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文综2卷_高考文综二卷答案解析

tamoadmin 2024-06-24 人已围观

简介1.文综卷子里政治常出现的答案是?2.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试题及答案3.高中文综政治必修二的解题技巧4.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包括选择题),非诚勿答。5.高考文综大题有何技巧性?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2022年许昌二模各科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其中包括许昌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许昌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许昌二模英语试题及答案等各科的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估算分数,冲刺高考。 2022年许

1.文综卷子里政治常出现的答案是?

2.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试题及答案

3.高中文综政治必修二的解题技巧

4.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包括选择题),非诚勿答。

5.高考文综大题有何技巧性?

高考文综2卷_高考文综二卷答案解析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2022年许昌二模各科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其中包括许昌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许昌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许昌二模英语试题及答案等各科的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估算分数,冲刺高考。

2022年许昌二模各科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更新完毕)

2022年许昌二模于2月21日开考,目前已公布部分试题及答案, 大家可以关注高考100网,我会为大家更新更多试卷及答案。

一、2022年许昌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二、2022年许昌二模文数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三、2022年许昌二模理数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四、2022年许昌二模文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五、2022年许昌二模理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六、2022年许昌二模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卷

答案

文综卷子里政治常出现的答案是?

2022年咸阳二模在2022年3月19日正式开考,家长和考生们一定很关心考的怎么样,待咸阳二模考完之后,我将为大家公布本次考试各科试卷及真题解析,供考生和家长参考,以便估分和定位水平,查漏补缺,为高考全力冲刺瞄准方向。

本次考试主要会考到语文、文数、理数、文综、理综、英语等6门科目,考试时间从2022年3月19日开考,以下是各门科目的试卷及答案解析,供参考:

一、咸阳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二、咸阳二模文数试卷及答案解析

三、咸阳二模理数试卷及答案解析

四、咸阳二模文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五、咸阳二模理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六、咸阳二模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试题及答案

这个就是政治所谓的万能公式,看了下答题时涵盖的知识点还是很全的。就当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吧,希望可以帮到你,考文综时,加油!

一、政府(国家)

1、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治主体:政府,这样做的依据、为什么做某事、怎样做某事,一般可从以下六点进行论述。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

◆宗旨和基本原则

◆职能

◆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树立政府权威

2、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⑥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政府职能。

二、国际关系

1、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 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竞争的实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 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4、 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三、政党(政治学)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

1、性质

2、宗旨

3、执政理念

4、指导思想

5、领导地位

6、执政方式

7、领导方式

8.加强党的建设

9.我国的政党制度

四、企业(经济生活)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面向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创新、科技和管理)

4.诚信经营,实施名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诚信、品牌)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式)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环保)

7.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

8.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开发和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外贸出口)

9.积极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利用世贸规则)

10.通过兼并、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规模)

1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效益)

12.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2)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3)三大原则:

①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2)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等。

(2)劳动者: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要促进劳动者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劳动者: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4)投资人: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

(5)纳税人:权利义务,依法纳税。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注: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具体的又可以从党、政府、公民角度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领导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指导思想角度回答;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参与政治生活的三个原则、参与政治生活的四大途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有序政治参与角度回答;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高中文综政治必修二的解题技巧

高考已经结束了,那么大多数考生最关注的试题答案也已经出炉了,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综试题

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试题答案(历史、地理)

2022高考填报志愿的5个误区

1、片面根据分数填报志愿

很多人肯定提出质疑,不根据分数填报那根据什么来填报呢。当然高考分数是填报志愿最重要的依据,但是如果只以当年的考试分数和去年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进行对比,这就太片面了。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从这几点进行分析,该高校在考生所在省市近三年的实际录取分、平均分以及专业录取最低分;该高校在本省市的招生计划,一定要分析今年的计划和往年计划是否有变化;再查看招生简章里的录取规则,是否有专业级差;然后根据自己的位次(请注意不是分数),来参考往年该位次的录取学校和专业。

2、只看校名不看专业

很多考生或家长一看到学校名称里有“地质”、“石油”等字样,就认为这样的学校不能报,肯定都是艰苦的专业,还有的考生或家长认为带有林业、农业等字样的校名就业前景惨淡,还有一些是对外省的学校不了解,只要学校不是在大城市,直接就不报了。其实要认真研究学校的专业,看看自己喜欢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在报考志愿时,还需要做到省内外高校统筹兼顾,然后进行科学、合理地填报。

3、只报热门专业

在很多人眼里,热门专业就好找工作,工资也高,而冷门专业各种前景都不好。其实并非如此,其实专业并没有冷热之分。目前一些相对热门的专业并不代表几年后前景依旧那么光明,甚至现在一些冷门专业过几年就成了热门专业了。建议在综合考虑自己情况下,进行“冷热兼顾”的方式来填报志愿。

4、求学就是求职

职业是填报志愿的导向,但不应该将求学和求职等同起来。选择专业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录取率和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5、拒绝专业调剂

从理论上来说,分数高会被好学校录取。但实际上并非人人都能实现这个理论,无论哪一年,都有一些考生总分超过了报考高校的录取 分数线 ,但是却没有被录取。一般来说都因为服从调剂。其实服从调剂是一个提高录取率的好 方法 ,而且服从调剂也许不会吃亏。很多时候调剂的专业也不一定差,本人就是从被调剂的专业,而且我们整个班的就业前景远远要比我们学校其他专业要好,就算是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了,到校后也是可以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甚至还可以通过 考研 等途径读到自己理想的专业。

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试题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英语科目真题与答案一览

★ 2022高考全国乙卷英语试题答案公布

★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2全国乙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范文2篇

★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数学(文)真题及答案

★ 全国乙卷2022数学理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 2022年全国乙卷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览

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包括选择题),非诚勿答。

选择题的做法

(1)选择题的构成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 , 从类型上看大多以 “组题” 的形式出现 , 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 , 最多可达到 5 个试 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 立意、情 景、问题设置。

(2)具体做法

①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 , 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 , 看到试题后 , 认真阅读 , 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 , 再看题肢的设问 , 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 , 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 , 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②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 如 “范围关键词” :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 措施 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 :表明……、说明 " …?、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 ,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③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 , 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 , 在这种情况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 , 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④不得已 , 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 , 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 可 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 , 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先用 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 , 如果能排除两个 , 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 , 再随意选其中一项 , 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 50%, 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 50% 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 , 得分的机遇率仍有 2596, 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 , 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 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2. 非选择题解题的思路及步骤

(1)非选择题的构成

高考政治单科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辨析、论述三类; 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非选择题总称为问答题; 部分省市试卷还包括分析说明题、研究性学习试题等。

(2)具体做法

①认真读题 , 弄清题意 , 明确中心及分论点 , 确定论据在读题时 , 先要抓住试题提供的解题要求和条件 , 必须明确 , 答案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 而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其次要明确中心 , 只有围绕中 心答题 , 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再次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 的分论点。最后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 , 包括政策 根据、事实根据和数字根据。这是解题的钥匙。

②归类对号 , 落实课、节、框

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范围 , 然后胸有成竹 , 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

③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先归纳题目观点 , 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步 :讲清有关的理论观点 , 即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第三步: 运用概念、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答案的主体 , 理论联系实际 , 分析阐明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步得到体现。这一寸步的层次由理论依据的层 次而定。要遵循由远及近 , 由表及里。由共性到个性 , 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 ,层层剖析。

第四步: 联系重大时事。主要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 联系一年来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加以说明 , 主要是指党代会、人代会通过的决议 , 重要***的重要讲话等等。

第五步: 用事实证明(包括史实、事实、数据等等)。答题不仅要有理 , 而且要有据。新教材特别注重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实践)证明” 。 “事实证明” 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连。

第六步 : 反面论证。在正面论述之后 , 一般还应联系反面观点 , 指出观点的错误所在 , 以加深对正面的理解。这一步通常用“如果说……”“假如……”这样的句式来展开。

第七步 : 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在论述题答案中这一步是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多处可以看到在阐述了一个观点后对青年学生(我们) 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表态既要联系实际 ,又要扣紧题意 , 不要空喊。

在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主观题中,材料题是最常见的题型。因此能否解答好材料型主观题,就成了提高高考文科综合成绩的关键之一。那么如何解答好材料型主观题呢?要求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能否正确审题,通过审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打个比方说,如果把材料主观题比作一栋房子,那么科学、正确的审题方法就是进入房子的一把钥匙。不同的高考试题有不同的特点和解法。对待材料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审题方法。

首先是粗读材料,细审设问。

材料题试题的问题有一个也有多个,或明确或隐蔽,也有问题中套问题。但不管怎样,问题都是针对材料提出来的,它包含了对材料的理解。可以说,问题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内容,体现命题者的意图。因而明确问题往往是解答问题的良好开端。面对试题,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问题。

第一确定问题是从经济、哲学还是政常角度提出的。这一点比较简单,但不能马虎。如果搞错将一分不得。

第二要确定问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这一环如果搞错,也将失分很多。

第三要明确问题的各种限制性条件。这些限制性条件为考生提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使考生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指向。通过这三步搞清问题到底问的是什么,并借助问题的启发,把握阅读材料的方向。

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

离开了对材料的理解,就谈不上理解题意。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材料加以推敲,以便把握材料的真实内涵。其一是时间。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而时间则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标志。注意时间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加以考查。其二是总结性语句。即点明材料的中心的语句。就表格类材料而言,其表格上的标题往往点明表格所反映内容的中心。其三是材料中出现的概念、名称。它揭示了材料与教材的关系。通过上述三方面的推敲并借助从问题中得到的启示,一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从而明确题意。

再次是“书”题结合,确立论点论据

材料类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题在书外”但解决问题需借助书本知识,也就是说,对试题的分析,离不开书本知识。只有将试题中的“有效信息”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也可以在分析、把握材料内涵时进行。在明确题意后更需要应用书本知识加深对试题的理解并组织答案。下面

例题实讲

2002年一高考材料题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审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答材料型鞴厶饽俊?/SPAN>

(2002年全国文综高考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年来,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2分)

(2) 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9分)

(3)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12分)

先来看第一问。

按照审题的一般方法,应首先粗读材料细审问题。

第一问肯定是从经济角度提出的。

第二确定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虽然这一设问中有“怎样”两个字,但问题仍是从“是什么”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事实上我们可以把问题直接变换为“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三明确问题的限制性条件。通过审阅问题不难发现第一问的限制性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材料中反映出的变化,因而不能脱离材料;二是洞庭湖区经济上的变化,而非其他变化。对问题的正确分析为阅读材料明确了方向,即在阅读材料时要把握两方面的有效信息,一是有关变化的描述,如反映时间先后的名词,反映事物变化过程的动词,反映事物性质变化的形容词等。二是有关经济活动或关系的描述。

然后带着问题提供的方向细读材料。从“变化”的角度看,变化过程总是有个时间上的先后,时间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标志。所以我们首先找出材料中反映时间先后阶段的名词。通过分析,洞庭湖区在“历史上”、“多年来”、“近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三个阶段的情况及先后变化。再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历史上”这一阶段只描述了洞庭湖区的自然风光,没有经济上的变化。因而其与“多年来”变化的关系是命题者设置的小小陷井。“多年来”与“近年来”都有关注经济的描述且存在变化关系。此时可以将第一问具体为“洞庭湖区经济上从‘多年来’到‘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接下来从材料中获取“多年来”到“近年来”的有效信息。“多年来”有三条信息:①片面强调粮食生产②围湖造田;③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缩小;“近年来”有④退耕还湖;⑤政府投资进行综合治理;⑥湖区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改善;⑦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⑧湖区居民收入提高

这样分析后就可直接从有效信息中获取答案了。根据①②→④⑧得出农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或农业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1)洞庭湖区人民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片面强调粮食生产的、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单一经营到多种经营。根据③→④⑤⑥⑦得出在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上发生的变化:(2)政府制定退耕还湖政策并加大投资,使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直接根据⑧得出人民生活水平上发生的变化:(3)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

第二问,通过审题首先明确这是用政治常识中国家的对内职能的知识来回答,其次要明确这一问题究竟是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通过审题我们明确这一问题是从“怎么样”这一角度提出来的。如果在这一方面发生偏差,错把这一问回答成“上述材料说明国家履行了哪些职能”,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一问题已经把职能局限在“管理经济的职能”即我国对内职能的第二个职能——经济职能上。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政府怎样履行这一职能,而不是问履行了什么职能。教材P18页讲到“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们也就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进行的。根据教材这一知识,结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我们可组织以下答案:根据①②③⑦可得出答案(1)政府针对片面发展粮食生产,围湖造田,造成环境破坏等问题,制定了退耕还湖的政策①②③和多种经营并举的方针⑦,以统筹规划湖区农业发展,从而对经济进行了调节。根据⑤得出答案(2)政府加强了社会管理,对湖区进行了综合治理。根据④⑥⑧得出答案(3)政府努力搞好公共服务,直接进行了巨额投资④,改善了生态环境⑥,也促进了居民收入的提高,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此问标准答案是:统筹规划、进行政策调节;直接投资,实施经济调节;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第三问的哲学启示单纯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变化”是很难看出其哲学启示的,如果说变化本身的启示也只表明“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人的认识也有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哲学上册P 页)因此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但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哲学启示。这就需要我们围绕“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变化”细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从“变化”的原因、变化的经过、变化的结果等找出对应的哲学启示。

(1) 从“变化”的原因看

①围湖造田是在错误意识指导下的消极行为,退耕还湖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的积极行为,于是可以得出唯物论方面的启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通过人的活动消极地影响和反作用于自然界;正确的意识积极地影响和反作用于自然界,因此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意识。

②围湖造田是割裂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退湖还耕是看到了二者之间联系。于是得出辩证法方面的启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③围湖造田说明当时湖区政府和人民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退耕还湖表明湖区政府和人民既重视经济发展也注意环境保护,从而可得出辩证法的另一启示:必须坚持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要发展经济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④围湖造田是在错误的社会意识指导、错误价值观导向下的错误做法,而退耕还湖则是在正确的社会意识、正确价值观导向下的正确做法。于是得出价值观方面的启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维护人类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2) 从“变化”的过程和结果看

①多年来,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以致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这些年在实践中纠正并形成了正确的认识,退耕还湖。于是可得出这一哲学启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②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变化经过还说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实践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一哲学启示:

③围湖造田造成环境恶化,退耕还湖改善了环境,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在解答材料型主观题时,有的考生答题时感觉很好,一对答案才发现“离题千里”,这主要是审题不清“惹的祸”。在平时复习中,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不仅有利于克服审题不清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审题过程中,以下几点必须特别要注意克服:

一是急躁冒进。面对陌生的材料,许多考生仿佛进入迷宫,往往会产生一种急躁情绪,企图在较短时间内明确题意,解答问题。事实上,审题的过程是一个运用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仔细推敲。而急躁冒进往往阅读分析不细,结果或是经偏盖全,偏离题意,或是挂一漏十,一知半解,或是思维混乱,罗列知识,最终是欲速则不达。

二是脱离材料。试题的材料和问题是统一的,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反映了命题者的意图。但许多考生审题时将两者割裂开来,不懂得借助问题分析材料,把握材料内涵,不善于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辨清设问方向,

把握材料内涵,更懂得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明确题意。于是对题意的理解只能是既费劲又不能切中肯綮。

例如: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随着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创名优产品,更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转换经营机制,以便适应市场,在竞争中取胜。运用商品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企业要采取上述措施?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企业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与经济常识的哪些知识是相联系的,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分析说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名牌;二是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三是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第一点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角度讲的,第二点是从商品的价值角度讲的,第三点是从市场的要求方面讲的。把握了以上三个角度,也就明确了答题的方向,然后再按着规范的答题思路逐层解析即可。

答案:(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创出自己的名优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现实意义)(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理论依据)商品生产者只有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意义)(3)商品生产其实质是为消费者进行的生产,商品生产必须面向市场进行。(理论依据)企业只有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的目的,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意义)

注意:回答此题切忌把所学知识罗列为一点,把对企业行为的分析也并列为一点,这样的答题不具有针对性,盲目罗列视同对知识的不理解,一般是不给分的。因此对于这种包含多层内容的题目必须层层展开,一一说明。当然,如果所给材料比较简单,只包含一个层面的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便是。

在政治学科的非选择题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题目:要求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现实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类似的问法还有“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对……进行论述”“说说你的看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等等。

这类题从答题的要求上似乎没什么特定的指向性,但答题的要求则更加全面,既需要学生有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又需要学生有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而言,这类题答题的思路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所给的材料入手,弄清材料所讲的问题“是什么”,二是结合所学知识在对材料所述问题明确是非的基础上说明“为什么”,三是针对上述问题说明应该“怎样做”(这一点有时需因题而异,比方说题中讲述的就是一种正确的做法,那么只需说明为什么也就可以了。总之不可僵化教条,不可生搬硬套)。

例如:2000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生产企业结成“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大幅度降价的销售协议。然后,协议墨迹未干,参加协议的厂家便纷纷“跳水”降价,限价销售宣告失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

分析:此题是一道经济常识知识的综合考察题,主要考查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及公平竞争等内容。解答此题的正确的思路是:首先对材料所述的现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是“价格联盟以失败而告终”(是什么?);再次在对这种现象的是非作出正确判断(价格联盟的失败是必然的)的基础上分析说明“为什么”(规范的答题思路是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依据,二是这样做的现实原因,这在上面第二点已有说明),这也是答题的重点所在;最后,既然这种作法是错误的,那么企业到底应该“怎样做”,指出企业发展的出路,为企业开出摆脱困境的良方,这是本题的能力立意之处,也是画龙点睛之笔,不可或缺。

答案:(1)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时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为何会失败的理论依据)(2)企业人为地采取“价格联盟”的方式限价,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这种做法不利于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也不利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错误的实质及其危害)(3)企业应遵循市场规则,开展正当竞争;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荆恢鞫

注意:在企业应该怎样做这一点上,此题带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从材料中、从答题要求上没有限制性要求,因此也可以从“依靠科技,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来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一种常见的题型,它一般是以这样的形式来设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知识的?要答好此类问题,首先必须对题目所要求的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所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知识的。一般而言,这种题型涉及到的知识点不会是简单的一个层面的内容,因此必须把知识点层层展开,与材料逐一对照,有则析之,无则弃之,非是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如:南沙群岛历来属于中国。鉴于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的不同领土要求,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合作意向,这被看作是实施上述原则的良好开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分析: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确切地掌握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有哪些,然后再具体地分析在这一原则中究竟体现了哪一点。

答案:(1)坚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主权归我”就是这一立场的体现。(基本点之一)(2)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搁置争议”就体现了这一点。(基本点之二)(3)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共同开发”就体现了我国加强对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点之五)

注意:从上题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在这一原则中只包含了三点,其余的两个方面无从体现,因此只需要对这三点一一说明即可。在这样的题型中切忌的一种错误的答题方式是:先把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全部罗列出来,然后把材料照抄一遍,最后得出结论,“这就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如此答题是学生此种题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按着高考的阅卷规则,这样的答题逻辑是不得分的。

还有一种与这种题相类似的题型,一般的设问是这样的: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某个知识点,比如按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这类题的答题思路与“如何体现”这种题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回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说明“怎样做到”,而且要求必须从所学的理论(题中要求的知识点)出发,从中引出其方法论式的做法,结合材料予以分析说明。

政治学科的主观题中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题型,一般它是这样要求的: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或是哲学道理、或是政治学道理)?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一是要求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材料共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二是从每一个层面入手,分析其主要反映的道理是什么,切记要抓主要舍次要。总之,要依据所给的分值,既要全面反映材料,又要抓住重点,不要舍本求末,重复啰嗦。

从总的原则而言,答好主观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认真审材料,找出中心思想:把材料通读,并分层次细读,分析既要全面,又要抓住其中心思想,切忌断章取义,从个别词句出发就下结论,以致于下笔千言,谬之万里。

第二,认真审问题,弄清答题要求:一是要弄清答题的限制性要求。如: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从政治学角度说明……、从哲学常识角度说明……(哲学又可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部分),切忌张冠李戴,文不对题。二是要审清答题的方向,问原因不答措施,问措施无需要讲原因,忌不管要求自圆其说。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答题时一定要把理论(所学知识)和材料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说明,切忌离开材料,漫天撒网,理论与材料形成两张皮,费时费力不得分。

第四,规范思路,准确用语:动手答题前,先规范答题思路,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用规范性的政治书面用语,进行准确、简洁、科学的表述。

高考文综大题有何技巧性?

选择题

做选择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一般要相信第一印象,避免在某一选择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时,先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在该选择题做上记号,在完成整张试卷以后,专门检查有记号的问题,即使没有时间了,也不至于漏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般不要检查未做记号的问题,因为经过两个小时的考试以后,学生的判断力不见得比第一判断力要好。(时间一般为30---45分钟) 具体方法: 1:应对客观性试题(单选)强调4个环节。 ①审题肢-------排谬法(排错法) ②审题干-------主旨,主体,客体,谁与谁的关系 ③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比较正确选项的区别;带着区别对照题干主旨,挑出最佳选项。 ④反代,阅读,从中体味逻辑性和语言的通顺性。这是客观题验证的必要手段。 注意:感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都符合题目要求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领会题干的中心意思或总体的逻辑关系,然后比较各选项,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作无限延伸。特别提醒,这是最佳选择。不是所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选。如果仅仅与题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意思吻合,则不能入选。 2:正确涂卡与核查。 要注意正确标记选定的选项,要保持试卷整洁,不要乱涂乱画,防止自己最终也搞不清楚究竟选择哪个答案;选择题做完后,要及时涂卡,并进行仔细核查;核查无误后,再做非选择题。涂完放置在合适位置。如果你没有先填涂答题卡,一般来说,监考教师提醒—还有15分钟,你就必须停下来答主观题,第一要紧的是涂卡,这太重要了。 解答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审题做题习惯。在前面叙述中已经涉及到一些注意事项,下面再强调几点: 1.要仔细全面阅读,不要匆匆浏览,未看清就作答。 2.要认真推敲,不要眼高手低,急于答题。 3.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纠缠不休。 4.要把握节奏,掌握时间。 5.要准确标记,不要乱涂乱画。 6.要及时涂卡,检查核对。 特别提醒,一般来讲,高考文综政史地三科总是有一科要显的难一点,这可能是由于你的学科能力,或者是高考文综平衡难度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这一部分特别的谨慎,对这一部分大多数题,看一遍不怎么懂,不要发慌,再看一遍,就懂了,谨慎判断,正确率会大大提高.

主观题

在解答主观题时,一定要先读问题,再读材料,这样会让你有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同时还能节省考试时间。另外,2009年评分标准的弹性空间增大。即文科综合考试只存在答题效果的差异问题,而不存在答不出内容的问题。当你无法用记忆中的知识答题时,不妨像对待作文一样来对待该问题。写字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35个以上。 具体方法--审题要慢,入题准确,理清思路,构建答案,看分值答题,做题要快,要点化,序号化和段落化,注意书写。 1.审题(时间可稍长) 回答论述题,关键在于审题。审清材料和题目的设问,就跟语文的作文审题一样,必须吃透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题目的设问,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题目究竟考察课本中的什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审题时可以首先把该背景材料以及设问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或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思考。 首先,判断题型(7种)1."体现型"2."反映型" 3."为什么型"4."怎么办型"5."意义型"6."认识型"7."启示型"(遇见没见过的题型要转化为熟悉的题型。) 其次,理清答题思路,即如何表达。 2.构思 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主体,客体,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要搞清用什么原理(单个原理还是多个原理)进行表达。 3.作答 把该回答的问题理清思路以后,就可以动笔作答了。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认真工整地书写(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作答(答题)要求: ①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 ②要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 ③要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 ④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标明答题要点,使你的答案一目了然。 ⑤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 ⑥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书写规范主要是指书写认真工整,清楚明白;用语规范是指要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来答题。我们要准确使用书本语言,学科语言(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答题,一般不要使用自己创造的或社会上的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 就政治学科而言,必须明确主观题高考答案由三大要件构成的:一是理论部分(观点、原理),要求准确选择与解题有关的基础知识,而且陈述要准确、简洁。二是论述题部分,即结合点、切入点连接问题。要求在论述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和题目材料所对应部分挂起钩来,或是用理论分析材料,或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用观点分析材料,或用材料论证观点。总之两者要有机结合,顺理成章。同时要注意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三是小结部分。在小结时,或针砭时弊,或表明态度,或点明意义。这些都要从题意出发,点到为止。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尤其是主观性命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筛选,找准关键词,找出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寻找试题与课本的关联点,作为解题的依托;要恰当地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这提醒我们平时不仅要牢固掌握教材语言,而且要关心时事。因为高考答案一般由三部分语言组成:教材性语言、时事性语言、试题材料性语言。所以,要适当地记忆和掌握一些党和国家***的重要讲话内容以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以便在答题时运用。

编辑本段文综答题规范

试卷规范

1、把答题卷上该小题规定的空格处写得比较满为好,字要写重一些(有不少卷子字写的太轻,扫描效果就不好)。 2、写了就得分(1-2分),高考阅卷很少给0分,从有效率而言,即使该生写得不怎么对,给1-2分则为保险分。 3、写错别字,一般不扣分,一是因为毕竟不是语文学科,且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二是错别字一扣分,则均分就下降很多。 4、得高分必须:a把握关键词(阅卷过程中主要看关键词采点为主);b讲究答题的顺序,讲究格式,体现清晰的思维,而没有太多的废话;c字要写清楚(我评的14分题有学生得12-13分的,10分题有学生得10分的)。

分级要求

(1)对好生:思维清楚逐一回答,把握好关键词,字要写好,答得感觉清楚了就可以,不一定要写得太多,平时训练中,要逐步地引导学生答案由答得多到答得清楚。 (2)对大多数中档生 有把握的答在前面(采点),不是特别有把握的写在后面(结合采意),适当必要时也可以摘抄材料中原文或将前面答的重复几句(可能有重复采点给分的情形),总之要写得比较满,字要写清楚,但似乎从阅卷效果而言,并不要求写得特别清楚,字写得又好又清楚,但内容不对,反而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给出低分。 (3)对学困生而言 鼓励他们要答题,而且要写得比较满。实在不会写,可以摘抄材料中原文,如36题第1小题(10分)有不少学生摘抄原文,得6分,该题平均得分只有3.8分;我们平时考试中对学困生答题,而采用鼓励的办法,写了就得分(1分),写得较多的则给2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答题的信心。有时候学生懂了,答题的意思到了,讲大白话也可以得分(而我们平时扣分较严),师大老师的解释是学生不容易,高考扩招了,学生就这个水平。 (4)高考阅卷主要是采点,你写错了不扣分,写对了就给分,讲白了,就在你答案中找符合细则的,看到关键词(话)就给分,所以要教育学生答题,扬长而没必要避短,我们以往总教育学生要扬长避短,答案中不要有明显的破绽和失误,真不清楚的就不写,现在看来,要鼓励学生大胆写。 (5)答题时如果学生写的不对就用两道线扛册掉,在下面重写,不影响评卷,如果写满了,则在空白处写上关键词(话),如36(3)WTO改革开放、主动、被动写出来,就得8分。绝不使用胶带等,用了胶带后再写的会出现重影,甚至看不清楚。

技巧综述

1:规范答题,在答题框内答题 2:即使不会也不要空,答了就有分 3:审题要慢,可以先看问题,带了问题仔细看懂材料,作答要细致,看清楚要几问,分别回答,暂时不会的可以留一定的空格。 4:回答要讲究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5:要点全面,思维要开,尽可能多答几点—“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6:要学会看该题的分值答题,看分值的大小组织答案,1-2分就一,两句话,不必要展开,可以说你答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得分。 7:要合理安排好答题的空间,卷面清晰很重要。 8:要合理安排好答题的时间,要通过平时的考试去训练自己,正式大考时,监考教师会有“15分钟”的提醒,这时你如果还没有涂卡,就必须去涂卡了。一般讲,全部完成后还余10分钟左右为宜 9:真正拿捏不准的选择题,就相信你的第一感觉,不要轻易的去改答案 10:字不一定要求写的太好,但是一定要清楚工整,主观题讲究一遍完成,不要轻易划掉。

文综阅卷老师手把手教你答题  政治:先捡芝麻再摘西瓜  受访者:武汉市第十一中学特级老师华林飞,曾参加2007年高考阅卷  华林飞介绍,从去年政治的阅卷情况看,许多考生因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及答题策略、没有认真审题而导致冤枉失分。  先易后难 试卷不要留白  去年高考阅卷时,约17.5万份文综试卷中,有3~4万份试卷最后一大题开了天窗,这也就是说,有约五分之一的考生最后一题没有得分。  分析原因,首先是去年文综试卷的地理和历史偏难,不少学生在前面解题时用时过长,导致后面没有时间做题。其次,一些优秀考生不愿意放弃前面的分数,希望把分数得全,结果适得其反。  文科综合的三个科目试卷上分别有100分,建议考生在做题时应捡容易得分的先做。其次在交卷前也可以抢到分,比如去年有学生在交卷前抢写的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结果因为踩到得分点,得了2分。  考生不要在试卷上留白,写上去的内容有时不一定很正确,一旦踩到得分点也能得分。  “全面的肤浅比片面深刻好得多”,建议考生答题又遇到时间紧的前提下,首先是哪个学科容易就先做哪一科,由易到难,其次是不宜对某一个点“深挖洞”,而要“广积粮”。  辨清题设要求 盯关键词审题  综合题的设问中有很多限制词,考生首先要认真看清题设所要求的是用哪个学科的知识来回答该问题,知识选用错误会导致得零分。比如有年高考题要求考生“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去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但有考生从历史的角度去回答,导致该题得零分。  对于材料的限制词,考生也要认真阅读仔细,要看清是在分析材料中的哪一部分。去年高考40题的第5问是要求考生“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而第6问是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与国家吉凶载德不载地,两种建都观点的异同”。有考生认为这两问是在问同一个问题,答案一致从而失分,其实这一题材料不同,指向也不同,设问也不同。  考生还要找准答题角度,比如题涉及“为什么”与“怎么办”,考生在审题分清后再慎重下笔回答,因为答案的针对性指向关系到阅卷老师给分的高低。  知识泛化要不得  不少考生越到关键时刻就紧张,其实这时更要重视基础知识。许多学生考前有个通病,就是知识泛化。  建议考生这时找一本规范系统讲解知识的资料,将其重要观点从前到后认真看一看,包括微观和细节性的知识点。这样,答题时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能阐述知识点的外延,容易得高分。答题只有在一个立体的知识体系支撑下,阅卷老师才会认为考生思想有广度有深度。  历史:选择题保证1分钟做1题  受访者: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饶晓琴,高考阅卷组组长  对历史部分的答题时间分配,饶晓琴认为,选择题一般保证1分钟完成1个,最多不超过2分钟一题。大题的作答上,一般20分钟完成一道,最后一题不要超过25分钟。全部完成后,应留5分钟时间回头检查。  做选择题学会“长变短”  历史部分选择题一般会以材料形式出现。为节约时间,考生在第一次审题时就要划出相应的关键词,尽量去掉无用信息,将题目变短。  做选择题时,考生可使用“一归类、二排队、三找关系、四合理”的技巧。  归类主要是指答案叙述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一般要么是谈政治,要么谈经济,要么谈生产力,要么谈生产关系。根据审题中提问的方向,考生可以迅速排除答非所问的答案。  排队的技巧主要用于考时间的题目上,这类题目会询问一些具体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关系,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把握。此时可以先确定选项中最早最晚的两个事件,然后根据这两个事件来排查干扰项,这也能增加猜答案的成功率。  找关系主要用于要求选择“最佳答案”的题目上。这类题目的答案往往说法都正确,但只有其中之一是最佳答案。做这类选择题时,考生可从答案入手,看看四个答案的相互关系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对立关系还是因果关系,然后结合题设缩小范围。最终选择时,如出现多个答案说法都可以时,一定要选本质说法和根本原因。  在面对干扰项多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判断答案的合理性。一般而言,如果答案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哲学原理的,肯定是错误选项。  三类主观题,回答各不同  主观题一般以材料形式出现,往往每题都会设有6问左右。根据往年高考,1~2问题目一般要再现历史情景或直接解释材料中的历史概念。3~4问一般是要求比较指定历史事件、人物的异同。5~6问一般是要求学生进行结论性的评价。  作答1~2问时,考生要注意,考生作答的标准答案一般是书本相关原话。特别是解释历史概念,一定不要用自己的语言作答,否则影响得分。  作答3~4问作比较时一定要将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开表述。做相同点比较时,考生应该尽量用大概念进行表达,此时回答宜粗不宜细,一般用总体性评价。此外,对比完相同点后,考生还要说明反映的相同规律、问题,进行总结。  作答5~6问时,考生一定要选择相关史实作为支撑结论的依据,所引用的史实应该是典型史实和重大、标志性事件。所表述的结论一般用经典成熟的结论进行回答,有能力的考生可以结合课本理论进行个人观点的表述。在个人观点的表述中要注意,一定要有理有据,同时不能和材料、课本的理论相对立。在叙述过程中,对专有名词的书写一定不能出错,否则肯定扣分。  避免阅卷时“情绪性扣分”  根据往年阅卷情况,文综历史存在非失误性扣分。一是字迹潦草,二是答题错位,三是叙述杂乱无章。  在书写时,考生一定要尽量字迹清晰。高考阅卷速度很快,阅卷老师是看到得分点就给分,一旦字迹难以辨认,即便回答正确也会被阅卷老师遗漏。  作答时,考生一定要看清楚答题规定位置,千万不要超范围答题。一旦错位答题,阅卷老师根本看不到答案,自然无法给分。此外,尽量不要使用箭头等“提示阅读”的符号,会影响卷面的条理。  叙述时,考生一定要注意逻辑顺序不要随意。使用数字符号时,一定要前后一致。  地理:五类选择题,各有各诀窍  受访者: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李艳,高考阅卷组成员  李艳介绍,高考地理答题时间一般应控制在45分钟内完成。近年来,高考地理选择题一般分为比较型、材料型、等值线判读型、地图解读型、计算型五类。各类题目的答题方式各有区别,考生应对症下药。  比较型选择题有七大特征  在做这类选择题时,考生首先要关注题设涉及的可比内容。一般需要注意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土壤和植被特征、经济特征以及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特征。  解题时,考生首先要准确再现题干给出的每一个地理事物的特点,然后通过对比,确定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再根据题意准确地作出判断。  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外,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地理事物,善于找地理事物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材料型选择题要抠字眼  这种题有时会提供古代文献或古诗文,有时是数据和表格,有时是统计图表。  答题时,首先在审题中将关键的词句、数字划定出来。然后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何规定性。  这类题目解题关键根据不同材料有所不同。如果是文献类材料,一定要抠字眼。如果是数据类材料,一定要进行定量分析。  等值线判读题要“五读”  这类选择题一般涉及图形包括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pH值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  对图形的判读时考生一定要抓住五个关键点。首先是判读图形的延伸方向,第二要判读图形的密度,第三要判读图形的极值,第四要注意图形的弯曲处,最后要关注图形局部闭合等值线。如果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一般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地图解读型题把握三原则  地图类选择题一般分为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土地利用分布图、经纬线图、等值线图、景观图、农作物分布图等。  在对图形分析过程中可把握三个原则:首先要看图形反映的特征,然后联系到课本相关知识,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计算型选择题功在平时  计算型选择题一般有两类。其中一类是题目提供信息材料,需要应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来解决问题。如区时与地方时、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日出日落时刻计算、比例尺、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等。这类题目除了临场发挥外,更需要平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狠抓规律和原理的应用。  另外一类是题目提供信息材料和新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题目在考题中出现较多。这类题目往往会给出如日照间距、人口生理密度、人口耕地面积等新概念。对这些新概念,考生必须仔细分析、充分理解,然后再进行应用。  综合题作答以课本为本  文综地理综合题的答案来源有三:首先是试题材料提供的信息,类似语文考试中科技文阅读理解。再是中学地理教材,考生一定要从课本中找到书本语言作答。最后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归纳整理规律性的结论。  答题时,考生要克服答题的随意性。要特别注意答案的普通性,因为高考是数十万人参加的考试,只有普通的答案才适合做统一答案。此外,从历次高考改卷得出的信息来看,考生的作答越接近书本原话越易得高分。

文章标签: # 材料 # 答案 #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