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恢复高考40年变化,有关恢复高考40年作文

tamoadmin 2024-06-18 人已围观

简介1.如何看待恢复高考四十周年?2.2017“新高考究竟新在哪儿?3.中国高考什么时候恢复的4.哪年恢复高考5.高考恢复40年,你觉得高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吗?6月7日上午9点,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拉开,940万学子奔赴考场,举国瞩目。北京育英学校考点大门口,守候多时的老师和家长们翘首以盼。11时30分,首场语文考试结束。考生们鱼贯而出,考场外瞬间人声鼎沸。不问“考得怎么样?”一位老师对迎面而来的考生招

1.如何看待恢复高考四十周年?

2.2017“新高考究竟新在哪儿?

3.中国高考什么时候恢复的

4.哪年恢复高考

5.高考恢复40年,你觉得高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吗?

恢复高考40年变化,有关恢复高考40年作文

6月7日上午9点,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拉开,940万学子奔赴考场,举国瞩目。

北京育英学校考点大门口,守候多时的老师和家长们翘首以盼。11时30分,首场语文考试结束。考生们鱼贯而出,考场外瞬间人声鼎沸。

不问“考得怎么样?”一位老师对迎面而来的考生招手,很贴心地说:“加油!”“快回去好好休息!”

“题型二选一,我选了第一个《说纽带》。难度我觉得还好,应该不会跑题,自由发挥的余地比较大,不过貌似也不容易写好。”考生吴霖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恢复高考40年来,改革步伐从未停止。那么,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出现了哪些变化?高考改革释放了哪些信号?

就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开放式作文引领创新 把选择权还给考生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高考这样的超大规模选拔型考试,写作题目必须清晰。今年全国共10道写作题目,其中9个题目都回归到清晰地给标题或给话题写作的题型。这体现了语文教育界对写作规律认识的大幅度提升。”他表示,2015年以来,高考作文题目逐渐摆脱了“给材料写作”的模糊状态,重要的特点是,给了学生话题或者材料之后,又告诉学生明确的写作要求,这样就不会跑题。

所谓“文章千古事”。历年高考作文试题,都会成为全国人民整个夏季纳凉饮茶时的谈资。同样,今年语文高考刚结束,全国卷和各地高考作文题目迅速在网络传开,在朋友圈刷屏。微博上有一项网友投票是“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哪道作文题”。结果,山东卷得票最多,其次是全国卷Ⅰ。但是遭网友讨论和吐槽最多的也恰恰是这两道题。

“讨论和吐槽都很正常,这是全社会关注高考的一个出口。”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毕竟,在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写作能力难度最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最高。因此,作文就成为占分最多、用时最长、最能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性考题。同时,它还是衡量和考察中学教学内容改革和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要全民这样关注和讨论数学、英语就很难。这是好事情,但另一方面也要理性分析高考作文。”熊丙奇认为,今年高考作文延续了材料作文的出题思路,目的就在于“要给学生思辨与表达的空间”,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评价一个作文题,就要看它是否给了考生这样的机会”。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潘涌指出,由“全命题作文”向开放性“话题作文”的转变,是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型上的重要转变,“对学生思想存在软性束缚的‘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正在逐年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趋向思维多元、文体自主、自行拟题的‘话题作文’”。

而“话题作文”本身也越来越向着开放式、多选型材料作文过渡,有人称之为“新材料作文”,区别于传统封闭式材料作文。正如熊丙奇所说:“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最大变化就是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比如全国卷Ⅰ、卷Ⅱ、卷Ⅲ和北京卷都让考生在多个话题材料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发挥。”为此,他认为,“这是今年高考作文的最大亮点,应该进一步拓展和延续下去。”

追求思辨与表达空间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体

事实上,纵观四十年高考作文命题,大都与当时的经济发展与时代特征有着某种隐喻式的内在联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考作文不仅是对学生接受语文训练的快速检验,更是见证时代与思想演变的“浓缩文本”。

生于1946年的王老先生,参加1977年的高考时已经31岁,被搁浅的青春仿佛被恢复的高考制度瞬间点燃。那一年高考是分省考试,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当时写这个题目的作文时挺激动的,我记得我在结尾处连着用了好几个排比句,喊了好几个口号,都是用的感叹号。”王老先生向科技日报记者回忆道。

不仅如此,在高考恢复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高考作文的出题和立意都围绕着政治和时事热点,如1978年的《速度问题是政治问题》、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7年《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及1989年的《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

所以,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可以用“横空出世”来形容,自此话题作文登上高考舞台。这一命题转折让那些会读书、爱思考、悟性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当时看来,这一题目除了文体不局限外,内容的开放程度也令众人称赞:审题扣题的压力减小了,而对考生的思想认识、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的考查力度却大大提高。

在潘涌看来,这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新思维的诞生而出现的高考作文“新常态”,“凸显出社会转型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形态上的鲜明蜕变”。也就是说,高考作文命题逐步向着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语文教学本质回归,同样是当下多元社会发展的一个综合表现。

更进一步说,高考作文命题的重大蜕变及其教学改革,对一线教师的自身素养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包括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习惯于依赖教学参考而进行高度同质化教学的一线教师,无法避开‘后命题时代’高考作文创新所带来的拷问。这就决定了教师职能必须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策略。”潘涌表示。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实现更高层面的教育公平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老百姓对个性化、选择性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决定着高考的功能、体制、模式要有深刻变化。”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表示,新一轮高考改革是一次“格局性改革”,“更加强调考生的自主选择权、强调每个人的教育公平,强调彻底打破应试教育藩篱、把学生和教师从应试训练中解放出来”。

回顾四十年,1978年到年期间的高考作文都是全国统一命题,上海于1985年便开启了自主命题的先河,打破了命题高度集中的局面。三十年后,上海又成为新一轮国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两大地区之一。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上海、浙江为两大试点省市。当月,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别发布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至此,酝酿已久的招生考试改革国家总体方案终于落地。

两地改革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已于7日参加了高考首场考试。因此,2017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在王烽看来,首批改革试点之所以选择上海和浙江两地,与其多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领域做出的积极探索以及形成的改革基础有很大关系。

《意见》中强调的“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等改革蓝图,将以试点地区为起始,以点带面在未来几年内快速推进和实现,目的是通过更多元的评价,实现更高层面上的教育公平。

如何看待恢复高考四十周年?

1977年

高考制度,是指我国1952年以来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1952年全国开始实行统一高考,从初行到暂停再到恢复,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经波折。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制度不断完善。2017年新高考制度开始试点实施。

发展历史

1952年,全国开始实行统一高考,当年共有5.9万人参加考试。从初行到暂停再到恢复,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经波折。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的招生工作会议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

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向着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向努力。

2002年3月9日,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20多位委员与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领导就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进行交流。?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选分”到“选人”,高考制度迎来40年来最大变革。?

新高考制度

2017年7月,上海市、浙江省组织实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来首次高考,沪浙两地新高考制度改革平稳落地。上海市、浙江省是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后,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2017“新高考究竟新在哪儿?

40年中国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教育是有贡献的。

40年中国教育算是从无到有,在这个特殊阶段采用这种高考选拔方式,虽然不算科学,但保证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要用2000个状元的情况来代表中国教育,另外教育、科学有他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要截取40年来就简单的对中国教育成果下结论。

中国高考什么时候恢复的

还有十多天,2017年高考就将到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新高考将在浙江、上海两地展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入关键时刻。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这一次,是党中央、国务院下定决心自上而下、展开全新顶层设计的大变动,被认为是恢复高考招生40年来的一次重要改革。

新高考会带来哪些新挑战?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参考”?新高考会带来哪些变化?记者就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访。

“新高考”究竟“新”在哪儿

简单回溯一下。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两地很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上海和浙江两地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全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

简单概括两地的高考改革方案,两个简称醒目形象——“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所谓“3+3”,指的是2017年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上海市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70分,浙江省3门选考科目每门100分。同时,两地均不再分文理科。

对于高校来说,录取学生的成绩标准,从以往的单纯看一次高考成绩,变成了依据三门学科高考成绩、依据三门自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即“3+3”),此外,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对此,有高校招生负责人介绍,“传统的高考如桌餐,现在的方式有点像自助餐,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除此之外,外语考试也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新高考”带来哪些新挑战

新高考,考试科目排列组合的多元,以及志愿填报和录取的方式,都与以往有较大不同。而这,对于考生、高校以及两地的考试院来说,都带来了新挑战。

记者了解到,以前,各大高校在上海招生几乎只有3种模式:只招文、只招理和文理兼收。对于考生,“3+1”的“1”也只是“选边站”,考文科的“政史地”只选一,考理科的“理化生”只选一。如今变成不分文理的“6选3”,根据排列组合算法,学生成绩组合多样,有人计算,有15至20种之多。

对于大学来说,不同专业对于考生选考科目要求不同,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难度,要在自己的兴趣擅长与高校的要求之间兼顾和平衡。根据日前公布的方案,在沪37所院校共设置具体专业或学科大类1096个。千余专业类别中,有14所院校的655个专业(类)没有科目限制。提出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占总数37.9%;其次是化学,占30.7%;生命科学占20.3%。考生的选考科目中只需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该专业(类)的条件,如复旦大学历史学类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政治、地理,即考生任意选考一门即符合报考条件。最严苛的是限定1门科目,如上海交大就要求考生报考该校理科专业,必须有一门加选物理。

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也与以往不同。浙江省从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的方式,变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从学校平行志愿,变为专业平行志愿。普通类高考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将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80个志愿依次检索,一旦符合投档条件即直接投档到该院校专业,后续志愿同时失效。上海市以“院校专业组”作为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每位考生在本科普通批次最多可以选择24个“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组”由在沪招生高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进行设置,一所高校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须相同,同一“院校专业组”内专业可调剂。

新高考”可能会让考生在选考科目、填报志愿时因组合多元而加重焦虑,毕竟,对于考生来说,要搞清楚每个专业的特点与方向是很难的。但“新方案在志愿填报环节就是在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考生、家长和学校都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需求。”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陈军介绍。当然,为了降低考生因为不熟悉规则、志愿填报失误而错过心目中的好学校、好专业的几率,上海实行了高考成绩公布后再填志愿和两次征求志愿两项新办法。

“通过选择,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使高校找到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实现‘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录其所愿’。对青年学生来说,学会选择、善于选择,不仅是应对高考所需,更是成长必须面对的‘考题’”。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突出选择的作用,是希望考生尽可能从志向兴趣出发,思考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注重成长规划。”陈军认为。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建议,考生在新高考志愿填报前要做足功课:仔细阅读在浙江省招生高校的年度招生计划,查阅所报院校当年招生章程中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结合学习兴趣、专业性向和未来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慎重抉择。

“新高考”带来哪些新变化

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体系看起来复杂,但背后的价值指向十分明确——鼓励学生个性需求、高校多元选拔,同时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以不再划分文理科为例,非黑即白的“文科生”“理科生”的概念在存在30多年后,终将逐渐淡出。而且,随着“3+3”实施,以往冷门的生命科学、地理、历史等科目,都在文理不分科的大背景下“热”起来,以至于一些学校地理等科目任课老师紧张,出现了几所学校资源“共享”、教师“走校”授课的现象。

同样,上海市的高考招生单位不再是学校而是“院校专业组”,也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选择的鼓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叶银忠以该校为例介绍,学校今年设置了4个“院校专业组”,分别是“物化生、物化史、物化地、不限”,每个专业组里包含几个专业大类及更多专业。如建筑学专业属于工科,但带有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就被归类在“物化史”专业组,“如此一来,考生不仅可以凭借理科的优势,也可以发挥文史科目的优势考入这一专业”。

不少大学招生负责人都表示,这一变化有助于提升高校与考生间的匹配度。对考生而言,意味着更大的选择余地——可以优先选择学校,也可以优先选择专业;对高校而言,能更好地凸显办学特色。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说,不光是考生可填报志愿的数量增多了,更重要的是对未来高中阶段学生的兴趣培养、潜力挖掘、学习模式转变带来了质的变化。“传统模式下,招生存在‘招分不招人’的倾向,”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认为,专业组制打破了原来的学校分数线概念,每个院校专业组都有一个独立的录取分数线,有助于高校和学科专业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

施行“新高考”后,综合素质评价能否客观科学,是考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一项高考改革的新亮点,旨在通过客观写实的方式,记录学生的综合表现,作为高校在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在不少教育界人士看来,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是“彻底打破唯分数论的颠覆性做法”,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就认为,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都在坚持一个理念:既要求学生有优异的学业成绩,又要求学生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体育竞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出色表现。

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看来,教育改革必须用好高考这根指挥棒。高考综合改革中提出的不分文理、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等,都是针对学生培养中日益加剧的偏科倾向和社会实践弱化等现象,“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增设听说内容;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讲究高中学生共同的数学基础与思维;综合素质评价的刚性要求鼓励更多学校将开展社会实践视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内容……以高考制度改革带动教育的变革,使得高中学生按照理想模式成长的目标得以实现,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变化。”郑方贤说。

浙江也是如此,近三年来,浙江省深耕细作高考改革这片“试验田”,从招生体制上看,基本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选拔格局;从学生成长看,凸显个性化发展,扩大了学生选择权;对高中教育来说,促进了高中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和选择性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对高等教育来说,增强了高校在招生选拔、专业建设上的紧迫感,倒逼高校优化专业机构、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哪年恢复高考

中国高考1977年恢复的。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取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远程学历教育等途径,所取得学历是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学历。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题,每年的6月7日、6月8日考试,高考试卷分为全国卷和各省份自主命题试卷等。

恢复高考的意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莫定了良好的基础。

纪念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顾小平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回顾高考40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考恢复40年,你觉得高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吗?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中国高考制度中断了十年,中国迎来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停止10年的全国高校招生考试,通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等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是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的。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下乡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考虑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高考制度?笔者认为,虽然高考有其局限性,但总的来说,恢复高考40年来,通过高考的公平竞争,为高校选拔了数百万合格的学生。经过培训,许多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中国近年来的经济腾飞离不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不断改革。

此外,高考制度还具有通过考试促进学习的功能,在促进民族文化和教育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看到高考弊端的同时,要充分肯定高考的积极作用。

考试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使所有考生都能接受同样的挑战,把个人的才能和能力放在首位,因此一直被视为客观公正地选拔优秀人才的公平尺度,或称为量才尺。

高考作为公平选拔人才的手段,具有公平性和客观性。它摒弃了权力、背景和人际关系对人才选拔的干扰,保证了个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2017年,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整整40年。这四十年,考试的规则,体制一直在健全,正在向着公平的方向发展,所以高考是现在中国最公平的事了,在中国,高考为社会底层人民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高考地确能扭转命运,起码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 。高考或许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对想改变命运的人有较大的帮助,因为教育开拓视野,为人生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高考绝对不意味着是一场考试,高考几乎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高考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这么多年过去了,高考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在这场没有时间没有地域没有行业没有年龄之分的运动中,我们大都数人或者每一个人曾参与其中或着即将,又或者正在面对,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要么直接,要么间接,每个人都是演员,或是主角,或是配角,反正逃避不了。高考有可能意味着漩涡,有可能意味着失落,有可能意味着命运转变。高考是未知的,带来的改变也是为止的,但高考确实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它可能是你前20年最重要的一次抉择。

?读书是否可以改变命运?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是读的好大学还是念的一般大学,经过高等教育近乎百分之百改变你将来工作的性质!那为什么还有人觉得读书无用呢?因为他们眼里只有钱这一个标准!认为命运即是金钱!这实在是一种谬论。

我认为高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命运,但却不一定能超过富二代。这个富二代有两种,城市的,农村的。财富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也坚信读书人的后代不会越来越差,相反那些所谓的农村富二代好日子不会活多长时间的。所以从长远来看,读书的孩子超过那些农村富二代只是时间问题!针对城市里的富二代,人家的父母基本上也都是相当重视教育的,孩子培养的也很优秀,有资本,又很努力,超越他们难上加难!但是这又何妨,你为你的后世子孙开了一个好头,你为你的孩子打下了一个基础,给了他们一个比你好的条件,这就是改变,过歌一两代人,只要你的后代坚持读书,坚持学习知识,怎么可能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呢?

所以,加油,不管你处于怎样的境地,知识会给你一个敲门砖,加油。还有在现今,还有什么事情比高考更公平的吗?高考相对是最公平竞争的方式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那么,高考公平是基石中的基石。因为人们执着相信,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文章标签: # 高考 # 招生 # 改革