏说傅霖求见,张咏责怪门吏说:“傅先生是天下的贤士,我都不能够与他作朋友,你是什么人,敢直呼其名!”

4. 张永传文言文及翻译

(张)溥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 张溥列传》 译文: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

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

因为这个,他的名声在当时最响。

5. № 在文言文中如何断句

能正确给文言文断句,体现了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常常为命题者所青睐。自从2004年,在北京卷在第Ⅱ卷的第11小题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给出一段文言文语段,从中选出5个句子,要求考生断句,共5分)以后,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题,北京高考题,辽宁高考题,都都不约而同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2006辽宁高考题、广东高考题再次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

古人把给文言文断句称作“句读”。《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说明在文言文教学中句读的重要性。古人所说的“句”是指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也叫“逗”;“句”是指文句的意思表达完毕。现在的考试一般是要求在文言文中需要断开

地方加“/”,表示断句。面对高考这一新动向,我们该怎样快速正确给文言文断句,从而获得高分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

第一,通文意。拿到一个文言文篇段,先不要急着进入断句,而应该先通读这个篇段,大体上搞清这个文言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比如说文体,不同的文体往往表达的顺序、采用的方法乃至语言风格不同,确定了文体之后就可以帮助断句。例如,叙述性文章,要弄懂基本情节;人物对话,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说理性文章,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的观点。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不拿现代汉语对词语的理解来衡量文言文中的词语的意思,也就是不“以今释古”。这样在对每个词语意思准确理解和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句意、段意乃至文意,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也才能有助于准确断句。

第二,标名词. 标名词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标出阅读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常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第三,看标志。

(1)看句首发语词。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比如句首虚词:夫、盖、初、唯、斯,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且夫、今夫、是时、今者、昔者、既而、向者、俄而、方今、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大至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在这些关联词前一般要断句。感叹词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常放在句首,一般可在它们前后点断。

(2)看表对话的词语,如:曰、云、言,都属于我们现在说的对话提示语,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3)看句尾的语气词。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看句中虚词。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所连接的是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联系的前后很紧密,一般在其前不断开,但是如果“而”是连接的两个句子,则往往在其前面要断开;其他的如:以、于、为、则,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则”有时放在句首,它的前面需要断句);

第四,抓文言句式。尽管文言文本来不大讲究语法的,但是我们后人还是根据古人的表达习惯总结出了一些文言表达的语法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我们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句式规则(主要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来断句。此外,利用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如……何,奈……何,若……何,谁……者,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者……也,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参考。

第五,明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现代汉语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几乎都可以从文言文中找到影子,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很好的断句。如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等,都是我们断句的时候

文章标签: # 文言文 # 一个 # 张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